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字的李世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五章 國葬蹊蹺,鎮疆軍,碼字的李世卿,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夏侯凝寒並沒有聽錯,阿史那支斤的確是要親自給聖唐帝君李成武送葬。

這個訊息,已經在數日前傳遍了整個帝都,而送葬的日期就定在後天。

帝都之戰到現在結束了一年有餘,李成武身死殉國,屍首其實也早已放進棺槨,安葬在城北行宮。

不過照規矩來說,他應該是入聖唐皇陵才對,因此阿史那支斤提出要另行送葬,倒也不算毫無依據。

只是,一個入土五百多天的聖唐先帝,為什麼又被重新請了出來,轉往皇陵,而身為仇敵的突厥大汗又為什麼要親自扶靈送葬,其中的含義就非常值得玩味了。

夏侯凝寒心中充滿疑惑,於是決定多待兩天,好看一看突厥人究竟在玩什麼花樣。

時間一晃而過,轉眼就到了為帝君送葬的日子。

夏侯凝寒早早起床,沐浴梳洗,還特意換了身素服,發挽白花,獨自走到朱雀大街,在路旁等候送葬的隊伍。

此時,寬闊的朱雀大街上,兩邊早已擠滿了帝都居民和從周邊村鎮趕來的百姓。人們面色陰鬱、神情凝重,全都翹首望著皇城的方向。

辰時三刻,一支信炮自皇城內的橫貫廣場沖天而起,遙遙升上半空,猝然炸響。

炮聲餘音未歇,帝都城內的鐘樓鼓樓便開始聯袂呼應,一時之間,全城鐘鼓齊鳴。

在悠揚激盪的鐘鼓聲中,皇城正南面的承天門緩緩開啟。

幽暗深邃的門洞傳來一陣密集的馬蹄聲,轉眼工夫,一千名全副武裝的突厥戰士,騎著高頭駿馬,手舉白色經幡,表情肅穆的列隊而出。

一千面高達兩丈、寬約三尺的刀旗白幡,上面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各式經書符文,既有聖唐的,也有突厥的。旗幡如林,隨著戰馬行進迎風招展,一眼看去極有氣勢。

由騎兵組成的旗林剛剛過去不久,後面三千名西疆步兵,清一色的左手持圓盾、右手持彎刀,排成五路縱隊,踏著整齊的步伐,開出了承天門。

那些西疆戰士身材高大魁梧,面容粗獷肅殺,連鬢絡腮的大鬍子,配上手中的圓鐵盾和牛角刀,展現出了一種濃郁的異國風格。

而緊跟在西疆護衛步兵團後面的,是由數百名突厥薩滿法師和聖唐僧侶道士共同組成的奇特隊伍。三教各有各的經幡法器,各念各的超度經文,此刻硬是被混雜在一起,遠遠看去,既神秘肅穆,又熱鬧滑稽。

就在人們竊竊私語、議論這怪異場面的時候,一座碩大無比的棺槨,忽然出現在了視野之中。

那巨型棺槨約有兩丈見方,上下左右全被金箔裹覆。棺槨的頂部搭建著簷頂,明黃色帳幔自頂上向四周垂下,微風徐來,幔帳輕輕擺盪,彷彿在無聲的訴說著棺槨主人的故事。

六十八名壯碩的突厥大力士,赤膊上身,用肩膀扛起由白布纏繞的轎槓,抬著巨型棺槨緩步向前。

近百位聖唐後宮嬪妃,全都披麻戴孝,一邊掩面哭泣,一邊跟著棺槨行進。

在棺槨隊伍後面不遠的地方,是以阿史那支斤為首的數十位突厥王公貴胄。這裡面既有黃金部族,也有諸如雲河、神鷹、鬼鬥、血狼等突厥八柱的元老。

他們高居馬上,同樣是面沉似水,在三千血衛的守護下,走在了整個送葬隊伍的最後。

殯儀過處,道路兩旁的百姓們紛紛跪倒叩拜,哭喊聲響徹天際。

這是對那位老人遲來的祭奠。

他或許不是明君雄主,也沒有什麼豐功偉績,與聖唐八百年的歷代帝君相比,甚至可以用“窩囊”二字來評價他。但是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在皇朝危若累卵的邊緣,他用自己的勇氣、用皇族血脈的榮耀,親手給自己的一生做了註腳。

李成武,無愧於江山社稷。

相較於那些哭天抹淚的民眾,夏侯凝寒顯得非常平靜,她對著路過面前的棺槨,恭恭敬敬的拜了三拜。一拜是她自己,一拜是替她父親夏侯梅,還有一拜則是替太子李炳。

陛下,請你走好。破碎的河山,就留待我們收拾吧。

夏侯凝寒默默祝禱,然後站起身,將目光投向了正在走來的阿史那支斤。

她很好奇,這位橫掃西大陸、號稱突厥帝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君主,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端坐在馬上的阿史那支斤,看上去比自己實際的歲數年輕許多。他穿著一身雪白的武士服,體態勻稱、頗有風度,俊朗的眉目間,帶著一絲淡淡的憂鬱。

