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調查,波折不斷
逸風長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攜手調查,波折不斷,從現代刑偵專家到民國神探,逸風長吟,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葉銘的指腹輕柔地在滕婉手背上摩挲,那細膩的觸感好似摩挲著綢緞一般。
指尖下,那抹幽藍的光竟似靈動的游魚般,在兩人的注視下歡快地遊動起來,藍光閃爍,照亮了一小片區域。
此時,巷口傳來清脆而有節奏的賣桂花糕的梆子聲,那聲音在寂靜的巷子裡格外響亮,驚得兩人如同受驚的小鹿般,同時迅速縮手。
街邊偶爾有黃包車伕拉著客人匆匆而過,車軲轆在石板路上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響,車伕嘴裡還不時吆喝著讓行人避讓。
遠處,幾個身著粗布短打、頭纏毛巾的苦力正費力地扛著沉重的貨物,汗水溼透了他們的衣衫。
暮色漸漸籠罩,墨漬在昏黃的暮色裡忽明忽暗,那閃爍的模樣,像極了實驗室裡那支失蹤的熒光試劑散發的光芒。
墨漬散發著淡淡的刺鼻氣味,好似在訴說著它的神秘。
街邊的店鋪陸續亮起了昏黃的燈光,有些店鋪門口掛著的幌子在微風中輕輕飄動,上面寫著“綢緞莊”“米行”“藥鋪”等字樣。
“先找清水沖洗。”葉銘一邊說著,一邊迅速扯下襯衫第二顆紐扣。
金屬紐扣與磚牆摩擦,擦出了明亮的火星,火星四濺,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響,同時還伴隨著金屬與磚石摩擦的尖銳聲音。
街邊有幾個小孩好奇地圍了過來,睜大眼睛看著他們,其中一個小孩穿著破舊的肚兜,露出髒兮兮的小肚皮。
滕婉卻眼疾手快地用記者證壓住他的手腕,急切地說道:“別動,這紋路...”只見證件上的水印正與紐扣暗紋完美地咬合成半朵木樨花,暗紅的流光如同靈動的絲線,在兩人指縫間緩緩流轉,那流光彷彿帶著一絲溫熱。
旁邊一位身著旗袍、髮髻高挽的婦人,手中拿著手帕輕輕掩著嘴,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好奇,悄悄打量著他們。
遠處鐘樓傳來沉悶的七聲悶響,每一聲都好似敲在兩人的心上,驚醒了這詭異而奇妙的契合。
鐘聲迴盪在城市上空,一些人家開始關閉門窗,準備歇息。
偶爾能聽到屋內傳來大人哄孩子入睡的輕聲細語。
葉銘將牛皮紙袋快速塞進風衣內側,目光不經意地掃過張管家垂落的袖口。
他心中暗自思忖,這青天白日的繡線還摻著銀絲,在這民國環境裡,這可不是普通管家該有的奢華裝束。
張管家察覺到葉銘的目光,微微瑟縮了一下,這細微的動作被葉銘捕捉到,讓他心中的懷疑又多了幾分。
周圍的人也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似乎在疑惑葉銘為何如此關注張管家的袖口。
此時,一個頭戴瓜皮帽、身穿馬褂的老者,雙手背在身後,搖著頭喃喃自語,像是在對這奇怪的場景表示不滿。
他們踩著電車軌道往警局去時,腳下的軌道發出“哐當哐當”的聲響。
滕婉忽然伸手拽住葉銘的圍巾,嗔怪道:“你總這樣自顧自下結論?”她揚起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著失蹤富商三姨太的行程,紙張散發著淡淡的墨香。
頁尾卻畫著歪歪扭扭的簡筆畫——正是葉銘方才擦拭墨漬的模樣。
路上,幾個學生模樣的年輕人,穿著藍色的學生裝,手裡拿著書本,一邊走一邊熱烈地討論著國家大事,激昂的話語不時傳入他們耳中。
“刑偵需要絕對理性。”葉銘冷靜地按住腰間瑞士軍刀的凸起,“比如你今早故意打翻的咖啡,其實是想測試我的應激反應?”他抬腳避開窨井蓋的裂縫,卻見滕婉已經蹲在那裡,用鋼筆小心翼翼地挑開青苔。
“看,新撬痕。”滕婉說道,手指輕輕觸控著撬痕,感受著那凹凸不平。
“昨夜暴雨,這道縫裡本該積滿泥漿。”滕婉繼續分析著,那專注的神情讓葉銘心中不禁一動。
旁邊有個賣香菸的小販,正扯著嗓子叫賣著:“哈德門香菸嘞,便宜賣咯!”
