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奇謀非正道
南邊不亮北邊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一章 奇謀非正道,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南邊不亮北邊亮,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壺茶的功夫,三人再度上路。
“蘇公子,為什麼我們不能抬著呢,找一根細點的棍子,將這三根木頭捆到一起,然後一頭一個抬著走呢?”
這才剛出發的功夫,劉半仙又開始發表自己的看法了。
無他,實在是太累了。
雖然被分成了三截,但每一截的重量依舊有小一百斤。
因為劉半仙年紀最大,蘇璟還讓他拖的最輕的。
但劉半仙是真的頂不住了。
蘇璟笑著說道:“劉半仙,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和尚挑水的故事。”
劉半仙搖頭道:“蘇公子,我是道家,不學佛,這你不是知道麼,和尚的故事,我不清楚。”
蘇璟說道:“那我就給你簡單說說,是這樣的,在一座高山上有一個廟,廟裡有一個小和尚,想要喝水就得到山腳下的河裡打水。”
“這一個和尚的時候,那是每天水缸裡滿滿的,根本喝不完。”
“後來來了一個和尚,就變成了兩個和尚挑水,一條扁擔兩個人,一人一頭,水倒也是夠喝的。”
“再然後,又來了一個和尚,一條扁擔三個和尚,一個願意去打水的都沒了,結果三個和尚沒水喝了。”
聽到蘇璟這個故事,劉半仙的臉色微變。
“不是,蘇公子,咱們也不是三個和尚,這輪流挑不就行了,還有一個人能始終休息會呢。”
劉半仙回答道。
和尚挑水的故事,自然是一下就能聽明白的。
無非就是換成抬的之後,不平衡了,大家就都不願意幹了。
蘇璟笑著說道:“那也行啊,那我可不願意先抬,伱先來,反正也快到了,我估計輪不到我了。”
剩下還有多少路,劉半仙根本不知道。
“那還是算了吧,既然快到了,那就不用麻煩了。”
劉半仙立刻打了個哈哈,沒再多說什麼了。
蘇璟笑笑,繼續上路。
情況也和蘇璟所說的一樣,並沒有過多久,三人來到了小院內。
“就放院子行了,我待會就要用。”
蘇璟支稜了一句,然後便走進了廚房,打了瓢水潑了潑臉。
這一路,還是出了不少汗。
朱棣也學著蘇璟的做法,簡單的洗了把臉,而劉半仙癱坐在院子內的石凳上,根本不想動。
“累死我了!”
劉半仙喘著氣,順帶打量著蘇璟的屋子。
與他想象的高門大院還是有些區別的,院子雖然不小,但看起來很簡單。
同時也不是什麼溧水縣的核心位置,只能說一個一箇中等偏上的居所。
當然了,劉半仙並沒有因此有任何的輕視蘇璟。
真正的貴人,肯定是有著自己的格調的。
“劉半仙,你不洗把臉嗎?”
蘇璟朝著劉半仙走來,一瓢水放到了石桌上。
“多謝蘇公子。”
劉半仙接過水瓢,簡單沖洗了一下臉,舒服了不少。
“不知先生今日可有什麼事?”
朱棣朝著蘇璟開口道,他很迫切,因為他的時間就三天。
蘇璟笑道:“沒事,你若是有什麼疑惑,儘管問吧。”
他自然是清楚現在朱棣的心思,多上課麼。
朱棣看了一眼旁邊的劉半仙,似乎是想說什麼,但又沒說。
劉半仙是個懂事的人,立馬起身道:“既然已經知道蘇公子的住處,那我就不打擾了,先走了。”
劉半仙是想跟著蘇璟尋富貴,但他也不是那種死纏爛打的型別。
先前不過是找不到蘇璟,便一直在街上當街溜子。
現在這會找到蘇璟的住址,那日後再找也就方便了。
“等等。”
蘇璟喊住了劉半仙。
劉半仙停下腳步,問道:“蘇公子還有什麼事嗎?”
只見蘇璟從懷裡掏出了兩串銅錢:“這二十文一半是你給木頭算命的錢,另一半幫我運木頭的錢,收好。”
二十文!
