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風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八十九章 止於陰平,大魏芳華,西風緊,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次日,諸部大將陸續都到了中軍大營。
漢中之戰打到現今,已是勝負有定。姜維主動棄守了南鄭和漢城,明顯是要放棄漢中之地、以儘量儲存蜀軍兵力。
自此漢中、武都二郡基本被魏軍佔據,不過還有陰平郡同屬一片整體防區。眾人聚集在中軍賬內,就是商議乘勝奪取關城、陰平郡等地事宜。
三郡的地盤在圖上,彷彿一個倒叩的“凹”字,武都郡居中。西南方就是陰平郡,全是重巒疊嶂的山地,耕種價值幾乎沒有,以前的軍事位置也不太重要;但現在成了兩國邊界前線,立刻就有了極大的戰略價值。
從漢中派兵去陰平,其中一條路是沿著這裡的走馬谷、出陽安門,只要向西南行軍一百餘里,即可抵達關城。從關城西行,便能到陰平郡郡治。
這條路最近,而且先佔據關城也作用巨大。如果關城在魏軍手裡,此地則可成為守備漢中的重要關隘。
然而有個問題,姜維如果在關城留駐足夠的兵馬,要攻下那地方、或許又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
因此秦亮除了派陳泰去攻關城,又叫鄧艾率部走隴右繞行、由武都郡地界南下直揷陰平。
只要有一路突破,陰平、關城二地蜀軍都守不住,必將面臨兩面夾擊的境地。
但若兩路都難有進展,秦亮也明確說了可以放棄。到時候只能重新佈防,分築營壘關隘,守住武都、漢中二郡。
眾人商議了一陣,秦亮走出帳篷活動稍歇。大夥都跟著出來了,在藩籬圍成的壩子裡閒談走動。
秦亮信步而行,見鄧艾在身邊,不禁脫口道:“士載定要記住,此番我軍目標,最多止於陰平。”
鄧艾怔了一下,面有困惑之色,隨即拱手道:“僕……謹記,將軍、軍之言。”
秦亮知道史上鄧艾偷渡陰平的事,且鄧艾也有些貪功,所以才沒忍住提醒了一句。
不過頃刻之後,秦亮又轉念一想,鄧艾對於形勢是有判斷力的人。此時蜀漢還沒有到一推就倒的程度,即便魏軍偷渡成功,如果兵力和裝備不夠,那反而會成為孤軍被圍殲!鄧艾應能看清這一點。
這時秦亮抬起左手,做了個手勢。身邊的王康停下了腳步,其他人也沒再跟上來。
秦亮與鄧艾踱步向前,秦亮沉吟道:“我正要上書朝廷,為諸將請功,推舉西線大將人選。欲以陳泰為雍涼都督,士載為雍州刺史、並鎮漢中三郡,王經為涼州刺史。士載以為何如?”
鄧艾想了想,磕磕碰碰地說道:“將軍安排甚妥。陳玄伯有攻取武都郡之功,又是世家大族出身,由他做都督雍涼,更能服眾。”
秦亮輕輕點頭,頗有點意味深長的口氣道:“西線這邊,只能有一個都督雍涼。一時的官位,卿倒不用太在意。”
鄧艾結巴地說道:“若非將軍偏愛、再造之恩,僕豈有今日?將軍自有考量,僕欣然領命。”
秦亮聽到這裡,對鄧艾的態度很滿意,這才不動聲色地說道:“陳玄伯運氣好、遇到蔣舒降了,方能順利奪佔武街,不過軍功仍要算在他頭上。士載先為大軍前鋒,後又節制東面軍務,前夜抓住時機追擊南鄭蜀軍、斬俘不少,功勞不在陳玄伯之下。我心裡是知道的,朝廷於爵位食邑也定不虧待。”
鄧艾拱手一拜。
秦亮亦不再多言,心中已決定好人選。正如鄧艾說的理由,雍涼都督、選陳泰更能服眾。
實際上經過了解與相處,秦亮覺得、陳泰此人對於官位似乎並不太執著。
陳泰在關鍵時刻有過明確表態,還算可靠。至於皇帝口頭說過、要陳泰取代秦亮在漢中的兵權,那也跟陳泰自身沒什麼關係。陳泰正是人在隴右坐,鍋從天上來。而秦亮這麼一安排,倒能讓陳泰更加安心!
