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見證神聖的時刻
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2章 見證神聖的時刻,1980我的文藝時代,坐望敬亭,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龔古爾文學獎創立半個多世紀,每年都要頒一次獎,那豈不是說在這裡誕生了大幾十位的世界級文學家?
埃德蒙德·夏爾·魯女士的說法當然是有些誇張成分的,但在今天這樣的場合下,圖昂餐廳門前密密麻麻的人群當中,沒有任何一個人提出質疑,整個街道的群眾完全陷入了狂熱的氣氛當中。
享受了十幾分鐘的鮮花與掌聲,林為民有些意猶未盡的隨著院士們回到了餐廳裡。
跟國內一本正經的授獎大會比起來,龔古爾文學獎別具一格的頒獎現場確實更能激發獲獎者內心的自豪感和驕傲感,也更讓人沉醉其中。
陽光巡禮的結束,也意味著頒獎禮的結束,接下來的時間基本就是林為民這個獲獎者與前來採訪的記者們的對話了。
龔古爾文學獎的面子很大,今天抵達現場採訪的媒體多達幾十家。
其中包括了法國國內的幾家全國性大報《費加羅報》、《世界報》和《解放報》,其他如《里昂進步報》、《巴黎人報》等地區性報紙也不少。
除了法國國內的媒體,還有來自其他國家的國際媒體。
頒獎現場近百位媒體記者,但因為餐廳地方有限,能夠進入圖昂餐廳採訪的並不算多,記者們只能一批一批的進來。
因為是集體採訪,所以採訪的效率還算不錯,半個小時一批,估計要持續到天黑。
採訪間隙,學院也安排了林為民有短暫的休息時間。
下午快四點的時候,林為民和院士們坐在餐廳內喝著下午茶,隨意的聊著天。
街道上的人群已經逐漸散去,只剩下一堆等待採訪的記者。
因為靠著窗戶,林為民看向窗外等待的記者,其中有兩個黃面板的身影。
那兩道身影也注意到了林為民的眼神,他們舉起了胸前的證件,原來是新華社的記者。
林為民起身來到餐廳外,寒暄了幾句,兩位記者都很年輕,是常年駐紮在法國巴黎。
今天是提前收到了待史館的訊息,得知林為民會獲得龔古爾文學獎,特地前來採訪的。
不過因為現場採訪記者眾多,鄒大使也不好搞特殊,只能讓他們等在這裡,隨大家一起採訪。
作為來自祖國的媒體記者,自然是要有優待的,林為民看了一下手錶。
“今天的採訪可能要到晚上八點結束,最後一個採訪是法國二臺的電視直播。你們如果願意等的話,晚上的時間很充裕,我們可以到時候詳談。”
兩位記者自然求之不得,之前頒獎的時候他們已經拍攝了不少的影像和照片,差的就是林為民這個獲獎者的採訪,如果能有個詳細的專訪那是最好不過的。
林為民回國之後肯定會有各種各樣的採訪,但在法國巴黎獲獎現場的專訪,意義重大。
這可是中國的作家第一次獲得世界性的文學獎項!
新華社作為國家通訊社,必須要見證這個神聖的時刻!
閒談了一小會兒,餐廳內的媒體採訪繼續。
一晃外面的天色已經黑了下來,林為民也將進行最後一個採訪電視採訪。
採訪是以直播連線的形式,由法國電視二臺的節目主持人對林為民進行訪問。
透過電視二臺的畫面,法國全國觀眾都認識了林為民這張年輕的臉。
“林先生,您真是出人意料的年輕。”直播開始,打了個招呼,主持人開始和林為民互動。
“這是大概東方人的特點之一,總是顯得很年輕。”
主持人低頭看著資料,“可我看資料顯示,您確實只有二十七歲,是龔古爾文學獎歷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
林為民攤攤手,“好吧,確實是很年輕,真是讓人嫉妒!”
這話當然有自鳴得意的嫌疑,但林為民的語氣輕鬆幽默,電視機前的所有人都會心一笑。
這個來自中國的作家是個幽默的人,很像他們法國人。
採訪在繼續,主持人跟林為民聊起了他的創作經歷以及作品在海外的影響力。
主持人念著資料上的內容,表情越來越震驚。
“哇哦!林先生,真沒想到你的作品如此受歡迎,並且已經獲得瞭如此多的殊榮。”
主持人手中的資料是龔古爾文學獎提供的,而龔古爾文學獎的資料則是伽利瑪出版辛苦蒐集來的。
這些資料包括了林為民自出道至今的作品簡介、出版情況、獲獎情況。
創作中長篇十餘部,字數超過300萬字,中、米、法、英等世界多國出版,累計銷量超過2000萬冊,本土大獎、泥轟文學獎、米國文學獎以及剛剛獲得的法國龔古爾文學獎。
還有作品改編成績,《情人》獲得了戛納電影節獎項,其他作品的話劇改編也獲得了米國戲劇界的最高獎項託尼獎的認可……
聽著主持人念著林為民豐富的履歷,再配合上他那張年輕的過分的臉龐,電視機前無數法國觀眾震驚不已。
“這是天才中的天才!”
“他一定會成為世界級文豪!一定會的!”