和絕大多數的突厥貴族不同,這位大汗更像是一個溫文爾雅的讀書人。

不過,夏侯凝寒目光敏銳,她當然也已經瞧出來,在溫和柔弱的外表下,阿史那支斤其實身負超卓武功,其戰力之強或許並不比父親夏侯梅差。

這是一個可怕的人。

夏侯凝寒默默的想著:外表文弱、內在強悍,非有過人的智慧和毅力,絕難做到。可能也正因為如此,他才可以征服了一個又一個野性難馴的突厥部族,並將他們團結在一起,東征聖唐吧。

送葬隊伍雖長,卻也有走完的時候。待最後一隊血衛鐵騎透過朱雀大街,百姓們便在突厥軍人的指揮下,跟在送葬隊伍後方,自發前往東郊皇陵。

送葬隊伍一路來到了皇陵,負責護衛的兵馬將祭臺圍得裡三層外三層、戒備森嚴。隨行的百姓們隔著突厥騎兵和西疆戰士,分成東南西三面,遠遠看著祭臺。

夏侯凝寒也在其中。

在聖唐禮官的引領下,突厥大汗阿史那支斤離鞍下馬,邁步走上了三丈多高的祭臺。早已等候在旁邊的樂師們,連忙演奏起用來追思哀悼帝君的傳統樂曲。

阿史那支斤神情肅穆,在環顧四周之後,忽然開始用字正腔圓的聖唐語吟誦祭奠帝君李成武的祭文。

“我的天啊!是駢文!他用的竟然是駢文!”

人群中有不少飽讀詩書的學究和士子,他們一聽到突厥可汗所說的祭文,全都忍不住驚呼起來。

駢文,是一種字句兩兩成對而形成篇章的文體,乃聖唐古典文學中的瑰寶,非大才無以成文!

大家萬萬沒想到,眼前這位異族的君主,不僅能講一口流利的聖唐語,而且還精通聖教詩文,完全不似之前想象的那樣蠻荒愚昧。

阿史那支斤沒理會祭臺下的反應,兀自抑揚頓挫的誦讀著祭文,朗朗聲中,飽含著一種真摯的感情:

“天妒英傑,失吾摯友。會獵之誼,凡夫未解……突厥弘毅,弓馬遙馳宇內;聖唐浩蕩,文明遠播萬方……君既遠殤,何期對手;君既遠殤,吾心寂涼……”

說著說著,阿史那支斤的眼中已然噙滿了熱淚,聲音也變得哽咽。

祭臺周圍的聖唐百姓,不知道是因為受到了他的感染,還是因為感佩先帝李成武以身殉國的勇氣,所有人都禁不住淚灑衣襟,失聲痛哭起來。

整個東郊皇陵,沉浸在一片悲慼沉痛的氛圍之中,連老天也為之動容,淅淅瀝瀝的撒起了漫天的雨絲。

阿史那支斤誦完祭文,緊緊握著雙拳,仰面朝天,任憑冰涼的雨點打在臉上,高聲喝道:“帝君賢兄,願你的英靈在天國安息。請你放心,我阿史那支斤一定幫你完成遺願,保護你的子嗣統御聖唐,千秋萬代!”

近萬名突厥戰士和西疆步兵配合著他的話語,齊齊舉起手裡的兵器,大聲呼喝。

站在人群中的夏侯凝寒微微一愣,忽然察覺出阿史那支斤話語中的蹊蹺之處。

什麼叫“幫你完成遺願”?“保護你的子嗣統御聖唐”又是何意?

難道……

果不其然,阿史那支斤抬手止住了將士們的呼喝,轉而對臺下的民眾鄭重說道:“聖唐百姓們,請你們聽好了,我突厥帝國無意染指聖唐江山,八十萬大軍西來,為的是恰恰是守護聖唐!”

此言一出,臺下頓時響起了一陣嗡嗡的議論之聲,不少人喊著:“安靜!都小聲點!聽聽他怎麼說。”

阿史那支斤冷峻的目光掃過人群,從容不迫的講道:“我想你們都很清楚,當初帝都曾發生過一場叛亂。那是太子李炳勾結玄甲軍大統領謝光,陰謀篡位,妄圖推翻帝君,提前登位。在反叛未遂之後,他們又率兵離開,在洛邑另立了一個小朝廷,並且逼著帝君承認他監國的正當性。自那之後,聖唐內部便產生了巨大的分裂,政局動盪、變亂叢生。”

“野心家李炳,才是這一切災禍的源頭!”

阿史那支斤的話,如同一道閃電,重重打在現場每一個人的心坎上。

只聽他繼續道:“為了平息多年的禍亂、還聖唐百姓一個安寧世道,就在前幾天,我已經與帝君的嫡長子、聖唐皇位真正的繼承人、淮陽王李熗殿下達成了一致,雙方將共舉義旗、聯手平定叛亂,徹底消滅陰謀篡位者李炳以及他背後的偽朝廷!同時,玄甲軍團中的正義之士也挺身而出,擊殺了叛賊謝光,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靈!”

夏侯凝寒心中一凜,終於明白了突厥人為什麼要演出今天這場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

七年之期

公主成長計劃

檸檬小打

白狼公孫

一語破春風

浩瀚渡雲川

義溪

我家院子可以去大明

夏天的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