黑風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變數,在三國的非鹹魚生活,黑風洞,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都縣被攻下了。
耗時不長,僅僅用了十天的時間這個時間節點,讓鄧艾和王濬都很納悶。
這也太快了。
按理來說,派人散佈鮮卑人造反的謠言,等待謠言發酵,到被蘇尚得知,並且信以為真,這至少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十天,恐怕連謠言都沒有散播開呢。
結果呢,鄧艾剛剛派人出去散佈謠言不過七八天的功夫,守衛在高都縣的蘇尚就憋不住的主動出城,尋機作戰了。
雖然不知道蘇尚到底是哪根筋搭錯了,可這麼好的機會擺在自己面前,鄧艾要是不抓住,那就太對不起老天爺了。
而事後,經過對蘇尚的審訊,鄧艾才明白蘇尚為什麼急著出城作戰了.原來鮮卑人真的造反了。
而且,不同於歷史上的那次幷州叛亂,這次軻比能居然說服了步度根一起起兵叛亂,並且聯合南匈奴部落,瞬間席捲了整個幷州北部。
隨著兩漢四百餘年,大漢對周邊異族的壓制,北地的異族胡人的生存環境,並不是太好。
雖然也有像烏桓那樣藉著東漢朝廷衰敗,順勢而起的胡人族群,但烏桓這個倒黴蛋,早年間遇到曹操親征,於白狼山大敗,自家單于踏頓還讓張遼陣斬了,這直接打斷了烏桓的上升勢頭。
剩下的烏桓殘部好不容易獲得了一些休養生息的實踐,但偏偏參與進了公孫淵叛亂的事情裡,又被曹真一陣疾風驟雨般的狂攻,不僅滅了公孫淵,同時也再次把好不容易有點起色的烏桓殘部給收拾了。
烏桓這個遊牧民族,已經慢慢的進入了衰退期。
而隨著烏桓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草原上的其他遊牧民族,卻都獲得了更多的生存空間。
其中,以原本內附的南匈奴,和二十幾年前從漠西遷徙而來的鮮卑人,獲利最大。
沒辦法啊,烏桓完蛋了,草場和部族族群都四散了,正好被這兩個族群大肆的兼併了。
南匈奴不用說,在大漢北地已經生存了數百年了,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吸收這些烏桓殘餘部族又天然的優勢,而鮮卑族呢,剛剛遷徙過來,本來勢力就比較大,再加上軻比能這個鮮卑人領袖還是很有手腕和能力的,不僅整合了周邊的羯人,氐人等異族,同時也主動對曹魏示弱討好,獲得更多的草場和內附的機會,慢慢的發展壯大自己的部族。
而隨著南匈奴族群慢慢的恢復元氣,鮮卑族群的逐漸壯大,再加上如今曹魏的實力日漸衰弱.很多異族首領,都開始有些蠢蠢欲動了。
遊牧民族一旦發展到一定規模,受限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產力的嚴重不足,想要壯大族群,唯一的辦法,就是跟中原地區的農耕文明開戰,掠奪所需的生存資源。
這種方式,不是遊牧民族生存發展的最好方式,但卻是最容易想到的方式。
南匈奴的族群領袖劉豹,為人隱忍,久居漢地,對漢人朝廷的瞭解更深。
同時呢,南匈奴內附的很早,早年間匈奴也被兩漢王朝來回蹂躪過,因此劉豹並不覺得,現在是起事的最好時機。
可鮮卑人不一樣,鮮卑人才剛剛遷徙過來,又沒被人狠狠地揍過,他們的首領軻比能很有野心,也自覺自己很有手腕.這樣的人,自然不會甘於久居人下。
之前在幷州,不管曹魏是任命誰來當這個幷州刺史,基本都會防範鮮卑人,一方面是扶持內附的南匈奴對抗鮮卑人,另一方面,則是在鮮卑內部製造裂痕,比如說步度根,就是曹魏集團扶持起來制衡軻比能的。
哪怕是畢軌,在這方面也是非常注意的。
因此,軻比能一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
