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雲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11章兵力不足強徵之,從長平之戰開始,隨雲逸,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便只能增兵了。」一旁的田單喃喃地說道。
「洛城,不能再不設防了。」趙括也當即說道:「當然,明知秦軍可能會對潁川下手,潁川前線也沒必要繼續在邊境線上繼續與秦軍糾纏了。」
「這樣。」趙括隨即對李牧下達命令道:「立即傳書廉頗將軍,命其以主力部隊緩緩退至新鄭城,依據新鄭城展開防禦看,邊境線上,最多留下數千人繼續麻痺秦軍即可。」
「即便被發現了也無甚關係,這幾千人,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秦軍的具體兵力和動向。」趙括隨即又補充道。
「是。」李牧立即答應道。
「上黨郡和邯鄲郡兩郡的兵力,作為第一梯隊,要迅速完成集結,向潁川郡進行增援。」趙括隨即繼續吩咐道。
「是。」李牧也繼續答應道:「只是,上黨郡內如今兵力不過八萬,邯鄲郡內也只有不到五萬大軍,只有兩萬其中空倉領方向上也需要兵力駐守,為防萬一,至少要安排下三萬大軍。如此,南下之軍,至多隻有十萬之數。」
「這樣,調整一下。」趙括點點頭,道:「上黨還有三萬屯田兵,留下兩萬屯田兵、匯合兩萬戰兵堅守空倉領一線。邯鄲五萬大軍暫時不動,上黨其餘七萬大軍,匯合中山郡之兩萬戰兵與一萬屯田兵,加之代郡兩萬屯田兵,共計十二萬大軍南下。
四萬戰兵駐守洛城、四萬屯田兵與四萬戰兵前出新鄭,協助廉頗將軍守城。以十八萬大軍,又有新鄭城在,擋住秦軍第一波的攻勢當不成問題。
以上兵力,務必在秦軍發起進攻前抵達戰場,並完成戰役展開。」
「是。」李牧點頭同意道。
「中山、河間及東郡、淮泗郡的九萬戰兵,全都抽調出來,作為第二集團,向潁川方向集結。」趙括繼續在地圖上言說道。
「我王容稟。」李牧首次沒有同意趙括的建議道:「東郡、淮泗毗鄰魏、齊兩國,在不能確定這兩國不參戰的情況下,貿然全部調離部隊,恐生不妙。」
趙括聞言,顯然也有些猶豫,只是,面對秦軍的拼死一搏,若是這數萬大軍抽不出來,自家根本沒有那麼多的兵力去對抗啊。
「一月之期。」趙括隨即回頭看向了平原君,問道:「一月,能徵兵多少。」
一月的時間,大致便是大戰步入第二階段——對攻相持階段的時間。趙括必須在這之前,徵集到足夠的兵馬,從而將前線的兵力推到與秦軍相持的水平。
一旦晚了,那就成了添油戰術了,極有可能被秦軍分割包圍各個擊破。
「五萬!」聞言的平原君果斷伸出了五根手指。
「不夠!」趙括幾乎不假思索地便答道。
稍作猶豫,平原君還是狠下心說道:「若是不惜一切代價,微臣至多能湊到七萬人。」
顯然,這已經是平原君心中的極限了。
「八萬,至少八萬之數。」趙括皺著眉說道:「四十天內,湊足八萬人,到邯鄲城。」
這著實是有些難為平原君了,雖然趙括寬限了十天的時間,可問題是,一個月內,該徵集到的也基本徵集完了,多出的十天,要多徵一萬人,那真實千難萬難。
更別說,趙括還要求將這八萬人帶到邯鄲城來了。
但平原君也知道,此時不是討價還價的時候,八萬人或許就是這次決戰的勝負手,可問題是,答應容易,要是到時候做不到,就真的是毀了。
正待平原君不知如何答覆之時,一旁的呂不韋卻是開了口,道:「我王,可否徵集胡人?」
「自然可以。」趙括想也不想地便答應道。
「可能給胡人許下承諾?譬如入我趙籍?」呂不
韋當即繼續問道。
「可!」趙括依舊想也不想的便答應道。
「三十日,八萬人。」聞言的呂不韋也當即抱拳答道:「微臣有把握!」
「好。」趙括也不廢話,當即拍板道:「徵兵之事全權交由呂卿,我不管你用什麼辦法,三十日,八萬人,徵到了,此戰,汝便是首功,徵不到......」
「徵集不足,微臣提頭來見。」呂不韋也當即立下了軍令狀道。
「好!」趙括狠狠地拍著呂不韋的肩膀。
「事不宜遲,微臣請辭立即著手徵兵事宜。」呂不韋聞言卻是抱拳躬身道。
