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長平之戰 第288章 戰罷歸來秋葉黃,從長平之戰開始,隨雲逸,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回了邯鄲,先往藺上卿府上去一趟吧。」趙括淡淡地說道。

平原君看了看一臉淡定的趙括,自己卻是一臉的迷惑?怎麼你跟藺上卿還有聯絡?不應該啊!別說你了,就是你父親更藺相如也沒啥私交啊,而等你被提名出征上黨,藺上卿一直就在病中,否則你還真不一定能成行。

「莫非是廉頗將軍?」平原君暗暗想道:「也不對啊!廉頗將軍自出徵後,一直就在軍營之中,沒有回過邯鄲,如何跟藺相如商討如今之事?而且,讓自己去藺上卿府上是做什麼?趙括知道我已經接手了藺上卿的政治資源?更不應該啊......」

百思不得其解之際,一個名字忽然間闖入了平原君的腦海——趙禹。

對!身為藺上卿的得意門生,又是朝堂之上舉足輕重的大夫,忽然間來到了上黨郡,做什麼上黨郡郡守,本身就不符合常理。

更何況,還是在平陽君等人來了上黨放歸秦軍之後,親秦派與抗秦派的鬥爭幾乎已經擺上了檯面。趙禹不在邯鄲守家,卻來到了上黨之地,只留一個幾乎沒法上朝議事的藺相如在家,這不是明擺著給親秦派機會嗎?很不對勁好吧。

唯一的解釋,就是藺上卿已經有了打算,一個在矛盾徹底爆發之後才產生的打算,一個還沒有來得及告訴自己的打算。

趙禹來到上黨之後,沒有第一時間去光狼城赴任,而是在界牌嶺苦等數日,也要見到趙括,為的也不僅僅是拜碼頭好開展日後的工作,更重要的就是要將藺上卿的意圖傳遞給趙括,並與之達成一致。

從趙禹離開時候,趙括親自相送,再加上剛剛趙括讓自己前往藺上卿府上的言語來看,顯然二人已經達成了一致。

如此說來,一切似乎都說得通了。只是,到底二人所達成的一致是怎樣的情形,平原君卻是怎麼也想不到:藺上卿難道還有其他辦法力挽狂瀾嗎?逼宮?顯然也不對啊,否則也不會讓趙禹前往上黨啊?

雖然平原君一時間想不到藺相如會如何解決此事,但顯然平原君對於藺上卿還是絕對的相信的,那是真正將自己的一切獻給了趙國的人。

隨即一個問題又閃現著平原君的腦海:自己剛剛的舉動會不會影響到二人所達成一致的決議呢?

但很快,這個問題也被平原君自己按下,理由很簡單,自己剛剛下令之時,便是當著趙括的面,從自己的出發點而言自然是想在趙括的面前表示一番,以爭取到趙括的信任。但如今看來,趙括沒有出言阻止,也從側面說明自己的舉動應該也在藺上卿的意料之中,起碼是不會影響到他們的決議的存在。

至於事情最終會怎樣發展,平原君看了看雙眼已經微閉起來的趙括,心中明白或許只有會邯鄲去找藺上卿瞭解了。

想通了的平原君隨即也跟著趙括一樣,微閉雙眼,假寐了起來。

......

初秋的趙國,繁花已經敗落,路邊本該充斥著金黃色的麥田,大都因為缺乏耕種變得荒蕪,野草肆意在其中蔓延,爭奪這地底每一絲的養分,趁著秋日還算溫暖的天氣,盡情地舒展著。

並不算逼仄的馬車裡,趙括倚著柵欄,靜靜地看著眼前的一草一木,緩緩掠過。

戰國啊!來戰國已經數月,從一開始就被洶洶的民意堵在了家中出不來,好不容易出來了吧,又是急急帶著援軍往長平戰場上趕,還真就沒有好好看過這來自兩千年前的,戰國的華夏風景。

依稀記得,自己跨馬而東,沿途草木正是葳蕤之時,三伏未去,暑氣正盛,便是疾馳中有風不住地往衣甲之中灌著,也依舊吹不幹那滿背的汗水。當然,也或許是當日的情形,讓自己心焦不已,這才如此多汗。

如今歸來,秦軍已退,白起

自盡,當是快活無比之時,自己卻只能在這囚車之中欣賞著這秋日的盛景。

陽光正好,一碧如洗的天空之中,不時地有老鷹盤旋而過,又刺入林中,驚起一團飛鳥,隨著幾聲悲鳴,幾隻小鳥成了老鷹口中之時,始知秋之肅殺,萬物始凋零。

而那當空的太陽,也遠不似夏日那般熱烈,卻多了一分和煦的感覺。但到底秋老虎仍在,身上不免仍有汗意。好在囚車行進的速度還算快速,再加上山間清風,很快,一身的汗水就被吹乾。

越是靠近邯鄲,人口也越發的稠密起來了,雖然仍有不少田地被撂荒,但更多的農夫出現在了田間地頭。乾燥的空氣中似乎已經能夠聞到五穀豐登的氣息,那是莊稼正抓緊時間進行最後的積累。

再往北去,穿過了故關,再往前便是邯鄲郡的地盤了。一道百里石長城防線,不僅防住了秦軍的鋒芒,更將天地劃歸成了二極。北方寒冷的氣流為山勢所阻,在這兒打了個轉,又呼呼地吹向北方。

甫一出了故關,剛剛還是和煦的秋日,眼見著就變得蕭條而寒冷了起來。而原本還有些綠意的森林,到了此處卻已是乾枯發黃。就連空氣之中也漸漸沒有了秋日的和煦,更多了幾分冬日的寒意。

囚車一路向北,而在更北的北方,最後一片已經發黃的葉子,終於頂不住寒冷的侵襲,隨著寒風,踱著不捨的步子,盤旋著緩緩落下,落在了滋養他一生的樹幹之下,又被路過的馬車帶起的塵土掩埋!

看著那飄飄蕩蕩的落葉,趙括心中思緒萬千。

穿越而來,趙括終究選擇了一條最為艱辛的道路,無論是抗秦,打下長平之戰,還是坑趙,為起事做準備,趙括都知道,自己明明還有更容易的路可以走。而自己所選的路,不僅艱辛,更是危險重重。

可趙括,並不後悔,便如同那些先烈。

「生於斯,長於斯,自然當死於斯,葬於斯,更能化作養分,滋養來年,舊的根、新的葉!」趙括喃喃地說道:「有一口氣,便點一盞燈。或許,這就是獨屬於華夏的傳人的浪漫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梁贅婿

執傘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