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二章 送別,霓裳鐵衣曲,克里斯韋伯,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錯!”蔡丁山此時也明白了過來:“強龍不壓地頭蛇,只要我們抱成團了,後來的就算再強,也得讓我們一頭!”
————————————————————————————————
松州,城外。
“今日一別,不知何日再能相見!”雪花星星點點的落在朗日的臉上,在頭髮和鬍鬚間融化。
“只要兩國和睦,商旅往來只會愈加繁盛,郎君來成都,我去貴國又有何難?”王文佐笑道。
“是呀!”朗日笑了笑,指著王文佐坐騎:“王都督的坐騎好生雄駿,不知是何方所得?”
王文佐微微一愣,他這才注意到朗日所騎得馬匹矮小的很,與自己的那匹黃馬比起來可憐的很,暗想難怪都說吐蕃人騎兵羸弱,不過他們佔據青海也有些年頭了,吐谷渾的戰馬很不錯的,像朗日這等貴人怎麼還會騎這麼差的馬?
“王都督有所不知!”朗日笑道:“在下這馬雖然看上去頑劣不堪,但耐力卻好,尤其是在雪域高原之上,只吃乾草苔蘚便能走三四日,若是換了青海馬,雖然看上去雄駿無比,但上了高原莫說載人馳突,便是自己性命都保不住。你說著上天造物是不是奇妙得很?莫不是一開始就放好了的,不可更易!”
“這廝莫不是嘲諷我大唐將要對吐蕃用兵之事?”王文佐心中暗想,口中卻答道:“世間萬物確實各有居所,但亦有上下之分。汝之贊普乃天神後裔,統御吐蕃諸地;而大唐之天子則受命於天,統御萬民,豈可以山河限之?”
朗日笑道:“貴國文皇帝文韜武略,德行深厚,能懷萬民,撫遠夷,的確是為天地護佑之人,我等又豈敢不從?然天命無親,唯德是輔!若只是依仗武力強盛,便想要他人依從自己,吐蕃雖然國小力寡,卻也敢周旋一番!”
兩人唇槍舌劍一番,誰也沒討到半點便宜,便各自住口,又寒暄了幾句,朗日便拱手告辭,王文佐上馬相送,走出半里方才返回。回程路上,崔弘度低聲道:“這個吐蕃虜人倒是好利口,若非三郎你沒有表示,我非宰了他不可!”
“嘴巴上的便宜,人家要佔便讓他佔些就是了,又有什麼大不了的!”王文佐笑了笑:“不過他有句話倒是沒錯,吐蕃與我大唐確是天地所限,各有其所,若是想大舉興師,想要一舉滅國,那就是自取其辱了!”
崔弘度跟隨王文佐多年,當然聽出對方話中的不詳之意,趕忙道:“難道是來年薛大將軍要——”
王文佐擺了擺手,打斷了崔弘度的話頭:“這種事情,就不是我們該說的,須知禍從口出呀!”說罷他便抽了一下馬股,策馬向前跑去。崔弘度趕忙跟上,新披風沉重的壓在肩膀,上面已經沾滿了雪花,隨風翻飛。他的心情就好像肩膀,愈發沉重,這麼多年來,王文佐對於戰事的預測驚人的準確,難道這一次真的大唐要輸?
回到松州城,王文佐就回到自己的住所,開始處理成疊的文書,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關於松州都督府的,剩下的大部分都是關於遼東、熊津都督府以及倭國的,他就好像一個不知疲倦的機器,始終坐在書案旁,處置著那些枯燥的文書
“三郎!”
“哦,是弘度呀!”王文佐抬起頭來:“有什麼事情嗎?”
“我有一件事情,想要請教三郎!”崔弘度面上滿是為難之色:“還請指教!”
“你我如兄弟一般,何必這麼客氣!”王文佐笑道:“什麼事情?”
“三郎,朝廷既然已經令汝為松州都督府,便是為了對吐蕃用兵。可是你為何還把那麼大的精力花在東國之上?”崔弘度低聲道:“我不是責怪你的意思,但——”
“你不必說了,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王文佐點了點頭,指了指右手邊的錦墊:“來,坐下說話!我問你,我大唐自貞觀以來,拓邊大概有多少裡了?”