警局鐵門上的銅釘在煤氣燈昏黃的燈光下,泛著冷冷的光,那冷光讓人不寒而慄。
門口站崗的巡捕,身著黑色制服,腰上彆著警棍,一臉嚴肅地盯著過往行人。
李警員正用裁紙刀削著鉛筆,木屑簌簌地落在失蹤人員檔案上,發出輕微的聲響。
見到葉銘出示的顧問徽章,李警員故意將茶缸往桌角一推,褐黃的茶漬迅速洇透了現場照片,散發出一股淡淡的茶香。
“上月閘北倉庫起火,顧問先生怎麼看?”李警員用鉛筆尖輕輕戳著照片裡焦黑的樑柱,眼神中帶著一絲挑釁。
警局裡,其他警員們有的在整理檔案,有的在擦拭槍支,不時傳來紙張的翻動聲和金屬的碰撞聲。
葉銘卻緊緊盯著他食指第二關節的墨跡——與滕婉手背的藍光如出一轍。
他心中迅速思索著,在這民國時期,這樣的墨跡或許有著特殊的意義。
“縱火犯是個左撇子。”葉銘突然抓起檔案冊豎在燈前,紙頁在燈光下透光,顯出重疊的指印。
“你蹭到的松煙墨,正好印在縱火案證人簽名處。”他指尖緩緩劃過某個名字,“這位王記當鋪的朝奉,今早該去碼頭提貨了吧?”葉銘的話語讓周圍的人都投來驚訝的目光,他們對葉銘這看似現代的推理方式感到好奇又疑惑。
這時,一位老警員坐在角落裡,吧嗒吧嗒地抽著旱菸,煙霧繚繞中,他眯著眼睛,似乎在思考著葉銘的話。
李警員的鉛筆啪嗒一聲掉在銅痰盂裡,那清脆的聲響打破了短暫的寂靜。
滕婉趁機抽出他胸袋裡的巡捕房通告,上面油墨未乾的尋人啟事赫然畫著三姨太的翡翠耳墜——正是她今晨在公館後巷撿到的那枚。
翡翠耳墜散發著淡淡的光澤,彷彿在訴說著它的故事。
旁邊的一個年輕警員,好奇地探過頭來,想要看看那耳墜的模樣。
檔案室瀰漫著濃濃的黴味,那味道讓人忍不住皺起眉頭。
鐵櫃陰影裡蜷著個打盹的文書,發出輕微的鼾聲。
檔案室內,一排排高大的鐵櫃整齊排列著,櫃門上的鎖頭在昏暗的燈光下閃爍著寒光。
偶爾能聽到老鼠在角落裡竄動的聲音。
葉銘用軍刀折射煤氣燈光,細長的光斑投射在牆壁上,那光斑隨著燈光的晃動而微微搖曳。
當李警員翻找第七個抽屜時,刀光突然在某處停頓——那裡有枚帶缺口的指紋,嵌在墨水瓶的標籤上。
“民國三年產的鴕鳥墨水...”葉銘用指甲輕輕刮下乾涸的墨跡,放在指間細細搓出靛藍碎末,那碎末在指尖閃爍著微光。
“但這瓶蓋內側的螺紋,是德國萊比錫工廠去年才改良的工藝。”葉銘的話讓周圍的人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他們對葉銘這現代的知識感到好奇。
文書被他們的動靜驚醒,睡眼惺忪地坐起來,揉了揉眼睛,嘟囔著:“你們幹啥呢,這麼大動靜。”
滕婉忽然將記者證按在墨痕上,防偽水印竟開始吞噬藍色粉末,發出輕微的“滋滋”聲。
她耳畔的珍珠髮卡微微震顫,在牆面投出細密如血管的紋路,那紋路在燈光下顯得格外神秘。
窗外傳來幾聲犬吠,似乎在回應著室內這詭異的場景。
葉銘正要湊近細看,窗外突然響起刺耳的剎車聲,如同尖銳的警報聲般,驚得文書打翻了硯臺。
濃墨潑濺在失蹤人員名單上,某個被紅圈標記的名字正在慢慢暈開,墨水散發著濃郁的墨香。
警局外,一輛黑色的轎車戛然而止,車門開啟,下來幾個身著中山裝的人,神色匆匆地走進警局。
李警員慌忙用袖口擦拭,卻讓那個“王”字愈發猙獰如血。
滕婉的鋼筆尖突然在紙上劃出深痕,發出“嚓”的一聲。
