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無能的軍隊
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無能的軍隊,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寒梅驚雪,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濟州島。
楊榮審視著一封封情報,臉色凝重,駱冠英、沈偉、萬青林等人也有些著急起來。
趙世瑜盯著輿圖,嚴肅地說:“五月十七日,朝鮮全羅道、慶尚道水軍基本全滅,主將不知所蹤。日本軍隊進展神速,僅僅用了五天時間,分別佔領了全羅道順天、長興,慶尚道昌原、晉州、河東等重要城鎮,朝鮮軍隊一敗塗地,紛紛北撤!”
“據目前掌握的訊息,全羅道軍隊主要集結在全州,長城、潭陽三城,由樸礎、姜節、林和尚把守。慶尚道軍隊主要集結在大丘、慶州、星洲三城,由李叔藩、李稜等把守。畠山氏、赤松氏、仁木氏等十四萬大軍已進入全羅道,斯波氏、細川氏、山名氏等十六萬大軍全部進入慶尚道……”
駱冠英看向輿圖,冷冷說:“看來足利幕府這是打算打一場傾國之戰,要麼勝,要麼亡。不知道說他們破釜沉舟有勇氣好,還是說他們只顧身前不顧身後白痴好。”
沈偉正色說:“三十萬大軍湧入全羅道、慶尚道,這群人還????????????????真敢亂來,他們就不怕後勤被切斷,全軍陷入絕境,真以為海峽暢通無阻了?”
袁逸塵走向輿圖,指向全羅道與慶尚道南部:“不管這群人亂不亂來,能夠在半個月內完全運輸三十萬大軍過海,他們的組織能力,拼死精神就不容小覷。從他們快攻快打的戰法來看,他們很可能是想集中優勢兵力,在最短時間內滅到朝鮮王國。”
趙世瑜贊同袁逸塵的分析,站起來說:“我擔憂,一旦李叔藩、樸礎等人戰敗,全羅道、慶尚道會全部落入足利幕府軍隊手中。一旦沒了這兩道,忠清道指日可下。再打下去,就要深入到朝鮮腹地。”
咯嘣。
許壽文捏碎一枚核桃,吹了一口氣:“全羅道、慶尚道、忠清道失守只不過是時間問題。若朝鮮國王李芳遠足夠清醒,他此時就應該收拾行李,搬家到鴨綠江邊請求明軍庇護,而不是繼續留守松京。”
楊榮眉頭一抬,一雙深邃的目光看向許壽文。
駱冠英、沈偉等人也有些驚訝。
許壽文是東海水師新銳,建文八年國子監結業,參與過多次南糧北運任務,因其曾巧妙避開過風暴,避免了船隊損失,為耿璇重視,經水師都督府批准,升任為東海水師千戶。
在大明與朝鮮達成開發濟州島港口協議之後,許壽文再次被提拔,成為指揮同知,帶兵營造港口與倉庫。
此人沒有實戰戰績。
楊榮深深看著許壽文,嘴角微動:“如你之見,朝鮮王朝舉國之力都無法阻止日本軍隊入侵?”
許壽文吃了一口核桃,自信地說:“阻止?問問全羅道、慶尚道的水軍,就知道朝鮮軍隊已經爛掉了。或許李芳遠的京軍能擋一擋足利幕府的軍隊,恐怕也阻擋不了太多時日。如果李芳遠膽量小一點,棄城而逃,到時別說阻擋……”
駱冠英微微皺眉,此人倒有些本事。
沈偉、趙世瑜等人看著許壽文,含笑點頭,看得出來,在鄭和水師遠航的歲月裡,水師沒少出人才。
楊榮提筆潤墨,沉聲說:“將我們掌握的情報,速速送至京師吧。萬青林,此事尤為重要,你領蒸汽機鐵船,晝夜不停通報。”
萬青林答應:“好!”
駱冠英看向楊榮,憂慮地問:“開戰的戰報早就送到京師了吧,為何皇上還沒有下達水師出征的旨意,可是朝廷中有人阻攔,要不尚書回去一趟?”
楊榮笑著提筆,對駱冠英說:“你在擔心什麼,大勢已起,無人能阻擋。皇上不下旨意,自然有皇上的考慮,你需要耐下性子等待。”
駱冠英有些不甘心。
許壽文又捏碎了一枚核桃,淡淡地笑著。
大明,京師。
楊士奇、解縉、鐵鉉、徐輝祖、朱棣、李堅等在武英殿爭論紛紛。
朱允炆揹著雙手看著輿圖一言不發。
朱棣怒斥解縉、鐵鉉:“要打就全部壓上去,小打小鬧只會壞事!若你們擔心水師後勤難以為繼,那就想辦法去解決後勤,而不是降低水師出征規模!”
鐵鉉很是為難:“日本國雖不算大,但也算不得小,較之曾經的安南國還要大。何況他們國土狹長,山地又多,不利行軍,更不利運輸後勤。若動用全部東南、東海水師全部力量,就需要為其準備長達三個月的後勤!”
朱棣憤然:“水師如此多寶船,後勤還能無法保障不成?”