法國電視二臺的直播採訪結束了,可輿論的發酵不過剛剛開始。
今天晚上,所有電視二臺的觀眾都記住了林為民這個東方名字,也記住了他那張年輕的過分的臉。
窗外霓虹閃爍,圖昂餐廳內,林為民剛剛結束了電視二臺的採訪,便坐到了一張餐桌前,對面坐著新華社的兩位記者。
“林老師,今天真是辛苦了!”
“還好,畢竟只需要動動嘴,你們等的也很辛苦。”
“現在感覺怎麼樣?”
“還好吧,獲獎時的興奮已經過去,平常心。”
“您這一次又為國爭光了!”
林為民擺了擺手,“就是一個文學獎項。”
“您太小看龔古爾文學獎的影響力了!”
“不是小看龔古爾文學獎的影響力。為國爭光的作用是提振民族自信,一個文學獎提升不了我們的民族自信。
真正的民族自信,是經濟和軍事實力決定的。
我們這一代人,在國外拿再多的獎,也不會改變我們這代人骨子裡對西方的仰視。
可能是我們的下一代人,也可能是再下一代人,只有國家經濟發展趕超西方國家時,這種民族自信才會真正的煥發出活力。”
記者採訪林為民是要談得獎的感受,沒想到一上來話題就歪了,可他們並沒有糾正林為民,而是隨著他的話題延伸下去。
採訪一直持續到晚上十點多,街上的霓虹燈逐漸熄滅,採訪也進入了尾聲。
記者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林老師,您覺得您有可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嗎?”
林為民遲疑了一下,反問道:“諾貝爾文學獎很重要嗎?”
“畢竟是世界最頂級,也是影響力最大的文學獎項,應該是很多作家都夢寐以求的。”
林為民點點頭,“這個倒是沒錯。伱們覺得我會得諾貝爾文學獎嗎?”
兩位記者搖搖頭,“不知道。”
林為民笑了起來,“跟你們一樣,我也不知道。得與不得,對我來說,沒有什麼影響。”
林為民說這話的時候神態柔和,語氣輕鬆,但兩位記者感到了一種情緒。
那是真正並不在意的情緒,顯然在林為民的心中,對諾貝爾文學獎這個世界性文學獎項的態度是平視的。
他們突然想到了採訪剛開始提到的關於民族自信的話題,林為民說,要在下一代人、或者是下下一代人身上才會看到那種民族自信。
可是這個時候他們才恍然,一直以來,他們在林為民身上所感受到的,不恰恰是他口中所提到的那種從容大氣的民族自信嗎?
採訪結束,林為民跟兩位記者閒談。
現在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但兩人還沒辦法休息。
回到駐地之後,他們要趕緊整理採訪資料、沖洗照片、剪輯影片,然後乘坐最早的一班飛機將這些資料送回國內。
每當遇到國際重大新聞,這都是駐外記者們的常規操作。
林為民榮獲龔古爾文學獎,不算是國際重大新聞,但對中國人來說卻是天大的好訊息。
不管他承不承認,這都是在為國爭光!
今天晚上,對於他們來說,註定是個不眠之夜。
翌日,在眾多媒體的宣傳下,關於龔古爾文學獎舉辦頒獎禮的新聞訊息在法國婦孺皆知。
與此同時,訊息也隨著多家國際媒體的傳播逐漸在世界各國擴散。
林為民的名字乘著文字、聲音和影像,第一次廣泛的出現在世界範圍內。
得獎後龔古爾學院有幾個活動,還有事先約好的專訪,這幾天時間他的日程都會非常忙碌。
忙了一天,到了晚上的時候,林為民接到了喬森輾轉從米國打來的電話。
龔古爾文學獎在世界範圍內具有廣泛的影響力,蘭登書屋作為全米最大的出版商自然關注,喬森特地打來電話對林為民表示祝賀。
電話中喬森的語氣熱烈,林為民得獎,對於跟他合作的出版商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因為這意味著他的知名度會再次攀升,作品也會更受歡迎,出版商也能因此賺的更多,這是皆大歡喜的好事。
詳細聊了一會兒,林為民才知道,連蘭登書屋這次都準備了“紅腰帶”。
龔古爾文學獎的候選名單一經公佈,出版作品參與到獎項角逐當中的各大出版社就已經提前做了準備。
這種操作對於出版社來說都屬於基操,每年到了各大世界性文學獎項頒獎前夕,這幫出版社都會異常的忙碌。
對於出版社來說,出版的作品能夠得獎,不僅是促進作品銷量的提升,同時帶來的隱形福利是出版社的影響力也在提升,伽利瑪出版社就是最好的例子。
電話最後,喬森再次邀請林為民前往米國。
這個時間段正是龔古爾文學獎頒獎影響力最大的時候,林為民在法國待上十天半個月,然後再借著這股東風前往米國跑一圈,由蘭登書屋來安排宣傳工作,林為民只需要配合即可,保證他在米國的知名度再上一個臺階。
面對喬森的熱情邀約,林為民再次婉拒。
來法國也好幾天了,每天忙的跟狗一樣,他可不想去了米國還重複同樣的生活。
反正獎已經拿了,頭條也登了,不差刷那幾次臉。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