她抬頭時,正撞見葉銘眼底閃過的驚疑——那抹幽藍此刻正在硯臺邊緣遊走,拼出半個殘缺的黨徽。
報社門廊的黃銅吊扇咯吱作響,聲音在空曠的門廊裡迴盪,將排字工人身上的油墨味攪成細碎的旋渦,那刺鼻的油墨味瀰漫在空氣中。
滕婉的牛皮靴踩過滿地鉛字,每一步都發出清脆的聲響,在晨光裡踏出幾粒跳動的光斑。
報社內,排字工人正忙碌地排版,他們熟練地拿起一個個鉛字,整齊地排列在字盤裡。
旁邊的印刷機發出“轟隆隆”的轟鳴聲,紙張在機器裡快速地轉動著。
葉銘的袖口掃過玻璃櫥窗時,那抹幽藍墨漬突然泛起漣漪,竟將《申報》頭條的“富商失蹤案”字樣洇成了詭異的靛青色。
那靛青色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著神秘的氣息。
櫥窗裡還陳列著一些過往的報紙,上面的標題大多是關於時事政治、社會奇聞等內容。
“王老闆,勞煩加印這份尋人啟事。”滕婉將畫著翡翠耳墜的稿紙用力拍在橡木櫃臺上,指尖故意壓住三姨太旗袍的暗紋。
玻璃檯面下壓著的當票存根突然簌簌顫動,泛黃的紙頁上,某個典當編號正與她手袋裡的耳墜刻痕重合。
王老闆坐在櫃檯後面,戴著一副老花鏡,正看著賬本。
聽到滕婉的話,他抬起頭來,臉上露出一絲驚訝的神情。
王老闆的金絲眼鏡滑到鼻尖,鏡片後的瞳孔驟然緊縮,他的呼吸也變得急促起來。
他肥厚的手掌用力按住正在排版的鉛字盤,活字“王記當鋪”的“王”字突然倒了個兒,在油墨輥下蹭出猙獰的拖痕。
“滕小姐怕是記錯了版面日期。”他掏出懷錶時,錶鏈上的翡翠墜子閃過一抹熟悉的幽光——與三姨太耳墜的裂紋如出一轍。
這時,一個夥計從後面走出來,手裡拿著一疊報紙,看到這緊張的氣氛,愣在了原地。
葉銘的瑞士軍刀忽然在風衣內袋發燙,那滾燙的感覺透過衣服傳遞到他的面板上。
他裝作整理領口,刀尖挑開第二顆紐扣,金屬暗紋在玻璃櫃面折射出細密的光網,那光網閃爍著迷人的光芒。
王老闆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慌亂,他下意識地往後退了一步。
當那些光斑落在當票存根上時,典當日期突然變成了三天前的暴雨夜——正是富商失蹤的時間。
“昨夜排字房漏水,暫不接加急件。”王老闆的鱷魚皮鞋碾過滿地碎鉛字,鞋跟沾著的暗紅色泥漿,與警局檔案室硯臺邊的汙漬驚人相似。
王老闆一邊說著,一邊試圖掩飾自己的緊張,他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茶,卻不小心嗆到了。
葉銘注意到他西裝翻領彆著的孔雀石領針,那抹綠光掃過尋人啟事時,翡翠耳墜的素描竟開始褪色,彷彿被一股神秘的力量侵蝕著。
滕婉突然將記者證拍在正在褪色的畫稿上。
防偽水印觸到孔雀石領針的剎那,墨水瓶裡的藍黑墨水突然沸騰起來,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響,在稿紙上洇出個殘缺的黨徽圖案。
“王老闆的領針倒是別緻,”她捻起張沾著油墨的廢稿,“上月閘北倉庫起火前,我在現場也見過這樣的綠孔雀石。”報社裡的人都被這詭異的場景驚呆了,紛紛圍攏過來,竊竊私語。
印刷機突然卡住,整卷新聞紙嘩啦啦扯出三米多長,那紙張撕裂的聲音震耳欲聾。
葉銘俯身撿紙時,軍刀不慎劃破指尖,一陣刺痛傳來。
