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長平之戰 第099章 暫擺事實說信陵,從長平之戰開始,隨雲逸,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光狼城?”信陵君問道:“若是能攻破此城......”
“絕無此種可能。”廉頗斷然道:“雖然本將尚不知曉道秦軍對光狼城做了怎樣的改造,但,本將確定秦軍顯然對於守住光狼城有著絕對的信心,否則我軍行進途中不可能如此順利,幾乎沒有受到任何的騷擾與阻擊。”
“此言有理,新敗之軍,若無守城之把握,理應遲滯敵軍,以換取加固城池,等待援軍之時間。”信陵君點點頭同意道:“此有開門揖盜之嫌也。”
廉頗也點點頭,顯然對於信陵君的延伸閱讀能力很是滿意。
隨即,廉頗以指代筆,以茶代墨,在那方小桌上比劃了起來:“若秦軍果以重兵駐守光狼城,同時吸引我軍攻擊光狼城,再遣一旅之偏師,或從南面至界牌領而北上、或從北部小東倉河而南下,又或是南北對進,奇襲那已經破爛不堪的西岸壁壘,不出三日,壁壘必為秦軍所奪。”
“如此一來,我大軍孤懸西岸,後路被斷,糧道斷絕,援軍無望。秦軍或緩緩收縮包圍、或是大膽穿插分割,我軍內無糧草,外無援軍,全軍覆沒便只是時間的問題了。”廉頗做了一個合圍的手勢,神色很是低沉地繼續分析道。
而一旁一直虛心聽教的信陵君,是越聽心中越涼,能夠編撰出《魏子》這樣的兵書,信陵君顯然對於戰事還是頗有研究的,而越是有研究、有功底,卻越發地覺得,廉頗所言,卻有其理而幾成事實也。
若是一切果然如同廉頗將軍所猜測的那般......
信陵君簡直不敢再往下想,原本因聽得入迷而站起的身子也一下子重新跌坐到了椅子上。
這也怪不得信陵君。畢竟廉頗所述,除了那大糧山中的十萬大軍被隱瞞了下來,其餘幾乎就是全部的事實。
而按照如今的情形繼續發展下去,趙軍全軍覆沒的可能性不是沒有,而是很大。
當然,這其中也有不少誇大其詞和含糊不清的地方,比如秦軍圍殲趙軍的難度,又如趙軍究竟能夠堅持多久,這些訊息,顯然廉頗是有意往後放一放的。
畢竟,飯要一口一口吃——先談出兵,再論何時出兵。這是趙括反覆交代過的。
此時的信陵君腦海中雖然信心龐雜,卻依舊在飛速地運轉、思考著。而他首先要確定的便是面前的廉頗將軍口中所述的真實性有多少?
細細回憶一番,從客廳相見的第一句話,第一個神態,到後續分析的每一句詞,趙軍的每一個動向,信陵君都在腦海中捋了一遍。最終得出的結論:廉頗將軍應該還是可信的。
廉頗作為趙國大將,一貫是長於戰事而短於政事,長於謀戰而拙於謀身,至於縱橫捭闔之術、誇誇其談之語,更是不會,乃至不屑。
退一萬步而言,即便趙國想要將我魏國拉入泥潭之中,好減輕相應的壓力,也不該由廉頗將軍前來勸說。畢竟前線主將不宜輕動,否則,這邊能夠說來援軍尚未可知,那邊前線就先崩盤了,那豈不是得不償失?換個大夫來不香嗎?
更何況,即便我大魏國出兵,那廉頗將軍作為諸國公認的名將,而魏國正缺名將之屬,豈能不隨軍而行。而一旦戰場上情勢不對,我軍勢必先拿廉頗將軍祭旗。有道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換是我,漫說只是出兵援助,就是用十萬大軍來換,也換不了自家的上將軍啊。
既然廉頗將軍所說為真,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我大魏國要不要出兵助趙了。
不出兵?
等著秦軍圍殲滅趙之主力,進而得上黨地區,實力進一步增加,這是我大魏國絕對不願意看到的。秦所滅趙,即或邯鄲得存,這世間也再無可抗秦國之軍矣。
只需一兩年,待秦消化了上黨地區,定要再度東出。而秦之東出之路,我大魏國必然首當其衝。只需十餘萬甲兵銳士,一面沿河內南下,一面自河西而出,兩路夾擊,直奔大梁,則我大魏國危矣。
可是,若是出兵?
可與趙會擊秦軍,突入戰場,既解趙軍之困,又重創秦軍,此自是最佳。然秦軍仍有脫逃之可能,則秦脫逃而戰力未損,勢必遷怒於魏,則恐罷上黨之兵而戰於魏,此乃為趙過火中取栗也。智者所不取也。
所以,問題又回到了原點,要不要出兵助趙?
信陵君心中不斷盤算,終究還是兩害相權取其輕者——還是要出兵。
出兵至不利的情況也不過惹怒秦軍,趙軍受我恩惠,若是秦國發難,當不至於袖手旁觀,否則他日再難有他國願相助之也。
而不出兵,則於趙、於魏皆有亡國之危也。
因此出兵是一定要出的,但尚可商榷,也必須確定的問題的關鍵是:自己什麼時候出兵!
出得早了,秦軍跑了,趙軍獨吞了上黨,那是定然不許的;出得晚了,趙軍主力被滅,而秦軍修整完畢,自己又會撞在槍口上,必然也不行。
信陵君眼中精光一閃,顯然是已經有了全盤的打算。
“廉老將軍,若果真如你所言,恐怕此刻趙軍主力已然陷入了秦軍的包圍之中啊!”信陵君故作嘆息狀。
“然也,故老夫星夜趕路,前來拜見信陵君,望信陵君引薦魏王,並助我說服魏王,立即派遣大軍趕往長平戰場,共擊秦軍。”廉頗一臉痛心疾首卻又期盼不已地說道。
此話一出,廉頗也終於圖窮匕見。而這看似憨厚、耿直的如實訴說的背後,卻是趙括與廉頗一齊設計好的層層誘導、步步深入。
而為了徹底打消信陵君心中的疑惑,廉頗還必須做好最後一件事情,給出來找信陵君而非魏王的理由。
“久聞君上道義高尚,更能幫助別人解脫危難,對各國之情形也是洞若觀火,魏國諸臣之中,若尚有一人知之唇亡齒寒者,必為君上也。”說到了激動處,廉頗隨即站起了身來,雙手抱拳對著信陵君便是深深一禮,道:“還請君上以兩國存亡為念,務必助在下說服魏王,出兵上黨,攻伐暴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