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林社長有格局
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9章 林社長有格局,1980我的文藝時代,坐望敬亭,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海晏組織的聚會,汪碩沒去,林為民也沒去。
汪碩沒去是因為跟馮曉剛鬧彆扭,林為民沒去則是因為他正專心的對新作進行最後的修改。
從動筆到現在也快兩個月了,初稿他寫的很快,一個月左右便完成了。
但這部是因石父而來的,所以他非常認真的修改了一遍,最終在1月末定稿。
他將這部拿到了石鐵生那裡,隔了一個星期,石鐵生一直沒來電話讓林為民取稿子。
反倒是程西米打來了電話,催促林為民趕緊把稿子取走。
程西米說,石鐵生這些天把林為民那部看了好幾遍,每看一次,對於石鐵生來說都是一次巨大的消耗。
林為民趕忙趕到石鐵生家裡,一見面,果然如程西米所說的,石鐵生的氣色很差。
他玩笑著對石鐵生說道:“我當責編的時候都沒有你這麼盡責。”
“是你寫的太好了,讓人慾罷不能。”石鐵生毫不吝嗇的誇獎道。
“真有這麼好?”
石鐵生遲疑了一下,猶豫道:“我這個評價主觀色彩比較重。”
“沒事,等發表了讓讀者們評價吧。”
從石鐵生家取走了稿子,第二天林為民便將它交給了賀啟智。
賀啟智接過稿子,心中無比激動,盼了一年多了,總算是盼來了林大作家的新作品。
“你手老抖什麼?”林為民問道。
“我激動、高興啊!”賀啟智語氣亢奮,“伱又不是不知道,現在大環境這麼不景氣,我們《當代》銷量連120萬份都守不住了,就指望你這回回春呢!”
林為民笑道:“你這話讓同行們聽著,估計要打人。壓力別這麼大,銷量不好,非戰之罪。”
從八十年代後期開始,國內的文學雜誌銷量便開始跌跌不休,經過這幾年時間,很多原來辦的風生水起的文學期刊先後陷入了經營困難的窘境。
哪怕是如《十月》《收穫》這些國內文學期刊領域的扛把子,如今也是艱難度日,銷量每況愈下。
《當代》在眾多一線文學雜誌當中算是處境最好的了,這也多虧了林為民在位時給《當代》打下的堅實基礎。
巔峰時期的《當代》,單期銷量兩三百萬份都是常有的事。
不過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開,大環境的整體下行對於《當代》的影響也是不可避免的。
去年一年,國內文壇並沒有什麼太有影響力的作品問世,作為國內最頂尖的文學作品發表平臺,《當代》的聲量自然也沒有以前大了。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之前一直努力維持的銷量在去年一年時間內出現了連續下跌之勢,96年第12期的單期銷量已經跌破了120萬冊,並且看起來這個下跌並沒有就此止住的趨勢,97年第1期上市發行了二十多天了,堪堪破了100萬份,銷量不容樂觀。
林為民的新作品在這個節骨眼上問世,對於《當代》來說,不啻於是一劑強心針,不僅是對讀者和市場,對於《當代》編輯部也是如此。
收了林為民的稿子,賀啟智心情激動不已,回到編輯部內仍沒完全平靜下來。
“老賀,遇見什麼事了,這麼高興?”
祝昌盛看到賀啟智一臉喜氣,好奇的問道。
“嘿嘿!”賀啟智晃著手裡的稿子,光顧著笑,也不說話。
“這又是誰的大作啊?”祝昌盛問道。
能讓賀啟智這個主編這麼高興,想必肯定是知名作家的新作。
這一年來,《當代》發表的作品影響力確實差了些,大家都盼著能收些質量上乘的稿件,來穩住雜誌逐漸下行的頹勢。
見賀啟智光笑不說話,不光是祝昌盛好奇了,編輯部內的其他人也都露出探究的目光。
“主編,稿子都到手了,你就別藏著掖著了。”
楊新蘭說著話,湊到了賀啟智身邊。
她瞄了一眼稿子的首頁,那紙張似乎有著魔力,一下子就把她的眼神死死的吸引住了。
見到楊新蘭的表現,其他人也迫不及待的湊到了賀啟智身邊。
終於看清楚了稿子首頁上的名字,祝昌盛笑容滿面,“好好好!”
姚淑芝拍手道:“哎呦,這個不務正業的總歸是想起自己的老本行了!”
編輯室內眾人表現的喜氣洋洋,比發工資的時候還高興。
在《當代》編輯部興奮的討論著林為民的新作的時候,林為民的辦公室內迎來了一位幾位客人。
準確的說,客人只有一位,另外的兩人是於東和鄭淵傑。
“社長,這位就是滬上美術電影製片廠的金國平廠長。”
於東介紹了一句,還沒等林為民說話,對面的金國平便發出爽朗的笑聲,熱情的握住了林為民的手。
“林社長,您好您好!久仰大名了!”