血珠滴在泛黃的紙捲上,竟與那些褪色的鉛字重新融合,拼出“仁濟醫院”四個猩紅大字,那血字顯得格外刺眼。
王老闆驚恐地瞪大了眼睛,手中的茶杯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王老闆的懷錶鏈子突然繃斷,翡翠墜子滾進機器齒輪,在油墨池裡濺起詭異的藍焰,藍焰散發著刺鼻的氣味。
“當心!”葉銘拽著滕婉後退兩步,他的血還沾在她袖口的蕾絲上,在陽光裡凝成細小的琥珀珠,那琥珀珠閃爍著迷人的光澤。
報社裡頓時亂作一團,人們紛紛躲避著藍焰和飛濺的油墨。
王老闆正用鐵鉤打撈墜子,後頸衣領裡突然露出半截刺青——青天白日徽記纏繞著墨色藤蔓,與警局硯臺邊的圖案完全吻合。
滕婉的鋼筆尖忽然扎破稿紙,發出“噗”的一聲。
她假借扶正排字架,將沾著葉銘血漬的指尖按在某個鉛字“趙”上。
活字凹陷處立刻泛起熒光,映出她速記本上某位外科醫生的名字。
“既然今日不便,”她突然提高嗓音,“我們明日再來叨擾。”
兩人跨出門檻時,暮色裡的有軌電車正叮叮噹噹駛過,那清脆的鈴聲在暮色中迴盪。
葉銘摸到風衣內袋發燙的軍刀,發現刀刃不知何時刻上了仁濟醫院的平面圖。
街邊的小吃攤開始熱鬧起來,賣餛飩的、賣燒餅的,攤主們大聲吆喝著招攬生意。
滕婉裝作整理圍巾,將染血的稿紙塞進他掌心——“趙”字旁邊洇著個藥瓶圖案,標籤上的德文字母正在滲出血絲。
“你的紐扣。”她忽然伸手拂過葉銘衣領,第二顆紐扣的暗紋裡嵌著粒微型膠捲。
當電車掠過的陰影籠罩報館櫥窗時,膠捲上的影像突然投射在玻璃上:那是王老闆昨夜潛入排字房的監控畫面,雖然模糊不清,但懷錶鏈子纏著的銀色鑰匙正泛著冷光。
街邊的行人都停下腳步,好奇地看著櫥窗上的影像,交頭接耳地議論著。
葉銘摸到口袋裡的瑞士軍刀開始規律震動,刀柄溫度隨著他們遠離報館逐漸降低。
當轉過街角時,滕婉突然拽住他躲進裁縫鋪的試衣簾後——王老闆的跟班正抱著油墨桶往相反方向跑去,桶沿滴落的液體在石板路上蝕出蜂窩狀的小孔,液體腐蝕石板的聲音“嘶嘶”作響。
裁縫鋪裡,裁縫師傅正坐在縫紉機前忙碌地縫著衣服,看到他們躲進來,露出驚訝的表情,但也沒有多問。
“這不是普通硫酸。”葉銘用軍刀尖沾取些許液體,刀刃頓時蒙上淡紫色霧氣,那霧氣散發著刺鼻的氣味。
滕婉的珍珠髮卡突然脫落,滾進路旁陰溝時竟將汙水淨化成透明,汙水流動的聲音變得更加清澈。
陰溝邊,幾個小孩正在玩耍,看到汙水變清,都興奮地歡呼起來。
她蹲身去撿,發現髮卡背面嵌著的微型鏡頭,正對著仁濟醫院哥特式尖頂的反光窗。
暮色愈濃,兩人影子在青磚牆上交織成模糊的圖騰,那圖騰在昏暗中顯得格外神秘。
街邊的店鋪陸續關上了門,只留下幾盞昏黃的路燈,照亮著他們前行的道路。
當葉銘第三次回頭確認無人尾隨時,滕婉突然將冰涼的手掌貼在他腕間:“你的心跳比晨鐘還準。”她指腹按著的脈搏處,瑞士軍刀刻著的醫院平面圖正在皮下隱隱發燙。
霓虹初上的街角,仁濟醫院的十字標誌在雨棚上投出血色光影,那光影在夜空中顯得格外醒目。
葉銘摸到風衣內袋突然多出的硬物——不知何時,染血的稿紙裹住了個琥珀色藥瓶,德文標籤下藏著行針尖大小的漢字:病理科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