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章:訴苦,風起明末,羅小明,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很清楚,你們都是無奈從賊。」
校場之上,眾人的表情都被陳望盡收於眼底。
陳望並沒有讓募兵官強迫募兵,而是開出條件在各營之中,只招募自願應徵的。
「你們的家人,我會派人去三水城的安置營地之中盡力去找。」
強扭的瓜不甜,強徵的軍兵心中必然生出怨恨。
這份怨氣不應當出現在新軍之中,而且也沒有人知道這份怨氣會在什麼時候爆發出來。
而陳望開出的條件,最基礎的是每月一兩餉銀。
只要被選上,第一個月的餉銀由募兵官直接發到手上。
三月之後按照考校等級算錢,普通的戰兵如果達到最高的等級,一個月可以拿到二兩半的白銀。
第二便是,如果有家眷在闖軍的老弱營中的,會派人去找尋離散的家眷。
如果尚在的話,可以為其送上糧米,保障其基本的安全。
校場之上,很多人的眼神不再只是麻木,而是多了些許的神采。
他們很多人的本來已經心灰意冷。
但那些走入營中的募兵官卻是給了他們一個希望。
雖說很多人的心裡都怎麼不相信第二個開出來的條件。
但對於他們來說,這是最後的希望,也是唯一的希望。
陳望很清楚這些人的心理,不過他並沒有開出一張空頭支票。
他登記了每一個人的名字,包括戶籍,所住的地方,幾口人都讓人記得清清楚楚。
陳望特地問了左良玉現在三水的情況。
邠州那邊已經派了官吏前去管理如今滯留在三水的老弱。
三水城外只有三四萬的老弱,安置分籍等事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完成。
到時候只需要按照戶籍的索引,逐戶盤查就能找尋到人。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資訊確實沒有什麼錯漏。
等到調令下來,前往寧州之時必然會路過三水。
到時候有空閒的時間,讓這些新兵和他們的家人可以短時間的重聚幾日。
一為收軍伍之心。
二為在軍伍立信。
收心立信。
朝廷的信用在陝西已經是用的差不多了。
「陝西的事情,我很清楚,遼東也受過災,而且也連年的災荒。」
「災荒不休,但是賦稅、徭役卻未止。」
「我陳望,只不過是一介武夫。」
「在遼東我沒有辦法,在陝西我也沒有辦法,我實在無能為力。」
陳望提高了些許的聲音,握緊了拳頭,重重的敲響了身前的發言臺。
巨大的震響聲透過擴音的喇叭,轟然傳入了眾人的耳中,所有人的注意皆是為之一定。
「無能為力!」
陳望提高了聲音,再度重複了之前所說的無能為力這四個字。
這四個字並不難理解。
「我們都一樣,在面對天災人禍之時,都沒有任何的辦法。」
陳望沒有再說你們,而是改用「我們」作為代稱,將把自己也放在集體的概念中。….
校場之上,很多軍兵麻木的面孔多了一絲觸動。
陝西連年大旱,但是陝西的百姓沒有能夠等來賑災的糧食,等來的是一封接著一封的加徵文書。
崇禎元年,陝西飢,延、鞏民相聚為盜,一年無雨,草木枯焦。
崇禎二年,陝北大旱,延安府縣、餓殍載道、人互相食。
崇禎三年,陝北再逢大旱,米脂夏秋無收、秦連歲旱,清澗大飢,
連歲皆飢。
災荒不斷持續,不斷蔓延,而賑濟遲遲未來。
大量的百姓、軍卒只能是背井離鄉,從賊作亂。
陝西內地承平日久,忽鬧兵荒、人無固志、分起從亂。
點燃這第一把火的人並非是什麼英雄豪傑,他不過只是一個平常人。
他的名字也很平常,他的名字叫做——王二。
王二在白水發起的民變,猶如是一粒火星落入了乾枯的草地之上,霎時間便是引燃了枯草。
大火轉瞬之間已成燎原之勢,旦夕之間,便席捲了整個陝西。
「這裡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有著各自的經歷,都經歷著不同的苦難。」
「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之人,難以清點。」
陳望舉起了右手,緊握成拳,高聲道。
「很多人都說,命運由天定,無能為力,是命當如此!」
「但是我從來都不相信這種說法!」
陳望停下了言語,他的目光從校場之上一眾軍兵的身上緩緩掃視而過。
「天下間最為痛苦的事情,便是無能為力。」
「眼睜睜的看著一切的發生,但是卻無能為力,毫無辦法……」
校場之上很多人的眼神之中都顯露出了痛苦。
陳望的話語如同利刃一般,戳到了他們心底最深處的傷疤,揭開了他們痛苦的回憶。
天災不斷,人禍不休,官吏腐敗橫行,士紳豪強霸道。
面朝黃土背朝天,烈日當空也要在田地之中勞作。
哪怕被烈陽暴曬至皮開肉裂,也不能有絲毫的怠慢。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刻也不敢怠慢。
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
他們沒有等來日子變好,等來的是如潮水般湧來的流寇。
多年辛勤勞作所獲的微薄成果都被付之一炬,甚至連性命都難以保全。
一年三百餘天,不敢歇息一日。
好不容易收了糧下來,要想交稅,還得先要找糧商折換成白銀才能交稅。
那些糧商用「入稱」買進,「入稱」比起官稱大得多,本來一石的糧食上稱之後最低甚至變成了七鬥。
糧商以將一石的糧食,按照七斗的價格收入。
而在買米的時候,糧商又用‘出稱,賣米,本是買一石糧的錢,卻只能買到七八斗。
徭役、賦稅如同大山一般壓在他們的肩上。
「我陳望一路走到如今,我只明白一個道理,一個十分淺顯,十分簡單的道理。」….
