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75章暗渡百姓至趙國,從長平之戰開始,隨雲逸,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戰場上,朝堂裡,明裡的,暗裡的,秦國與趙國已經不止交戰了多少個回合。
總體來說,雙方似乎都已經得到了他們所想要的。甚至在各自的視野之中,整個戰局的變化也正朝著自己所預想的方向發展著。
秦軍方面,不僅對韓之國的糧道形成了徹底的斷襲,更是趁著聯軍分批燒糧的機會,對韓軍展開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圍殲。
一場完勝,直接殲滅韓軍近萬人。
當然,這區區萬人的損失並不算多,但這萬人給韓王帶來的震動卻是肉眼可見的。
這一點,在韓都城新鄭的秦使屠賈顯然最有感受,原本連見都不願意見自己的韓王,在得到獨獨韓軍損兵上萬的訊息後,第一時間就派遣了宮中宦者前來詢問起自己住得是否滿意。
如此明顯的妥協,屠賈當然明白韓王的用意。
屠賈卻沒有直接就範,反而是委婉地拒絕了入宮的建議。
多年出使的經驗告訴屠賈,越是不容易得到的,人才會越加珍惜。當然,更重要的是,黑冰臺已經傳來了訊息,王孫秦異人已經離開邯鄲,不日抵達新鄭。
屠賈等的,就是這最後的一擊。
雖然不算是王炸,卻絕對有資格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而只要韓軍倒戈,哪怕只是收兵或是坐觀成敗,剩下的事情,就要容易多了。
而在趙國方面,與秦軍的對峙已經持續了數月之久,肉眼可見的,此戰至少還要延綿數月之久,很明顯,對秦國國力的削弱已經算是達成了目的。
趙國當初所制定的訴求,便只剩下了一個,那就是不讓秦軍得到周王畿這塊肥沃的土地。至少不能將其中大部交給秦國。
當然了,如果在這個過程,如果能給予秦軍大量的消耗,那自然是更好的。
而隨著周王畿附近的糧食被一燒而空,秦國如果不想被拖死,勢必要發起進攻。那樣一來,最後的目標和訴求,也就近在眼前了。
不過,如今的趙國,最重要的事情,卻不是洛城之戰。
而是周王畿的這幾十萬百姓的問題。
只要能吃下這幾十萬的百姓,不說在道義上,在禮法和民心上,從此趙國將佔據怎樣的地位,單單是肉眼可見的利益,就足以動搖人心。
幾十萬的勞動力,至少讓趙國的國力上升一成之多。若是能夠按照趙括的想法,將其調到北疆,甚至上升兩成都不止。
不僅如此,趙國國力上升的同時,也是秦國國力的下降。
即便出現了最不想出現的情況——洛城之戰以秦軍的勝利告終,一個沒有了百姓的周王畿,能給秦國帶來多大的利益?
即便是有利益也得三五年之後了。
三五年,足夠趙軍厲兵秣馬,再戰洛城了!
因此,可以說,只要拿下了這幾十萬的百姓,實際上洛城之戰,趙國便已經處於不敗之地了,其戰略意義,甚至不下於李牧的十幾萬大軍南下。
而為了達成這一戰略目標,趙括也是不惜動用了幾乎全國的資源。
糧秣啥的就不說,平原君為了排程這天量的糧食,已經瘦得脫了像了。
被趙括視若底牌的羽林衛、暗衛,也不惜代價地往周王畿地區摻沙子,為的就是在斷糧之後,慫恿百姓前往趙國。
甚至田單,也被趙括派往了上黨郡,為的就是統一安排即將到來的流民。
甚至是已經在草原築城的呂不韋,也被要求提早完工,併到代城主持流民的接納工作。
可以說,整個趙國,已經在為流民的到來,做著幾乎所有可能的準備。
隨著一畝畝田地被聯軍無
情地燒燬,哀嚎逐漸響徹在周王畿的土地之上。
只是,作為佔領者的秦軍,不僅沒有在這個危難的時候向百姓發放糧食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反而繼續向百姓徵收稅賦。
嚴苛而死板的秦法瞬間如同一座大山,狠狠地壓在了周王畿百姓的頭頂之上。
同時也將百姓們最後一絲絲的希望給徹底燒滅。
辛苦了一年的田地顆粒無收,秦國的賦稅卻是一粒米都不能少,死亡或許是百姓們唯一的歸宿了。
當然,身為前線大將的王齕不是沒想過奏請王上減免賦稅,甚至是開倉放糧。
只是,秦王用一本厚厚的賬本對王齕進行了回覆。
一句話,國庫也沒有多少餘糧了,想要打下去,就必須苦一苦百姓。
至此,王齕再不敢多言。
只是,沒有收入的百姓,即便是想吃苦,也都沒得吃啊!
就在數十萬百姓都欲哭無淚,甚至開始囤積野草準備過冬之時,一條訊息悄然在底層百姓中流傳開來——去趙國,上黨郡,那邊收納流民,有飽飯吃。
帶著半信半疑的心態,一些百姓開始蠢蠢欲動。
三天,蠢蠢欲動的百姓已經開始啟程;
五天,更多的人知道了這個訊息;
七天,蠢蠢欲動的百姓已經抵達了上黨郡;
十天,無數的百姓,攜家帶口地奔向趙國、奔向上黨郡!
而他們所投奔的上黨郡,似乎早有準備一般,不僅沒有阻攔他們的進入,在那邊境處還準備好了熱的飯菜,乾淨的房間,甚至還有燒好的足量熱水洗去一身的疲憊。
一邊洗去一身的疲憊,換上備好的乾淨衣物,另一邊便開始對流民的登記。
一家幾個人啊?