但是,隨著大漢北伐,畢軌領幷州郡兵入河內作戰,幷州的騎兵和步兵都被再三抽調這種情況下,別說軻比能,就是步度根都有點坐不住了。
步度根本就不是什麼聰明人,他只是有野心而已否則曹魏也不會扶持他來對抗軻比能。
而如今,曹魏衰弱,軻比能派人前往說服步度根一起反叛,許諾將來兩人平分幷州以北的草原.這貨居然就真的信了。
所以啊,其實都不用鄧艾派人造謠,鮮卑兩族是真的在造反,蘇尚早就得知了這個情況了。
為此,蘇尚其實也確實有些焦頭爛額。
蘇尚這個人吧,確實如王濬所預判的那樣,沒有太大的能力。
前有蜀賊犯境,後有鮮卑叛亂,蘇尚除了向前方的秦朗告急外,他唯一能想到的破局之法,就是主動出擊。
在蘇尚看來,蜀賊分兵東進,是長途跋涉,勞師遠征,只要趁著敵軍立足未穩的時候主動出擊,一舉擊潰敵軍前鋒,那麼蜀賊必然不敢貿然行動。
到了那個時候,自己就可以有足夠的時間等待秦朗回軍了。
而只要秦朗回軍,那麼蜀賊自然由秦朗去阻擋,自己完全可以領兵回撤長子,協助留守在長子的董弼一起平定鮮卑人的叛亂。
一舉兩得。
這是蘇尚看來,自己唯一的破局辦法,必須主動出擊,並且一擊制勝。
但,很顯然,蘇尚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鄧艾他這一次出擊,就再也沒有回城的機會了。
高都城破,蘇尚被俘,交代瞭如今的幷州局勢.這反倒是讓鄧艾有些為難了。
事實上,按照戰前制定的戰略,這個時候鄧艾可以選擇北上進攻幷州北部,又或者是南下策應河內的諸葛亮,堵住秦朗的退路。
可這兩條路線,不管選哪一條,都暫時無法顧及到幷州北部的鮮卑人叛亂,這會給鮮卑人坐大的可能。
鄧艾作為張溪的親傳大弟子,一直以來被張溪耳濡目染,對於周邊異族的態度,可實在是說不上有多好。
尤其是這種異族叛亂,殃及百姓的事情,鄧艾是真的不能忍。
異族這個東西吧,鄧艾受到了張溪不小的影響,認為這些人可以用,可以規劃,但不能不受控.很顯然,如今鮮卑人的叛亂,不僅不在曹魏的控制之下,也不在鄧艾的控制之下。。
是,鄧艾其實也知道,行軍作戰,要從大局出發去考慮決策,幷州北部的鮮卑人叛亂,確實可以幫助鄧艾牽制住幷州的曹魏兵力,方便接下來鄧艾東進冀州,偷襲鄴城從成就大事的角度來看,鄧艾就不應該去管什麼幷州鮮卑人叛亂,真要擔心鮮卑人為禍,等到平定曹魏後,再出兵征討,也來得及。
可有些事情,鄧艾真的做不到置之不理.如果從大局出發的話,天知道要多少時間才能徹底平定曹魏,安定北方,還要放任這些鮮卑人肆虐到什麼時候,這期間,又會有多少百姓遇害?!
為此,鄧艾必須做出一個決斷。
鄧艾手頭,只有兩萬五千人,其中一萬七千人是普通郡兵,剩餘的八千人,是無當飛軍。
這點兵力,進兵冀北,偷襲鄴城也許夠,但如果選擇北上平定鮮卑叛亂兵力其實不夠。
但是吧.鄧艾思來想去,覺得有些事情可以顧全大局,但有些事情,他不能不管。
這次,鄧艾沒有找王濬和王平商議,而是選擇了獨斷專行。
一開始依然是按照戰略佈局,全軍順著官道北上,搶佔壺關。
佔據壺關後,鄧艾決定放棄原定從壺關東進,進入冀州的戰略,而是選擇繼續北上,從上黨郡進入到太原郡,進攻在太原郡肆虐的鮮卑叛軍的側翼。
很顯然,這個做法,多少是有些不顧大局了.搶佔壺關後,冀州的魏軍必然有所察覺,如果不能儘快東進,冀州的魏軍必然會有所反應,不管是收縮兵力防守冀州北部,還是集結兵力反攻壺關,都是嚴重破壞這次北伐大計的。
因此,當鄧艾提出這個戰略的時候,王平和王濬都是持反對意見的。
但鄧艾以鎮北將軍,偏師主帥的名義,強行壓制下了兩人反對的聲音一意孤行。
就這樣,鄧艾繼續北上,按照原計劃,在曹魏守軍無法前後顧及的情況下,利用無當飛軍的山地作戰能力,奇襲壺關,一戰而下。
但緊接著,鄧艾留下王平與五千無當飛軍守衛壺關,自己則帶著王濬,以及兩萬士卒,繼續北上,進入太原郡。
征討鮮卑叛亂。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