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6章 階前再阻平陽君,從長平之戰開始,隨雲逸,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滄海桑田、時移世易也好,物慾橫流也好,太陽底下,或許從來就沒有過什麼新鮮事。
“民貴君輕”的思想,從一開始就是絕對的小眾,甚至可能只不過是統治階級的一番愚民之論。
但這並不妨礙,每個時代裡總有人把它當成了真理,併為之付出精力、財富、甚至生命,去不斷地實踐著。
有人稱之為
“勇士”,更有人斥之為
“傻帽”,但若是真遇到了這樣的勇士,吾等自私自利之徒,總歸是要低下自己高傲的頭顱,並且心有慼慼的。
當然,這也進一步導致了背後的使絆子,畢竟這頭不能白低,這心吶,總還要去找找安慰、找找平衡。
顯然平陽君便是如此。若說在府中論述之時,平陽君還不甚清楚此戰對於代郡、對於代郡的百姓究竟有多大的意義,那出府之後,見到滿街的撫掌相慶之後,平陽君在如何愚笨,也該知道此戰的意義了。
但,知道又如何?這一仗不是趙王想要的,那便不能打,即便是大勝也不能打!
即便是大利於趙國也不能打!原因很簡單,趙國不是趙國人的趙國,趙國是趙王一個人的趙國。
你罵他枉顧國家利益,他笑你不懂什麼叫國家,更不知道什麼叫做利益!
這才是根本的矛盾所在,也是價值觀的矛盾,更是無可調和的矛盾。只可惜,陳勳顯然並不明白這個道理。
眼見著平陽君就要匆匆離開,顯然是要前往找尋上將軍的,陳勳當時就急了!
他很清楚,持王命而來的平陽君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手中的虎符。一旦平陽君持虎符而入軍營,便再沒有了迴旋的餘地。
若是上將軍聽命於虎符之調遣,則代地百姓必陷於水火之中,若是上將軍不聽其命,即便此戰勝了,恐怕上將軍也難得善終。
為代郡百姓也好,為了趙國未來也罷,陳勳都必須攔下平陽君。哪怕是多給上將軍爭取幾天的時間,只要上將軍能夠掃平右賢王所部,胡人單于即便不撤兵,也再威脅不到代郡的存亡了。
“平陽君!”陳勳再度插入到平陽君的面前,雙手抱拳,一揖到底,道:“還請平陽君,惜我代郡百姓,再容得上將軍十日時間,待上將軍再破一路胡人,如此......”陳勳的話未說完,便又被平陽君打斷了。
“燕軍入寇,邯鄲危殆。陳將軍,忠君愛國如你者,還需好好想想,是邯鄲的安危重要,還是你這區區代郡的安全重要?”平陽君當即給陳勳戴上了一頂高帽。
你不是勸我要從大局著想嗎?你不是號稱忠君愛國嗎?那就先給你把高帽子戴上,既然是愛國的,那邯鄲和代郡二選一,還用得著選嗎?
這頂高帽好戴不好摘啊!顯然,平陽君在悄悄地偷換著概念,邯鄲和代郡的安危,本來是兩件並不對立的事件,卻在平陽君的表述中變成了非此即彼的二選一。
或許這就是政客的高明之處吧。一句話,噎得陳勳這位老實人有些說不出話來。
可是,陳勳沒有發現平陽君在偷換概念,不代表其他人發現不了,尤其是出身將門世家的孫崮,對於邯鄲那可是太熟悉了,別說區區燕國來攻,就算是秦國來攻,沒個一年半載也休想打進邯鄲,哪有平陽君口中所說的那般危險。
正在平陽君自鳴得意之時,孫崮的話卻已經脫口而出:“邯鄲城,我大趙之都城也,自然不容有失。”
“也正因為如此,邯鄲城池之堅,恐怕也只有秦國咸陽都城或可一比,其中更有隨上將軍一同在長平之戰中浴血廝殺之三萬大軍,便是秦國大軍前來,也未必能動我邯鄲城之分毫,況區區燕軍乎?”孫崮頗為認真地說道。
“吾真不知平陽君所言之邯鄲危亡在何處也?”孫崮甚至有些不屑地看著平陽君,道:“十日時間,難道我王固守邯鄲如此堅城,十日時間都守不住耶?君上未免也太瞧不起我王了吧。”
“大膽!”平陽君當即就毛了!你不是說邯鄲危殆嗎?可邯鄲明明是要城牆有城牆,要精兵有精兵,唯一沒有的就是上將軍了,你說邯鄲危險,不就是在說邯鄲的最高決策者無能麼?
那現在邯鄲的最高決策者是誰呢?顯然是趙王啊!你這不是在說趙王無能嗎?
不得不說,孫崮的這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確實有另平陽君破防的威力。
聽著平陽君略顯破防的怒吼,孫崮卻是一臉的冷笑。以他今時今日趙括心腹的地位,自然也是不願給這位不上道的平陽君更多的面子。
只是,他也實在搞不明白,明明平原君還是可以的啊,顧大局、識大體,怎麼他的哥哥卻是這幅模樣?
眼看著平陽君就要爆發,一旁的陳勳卻並沒有繼續當和事佬。原因很簡單,孫崮的話語無疑是點醒了他,也更加暴露了平陽君無恥的一面。
身為代地主將的他,自然也不願再跟此人多言。只是,明明已經輸了的平陽君卻依舊不願認輸。
眼見著陳勳也徹底站到了趙括一邊,平陽君是既羞且怒,當即色厲內荏地怒斥道:“吾奉我王之命,前來遣調上將軍迴轉邯鄲,以應燕國之軍事,此我王與眾大臣多家商量而定也,其中利害關係,豈是爾等可知哉?!”面對平陽君明顯已經有些中氣不足的怒斥,孫崮那也是不慌不忙,淡淡地看向平陽君,眼神之中甚至已經流露出了一絲絲的殺意。
“不知君上所言之利害關係,是利於趙國,還是利於胡人與燕國乎?又或是西面之秦人?末將無能,還請君上不吝賜教——吾等也!”孫崮用最平淡的語氣說著最為不客氣的話語,而最後一詞
“吾等”,更近威脅之語了。沒錯,吾等所指,不僅僅是孫崮與陳勳將軍二人,更是聽著動靜之後,漸漸圍攏了過來代郡的百姓們、世家大族以及軍閥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