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6章 秦王劍指周王畿,從長平之戰開始,隨雲逸,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終於明白了秦王意圖的王齕當即雙手抱拳道:“我王英明。”隨即為了告訴秦王自己明白了,王齕又補充了句:“待末將至河東後,必親率衛士替我王問候周天子。只是末將舉止粗魯,恐怕會惡了天子啊!”聞言的秦王,哈哈大笑了起來。
顯然對於王齕的上道還是很滿意的。當即,秦王便說道:“將軍乃我大秦之將,便是周天子也該以禮相待,若是周天子有慢待之舉,寡人必然要為將軍討回公道。”
“如此,末將先行謝過我王!”王齕也立即接道。
“也算上微臣一個吧!至少先禮後兵才是。”範睢也接話道。
“如何能少了相國耶?明年秋分,王將軍以為如何?”秦王笑著問道。
“敢不從命?!”王齕雙手抱拳領命道。咸陽王宮內大殿之中,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隨即皆大笑起來。
笑聲中,連帶著籠罩在咸陽城頭上的陰霾也消散了不少。三言兩語之間,一個完善的攻周的計劃已經出爐。
具體措施就是:趁著助燕之機,王齕前往河東,並藉機在周王畿搞出事情,最好能引起周王室的怒火,甚至受點傷那是最好了,接著,範睢便會出面調和此事,但調和是假,進一步激怒是真,當然也為拖延些許時間。
最後把小事化大,大軍東出......不得不說,這個計劃雖然做的倉促,卻十分的可行。
周朝那邊就不必說了,根本沒有反抗的能力,趙國也是一樣,經歷燕國背刺之後,即便最終勝利,損失也是一定的了。
至於韓之國,基本已經逐出了七雄之列;魏國在今年損失了近十萬大軍後,短時間內也恢復不了;燕國被趙國暴揍一頓更不用說了;齊國如今兩耳不聞窗外事,長平之戰這麼大的事情都裝聾作啞,周朝之戰也大機率不會插手,即便插手,也要從韓、魏借道,你問問韓、魏敢不敢借?
最後的楚國,若是楚國因此出兵倒是好了,正愁沒有下一個目標呢!顯然,這個倉促的計劃卻是秦國如今要恢復元氣的最佳選擇。
而世上事往往如此,你越是想要完成之時,越是完不成,可當你沉下心,去努力去做準備之後,偶然間,機會就會突然地出現在你的眼前。
當然,這樣的機會是真正的好機會,還是披著機會外衣的危急,是否會帶來新的危險,卻並不是如今就可知的。
其實,這個機會也同樣擺在過趙括的面前。趁著拿下了河內郡,隨即進兵周朝一舉拿下,不僅能再度開疆擴土,甚至還能補充趙國內部因三年對峙而導致的極度虧空。
這個選項,趙括一直都知道。可是,一方面,趙括需要的是
“得國正”,若是以趙滅周,再如何以春秋筆法抹去痕跡,終究逃不過點點汗青;另一方面,如今的趙括需要的不是功勞,得之周王畿土地,雖然會暫時有利於趙國,卻大大不利於他趙括,更不利於統一的大業。
最重要的是,趙括需要內聖而外王,代北的佈局顯然是要更重要的一環。
而既然趙括已經注意到了這塊蛋糕,自然不可能全然沒有準備,只不過,就連趙括也沒有想到,秦人的觸手會伸得這麼快。
戰場或許就是這樣,即便你已經算到了對方的行動,但你的動作一旦落後,那便是毫無意義!