崔弘度被王文佐這個突然起來的問題弄的糊塗,他想了想之後苦笑道:“這,這個我如何知道,不過少說也應該有上千裡吧?”
“上千裡?”王文佐笑了起來:“怎麼會只有這麼點?光是遼東一地就土數千裡了,我粗粗算了下,遼東、安東、北庭、西域、劍南、安南所拓之地,截長補短算下來也有萬里之地!怎麼樣?不少吧?”
“是呀!”崔弘度興奮的點了點頭:“若論拓邊開土,武功之盛,便是漢武也及不上本朝太宗皇帝和今上!”
王文佐點了點頭,中國古代論武功之盛常以漢唐並稱,但相比起漢武帝,唐太宗高宗兩朝的拓邊成績不亞於漢武,但付出的代價就小多了。漢武帝拓邊出兵,多有敗績,即便衛霍取得大勝,將匈奴驅逐到漠北,也是時常十五萬馬出塞,數萬匹回的慘勝,而唐滅突厥、薛延陀、鐵勒、百濟、倭國等北方強敵,都是一戰而滅國,毫不拖泥帶水,損失微乎其微;即便是對高句麗打了十幾年,但也沒有喪師數萬的大敗。所以漢武帝上臺時承接文景之治的遺產,天下富庶,倉庫存糧之多以至於多有腐爛不可食,而到了漢武帝末年已經是關東流民數百萬,戶口減半天下疲敝,一副末世景象;而唐太宗登基時承接隋末戰亂,貞觀初年天下戶口不過三百萬,府庫空虛,卻能一邊對外拓邊,一邊戶口增長,國家府庫逐漸充實。像崔弘度這種當時人,自然認為本朝的武功要遠勝漢武。
在王文佐看來,唐初時武功還有一點勝過漢武的,那就是大唐相容幷蓄的胸懷,每當唐軍擊敗一個敵人之後,就能將其消化,使其成為唐軍的一部分,如阿史那社爾、阿史那賀魯、阿史那思摩、黑齒常之等人,都曾經是大唐的敵人,但在本族被唐軍擊敗之後,卻能帶領其部眾一心為大唐效力,為帝國立下汗馬功勞。這也是唐初能夠一邊不斷對外用兵,一邊能夠修養國內民力的原因,否則如果像漢武帝那樣,動輒動員十幾萬騎兵,幾十萬民夫出塞,只要來個一次兩次,唐也去半條命了,畢竟李世民和李治沒有劉徹有那麼豐厚的遺產繼承。
“不錯,本朝武功之盛,拓地之廣,是不是絕後不知道,的確是空前了!但越是這個時候,就越是須得小心!”
崔弘度茫然的點了點頭,王文佐說的在他聽來不過是老生常談,用兵打仗當然要小心,可為何說越是贏得多,就越是要謹慎小心,就不明白了,只是他跟隨王文佐久了,知道其話語中多有深意,只是自己尚未明白罷了,耐心聽他解釋便是了。
“你想想,拓邊越廣,那駐防之兵距離本國之地便越遠,一旦有事,緩急難濟。而且這些年來我軍雖屢戰屢勝,但敗者並非心服,只是迫於形勢,偽作恭順之態罷了。若是時勢有變,那彼等會不會覺得天時有變,就反戈一擊呢?那時萬里邊疆,烽火四起,前朝之鑑,不可不察呀!”
“前朝之鑑?不,不會吧!”崔弘度聽到這裡,已經是滿頭汗水,王文佐口中的“前朝”自然說的就是隋朝,其實從擴張的速度來看,隋朝幾乎不亞於初唐,從楊堅篡位之後,南滅陳,北擊突厥、西破吐谷渾,東擊高句麗,國內興建新都洛陽,大運河等大工程,府庫充盈,戶口達到了匪夷所思的860萬戶,幾乎是貞觀初年的三倍。如果告訴一個生活在大業初年的隋人這個如旭日東昇一般的大帝國在短短的幾年後就土崩瓦解,化為一片人間地獄,他肯定會以為你在說夢話。但歷史事實就是帝國在東征高句麗第一次失敗後,那些潛在的不滿者們看出了帝國的虛弱,紛紛揭竿而起,從內部和外部同時進攻,在很短的時間裡滅亡了這個看起來不可戰勝的龐然大物。對於每一個唐人來說,這都是永遠不會忘記的噩夢。
“為什麼不可能?”王文佐冷笑道:“若是隋文南征失敗,至多也就是天下二分,只能當個北面天子,還不會弄得身死國滅;若是楊廣繼位後就敗給吐谷渾,他也不至於傾全國之兵去攻打高句麗,弄得天下洶洶。就和進賭場一般,如果一開始就輸,也輸不了幾個錢,可要是一開始就贏,還大贏特贏,那贏得越多,輸的就越慘,不但會把本來贏來的輸掉,還會把本錢也輸了,弄到最後甚至連妻兒也抵進去也說不定!”