陳望握拳下錘,再度敲響了身前的宣講臺。
沉悶的敲擊聲猶如是一柄重錘一般,敲打在校場之上一眾軍兵的胸腔。
「這個世界上任何東西,任何的事物,所有的一切都是‘爭取,而來的,沒有‘等待,來的。」
「如果不去抗爭,如果不去爭取,如果只是等待。」
「那麼在未來,仍然還會有無數無能為力的時刻在前方等待著。」
「在之前,你們沒有辦法。」
陳望壓低了聲音,沉聲道。
「但是現在一切都已經改變。」
「你們不再是農民,你們不再長工,你們現在是營兵。」
「你們手中拿著的不再是鋤頭農具,你們的手中將會拿著長槍刀劍。」
「沒有人再能夠隨意欺辱你們,校場之上的每一個戰友都是你們的後盾,包括我在內!」
陳望環視了一圈校場之上的眾人,鄭重道。
「你們立下的所有功勞我都
不會將其忽視。」
「我不會永遠只是一名遊擊,同樣的,你們也不會永遠只是一名普通的軍兵。」
「在將來你們也可以成為隊長、旗總、百總、把總、千總,甚至和我一樣,成為遊擊獨領一營!」
……
注視著太陽逐漸西斜,陳望的心也逐漸的向下沉去,慢慢的歸於平靜。
白日裡所說的一番話只是一個引子,陳望很清楚白日宣講的效果。
僅憑一席話便想要改變、扭轉人的觀念無疑是極為困難的。
其實他所說的一切,都只是為了喚起那些新兵心中的鬥志,在眾人的心中埋下一顆種子。
真正能夠改變其思想的,是接下來的***。
在這個時代,講國家,講民族,講大義,很多人都不會在意。
因為他們連活著都已經十分困難,倉稟實而知榮辱,衣食足而知禮節。
國家、民族、大義,太過於遙遠,太過於虛妄。
幸福的人生多是千篇一律,不幸的人生卻各有悲苦。
相同的遭遇,不同的苦難最能夠打動人心,使得其感同身受,使得其同仇敵愾。
這些新兵多是三水和真寧、還有寧州周圍被裹挾入賊的鄉民。
他們基本都是農戶、工人,在封建社會之中處於社會之中的最低層,一直以來都是被剝削壓迫的物件。
正常的年份只能勉強度日,遇到荒年災年。
沒了糧吃,就得找地主借,春借一斗,秋還一斗三升。
還不上欠款,只能繼續欠著,說白了就是高利貸。
很多人被逼著無路可走,只能賣兒賣女,乞討他鄉。
在平日間,他們很多人便已經是受盡了欺凌。
而當那些流寇到來之後,強行將他們裹挾入營。
他們被編為飢兵,臨戰當先,作為炮灰,朝不保夕。
營地之中,燈火逐漸燃起。
夜晚的黑暗使人畏懼,同時也使人變得更為情緒化。….
陳望站在瞭望臺上,俯瞰著營地之中。
兩千七百人,一共六司的戰兵,皆是處於各自的駐地之中。
陳望一共派了六個人去宣講,下到了每司之中。
現在他身邊能用的人並不多。
但是做這件事六個人已經足夠了。
他們所需要做的只是引導,引導著底下的軍兵說出他們各自的曾經遭受的苦難。
絕大多數的普通農戶或多或少都受過地主惡霸欺凌和侮辱,被捲入了流寇的浪潮之中,戰亂使得他們失去了一切。
起初,營地之中只有寥寥的聲音從不遠處傳來。
而後伴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響亮的聲音響了起來。
在瞭望臺上,陳望看得分明,營地之中的很多新兵情緒已經是開始變得激動了起來。
原本傳來的喧譁聲之中,混雜著哭聲一同傳來。
陳望並沒有慌張,但是他身旁的一眾親衛全都神情緊張無比,皆是擎刀在手。
在他們看來,這是營嘯的前兆。
陳望只是抬了抬手,止住了周圍一眾親衛的舉動,這一切都是在預料之中。
這並非是營嘯的前兆,陳望很清楚。
而且就算真是營嘯,也不會出什麼大的騷動。
這裡的軍營之中就是連一塊大一些的石頭都找不到,這些新兵接觸不到任何的兵刃。
而與此同時營地之中的哭聲也正越來越大,已經是掩蓋了其他的所有聲響。.
羅小明
華書閣】www..com,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