解縉嘆息:“燕王,跨海作戰不同於陸地作戰。沒錯,水師船多,運輸糧食不成問題。可問題是,打安南,打帖木兒,朝廷可以調動民力全力運輸,分散至各處營地,甚至是軍士前線打到哪裡,後勤百姓就將糧食運輸到哪裡!”
“可跨海作戰,朝廷沒有辦法大規模動用民力。一旦徵用百姓過多,勢必減少糧食運輸量。而不徵用百姓,又會導致糧食運抵之後,必須抽調大量兵力去充當後勤。加之當地地形複雜,山林無數,如果後勤力量薄弱,很可能無法保障前線所需,更不要提將火藥運抵前線。”
朱棣默然。
李堅沉思。
鐵鉉與解縉所言並不是沒有道理,朝廷既然都已經下定決心徹底解決倭寇這個麻煩,滅掉幕府及其各地守護國,就必須確保接續作戰,連續作戰。
水師作戰,高度依賴火器。火藥運輸與補給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麻煩,承壓在水師上已是極限,若讓其再抽調兵力去充當後勤,負責糧食轉運等事宜,勢必會減少進攻兵力,繼而影響作戰進度,給幕府更多喘息,導致作戰延滯。
說到底,水師準備雖然充足,尤其是火藥彈十分充足,但後勤保障上的準備還存在缺失。作戰、後勤兵力的比例安排需要重新考量。
“皇上……”
楊士奇看向朱允炆。
朱允炆平和地看著眾人,沉穩地說:“既然水師後勤存在漏洞,那就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漏洞。李堅,給鄭和、朱能、駱冠英等人發文書,讓他們自主安排後勤事宜,不管他們用什麼法子,朕只看結果,水師都督府該支援的就支援。”
李堅肅然答應:“臣領旨。”
徐輝祖皺眉,有些不安地說:“皇上,此時再讓他們分心後勤事,是不是有點來不及了。日本與朝鮮開戰已有半月餘,戰況如何我們尚不清楚。”
朱允炆坐了下來,自信地說:“朝鮮國王李芳遠都有膽量拒絕來京師請罪,想來是有本事抵擋日本三十萬大軍吧。讓水師莫要著急,做好自己的事。”
徐輝祖嘴角一抽。
李芳遠不敢來,是因為他害怕被你收拾,這和抵擋日本三十萬大軍有什麼關係。
朝鮮軍隊滿打滿算,能湊到二十萬就不錯了,這些人又分散各處,主力不是在鴨綠江防著大明,就是在京都守著李芳遠,就地方上的那點兵力,全餵給足利幕府的軍隊都不夠吃飽的。
估計等不到大明完善好水師後勤問題,李芳遠就已經跑到建州求避難了,皇上你是不是悠閒過度了。
雖說李芳遠不是個好東西,陰損了點,但唇亡齒寒,一旦三十萬倭軍佔據朝鮮,大明就是消滅了北山第還有什麼花之御所,這些人盤踞半島,對大明也是個威脅啊。
朱棣瞥了一眼東北輿圖,眯著眼,好像明白過來什麼。
日本三十萬倭軍雖然進入朝鮮了,但還不夠遠,不夠啊,皇上這是打算讓倭軍走得遠遠的,走到徹底無法回擊日本國的距離,然後一舉突入日本國。
只是這種策略多少有點費李芳遠啊……
朱允炆並不在意李芳遠的死活,甚至也不在意朝鮮王國的死活,真正在意的是日本三島。只要徹底控制了這三座島,聯合阿伊努人,就能完全控制日本四島。
消除掉萬惡之源,遠遠比消滅那三十萬倭軍有價值。何況那三十萬倭軍也別想有活路,遼東都司可不是吃素的……
“皇上,烏斯藏尚師等人即將入京,朝廷以什麼禮制接待?”
楊士奇詢問。
朱允炆略一沉思,安排道:“隆重一些吧,先禮而後兵。無論如何,爭取和平解決烏斯藏問題。”
楊士奇、解縉等人知道,爭取和平這句話背後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那就是絕不放棄使用武力。在半個月前,朝廷已下發文書,調一批內地衛所一萬軍士與西疆都司一萬軍士換防,並指明袁嶽帶隊回京,建文皇帝已經在做最壞的準備了。
烏斯藏問題是不能再拖延了,大明開國以來,朝廷對那裡的控制十分薄弱,羈縻到了若有若無的狀態。
作為一個盛世王朝,不可能容忍這種現象一直存在下去!
駐軍,強化烏斯藏的控制,讓那一片土地,處在中原王朝的控制之下,這樣盛世才不缺憾。
霍鄰、候顯、陳誠回京了,帶來了烏斯藏一眾高僧,還有烏斯藏的未來。對這一批人,禮部給予了高度重視,禮部尚書陳性善親自帶人迎於郊外……
——【給大家說聲抱歉,老書暫時轉為一更,等不及的兄弟可以先存一段時間。
新書開篇起步階段,需要更多精力,時不時需要修改調整,耗費時間多。
驚雪也不想少更新,只是暫時精力跟不上,為了確保後期不水不崩,只能放慢下速度,大家諒解下,我也需要生活,還貸,幹活,加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