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字的李世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二章 再次會戰,鎮疆軍,碼字的李世卿,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送走坦利,包遇春忍不住道:“勞兄,突厥人讓我們北上參戰,顯然是沒安什麼好心,你為何要答應他們?”
勞劍華轉頭看著包遇春:“包帥,你以為我想這樣嗎?阿史那支斤決定向李江遙開戰,無論成敗與否,李炳都將是受益的一方,這個時候如果不設法牽制住他,之後恐怕就真的讓他發展起來了。”
包遇春正欲說話,只聽勞劍華接著嘆道:“自古以來,都是北征南、西打東,為什麼?因為地形優勢和人口。別看李炳現在實力一般,可是他佔據著北方和中原,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其軍事實力終究會比我們發展的更快一些。所以,我們是不能不跟突厥聯手,或者說,不能不接替阿史那支斤,繼續拖住和消耗李炳的軍隊。”
包遇春是善戰的名將,自然明白這層意思,只不過他還有另外的顧慮:“我們暫且不說突厥人會不會信守承諾,自此離開聖唐的疆界,單單是攻打東都,憑我們現在的力量就絕難辦到啊。”
“誰說一定要進攻洛邑了?”勞劍華淡淡一笑:“我們只要做出北上的姿態,頂多挺進至南陽一線即可。打仗的事,就讓赫連雄去做便好了。”
包遇春想了想,讚道:“高明!赫連雄在西,李熗在東,而我們在南,三面同時行動,李炳肯定會感覺首尾難顧。依我看,馬洪傑的南軍肯定會重點防範突厥人進攻洛邑,而慕容雪和常濤他們則會去對付淮陽王,咱們只要虛張聲勢,便能嚇得李炳坐立難安。”
“是啊,包帥。”勞劍華臉上露出一絲冷酷的笑意:“我們的目的,是儘量牽制李炳。如果他不來迎戰,那我們就趁勢奪取南陽、光州、隨州等大江北岸的土地;如果他分兵和我們較量,那我們就逐步向南退守,令赫連雄和李熗他們有機會取勝。”
包遇春哈哈大笑:“我還可以玩一招兒誘敵深入,將追兵引進伏擊圈,讓他們有來無回。”
勞劍華讚許的點點頭:“正是如此。只要李熗被三路人馬拖得精疲力盡,咱們在南方的發展就可以更加從容。以後不管阿史那支斤守不守承諾,我們都能憑實力與他抗衡。”
“那好,就這麼定!”包遇春道:“勞兄,你調動玄甲軍,我去召集水軍的兒郎,咱們立刻部署。”
玄甲軍和水師開始集結的訊息,很快就傳回了西疆。李江遙等人得知後,當即做出判斷:勞劍華與突厥人已經達成了秘密協議。叛軍的行動,很有可能是為了牽制朝廷兵馬,以便突厥對兩關用兵。
情報司的信差把鎮疆軍統帥部的這個分析,火速送往了帝都和武關,同時提醒他們兩方加強戒備。
李江遙特別指出,勞劍華的舉動絕不是孤立的,位於潼關的突厥軍隊和盤踞兩淮的李熗,或許都會出擊,從三個方向襲擾朝廷。
慕容雪當然支援好兄弟的判斷,他立刻向李炳提出建議,在兩個方向上,依託城池實施固守,然後集中優勢兵力痛擊一個方向的來犯之敵。
待徹底解決這一路之後,再尋機轉攻另外兩路敵軍。
對於這個方略,李炳等人基本贊同,可唯一的問題是,究竟先對付誰?
突厥?李熗?還是勞劍華?
依著慕容雪的想法,當然首選突厥軍隊。
只有打疼了突厥人,並且直接威脅到潼關的安全,才有利於分散阿史那支斤的注意力,從而減輕紫金關方向的壓力。
然而,龔承澤卻提出了反對意見。
他的理由很直接,也很簡單:突厥騎兵機動靈活、衝擊力非常強,更應該依託城池固守。
三路敵人當中,屬淮陽王李熗的實力最弱。淮陽軍若是真的敢來,自然要挑這個軟柿子捏才對。
面對手下兩員大將不同的意見,李炳思考了許久。
最後,他既沒有聽從慕容雪的建議,也沒有采納龔承澤的想法。
李炳選擇的目標,是勞劍華。
這背後,有三個原因。
其一,自從包遇春的水師封鎖了大江,聖唐半壁山河等於完全脫離了他的掌控。南方的政權、土地、財富、人口統統落入叛軍手中。這件事,李炳忍不了。
其二,當年他被謝光和勞劍華戲耍利用,最終釀成皇朝危如累卵的悲劇。如今,罪魁禍首謝光已死,可陰險的勞劍華還在。這個仇,李炳忍不了。
其三,如果玄甲叛軍憑藉天險,一直躲在南方,李炳就算想對付他們,卻也鞭長莫及。現在對方主動北上挑釁,等於創造了決戰的機會。這個局,李炳忍不了。
因此,年輕的帝君決定,以洛邑為中心,在東西兩個方向設定堅固防線,抵禦突厥人和淮陽王可能發動的攻勢,自己的主力部隊則放在南邊,迎擊玄甲叛軍。
“慕容,這一仗就拜託你了。”李炳吩咐道:“馬洪傑他們早就說過,只對付突厥人,所以南軍放在西邊,擋住突厥;常濤駐紮汴州,由他負責防範李熗,想來也比較穩當。你率領朕的兵馬,去教訓教訓勞劍華這個奸賊。”
慕容雪點點頭,正欲開口答應,沒想到站在一旁的龔承澤搶著道:“陛下,微臣自來到東都之後,深受皇恩,卻一直未能建立尺寸之功。此番叛軍來犯,臣也想上陣殺敵,望陛下恩准,讓我輔佐慕容將軍消滅玄甲。”
李炳笑道:“那好啊,承澤既然有報國之心,朕又怎麼會不同意呢?這樣吧,你和慕容雪各領一軍,兩路並進,相互之間也能有個照應。慕容,你覺得如何?”
