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小豬兜兜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章 學堂一日,知否從蒙童開始,騎小豬兜兜風,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課堂上,衛辰聞著書卷上淡淡的墨香味,聽著耳邊琅琅的讀書聲,不由自主地就生出了好好讀書的念頭。
衛辰已將衛明昭藏書盡數背過,自覺有些基礎,分座的時候,就沒坐到新生那一組去,而是坐在了右側。
趁著石先生教新生讀《蒙童訓》的時候,衛辰從桌上抽出一本書來,這就是石先生馬上要教的《孟子》。
這本《孟子》並非衛明昭藏書,而是義學免費提供的課本,原先就擺在桌上,學生讀完用完,還需放回原位。
課文裡早有句讀,生僻字注了切韻,旁邊還有簡略的釋義,應該是衛辰的某位學長所留,字型端正秀氣,一看就是個講究人。
書頁翻過,紙張脆響,衛辰自動忽略周圍的雜音,無比專注地開始默讀起來。
《孟子》七篇全文將近四萬字,待到石先生開始講《孟子》時,衛辰勉強認認真真地讀完了一遍。
石先生講的是《孟子》七篇中第一篇前半部,也就是《孟子梁惠王上》。
這一篇其實衛辰並不陌生,裡面有一章“寡人之於國也”就是前世課本中的內容。
儘管這部分已經學過,也知道文章表達的大概意思,但衛辰擔心前世的理解與此世可能有所不同,因此還是聽得十分認真。
果然,石先生雖講《孟子》,實則並不全是講《孟子》原文的內容,時不時就要旁徵博引一番,所講的東西衛辰竟有七成都聽不懂。
看周圍同窗們時不時點頭稱是的模樣,衛辰心知他們定是聽懂了,一時間危機感大起。
“就算我有過目不忘的能耐,但基礎還是太薄弱,想要追上這些同窗,恐怕還得多費些心思才是!”
衛辰索性提筆蘸墨,將石先生所講的內容中聽不懂的悉數記下,留著課後再慢慢揣摩。
石先生講課間隙掃了一眼,見衛辰一人在奮筆疾書,微微頷首,旋即默默將語速放慢了兩三分。
上午的早學很快過去,石先生合上書卷,讓學子們自行理書,也就是把上午講的內容再複習一遍。
衛辰見石先生要走,連忙起身,拎起那個裝著拜師六禮的精美禮盒上前:“石先生,這是學生的束脩。”
先前孫志高在時,衛辰故意不把束脩拿出來,就是打心底裡不想認這個老師,不過這位石先生看起來倒是個良師,衛辰當然不能失了拜師的禮數。
石先生淡淡掃了那禮盒一眼,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衛辰忙道:“學生衛辰。”
石先生點點頭,沒再多說什麼,收下禮盒之後就徑自轉身離開了。
衛辰留在原地,撓了撓頭,暗道:這石先生也太高冷了些吧?
過了一會兒,悠然的鐘聲響起,午食的時間到了。
盛氏義學每月朔望各休息一日,其餘二十八天都要上課,每日分為早學、午學、晚學。
早學之後,學生就下課吃午飯,吃完就要回來讀書。
衛辰趁著這個時間,趕緊跑到自己的號舍裡放下書箱和行李。
號舍是長長的通鋪,家不在宥陽縣城的學子都住在這裡,衛辰前世在孤兒院住的就是大通鋪,對此倒並不怎麼排斥,甚至還隱隱有些懷念。
到食堂的時候,飯已經沒了,但衛辰還是分到兩個大肉包子,一個饅頭,以及一碟醬菜,有葷有素,比尋常人家吃得還要好。
盛氏義學有盛維盛老爺資助,僱了專門的齋夫和膳夫作為雜役,為學子們煮飯,伙食著實不錯。
吃完午飯,衛辰回到講堂,講堂裡已經有不少學子在,三三兩兩地聚著說些閒話。
衛辰看得出來,這些學子中分出了不少圈子,有與盛家沾親帶故的,還有盛家的家生子,剩下最多的就是從宥陽附近幾個鄉聞名而來的貧寒學子。
衛辰暫時沒有融入圈子的打算,他來書院,是來讀書的,至於朋友,只要待人以真誠,日後總能慢慢交到。
午課石先生已經佈置過了,就是複習上午講過的內容,衛辰索性將石先生上午所教的課文全部通背一遍。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背書也是有助於理解的,這一貫是衛辰的強項。
背完《孟子》後,衛辰又將《孟子集註》拿出來,翻到裡面關於梁惠王上的內容,對照著邊理解邊背。
二者都背得滾瓜爛熟之後,衛辰再將上午記下的講義拿出來看了一遍,這時候看講義的感覺就和上午完全不一樣了,融合貫通得非常之快。
天色漸黑,衛辰吃過晚飯,休息了一陣,感覺精力充沛,便伸了個懶腰,挑燈再戰。
晚課衛辰沒再背書,而是開始練字。前世衛辰雖也會寫毛筆字,但也就剛剛入門而已,前世還能勉強當個特長,放到這個時代就成了弱項。
於是衛辰直接從雜役那裡討來一大沓稻草紙,準備練字。
這稻草紙工藝簡單,紙質粗糙,尋常村裡人家都能自制,一般是百姓用來當草紙的,但對家境貧寒的讀書人來說,倒是練字的好材料。
至於更好的竹紙,最便宜的也要二十文一刀,即便盛氏義學不差錢,也不會隨便給學子練字浪費。
衛辰拿起桌上的半截殘墨,在舊硯臺上添了少許水,開始緩緩研磨,待墨化開,便提起筆來,蘸墨臨帖。
衛辰練的是館閣體,雖缺少放達之氣,略顯拘謹,但點畫周詳,結構平實,用作考試字型再合適不過了。
一筆一劃臨了一個時辰的帖,衛辰覺得自己好像有點長進了,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把筆擱進了筆洗裡。
一抬頭,卻見石先生步入講堂,掃了一眼,朗聲道:“再過半個月,學政大人將至義學,整飭學風,大家從今日起,不可懈怠,需得加緊功課才是。”
石先生此言一出,學子們盡是一片譁然。
學政,也就是提督學政,又稱提學、督學,總攬一省文教,本就有觀學風之責,到治下書院巡視也屬尋常。
可盛氏義學在江南省一眾書院學堂中向來籍籍無名,歷任學政更是一次都沒有來過,誰能想到,這次學政大人居然要親臨盛氏義學!
而且,學政大人來了,縣尊能不陪同麼?
科舉考試的前三關縣試、府試和院試,其中縣試和院試的考官分別便是知縣和學政,可以說一言便可決定學子的命運。
如今這兩位居然要到義學來觀風了,學子們怎麼不激動、不忐忑?
衛辰眼中也是難掩興奮之色,學政觀風義學,必定會考校學子們的學業,到時候,自己若是能適當表現一二,便是出人頭地、飛黃騰達的大好機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