「可,所徵兵員,悉數發來邯鄲!」趙括當即命令道。
「是。」呂不韋也立即領命道。
隨即,向著趙括微微一躬身,呂不韋便轉身離開了議政殿內。
對於八萬這個數字,呂不韋還是有信心的。
無他,在九原待過了數月的他,太知道胡人對趙國國籍的渴望了。
草原之上,九原郡內,趙國的國籍就意味著數十畝的耕地或是上千畝的草場,也更意味著全家不再用溫飽而發愁。
這一點對於草原人而言,簡直有著致命的誘惑。
尤其是經過了兩年的互市和同化之後,草原上的漢子對於趙國內部的生活是充滿了嚮往的。
雖然趙國在中原地帶一直宣揚著「來了就是趙國人」,但對於這些胡人,卻沒有那麼好的事情。
雖然第一批進入九原城的胡人,趙國慷慨地給予了趙國的戶籍,可後來的胡人就沒有這個優惠了。
沒有大的功勳,或是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繳納賦稅,胡人根本拿不到趙國的戶籍。
如今,只要自己在九原城振臂一呼,以趙國戶籍為餌,根本不愁胡人不來。
不僅僅是九原方向上,還有薊北郡北部的林胡,這兩年也是紛紛想要加入趙國的懷抱。
八萬人的名額,若是不出意外,僅僅是胡人就能解決一大半,而且這些胡人還都是精於騎射的,若是再以趙國的精鎧武裝,加上立功之心,戰力恐怕比一般的青壯還要更高不少。
可以說,引胡人入軍,不僅能完美解決兵員的問題,還能促進民族的融合,簡直之最完美的解決方案。
唯一的問題,便是九原和薊北,都太遠了。
再加上訊息在草原上傳遞還需要時間,胡人趕來也需要時間。
這也是呂不韋要提前離開議政殿分秒必爭的原因。
很快,隨著呂不韋的離開,議政殿內討論又開始了起來。
「田單將軍。」趙括的目光隨即看向了田單,問道:「需要多少兵馬,能為寡人守住東郡與淮泗郡?」
田單聞言,眉頭也頓時皺了起來。
他知道,即便十呂不韋如期徵集到了八萬大軍,在這偌大的疆域面前還是捉襟見肘的。
自己必須以最小的代價守住這兩個郡。
深深思索過後,田單隨即答道:「淮泗郡毗鄰齊國,微臣有把握以一萬屯田兵與五千戰兵,守住不失,但東郡毗鄰魏國,如今之魏軍起碼有十萬之數,非有兩萬戰兵不可守也。因此,守衛兩郡,微臣至少需要兩萬五千戰兵與一萬屯田兵。而且,微臣只能保證兩郡不全線崩盤。」
「只要能守住郡治,便已是足夠了。」趙括點點頭道。
他當然知道,這已經是極限中的極限了。
要知道,如今在兩郡中駐守著的兵力光是正式的戰兵就有五萬人馬,更別說近四萬的屯田兵了,田單這一刀,幾乎是把一多半的兵力都給砍了。
也就是田單老將軍,對齊國有
著絕對的把握才敢如此砍價了。
當然,為了以防萬一,趙括卻是不能壓著田單將軍的極限給予兵力。
「這樣,戰兵三萬,並兩萬屯田兵,固守東郡、淮泗郡。」趙括略略心算一番後,很快給出了方案:「田老將軍,如何?」
「可也。」田單立即點頭同意道。
「從河間、淮泗、東郡以及薊北郡所擠出來之四萬戰兵與四萬屯田兵,再匯合邯鄲的兩萬大軍(遺留三萬等最後的徵兵。)組成十萬大軍,在秦軍開始發動進攻,我軍退守新鄭之後,便要抵達洛城。再由洛城,伺機向新鄭方向增援。」趙括隨即繼續吩咐道。
「為了避免兩城北分割包圍之可能,趙韋所部重騎兵,也隨之前行。」趙括隨即又補充道。
「我王,這一路,誰為主將呢?」田單隨即問道。
略略遲疑一番,趙括隨即說道:「這一批的援軍看似不重要,但卻是最需要臨機決斷的。等你上了戰場,敵我已經戰在了一起,洛城之重不亞於新鄭,分不分兵,分兵多少前往新鄭,全看戰場態勢,而要料敵先機,李牧,只能由你親自上陣了。」
「是?」李牧當即領命道。
「可是,我王,若是吾等都離開了,這最後一批援軍要如何處置?」一旁的田單隨即又問道。
「決勝之師,自當本王親往了?」趙括隨即笑著問道。
「這?」
聞言的眾人紛紛皺眉,顯然,雖說大家都知道趙括之能,但到底兵兇戰危,誰也不願意身為王上的趙括冒險。
只是,看看朝內主將,雖還有樂毅、樂間等人,但顯然,如此關鍵之戰,即便已經收服了樂毅、樂間,趙括也不可能將此重擔交給這些人。
算來算去,或許也只有趙括自己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