而王經的軍功,同樣是討了巧。
建威督、蘭坑等蜀漢重要據點,以前魏軍費了很大的力,亦不能攻下;王經能佔據那些地方,純粹是因為蜀漢隴右的老巢武街降了,蜀軍才主動棄守。這種軍功是可大可小,全靠給王經請功的人怎麼說。
就地在西線這邊安排,除了洛陽中軍大將,目前有資歷補涼州刺史的人,大概只有兩個選擇,王經和胡奮。秦亮昨晚便曾在考慮過了。
胡奮之父胡遵是徐州刺史,父子二人若各為一州刺史、不符合魏國規則,連王家都沒這麼幹。當初王凌並未把四個兒子都外任都督刺史,只有王飛梟做揚州都督。
不過胡家的站位問題不大,否則胡遵也不會被王家重新啟用為徐州刺史。
當初胡家確實投靠了司馬家,胡奮甚至以平民身份侍奉在司馬懿身邊。但是司馬家倒了之後,胡家顯然自己主動劃清了界限。在狄道揪出司馬師奸細的人,正是胡奮!
何況胡奮對於秦亮是馬首是瞻,之前在武功縣種地,胡奮便經常陪著秦亮下地幹活。
這樣的人,當秦亮有權勢的時候完全不用擔心。但如果落難,也不能太指望他們跟著同甘共苦。看看胡奮對司馬家的態度就知道了。
反而是王經那種人,雖然不太好用、做事有點頭鐵,甚至很多事根本不願意幹,但他很執拗,有自己的原則。即使秦亮倒黴了,王經的作為應該也不會過分,多少會念及舊恩。這一點與羊祜是一樣的性子,羊祜就沒有避諱夏侯霸家。
此時讓王經分一些西線的兵權,秦亮其實更放心。
王經打仗不太行,別的見識好像還行,涼州現在不是前線了,他只要能大概處理好羌胡事務,便不會出多大的亂子。待到以後,秦亮自然要把王經調離帶兵的位置。
眾人回到大帳,秦亮遂將人事安排當眾說了出來,並先授幾個人“行事”的權力。正式任命,仍要等洛陽的詔令和文書。
……姜維軍陸續撤到了關城。他早知漢中之戰大勢已去,但促使他下定決心、快速撤出漢中的緣由,還是數日前從成都送達的詔令!
當時漢軍被擠壓到了南鄭漢城兩座城內、以及走馬谷的山谷中,武都已然失守。成都的朝臣都認為漢中之戰打不下去了。
平常皇帝不會太過干涉前線軍事,但這一次的詔令很明確。從成都主動發來詔令,先派尚書僕射董厥帶兵增援劍閣、葭萌關,又命姜維將漢軍撤到劍閣。
朝廷多半是擔心,姜維會把漢軍主力全賠在漢中地區,那大漢朝廷直接就完了!無論多麼險要的山川、關隘,沒有人守都是枉然。
姜維權衡之後,終於決定放棄漢中之戰。他掌握著前線兵權,大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軍中還有張翼、廖化等大將,若是姜維不奉詔,仍然可能出問題。
不過姜維撤到關城之後,便沒再繼續退兵。
這時又有信使來見。姜維聽說是陳祗派的人,立刻召入關城駐地見面。
信使呈上陳祗的親筆信,並道:“陳公帶了話,若衛將軍奉詔撤軍到劍閣、與尚書僕射董龔襲會合,待將軍返回成都,陳公等人便可設法保住將軍,否則誰也不敢再為將軍說話。請君三思!”
姜維道:“我並不在乎自己的下場如何。不過棄守關城、直接回到劍閣,陰平也必定會丟失。”
來使想了想道:“沒有人懷疑將軍的忠心,陳公更無此念。但賊軍尚可從隴右進攻陰平,若要在陰平繼續與賊軍作戰,將軍如何交出兵權?”
姜維不置可否。
來使又道:“關城囤糧一旦耗盡,用什麼地方來供養關城、陰平將士?以後還得從涪縣等地調運糧草。為了守陰平耗費靡大,還不如退守劍閣、葭萌關。”
這些考慮,姜維哪能想不到?他終於極不甘心地、把話明說了出來:“若有陰平,還能有機會北上隴右。不然賊軍只需在陰平橋頭、白水關、關城三處設防,漢軍便被困於益州,不得進取也!”
來使沉聲說道:“將軍再想想,經此一役,君還能領兵北伐嗎?”
姜維沉默了一會,不禁仰頭長嘆。
來使抱拳道:“陳公不會害將軍。”說罷他便執禮告辭。
姜維送到門口止步。沒一會,司馬師也來了,姜維立刻將司馬師請到房內,然後把陳祗的信拿了出來,兩人交談良久。
司馬師幾乎沒有什麼猶豫,明確表明了主張:“陳奉宗一向與將軍交好,又得陛下信任,將軍切不可辜負陳公好意阿。”
姜維知道司馬師善謀,但有時候沒用!因為不知道他在為誰思慮。在這種危難時刻,司馬師這個降將不願離棄姜維,乃因忠誠?
不過此刻司馬師應該是想保住姜維的,否則他在漢國也難以立足,終究還是為了自己。
姜維許久沒有說話,默默地在屋子裡走來走去。他忽然罵了一聲:“沒遇到過如此招恨之人,他嬢的秦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