就像是
“遲來的正義便不再是正義”。只是,到底是秦人的手快,還是趙括的陌刀更利,如今卻是誰也不知。
......不知不覺間,華夏大地已經進過中秋,最後一片黃色的葉片也已經無情地離開了樹梢,光禿禿的枝丫上罕見的幾隻松鼠正忙前忙後地為入冬做著最後的準備,大雁南飛,蛇熊歸寂,又是一派萬籟俱寂的蕭瑟景象。
天地彷彿在此刻停滯了腳步,萬物都已經做好了準備,等待著寒冷的降臨,等待著冰天雪地將天地凍結。
本該在今日就誓師而出的燕軍,卻也沒能成行!倒不是他們也在等待著冬日的來臨,相反上至燕王,下至燕國的朝臣,無不期盼著這場戰役快些展開。
只可惜,燕王也好、國相慄腹也罷,錯誤地估計了燕軍動員集結的速度,沒有了樂間等人的相助,光是將兵力集中道薊城,便已經讓總負責人慄腹同志焦頭爛額了。
好在,樂間雖然沒有相助,卻也沒有搗亂的意思,閉門謝客倒是令慄腹想怪罪也怪罪不上。
總算是卿秦還算給點力,終於在王上限定的時間裡將兵力給湊齊了。可那邊的武器分配和糧秣供應又出現了問題。
邊軍和薊城軍的矛盾也在一次次的武器分配中愈演愈烈,武備的充足與否,顯然關係著戰士的性命,自然每個將領都想要更多、更好的。
戰力更強的邊軍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應該優先補給,應該配置最好最強的武器,可薊城軍自認為是王上的親衛軍,哪管你戰力強弱,肯定要優先自己啊。
於是,本就互相看不上的兩路兵馬,差點就在軍需出上演了一場全武行。
國相慄腹,對於這樣的情況顯然並沒有太多的經驗與辦法,只是按照自己的一廂情願,將各自主事的校尉各打了二十軍棍,至於武備等物,也是二一添作五,平分了去。
這樣看似
“一碗水端平”的做法,其實隱患巨大。先不說邊軍和薊城軍的人數相差懸殊,平均分根本就是不平均的問題,就說這床弩,本就沒有多少架,還分作兩邊,邊軍倒還好,還知道要集中使用,薊城軍可完全沒有這樣的覺悟,床弩一發下來,便有樣學樣地如同發糖果似的,分發到下屬各部。
好好的戰略武器,硬生生地變成了一杆杆稍強一些的弓弩。當然,礙於國相慄腹的權威,邊軍的將士們明知不妥,卻也只能忍氣吞聲。
若說武器的分配問題,還只是稍稍影響了燕軍的戰力,糧秣的問題就真的是生死存亡的問題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慄腹還是清楚的。眼見著調撥的糧草遲遲不能到位,慄腹甚至有種想要開啟自家糧倉補給軍糧的衝動了。
從各城縣調集的糧秣,慄腹只是一紙公文下去,沒有計劃沒有安排,導致不少城池的糧秣先要運到郡治中,再統一運往薊城,這一來二去,能不慢嗎!
好在的是,燕國出使秦國的使者傳來訊息,秦國已經答應出兵牽制趙軍,正在集結行軍之中,如此一來,晚上幾日出兵倒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畢竟也可以稍稍等等秦軍的節奏。
或許,這便是所謂的錯有錯著?不管怎樣,無奈之下的慄腹還是隻能硬著頭皮向燕王申請暫緩出兵。
好訊息是,燕王顯然也知道慄腹到底是個文臣,處理這些軍務不能得心應手也是應有之意,倒沒有為難慄腹,甚至一句重話都沒有講,就又給了慄腹五日的時間;壞訊息是,因為燕軍開拔的延後,即便薊城已經實行了相當嚴厲的宵禁手段,卻也依舊沒能阻止訊息的外洩。
“燕軍大肆集結,人數超十萬,其意圖不明。”的訊息,如同雪片一般飛速地朝著各國國都所在地傳遞而去。
很快,在燕軍尚未開拔之前,趙括和趙國的朝廷都得到了這個訊息。可令人意外的是,不僅是趙國朝廷,就連趙括也對這個訊息無動於衷,彷彿燕國的一切根本無需理會一般。
趙國朝廷上下有如此想法倒也屬正常,畢竟趙國才將當世最強的秦國給打敗,而燕國作為秦國的小老弟,又豈敢打連他大哥都不是對手的趙國的主意?
有著這樣自大的想法,無視燕軍大肆集結的訊息也就再正常不過了。至於趙括那邊,不是不想理會,而是沒有精力再去理會了。
因為燕國這邊遲遲沒有行動,草原上的胡人,卻沒有慣著趙括的意思,依舊按照他們的既定計劃,開始一路集結向南,而最近的部落甚至已經迫不及待地逼近了桑乾城一線。
簡直是狂妄!好在,這個訊息,顯然燕國的君臣都並不知道,否則的話,燕軍恐怕還會繼續推遲開拔的時間,至少讓胡人和代地的趙軍打起來再說,如此趙括勢必分身乏術。
即便如此,趙括也陷入了兩難的境地。燕軍的訊息既然能夠傳來,想必應該就快要開拔了,這就很難受了。
趙括是打胡人呢還是直接回邯鄲呢?要知道,從薊城到邯鄲城可要不了太長的時間。
打胡人,一旦燕軍突然出現在邯鄲城,趙括又已經帶兵出征,萬一邯鄲真出個什麼意外,就悔之莫及了;帶軍回邯鄲,當然是最為妥當的,可是師出無名,不是誰都能理解燕軍集結必定是為了趙國而來的,而眼前的胡人入侵卻是實實在在的。
不得不說,誤打誤撞中,燕軍的開拔時間令趙括很是難受。當然了,若是此時燕軍已經按照原計劃開拔,或許趙括會更加的難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