慕容雪為人坦蕩,自然不會計較這種事情,爽快應道:“臣願與龔將軍通力合作,共同迎戰玄甲叛軍。”
“那好,朕準了。”李炳朗聲道:“目前駐紮在東都的二十萬兵馬,你們兩人各自統領五萬,慕容雪為主帥,龔承澤為副帥,同時向南挺進。另外,讓董天星再帶兩萬人,跟隨後方居中策應,時刻為你們提供增援。”
慕容雪等人接了旨意,立即開始行動。不到三天,十二萬大軍準備妥當,陸續開拔,往南出發。
根據慕容雪的安排,他這一路兵馬位置靠東,進潁川,自汝州南下,目標直指蔡州。龔承澤那路兵馬,位置靠西,貼著馬洪傑的防區,經伊川,前往南陽。
兩路兵馬在抵達指定地點後,立即設定防線,構成一個鉗形體系,董天星的增援部隊則駐紮在兩地之間的五峰山南麓。
這三處位置好似一個端端正正的三角,所面對的區域恰好就是襄城、隨州、光州一線。
勞劍華的部隊只要一登陸北岸,朝著隨州光州前進,慕容雪便可以立即揮軍,給他們迎頭痛擊。
與此同時,位於武關的馬洪傑部,也開始了作戰動員。二十萬步兵向北轉移,在潼關與洛邑之間的靈寶縣、洛寧縣、宜陽縣和新安縣,佈下三道防線,準備阻截赫連雄東進。
遼東都護府的常濤,則率領七萬精銳,在汴州、宋州和陳州圍成的三角區域,構築新的防禦體系,戒備東南方向的淮陽王軍隊。
東都朝廷同時開足馬力,將囤積的大批糧草兵器,源源不斷的送往三處前線。
繼聖唐歷827年年初,天下各方勢力第一次展開全面會戰之後,時隔一年左右的時間,東西兩條戰線的激烈較量再次重演。
聖唐與突厥、叛軍的第二次全面角力,即將拉開帷幕。
與上一回各有攻守不同,這次大戰,聖唐方面在東西兩處戰場之中,都是處於防守的一方。
突厥主力傾巢而動,準備進攻兩關和西疆。
赫連雄、勞劍華和李熗,則兵分三路,從西、南、東三個方向圍攻以洛邑為核心的中原地帶。
兩個戰場,進攻方投入的總兵力預計多達八十萬之眾,而防守方,鎮疆軍九個軍團約三十八萬人,帝君李炳的兵馬也在三十九萬上下。
攻守雙方可以說是勢均力敵、難分伯仲。
就整體戰略態勢而言,眼前的狀況也正如當初李江遙所設想的那樣:佔據著關鍵位置的聖唐軍隊,無論東邊的洛邑,還是西邊的紫金關,都不用急於找敵人開戰,只需憑藉完備的防禦工事,以逸待勞地等著對手即可。
而反觀突厥和叛軍,他們各自都有巨大的顧慮,不得不在尚未掌握優勢的情況下,冒險發起大規模進攻。
換句話說,只要聖唐方面能守住戰線,敵人的損失將會成倍增加,進一步變得衰弱。
到那時,戰略決戰的機會就逐漸成熟了。
當然,前提是要能守住戰線才行。
相較於紫金關和盛玉關而言,李江遙更擔心的是東線中原戰場的情況。
防禦兩關,是簡簡單單、直來直去的陣地戰,只要抱有死守的決心,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也不算誇張。
然而,東線戰場的形勢卻異常複雜。
那裡完全是平原地貌,區域開闊、四通八達,儘管很多城池的規模較大,防禦體系十分完備,但敵人同樣也可以隨意的縱橫馳騁,迂迴穿插。
因此,那邊更多的是運動戰。
這對於聖唐軍隊的指揮體系來說,將會是一個巨大且艱難的考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