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九章 廷斥安南使臣,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寒梅驚雪,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宗藩是一條鎖鏈,加固了關係,也牽制了手腳。

對於朱元璋定下的所謂永不征討之國,朱允炆一開始就沒打算遵循,像是東面的倭寇那麼猖獗,大明早晚會去收拾他們,還有安南,還敢到大明的地盤蹦躂。

永不征討?

去他丫的!

只要是侵犯大明的,來一個收拾一個!

朱允炆在至上寫寫畫畫,寧妃在一旁安靜地看著古籍,神態雅美。

直至掌燈時分,朱允炆才抬起頭,問道:“看什麼呢?”

“賈島的詩詞。”

寧妃起身,收起了書。

朱允炆笑道:“賈島嗎?朕記得他曾經去過靈隱寺,還寫了一首詩。”

寧妃莞爾,輕輕吟道:“峰前峰後寺新秋,絕頂高窗見沃洲。人在定中聞蟋蟀,鶴從棲處掛獼猴。山鍾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樓。心憶懸帆身未遂,謝公此地昔年遊。”

朱允炆讚歎寧妃的才情,道:“在這後宮之中,論才情寧妃首屈一指。”

寧妃掰著手指頭算道:“除了臣妾,還有幾個?首屈一指,連一手之數都沒有……”

朱允炆假裝聽不到,轉了話題,道:“謝公此地昔年有,謝靈運倒是一個不錯的旅行家,可惜朕被這國事牽絆,難以輕易離開。朕夏日時曾答應過你,明年去一趟杭州,也不知幾月可成行。”

寧妃心頭一熱,感激道:“皇上,臣妾只是偶爾想家人,如今在宮中忙碌起來,想念也就淡了,即便不能回杭州,臣妾也不會失落。”

貼心,懂得理解的人,到哪裡都是令人喜歡的。

不過,朱允炆想要出京師至杭州,並非只是為了陪老婆回家串門,真正的目的是訪查民情,巡視地方。

總待在皇宮之中,無法真正的施策為民。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想當然的認為地方如何如何太平,那是不合適的,開封府就是前車之鑑。

翌日,禮部奏報,安南使臣入京。

隨後不久,暹羅、占城、蘇祿等國使臣先後抵達。

臘月二十五日,朱允炆於奉天殿設宴,招待各國使團。

解縉跑來湊熱鬧,徐輝祖也不睡懶覺了,茹瑺認為家裡太熱,想跑奉天殿涼快涼快。

小書亭

在琉球三國、暹羅、占城、蘇祿、朝-鮮等使臣進貢,送上貢品與賀表時,朱允炆始終保持著微笑,直到安南使臣胡利平走出來時。

“安南屬國恭賀大明皇帝,願大明亨通安泰。特獻上絕世珍珠一枚、千年烏龜一隻,上等珊瑚……”

胡利平抑揚頓挫,說得興起。

解縉見朱允炆臉色冰冷,便走出一步,厲聲打斷了胡利平,喊道:“安南還有資格站於此處嗎?禮部官員何在?為何亂臣賊子竟也屹立於奉天殿之內!”

禮部侍郎黃冠走出,喊道:“禮部只是遵舊規辦事,朝廷也無明旨禁絕安南進貢,故此,並無阻攔。”

茹瑺冷冰冰地走向胡利平,高聲喊道:“安南作為大明藩屬之國,竟不安本分,屢屢進犯占城,致使占城危難重重,百姓流離失所!此為罪一!不久之前,胡季犛派遣大將胡杜率兵兩萬,入侵大明思明府,殺我大明百姓,佔我大明土地,此其罪二!”

“安南有如此狼子野心,狂傲猖獗,還敢來我大明京師!皇上,臣請旨將安南使臣斬首示眾!”

茹瑺的聲音冰冷,讓其他使臣不由一顫。

沒想到安南是如此生猛,竟然敢主動招惹大明!

朝-鮮使臣偰長壽與金乙祥看向朱允炆,透過這件事的觀察,可以看清楚一個帝王的處事風格,他會選擇朱元璋一樣的“懷柔”手段嗎?

朱允炆看向茹瑺,緩緩說道:“兩國交戰尚且不斬來使,我大明泱泱大國,如何能壞了規矩?既然安南使臣來了,那就好好招待吧。”

“皇上!”

茹瑺著急地喊道。

朱允炆抬手,止住了茹瑺的話,看著胡利平,道:“朕希望你回去之後告訴胡季犛,若不乖乖聽話,那朕就想辦法讓他永遠聽話。”

“嘶!”

一群使臣深吸冷氣。

永遠聽話……

只有死人才能做到這一點。

看來這位少年天子,頗有雄才大略,也不畏征伐戰事。

若是日後招惹了大明,恐怕是沒什麼好果子吃。

占城使臣古越杉源一臉喜色,大明皇帝當著眾使臣的面,呵斥安南,並下了通牒,安南想來會收斂一些。

朱允炆停頓了下,繼續說道:“在你回去途中,相信會聽到思明府重新回到大明手中的訊息,若是胡杜活著跑回了安南,你也告訴他一句,朕要一個人死,他就不能活。”

胡利平面色蒼白,聽朱允炆的意思,他這是已經下令廣西出兵奪回思明府失地了!