要去投奔親戚的?那誰,長子縣路票一張!
什麼?行李多!
早說啊!那個誰,去長子縣的馬車再留一輛!這家人有點兒多,給安排個大點的馬車!
什麼錢?放心吧!這點錢,大王給你們出了!能安心、開心地待在趙國就好!
票拿好哈!去長子怎麼也要三、五天路程,一路上可是要憑票領吃食的!別弄丟了,弄丟了我又要弄一遍,麻煩得很。
下一個!
沒親戚投奔?想來趙國討碗飯吃!
嗯......你這讓我很難辦啊!趙國人都是自食其力,看不起討飯的,也沒討飯的職業啊!看書菈
哈哈,逗你的!
我等的就是你!
這樣吧!趙國北方中山郡正在開發,去那裡如何?今年到明年秋天的糧食,官府會先借給你,然後到地方了,每名成丁分田三畝,一年免賦,一年後十賦一!怎麼樣?
家裡孩子多,三畝田太少了?
明白!
那就只能再往北了,沒錯,代郡!
遠是遠了點,但好在每丁分田五畝!還是一年免賦,一年後十稅一。可以吧?
還少!彼其娘之的,是不是在耍老子!你哪來那麼多吃飯的口!一妻一妾?孩童六個?彼其娘之,老子都還沒娶妻!
行吧!那就只能再往北去了!那邊正是開發的時候,大片大片的地兒哦!
什麼胡人草原?
那已經是我趙國的土地了!
我王隆恩,每丁最多可分田二十畝,只要你肯種,跟那邊的官員說說,估計還能給你加點兒。最重要的稅賦低啊!三年免賦,三年後才每十賦一。
三年,你那半大小子也該成丁了,再分個二十畝!就怕你種不過來啊!
怎樣!是不是很心動
?老子都心動了!要不是想要在戰場立個功取個城裡的媳婦,咱都想去了!
還不行?彼其娘之的,老子的刀呢?
你滿世界去打聽打聽,凡是逃難來的,除了咱趙國,哪國不是二話不說逮到一個便捆一個到礦場上,先水裡火裡煉個三年,不死也要你脫層皮。我王給這麼好的條件,居然還挑三揀四的。
是你丫飄了還是老子拿不動刀了?
誤會?最好你能自圓其說!
嗯,嗯......
瞭然!早說嘛,還當啥事兒呢!不用擔心了,告示上不都寫了嘛,百戶一組,人滿就出發,路上的安全啥的根本不用擔心,有大軍護送著呢!吃食什麼的,更不用擔心了,大軍吃啥你們吃啥,我王都包了。還能屈了你了?
安心上路,啊呸,爾等放心跟著走就是!
什麼?「多謝我王!」
這就對了!到地方好好種地報效我王!等瓜娃子長大了,記得來參軍!這地兒要是讓秦人給奪了去,可就沒這好日子過了。
「謝我?」
那卻不必了,去歲,吾也是逃荒來的,哈哈!如今,本將已經是軍中什長了!
那啥,我王說了:「來了就是趙國人!」
「來了就是趙國人!」
這是逃難到上黨郡的周王畿的百姓在這兒聽到最多的話語!而這樣的話語,也在周王畿的各個城池裡流傳了開來。
顯然這一切都是趙王括手下的羽林衛和暗衛的傑作。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道理,趙括在九年義務教育裡就明白。
戰亂必然波及百姓,更何況是號稱虎狼的秦軍。
沒有了糧食,想要活下去,逃難似乎是必然的,隨著去往趙國上黨郡的人越來越多,趙國的一些政策也不脛而走,畢竟有些百姓就是先一個人去探探路的,得知了趙國的情況後,當即就一路跑回了村裡,帶著本家本族的人就往趙國奔!
如此一傳十十傳百之下,短短的時間內,已經傳遍了整個周王畿。
而等秦軍反應過來,已經晚了。
根本就攔不住,你白天設卡,我就晚上走,你封了大路,我就走小路。
更何況因為聯軍到來太快的緣故,秦軍只來得及將各城的要職換上老秦人,下面的胥吏卻還是本地人。
這年頭,胥吏也要生活的啊!
因此不少的關卡甚至出現了胥吏和百姓一起逃亡趙國的情況。
不過短短的半個多月,整個周王畿的百姓都已經十去六七。
而隨著周王畿的百姓們在趙國的安排下成功分得田地,這樣的訊息很快傳遍六國,順便那句:「不管你是哪裡人,來了就是趙國人!」的宣傳口號也被廣而告之,無數的來自各國,生活的水深火熱的百姓黔首悄然離開故鄉來到了趙國。
於是一場由糧食之戰,卻意外地讓趙國啟動了百姓引進計劃。
好在的是,如今各國的目光已經被即將打響的洛城之戰所牢牢吸引,參戰的各國也感受到了壓抑的氣息,正全心全意地準備著最後的大戰,根本管不上趙國的騷操作。
當然了,也就是趙國要的都是些黔首百姓,這些黔首在各國的上位者眼中,也不過是如同田中韭菜一般,割去一茬,新的一茬長得更茂盛,根本不會有多在意。
因此,即便是最終有人察覺到了異樣,也終究沒有對趙國的計劃產生任何的影響。
殊不知,正是這微不足道的黔首百姓,讓趙、秦兩國的國力地位在悄然發生著轉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