劉半仙那是眼前一亮,當即就接了過來:“蘇老闆真是大氣,那我就卻之不恭了。”
雖然劉半仙也很想硬氣一下,但現在他實在是囊中羞澀,二十文不算很多,但也不少了。
“那不送了。”
蘇璟擺擺手,對於這個劉半仙,倒也覺得有幾分有趣。
一個能算木頭的半仙,應該還是有點本事的。
劉半仙剛走遠,朱棣便立刻朝著蘇璟問道:“蘇先生,您對這劉半仙到底是怎麼想的?”
“啥意思?我怎麼沒明白。”
蘇璟看向朱棣道。
朱棣說道:“我以為蘇先生對於算命這等事,應該是沒有什麼興趣的。”
“大哥也曾經告訴過我,蘇先生所醉心的乃是科學,而科學講究的是看透事物的本質,算命顯然不在其中吧。”
朱棣在來蘇璟這裡之前,那可謂是做足了功課。
蘇璟笑道:“原來如此,那燕王這是覺得算命不是科學,所以我不應該和那位劉半仙糾纏太深是嗎?”
朱棣立刻低頭道:“學生不敢。”
蘇璟淡淡道:“不必如此拘謹,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是好事。算命這件事吧,我和你父皇一樣,都不是太相信,我寧願相信人定勝天。”
“不過呢,剛才你也和我一起看見了,那劉半仙是真的將木材的優劣給算出來了,我實在是好奇。”
“科學是看透事物現象的本質,那這算命的本質又是什麼呢?科學是尋求答案,而不是直接就有現成的答案。”
這是蘇璟的實話,他是真的很想知道,這劉半仙到底是怎麼算出來的。
兩根外表看起來並沒有太大差別的木頭,竟然只是一眼便分辨出了其中的優劣。
這個秘訣,蘇璟是真的很感興趣。
朱棣點頭道:“學生受教。”
蘇璟笑道:“燕王今天想學啥,直接說吧,反正我今天剩下的時間估計都在這個院子裡做木工了。”
說話間,蘇璟已經拿出了工具,繼續未完成的手工。
當然了,還是用的之前的木頭,畢竟練習還未結束。
兩個輪子已經搞定,剩下的是搞定腳踏車的主體框架。
在這個問題上,蘇璟還是仔細的思考設計過的。
因為沒有齒盤和鏈條傳動,所以蘇璟這個腳踏車,一開始考慮的是直接蹬地走。
但這個方案蘇璟立馬就否決了,蹬地走的腳踏車,根本不符合人體雙腿的功能。
然後,蘇璟便有了另外的一個方案,就是幼兒腳踏車的方案。
在前輪的中軸處,直接新增兩個踏板。
無需齒盤和鏈條傳動,直接在輪子上踏踏板,幼兒園的小學生最常用的腳踏車便是如此。
只不過,因為成人體型的關係,蘇璟也得將腳踏車的重心往前移,不然蹬車的時候就容易摔倒了。
“先生,你昨日同學生說過這大軍糧草的保障,學生在想,糧草之重要,無可比擬,若是陷入無糧之境地,又該如何保證軍隊的穩定呢?”
朱棣恭敬的朝著蘇璟詢問道。
他的角度也很獨特,既然糧草重要,那自己遇到了斷糧的境地,又該如何?
將自己可能遇到的危險境況模擬出來,提前想好對策,如此方能百戰百勝。
蘇璟抬頭看了一眼朱棣道:“這種事我也不知道,斷糧便是捱餓,一天兩天尚且可以,若是時間久了,餓極了那是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的。”
“人的求生欲往往會讓人做出一些無法想象的事情,比如大災之年的啃樹皮,吃觀音土,甚至是人相食。”
“軍隊或許會好上一些,但也差不多,如果非要我給個建議的話,那就是在還沒有徹底被飢餓打垮喪失戰鬥力之前,背水一戰。”
說完蘇璟便開始製作起了腳踏,這個部件不算難,因為蘇璟沒想過要做成鏤空的,只要木板加一根彎曲的棍子連線就行了。
朱棣有些失落,因為沒有從蘇璟這裡得到想要的答案。
他還在想,是不是因為自己不夠優秀,所以蘇璟不願意教他。
“燕王,與其想要怎麼在斷糧絕境下保持穩定,戰力不減,不如早早做足準備,正面擊潰對手。”
蘇璟淡淡道:“以弱勝強,以少打多,還有歷史上各種在劣勢條件下擊敗對手的案例,雖然看著很是振奮,有著主將無比的智慧。”
“但若想百戰百勝,永遠都是以正合,奇謀可用,卻非正道。”
蘇璟是沒打過仗,不過商戰倒是經歷過不少。
在商業領域,想要贏最簡單的辦法,其實就是錢多。
資本厚度,永遠是決定勝利的首要條件。
朱棣愣了一下,因為蘇璟說的這些,好像和平時他的老師們說的沒多大區別。
難道蘇先生是真的沒什麼好教的?
