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八十六章 守住心智,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寒梅驚雪,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國子監監生,所受教育不同於傳統儒學一家之言,他們在目光上更為寬廣,認識上更加廣博,心性上更為堅韌。

雖然可能會出現個別監生吃不了苦,最後棄官的。但朱允炆相信,絕大部分即將前往西域的監生都做好了準備。

雖說西域設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史司的文書並沒有正式公開,但相應的人事準備已接近尾聲。

此番前往西域上任的官吏,僅布政使司及其下屬府縣官員,數量就達到了是二百三十七人,這還只是中央派遣的官員,抵達地方之後,還得招募當地有威望、有影響的人加入官吏行列,還需要從衛所中抽調一部分人員,充當衙門捕快、看護。

如此多的官員,自然不能只抽調京官,加上一些人根本就不想去西域,朱允炆只能倚重國子監,這在無形之中讓國子監的重要性再一次凸顯出來,而之前進士及第的官員,多是畏畏縮縮,不敢擔當,招來吏部一頓批評。

西域治理關係著絲綢之路能否順利重啟,關係著西域後勤供應能否跟上,關係著西域的長治久安,針對西域問題,內閣牽頭,與六部等官員多次集議,形成了一個個規章制度。

朱允炆考慮到西域主要說的是蒙古語、察合臺語,要求遴選出來的官員學習這些語言,就連茹瑺也不得不進修。

一些官員反對學習“外語”,茹瑺出面輕鬆擺平,就問了對方几句話:

如果不懂當地語言,他們笑著罵你你聽得懂嗎?

他們需要你的幫助,你知道怎麼幫助嗎?

他們遭遇麻煩申訴,你能處理嗎?

通事?

你要在西域帶多少通事過去?

一個縣衙配一個通事,如果這個通事有了事,出了意外,外出了,你們誰來掌握民情、誰來安撫當地百姓?

不說完全掌握當地語言,至少把基本用語掌握了,可以聽得懂好歹,明白他們的苦與樂,只有這樣,朝廷才能立足西域。

朱允炆支援官員學習當地語言,並提出前往西域任職的官吏必須在四個月內掌握基本的察合臺、蒙古語。

茹瑺對朱允炆提出:“西域三司與府縣官吏基本到位,但西域教化所需要的先生,卻始終不夠,目前只有五十二名先生。”

解縉進言:“欲長久控制西域,教化不能放。先生數量不足,怕會嚴重影響西域教化。臣請廣募先生,優以待遇,以強西域教育。”

朱允炆明白西域教育的重要性,雖說那裡的人主要信奉伊-斯蘭教,但他們的子孫必須認同大明,認可自己是大明的子孫,而這個過程,少不了教育。

“這件事交給郭三省來解決吧,他是河西大儒,弟子門人不少,又在河西一帶頗有影響,讓他召集儒生深入西域,想來是沒問題的。”

朱允炆開口。

茹瑺讚歎:“臣竟將此人忘記,實屬不該。郭三省確實是一個極不錯的人選,在西域立有大功,可擔此重任。”

朱允炆認可郭三省的功勞,尤其是他說服了西域伊-斯蘭教教長伊瑪目歸順朝廷,幫助朝廷兵不血刃收服了吐魯番、委魯母等重要城鎮。

鬱新提議:“西域之治,還需要贏得當地百姓的支援才能長久、穩固。臣建議,在大軍班師之後,應重視伊瑪目等教長,做好商談,以確保其能長期為朝廷效力。”

朱允炆微微點頭:“此事朕已在考慮,內閣也可拿出方略。西域諸多事,還需等大軍回京之後再作確定,眼下最緊要的,還是貴州土司之事。”

茹瑺、解縉等人有些不安,擔憂朱允炆用兵西南。

鬱新進言:“皇上,貴州之事應放一放。”

“放到什麼時候解決?”

朱允炆問。

鬱新嘆息:“至少在此風波過去之後,各地土司不過於戒備與緊張。”

朱允炆擺了擺手:“貴州宋阿襖已是公然對抗朝廷,與造反何異?朝廷若不對其處置,恐怕才會引起更多麻煩。若因謠言而不敢動宋阿襖,束手束腳,那朝廷的威嚴又何在?”

鬱新看向解縉,解縉無奈走出:“皇上,訊息很可能外傳,朝廷應該派遣人員,安撫地方土司,並公開宋阿襖等人罪行,為朝廷討伐宋阿襖造勢。若無安撫在前,冒然動手,恐怕會激起各地土司戒備,反而不利大局。”

楊士奇也連忙勸說:“可依解閣之言,兩個月可解決宋阿襖問題。”

朱允炆看著反對的解縉、楊士奇等人,揮了揮手,讓他們退下去,然後坐在武英殿裡,陷入了沉思。

受徵安南、徵西域大勝刺激,自己似乎在應對土司問題上更趨向於強勢了。

這是一個危險的訊號!

