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1章改革官制說平原,從長平之戰開始,隨雲逸,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王但請吩咐便是。”平原君立即答道。
趙括點點頭,卻又略略踟躕了一會兒。話到臨頭,趙括卻是有些猶豫,這麼直接說甚改革之事,顯然有些突兀。
該從哪裡說起呢?
是了,剛剛不就在說到了對外的政策嗎?
自己也是時候跟平原君好好商討一下,趙國未來的走向了,不僅僅因為自己新登王位,更重要的是,想要達到王天下的目的,就必須有著清晰的步驟。
“不瞞平原君。”趙括終於開了口,道:“寡人自登此位,未嘗不夙夜憂慮也。今歲,我趙國西拒強秦,北敗燕師,六國皆側目也。如今的趙國,看似烈火烹油繁花似錦,但何嘗不是暗流湧動耶。”
“我王。”平原君當然明白為王之不易,尤其趙括還是將一統天下作為自己的任務。
只是不待平原君寬慰,趙括便繼續說道:“能令六國側目,秦國不敢東出,甚至楚、齊等國竭力來交好,此自然是好事,也固然之可喜也!”
“然寡人深知,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之理也。”趙括搖搖頭接著說道:“尤其,本王深知我趙國,如今不過是空有威懾六國之聲名,卻無威懾六國之實力。莫說六國,單單一個秦國,我趙國便已吃不消!名不副實,便已是最大的禍患!”
聞言的平原君和呂不韋當即也是微微皺起了眉頭,顯然,趙括說的的確是實情。
見二人思索狀,趙括隨即繼續說道:“今日,秦國邀五國而共論燕國之事,雖為我一時之氣而擋之,然此計不過兵行險著,若是秦國果然發兵,則我趙國危險矣。況此恫嚇之行,可一不可再也。”
“我王之意?”平原君有些疑惑地問道。
“很簡答,九個字:高築牆、廣積糧、不稱霸!”趙括淡淡地解釋道。
“高築牆,顧名思義:我趙國從此採取守勢。
首先是面對秦國,欲以丹水為界,將丹水以西並河內之地,劃歸新上黨郡,郡治野王,專思考固守之事。目標:以汾水為憑、野王成為縱深,防禦秦軍可能之東出,一則延後與秦國的決戰時間,二則對外迫使秦軍將目光轉向魏、楚等地。
當然,若是在必要時,也可予以魏、楚等國相應的援助。
其次,在與齊、燕、魏等三國之交界處,依然採取守勢,要讓所有國家在我軍的守勢中漸漸淡忘掉長平之戰的影響。
當然築牆不是目的,而是為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進而進行更進一步的內部升級。此即為,廣積糧。”
“廣積糧者,非只糧草也,更是兵馬、武械甚至是士氣之積累也。欲達此目的者,寡人決議更新吏治!”趙括頗為認真地說道。
終於在鋪陳了一通之後,趙括終於將心中的設想緩緩道出。
“王上要如何更新呢?”平原君還不清楚,他將要面對的是怎樣的一場風波。
趙括聞言,隨即繼續解釋道:
“首先便是重定官秩,原本之官職,冗長而不明也。官與職不通者,爵與官矛盾者多矣。往往一事多人而為,另一事卻又無人問津,甚至欲追責也不可得也。
因此,寡人決議,重定官秩,要明品級、知權責也。
自上而下,釐定官品九品之分,以一品為重,九品為輕,每一品有正、從之別,自中樞而至地方,共成十八級焉!
其二,改革中央部署。寡人觀之邯鄲之臣也,碌碌無為者多,踏實能幹者少。或為大夫,朝議而罷,便無所事也。此風不可長也。
因置內閣,選能者五人,共行相國事,共輔朝政。其五人之首者,號曰首輔,居正一品,又次者,號曰此輔,居從一品也。其後,三輔、四輔以至末輔,不在為號,只各分管不同而論,皆居正二品也。
國家諸事、包括軍事及三品以下官員任免,先由內閣商議過後再報於寡人。若遇不決,可由首輔組織票擬,相繼投票而決之也。首輔者兩票,次輔一票半,餘者一票。
這首任的內閣團,寡人之意,當由平原君牽頭也,廉頗為次輔,田單將軍與呂卿皆入閣聽命,至於最後一名人選,還請平原君推薦一人。”
聽得這話,平原君已然是張大了嘴巴。
若說官分一十八級還能接受,畢竟有著秦國的軍功二十級在前,也不算是什麼新鮮事情,但這個內閣,事兒可就大了。
只聽得王上的隻言片語,便足以令平原君內心翻江倒海。
說他分了丞相職權吧,卻是,原先一人之權,如今變成了五人,分自然是分了。可以前本屬於王上的權利,卻也下放到了內閣啊。其中最重要的無非就是軍事權和人事任免權。
軍事自不必說,單說這人事任免權,雖說內閣只能覺得三品以下的,當然,平原君也並不清楚三品是多大,但從內閣的品階推測,從三品至少也是個太守的職務了。
你什麼時候看到過一個相國能直接安排一郡的太守的?