不過還好!

胡利平並沒有擔心太多,廣西出兵奪回思明府一些地盤,可不容易。就算是他們真的贏了,只靠著那幾萬兵,根本無法深入安南作戰。

而自己一路上走來,四處打聽訊息,從未聽聞明廷大軍南下的訊息,說明大明沒有對安南大規模用兵的打算。

自己的使命並不是來進貢的,而是來探聽虛實的。

只是讓自己意外的是,大明皇帝竟然親自下場威脅人了……

“還留在這裡做什麼?走吧!”

茹瑺逐客。

胡利平無奈之下,只好帶人與東西灰溜溜地離開了皇宮,為了避免出意外,他們甚至都沒停留,奉天殿的宴會還沒結束,他們已經打包好行李,離開京城。

奉天殿中,一干人觥籌交錯,氣氛熱烈。

朝-鮮使臣偰長壽不出預料地提出了冊封請求,朱允炆經過認真考慮,決定暫不冊封李芳果為朝-鮮國王,卻安排禮部在回賜之物中,加入了一些王室器物。

對於朝-鮮內部的鬥爭,朱允炆是有顧慮的。

現在的朝-鮮國內,李芳果佔據優勢,可是李成桂依舊有著強大的影響力,而且李成桂還有其他兒子,鬼知道李芳果能活多久。

萬一這邊冊封了李芳果,改天又冒出來一個,那後來者恐怕是不會高興的。

在局勢沒有明朗之前,朱允炆打算再看一看。

“朕聽聞朝-鮮南部也出現了倭患,可否嚴重?”

朱允炆詢問道。

偰長壽哀嘆一聲,連忙道:“回大明皇帝,倭患日益嚴重,已成大患,但靖安君李芳遠已帶兵去討

伐。”

朱允炆清楚,受大明對倭人政策影響,很多倭人根本無法進入大明,而被趕走的這些人,不是葬身大海,便是另謀出路。

而另外的路,最近的就是朝-鮮。

不過現在的朝-鮮也不好欺負,還是有些實力。

“若是朝-鮮不能獨自應倭寇,大明可動用水師幫助朝-鮮以平定禍亂。”

朱允炆嚴肅地說道。

偰長壽與金乙祥驚喜不已,連連感謝。

雖然朝-鮮未必需要大明幫忙,但大明皇帝的這個表態卻是極為珍貴的。

君不見占城被安南欺負了好多年,使臣來了一撥又一撥,大明也從未爽快答應出兵。

東北不容有失。

這是朱允炆的邏輯,至於夾雜了多少個人情感,那就不太好說了。

時間終於來到了建文二年。

元旦!

朱允炆接受後宮、百官拜賀,一套禮儀下來,已至中午,待忙完這些事宜之後,朱允炆便回到後宮,享受著最後的幾日清閒。

正月初四,大明國慶!

朱允炆攜皇后馬恩慧等,登臨南京城城牆,與萬民同慶。

正月十五日,莫愁湖。

朱允炆一如往年,登臺演說,文工團也正是在這一晚,一輪明月之下,將《白蛇傳》搬上了舞臺,再度引起京師轟動。

隨著對戲曲文化的瞭解,朱允炆才發現,原來戲曲作為“國粹”,在古代備受喜愛與追捧,絕非偶然。

古代百姓熱衷於戲曲,可以說這是他們最喜聞樂見的一種藝術。

無論是富家子弟,還是尋常百姓,都對這種傳統藝術有著極高的興趣。

先秦的“俳優”,漢代的“百戲”,唐代的“參軍戲”,宋代的雜劇,南宋的南戲,元代的雜劇……

經久不衰,日益隆盛,這就是戲曲!

若是朱允炆告訴馬恩慧,戲曲這東西會瀕臨失傳,唱戲的會越來越少,她一定是不會相信的,甚至是會鄙視自己的。

要知道戲曲豐富多彩,表演形式載歌載舞,有說有唱,有文有武,如此好看的東西,怎麼可能會失傳?

朱允炆也納悶,按理說,戲曲集合了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等等藝術,一張票足以看好幾樣東西,為啥就衰落了……

站在大明眺望未來,不得不說一句,戲曲的衰落是文化的悲哀。相對於那些口水的歌曲,PPT式的電影,戲曲始終都有著濃厚的底蘊。

雖然此時還沒形成京劇等劇種,但並不妨礙百姓看戲。

顧三審匆匆走至朱允炆身旁,低聲稟告道:“皇上,最新訊息,鄭和的船隊已經抵達太倉州瀏家港,在那裡卸貨換船之後,便會抵達返回京師。”

朱允炆滿意地點了點頭,看著臺上慕容景兒扮演的白素貞,擊掌道:“鄭和先前來報,梁道明身體有些不太好,安排太醫院差人去接下,若梁道明身體不適宜奔波,調養一段時間再入京也可。”

顧三審領命而去。

廣西,思明府。

明月高懸,照入了蒼林萬萬。

韓觀撥開了半人高的草叢,對一旁的影子冷冷問道:“張輔為何還沒有發起進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替身皇子?滿朝文武求我登基稱帝

秋水似火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妖孽夫君強寵妻

慕魅景

重生的我逃難到嶺南

摸魚小郎君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來當太子

銀樓吃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