朱棣內心升起了疑惑,但一想到那個鴛鴦陣,還有黃金比例的排兵佈陣,他又將這個疑惑收了起來。
更不要說大縱深作戰理論了!
沒錯!
朱棣突然意識到,蘇璟教導自己的兵法或者是戰法,好像大多是未來風的。
在蘇璟的口中,那些奇奇怪怪的火器,還有火車這樣的交通工具,全都是現在的大明所不曾擁有的。
“先生所言,學生謹記。”
朱棣點頭,然後繼續道:“先生以為,未來之戰爭,最重要的是什麼?”
“未來?多遠的未來?”
蘇璟頭也不抬,直接回答道。
朱棣立刻道:“百年之後。”
蘇璟笑道:“和現在一樣,該怎麼打還是怎麼打,差別不大。”
“那若是千年呢?”
朱棣又問道。
蘇璟手裡的活計停了下來,這時他才意識到,這是朱棣的問題。
“千年太長,我可猜不到。”
蘇璟搖頭。
這倒也不算是騙人,畢竟千年之後,那在蘇璟上輩子算都是幾百年後的未來之事了。
朱棣看著蘇璟說道:“那先生何以說百年之後,戰爭依舊是這樣呢?”
蘇璟笑道:“往前推一百年不就可以了,百年前的戰爭,與現在差別很大嗎?”
朱棣想了想,回答道:“不算很大。”
蘇璟說道:“這不就對了,百年前和現在不大,那麼現在和百年後也不會差別很大嘍。”
“可是現在因為蘇先生您對火器的改進,戰爭的方式難道不會因此而改變嗎?”
朱棣好奇的說道:“您之前與我說的那些縱深理論,不同的兵種和武器之間的配合,完全不是現在該有的戰爭模樣。”
“而現在先生你說百年後也差不多,那豈不是說明,先生之前教我的那些,是數百年後才會出現的東西?”
朱棣的腦子其實一點不笨,除了不愛讀書。
現在的他,已經察覺到蘇璟的一些不同尋常之處了。
“沒錯。”
蘇璟也沒否認,直接點頭道:“這些都是我在夢中所見所學。”
先前蘇璟便和朱元璋用夢中九年義務教育老師的理由解釋過一次了。
現在和朱棣解釋,那就更是手到擒來了。
“夢裡?”
朱棣一臉詫異,對於這突然的轉折,還有些無法接受。
蘇璟笑道:“不然燕王覺得,我怎麼能知道這麼多呢?生而知之的人可沒有,我也是需要學習的,只不過我是在夢中所學罷了。”
“原來如此,蘇先生真乃奇人!”
朱棣很快就接受了這個設定,就和他的父親朱元璋一樣。
……
與此同時,京城。
紫禁城,奉天殿內。
“陛下,這是各府州推薦上來的監生名單。”
宋濂躬身低頭道。
朱元璋的面前,一份摺子鋪開,上面是滿滿的監生名單。
所謂監生,就是指國子監生員,說白了,就是國子監的學生。
這是老朱規定的,凡天下府州縣各學,每年貢舉一名到國子監學習。
到了後來呢,舉人會試落榜的也能入監,當然這是後話。
朱元璋的目的也很簡單,讓這些優秀的讀書人,可以在國子監更好的學習,這樣科舉取得一個好成績,也能為大明增加人才。
不過他不傻,知道這監生的名額,很可能並不會落在自己想給的讀書人手裡。
“宋濂,這些監生,你可都有親自檢驗過,才學是否都具備?”
老朱朝著宋濂問道。
宋濂立刻回答道:“回稟陛下,這些監生的文章老臣都已看過,具有才學,可入監。”
“文章?”
朱元璋眉頭一蹙道:“光是文章可不夠,治理天下可不是靠文章就行了。”
宋濂躬身道:“老臣明白,入監也只是開始,到了秋闈之時,大明的棟樑自會顯現。”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