更要了老命的是,王上還把最後一個內閣的名額直接給了平原君,當然,這也是為了換取呂不韋的入閣。
但你要知道,平原君的一票可是頂過兩票的,若是在加上自己選中的內閣人鐵定的一票,雖然總數上依然是3比3.5,但平原君顯然只要說服一個人,哪怕是保持中立,平原君就能穩操勝券了。
可以說,平原君幾乎能夠輕易地所有內閣的幾乎一切事情,看似被分了權,實際上權利卻是大大的增加了。
而之所以趙括會這麼做,原因很簡單,為了未來——平原君能左右內閣,是因為他有鐵定的一票,可後來者呢?還能有這鐵定的一票嗎?
要知道內閣成員可是正二品上的,是要趙括親自指定的。
“我王,此任甚重,微臣以為......”平原君明白自己未來的權利之後,很快便想到了拒絕,如今趙國是在被火烤,這個首任的首輔大臣,又何嘗不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呢。
“平原君不做,這趙國還有人能做這首輔嗎?”趙括卻是未等平原君說完便已經打斷了他的話語,隨即繼續說道:“平原君放心,內閣只是拿主意的,真正做事情的,寡人也已經想好了。”
“哦?”兩人聞言都是一驚。當然,驚訝和驚訝還是有些不同的。
趙括去不管其他,徑直繼續說起了他的打算。
“寡人慾設六部,曰吏、禮、兵、戶、工、刑,取代過往之九卿,以釐定權責,以廢冗員之制!
各部主管一人,曰:尚書,統管部務,除吏部之外,皆居從二品;各部設佐官二人,稱左右侍郎二人,輔助尚書管理部務,位居正三品。”
平原君聞言,眉頭微微皺起,說道:“九卿之制由來已久,貿然廢止,恐怕會有人生出怨懟之心也!”
顯然,漸漸的,平原君已經在按照趙括的思維在思考著問題了。
“不怕!六部者,旨在劃分出明確的許可權與責任,從而將或可有無的冗員去除,非是要廢除九卿原本只權利也。能留將下來之人,其權勢更勝於九卿之任。當眾臣意識到此點,其心便有抵制改制,變成了爭取上位了!”趙括不慌不忙地解釋道。
平原君聞言,略略思考一會兒,隨即還是點了點頭表示同意——人都是這樣的,趨利避害。就像是自己,雖無相國之名,卻有相國之權,何樂而不為呢?
接著趙括繼續介紹道:“吏部為眾部之首,為管理文職官員的機關,掌品秩銓選之制、考課黜陟之方,封授策賞之典,定籍終制之法。其職之重也,尚不弱於閣臣者也。
故此,其品階高於其餘諸部辦級,居正二品。自侍郎而下,品階如常也。其後吏部尚書之選,當由他部尚書精明強幹者升任,或由內閣輔臣兼任之。
如今,值此變革之際,吏部尚書之位尤為重要,且由平原君兼任之!
侍郎人選,平原君報於寡人,而朝堂共論之。”
平原君頓時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己的心情了,這已經不是信任二字可以表達的了。首輔、吏部,王上幾乎將趙國的半壁江山都交到了平原君的手中了。
還能說什麼呢?
平原君只能雙手抱拳,對著趙括便是深深一禮,道:“謹遵王命。”
趙括點點頭,隨即虛扶起平原君,繼續說道:“禮部掌典禮事務與外交之事!求賢館開張之後,其人才考而試之,也由禮部一齊負責。同時寡人慾在諸城開設學館,以補人才之不足,亦由禮部負責!”
當然,歷史上的禮部最重要的職責實際上還應有科舉之事。然而,趙括顯然並沒有打算要把這件大殺器拿出來的意思。
沒錯,科舉從來都是門閥世家的公敵。也正是科舉這把砍刀,生生地將歷史從隋唐的門閥共天下演變到了宋明計程車大夫共天下。
清?那玩意,不好說啊......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