金國平有著滬上人少有的豪爽性格,一見面所展現的熱情讓林為民這個東北人都有些不適應。
“金廠長,快請坐。”
國文社拉攏來了鄭淵傑這個國內兒童文學領域的大拿,自然是要在這方面大展拳腳的。
兒童文學的載體,除了這種文學形式之外,漫畫、動畫是最好的選擇。
漫畫這方面,國文社擁有《畫王》《紅豆漫畫》這兩份人氣超高的雜誌,正在全力開發鄭淵傑眾多系列作品的潛力。
而在動畫方面,國文社則完全沒什麼經驗,只能藉助外力。
在國內,提起動畫,滬上美術電影製片廠是個繞不開的名字。
滬上美術電影製片廠成立於1957年,前身是東北電影製片廠美術片組,1950年美術片組自東北遷往滬上成為滬上電影製片廠的一部分。
此後幾年,隨著人員的不斷擴大,滬上美術電影製片廠正式成立,彼時這裡匯聚了萬籟鳴、萬古蟾、萬超塵、錢家駿、虞哲光、章超群、雷雨、金近、馬國良、包蕾、吳應炬等一大批著名藝術家、文學家。
中國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首次採用真人和木偶合成技術的木偶片《小梅的夢》、第一部彩色動畫片《烏鴉為什麼是黑的》、第一部彩色剪紙片《豬八戒吃瓜》、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第一部影院動畫長片《大鬧天宮》……
滬上美術電影製片廠的歷史幾乎濃縮了新中國的動畫史,其製作的眾多極具強烈民族風格的作品,也讓中國動畫電影成為世界影壇和藝術領域獨一無二的藝術精品,在世界範圍內都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進入新時期後,滬上美術電影製片廠依舊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製作瞭如《哪吒鬧海》《阿凡提的故事》《山水情》《九色鹿》《三個和尚》《雪孩子》《猴子撈月》等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動畫單片和中長片。
1985年之後,滬美廠進入了動畫連續劇的時代,很多八零後所熟知的《葫蘆兄弟》、《邋遢大王奇遇記》、《黑貓警長》、《舒克和貝塔》等一系列動畫片就是出自這一時期。
但隨著國內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滬上美術電影製片廠作為國有單位的弊端也開始逐漸顯現,九十年代之後滬美廠的輝煌時期徹底過去,頹勢盡顯。
國文社要搞動畫片,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滬美廠。
前幾年,鄭淵傑的《舒克和貝塔歷險記》《魔方大廈》就曾經被滬美廠製作成動畫片,有之前的合作關係在,國文社透過鄭淵傑聯絡上了滬美廠。
此時的滬美廠內憂外困,面對國文社的主動上門求合作,自然是求之不得。
在電話中溝通了兩次之後,廠長金國平果斷來到了燕京,打算與國文社見面詳談合作事宜。
一番寒暄過後,林為民開誠佈公的與金國平聊起了國文社在動畫領域的展望。
後世九十年代以後,滬美廠發展不順,中國的動畫領域也似乎一下子一蹶不振起來。
以往能夠在電影院欣賞到的那些如藝術品一般的動畫長片幾乎銷聲匿跡,只剩下電視螢幕上充斥著各種畫風粗糙、動作表情僵硬、情節詭異的動畫片,每年能出那麼一兩部能夠看得過眼的動畫作品已經殊為不易。
那個時候,做動畫和賠錢幾乎劃上了等號。
市場經濟下,沒錢的買賣是沒人做的。
電視上只剩下那些靠著政府補貼存活的粗製濫造的東西,劣幣驅逐良幣,市場每況愈下。
直到2015年之後,國產動畫才算是有了些許起色。
如今按西曆算是1997年,國內動畫產業正在經歷低谷,並且這個低谷還將會持續很長時間,國文社要進入這個領域,要面對的困難將是無比巨大的。
林為民很清楚這件事的難度,但產業這種事必須要培養,你不培養,天上不可能掉餡餅。
更何況,動畫IP的培育將是國文社未來IP版圖上一塊非常重要的拼圖,看看從2000年以後在世界文化領域逞兇的迪士尼就知道了,這個領域,林為民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放棄的。
進入動畫領域有難度,培育動畫市場更有難度,國文社又不能做賠本買賣。
所以,就必須找到一個好的切入點。
林為民為國文社找的切入點便是動畫長片。
後世國人搞動畫片,好像進入了一個誤區,好像必須要從動畫連續劇搞起,一點一點的培養培養IP、培養觀眾,然後再搞大電影,也就是動畫長片,然後周邊、主題樂園……
但這裡面就存在一個悖論。
你要搞動畫連續劇,那就是賣給電視臺,眾所周知,國內電視臺對於動畫片的採購價格低的令人髮指。
你成本都收不回來,這動畫片怎麼搞?
答案不言而喻:低價低質。
如此一來,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觀眾的培養時間被大幅拉長。
很多小孩子,看《火影忍者》一集就可以被迷得神魂顛倒,但你很難想象那幫小鬼會對《喜洋洋》一眼鍾情,這玩意主打的就是一個陪伴。
如此一來,動畫的投資回收期自然要大幅拉長,風險也也沒降低多少。
林為民打算直接從動畫長片搞起,風險自然是不小的畢竟動畫長片的投資成本可比那些劣質動畫片高多的,最關鍵還沒政府補貼。
但搞動畫長片的好處也顯而易見,那就是可以直接在早已經被培育成熟的動畫長片市場裡挖掘機會,而不是苦巴巴的自己去費心費力的培育市場和觀眾。
至於如何能夠把觀眾吸引到電影院,這當然要依靠鄭淵傑的影響力,要不然林為民也不會費勁巴力的把他拉到國文社來。
“我們國文社要搞動畫,絕不是一時興起,也不是淺嘗輒止,而是要一以貫之的以十年之功,力爭為我們國內形成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文化產業!”
聊到最後,林為民語氣認真,表情嚴肅的總結道。
聽的金國平、鄭淵傑和於東幾人熱血沸騰!
林社長有格局!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