朱允炆終於明白,為何歷史上不少帝王好大喜功,為何一些名將在幾次勝利之後也會小看敵人,犯下不應該犯的錯誤。

原因是過去的經驗與結果都太有成效,太有誘惑,是過去的順利,讓自己忽視了土司問題的特殊性,認為只需要武力,就能解決問題。

但事實上,土司問題不是簡單的武力可以解決的。

崇尚武力,訴諸武力,是不對的,至少在對內,對大明子民時,是不對的。

朱允炆清楚,若自己不改變態度,西南諸省恐怕少不了戰事,到時候波及到的百姓將不再是十萬級的,而是百萬級的!

誰都希望皇帝血性,誰不服就收拾誰,誰不聽話就砍了誰,哪裡忤逆朝廷,就發兵進討。

但這些只是想當然,血性背後是不理性的衝動。

皇帝必須考慮大局,考慮一舉一動的後果與影響,不能只盯著一個點,更不能想幹就擼袖子幹了。

站在大局上考慮,貴州的問題只是小範圍的問題,並沒有形成燎原之勢,不值得朝廷大動兵戈,解決宋阿襖的辦法有很多,也不是一定要以戰爭的方式。

土司是西南諸省繞不過去的問題,想要一口氣改土歸流,那是天方夜譚。

朝廷唯一能做的,就是將土司放在鍋裡面,用溫水慢慢煮,不能端著一盆熱油,直接往土司腦袋上倒。

朱允炆收起了自己蠢蠢欲動的屠刀,收起了鋒芒畢露的寶劍,重新回到了正常的軌道,這個國家需要休養生息,無數子民需要安穩的生活。

“讓內閣給貴州都司擬旨,命顧成不可輕易動用大軍,派人與宋阿襖談判,若她能迷途知返,則命其入京請罪,若她執迷不悟,那就說服其他土司,討伐宋阿襖。”

朱允炆命內侍傳話。

既然朝廷不方便收拾宋阿襖,沒關係,臣服大明的土司還是多,土司收拾土司,總沒人說朝廷的不是了吧?

兩日後,刑部抓住謠傳朝廷在西南諸地全面改土歸流五人,經審訊之後,認為其情節過於嚴重,當處以死刑。

朱允炆當即勾決,命刑部斬立決,併發布文書公告各地:朝廷之策可議而不可非議,可傳而不可謠傳,可說而不可假說。

一句話,造謠是需要付出代價的。現在他們的腦袋被砍掉了,你們如果要造謠,可就要當心一點了。

朝廷雷厲風行,以殺人的強勢,消除了謠傳風波,加之朝廷向西南諸地派遣御史,說明情況,安撫土司,表明朝廷並沒有全面改土歸流的打算。

坤寧宮。

陳餘給馬恩慧提議,擴大皇室下屬的紡織廠、羊毛織造廠,以吸納更多的無業婦人。

馬恩慧同意,在南京城一口氣開設了五家大型織造廠,招募婦人做工,吸納三千餘人,但這個數量對龐大的入京人口來說,依舊是杯水車薪。

正在愁苦的馬恩慧見朱允炆來了,行禮後說:“眼下京師人口漸多,不少貧瘠之地的百姓遷入京師,男人還好找事做,可入京婦人苦無良業,一些婦人甚至與男人一樣,幹起了力氣活,臣妾於心不忍,還請皇上出些主意。”

朱允炆拉著馬恩慧坐了下來,看了一眼陳餘:“羊毛衣這些年銷賣還可以吧?”

陳餘連連點頭:“很是不錯,去年秋冬銷賣更超前年,尤其是北地,士紳購置羊毛衣禦寒的不少。”

朱允炆微微點頭,對馬恩慧說:“朕以為,經過這些年,士紳商人已經認可了羊毛成衣,是時候推出是尋常成衣了,皇后不妨安排婦人學習裁縫、製衣,將成衣直接擺放在店鋪之中,供士民挑選。”

“成衣?”

馬恩慧有些蹙眉。

朱允炆走過坊間,可以說市面上就沒有尋常的成衣店,想買新衣服當天穿的那一種,基本上是不太現實的。

想買新衣服,首先需要去布莊或綢緞莊,買布料。買了布料回去之後,需要去裁縫鋪找裁縫,裁縫量過尺寸,約好日期,比如十日後來取,這才算了事。

沒有現成的衣服售賣。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比如壽衣店有現成的,比如當鋪,那裡也有現成的衣服……

百姓沒有直接買成衣的,也沒有商人開發成衣店,究其原因,就在於不好賣,尺碼不好把握,顏色不好把握,花樣不好把握。

如果尺碼足夠豐富,顏色足夠選擇,花樣足夠吸引人,店鋪又足夠大,所處位置人流量可以,成衣店完全是可以辦得起來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替身皇子?滿朝文武求我登基稱帝

秋水似火

不明不清

第十個名字

妖孽夫君強寵妻

慕魅景

重生的我逃難到嶺南

摸魚小郎君

穿越朱元璋:朱棣,你來當太子

銀樓吃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