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輸煤定遠,冶金銀
寒梅驚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輸煤定遠,冶金銀,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寒梅驚雪,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二月,金陵滿芳菲。
遷都事宜開始提速,兵部、禮部、刑部抽調過半官員前往北平,國子監經過自願、薦舉、考核,選出了三千監生,在李志剛、葉靈兒等人的帶領下,先一步出了金陵。
與此同時,二炮局、科技局、兵仗局也開始拆運相關器械與物資,借調水師船隊,開始向北平方向分批北遷。
考慮到北平皇宮需要打理,朱允炆與馬恩慧商議之後,決定將三分之一的宦官、宮女先一步調去北。
在朝廷先遣先行的同時,敏銳的商人早就做好了準備,該置辦的鋪子置辦了,金陵的鋪子也找到了接手之人,那就一路向北吧。
大量的商人拖家帶口,攜帶著夥計行走。或乘運河船隻,或行於運河兩岸的官道之上。
這不是一次簡單的遷都,而是一次人口大遷移。
這次人口遷移,官府並沒有要求金陵百姓、商人同行,但一些百姓還是舉家跟上,這些百姓多是金陵買賣人,手中有些資產,知道新京師存在著大量的機會。
英烈商會、晉商商會與新出現的徽商商會,雖然沒有明說將總部遷到北平去,可人員安排上已經這樣做了。
繁忙的長江河道中,駛入一艘蒸汽機鐵船。
龍江碼頭。
水師都督府李堅親自帶人迎接歸來的鄭和、楊榮等人。
李堅見鄭和麵容憔悴,楊榮的臉也變得粗糙了許多,不由感慨:「戰場最是催人老,兩位辛勞。」
鄭和擺了
擺手,聲音如以往一樣洪亮:「敘舊的話後面再說吧,我們需要見皇上,越快越好。」
李堅微微點頭:「皇上知你們來,已在武英殿等候。」
鄭和、楊榮等人上了馬車。
楊榮挑著簾子,看著外面遷移的百姓,嘆息道:「這次遷都,金陵怕是會折損不少元氣。」
鄭和閉目眼神。
李堅面帶笑意,解釋道:「遷都如水閘放水,這裡的水位雖然落了下去,但豐盈了其他地方。只要等待一段時日,水庫裡的水一樣會上升起來。朝廷考慮到了金陵可能受到的損傷,做了相應安排。」
楊榮見離開的人面帶笑容,憧憬著未來,便落下簾子,對李堅問:「聽聞朝廷在強行改土歸流?」
李堅重重點頭。
楊榮微微皺眉:「強行改土歸流,很容易造成戰亂,那些土司與百姓怕是會流血。眼下朝廷威嚴無雙,外無大敵,其實可以一步步蠶食,無需如此急切。」
李堅無奈。
皇上急著解決土司問題,他似乎因為車裡土司造反的事厭倦了嬗變,轉而採取激烈的手段,長痛不如短痛,一刀切了。
「這其中雖有問題,但從目前來看,尚未傳出大的麻煩。」
李堅開口。
楊榮瞥了一眼李堅:「縱是改土歸流結束,也不會傳來大的麻煩吧。我只是擔心人心離散,擔心那裡的百姓受苦。」
以那些土司分散的力量,一個小土司幾百人,大點的土司幾千人,往往不過萬,
可以拿出來戰鬥的力量更少,憑什麼與擁有火器的大明軍士抗衡?
李堅咳了聲:「皇上說了,土司若不臣服,其家產、田地都將分給當地百姓,朝廷給百姓收取的稅,遠遠低於土司拿走的部分。吏部與內閣一直在商討治理土司問題,目前已形成共識,一是遷移土司百姓至適合農耕之地,改變其生活方式。」
楊榮想了想,終沒有再說什麼。
朝廷已經動了手,並考慮好了對策,多說已是無益。
武英殿。
朱允炆看著鄭和、楊榮等人,唏
噓不已。
自從十一年時籌備徵日本國開始鄭和、楊榮便離開了金陵,一晃之間,已快一年不見了。
時間過得匆匆,人也滄桑地急促。
鄭和、楊榮見到朱允炆,更是百感交集,想起金陵朝廷之亂,朱允炆、朱文奎差點被人害了,想起大明王朝前進的方向很可能陡然之間轉彎,幾人都不由地後怕,見朱允炆無礙,風采依舊,鄭和等人總算安心下來。
「朕今日需要處置的政務多,沒有親自去龍江碼頭迎接,倒是怠慢了你們。」
朱允炆指了指一堆文書,笑道。
鄭和、楊榮連稱不敢。
寒暄一番。
朱允炆開始說正事:「定遠行省那裡情況如何?」
鄭和收斂了笑意,肅然稟告:「回皇上,定遠行省的清剿戰事已是結束,地方上也安置了官吏,扶持了一批當地人給了些權,地方上趨向於穩定。除了少數地方降了後
叛外,大局已定。」
朱允炆微微點頭。
定遠行省剛剛打下來,不扶持一批當地人是不太可能治理好地方的。不過這個扶持是有期限的,等到大明教化普及,等到大明官吏進入的多了,這些扶持物件便會被排出吏治序列。
「礦產那裡如何?」
朱允炆問道。
鄭和正色道:「三座金礦、十二座銀礦,已全部安排了人手開採,使用俘虜合計四萬兩千人。目前已完成第一批出礦,原本計劃就地搭建冶煉廠,只不過當地找不到煤礦。故此,駱冠英等人商議之後,提出了兩種方案:其一,自琴島向定遠行省運輸煤炭;其二,將礦石直接運至琴島,交在山東冶煉。」
楊榮在一旁補充:「當地也能冶銀,只不過需要砍伐大量的木頭。有些銀礦並非純正,當地冶煉的條件並不好。」
朱允炆微微點頭。
銀礦也好,金礦也好,品相一流的挖出來能直接當錢用,但有些銀礦、金礦並不是純銀、純金,伴生有其他金屬,挖出來礦石之後需要冶煉。
「命東海水師負責向定遠行省輸送煤礦,調一批匠人前往搭建冶煉廠,當地冶煉鑄型之後運至北平等地。」
朱允炆安排道。
李堅連忙答應。
朱允炆起身,對鄭和、楊榮等人說:「這次讓你們先回京師,是因為武義船隊的事,也是為了再次遠航做準備。只是這一次遠航,可能需要改變下航線。隨朕來偏殿,商議
對策吧。」
(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