聽到這裡,崔弘度已經說不出話來,半響之後方才低聲道:“那三郎覺得大唐這一仗會輸?”
“這誰知道,我又不是神仙!”王文佐笑道:“但越是深入,那輸的可能性就越大,輸的也越慘。所以一開始若是小勝,便不妙了!”
崔弘度點了點頭,王文佐的意思並不難理解,薛仁貴也是老行伍了,當然知道唐軍長於弓弩騎兵,吐蕃強於步兵。那出兵時肯定是由精騎為前軍,步卒弓弩在後護送輜重為後軍,行軍時兩軍保持一定的距離,前軍趨利而戰,後軍每行數日便在險要有水源處立寨而守。這樣一來,前後兩軍可以相互依託,相互掩護,是萬全之策。
如果唐軍前軍一開始吃了敗仗也無妨,反正吐蕃人的馬差,前軍也不難擺脫吐蕃人的追擊,只要與後軍匯合便可再戰。怕就怕前軍大勝,斬獲甚多,然後唐軍貪功疾進,前後兩軍的距離拉開,被吐蕃人逐個擊破,或者分隔包圍,前軍的騎隊失去了後軍的輜重為依託,而後軍的營壘失去了前軍的騎兵的呼應,那就是滿盤皆輸了。
“那三郎你看這些,是為了將來的叛亂做準備?”崔弘度問道。
“嗯,如果薛將軍這次能夠一舉攻入吐蕃都城,那自然千好萬好。但若是真的被我不幸言中,那遼東、百濟、倭國那邊多半會發生叛亂,新羅人也不會錯過這個機會,到了那個時候,朝廷多半是要調我去!我們兄弟袍澤十年心血都在那裡,你說我能不預先多做些準備嗎?”
“三郎,若是真的薛將軍那邊打了敗仗,那松州這邊就成了邊陲重地,朝廷只怕不會讓你走的!”
“所以我才急著和吐蕃使臣會商呀!”王文佐笑道:“你放心,如果薛將軍真的打敗了,吐蕃那邊有的是人比我還急著想要議和停戰呢!”
“吐蕃打贏了還有人想議和停戰?”崔弘度吃了一驚:“你是說那個叫朗日的吐蕃貴人?”
“不錯!確切的說是他背後的那個人,吐蕃現在的贊普芒松芒贊,他才是真正想要議和停戰的人!”
“吐蕃的贊普想要停戰議和?為什麼不乘勝追擊?”
“因為現在吐蕃的兵權掌握在噶爾家的兩個兄弟手中,如果吐蕃擊敗了大唐,那反倒會讓噶爾家的力量更強大,威脅到贊普的王位。所以對於贊普來說,與其乘勝追擊,還不如停戰更好一些!”
聽到這裡,崔弘度這才明白了過來王文佐為何來松州之後,忙著修路看書,通商貿易,卻對於吐蕃的戰事並不是太積極。一開始還以為他是覺得手頭兵力太少了,只能守無法攻,卻沒想到對方竟然想的如此之深,如此之遠。
“以三郎之謀略,贊普君臣也不過是掌中玩物罷了!”
“倒也沒有你說的這麼簡單!”王文佐嘆了口氣:“若是我料的不錯,吐蕃的贊普是奈何不了前線大將的,畢竟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也不只是我們知道,吐蕃人也是知道的。最多最多也就南線能保持平靖就不錯了!”
“能夠如此已經很好了!”崔弘度笑道:“再說如果真的如三郎你說的,薛將軍大敗於吐蕃人的話,天子也絕不會就這麼善罷甘休的,那可是隴右之地呀!一旦出事,關中也不穩的!”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