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八章:田地,風起明末,羅小明,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望的神色微黑,他終於明白了漢中衛的衛軍為什麼這麼多的人還打不過張原了。
敢情大部分人甚至都是臨時拉來的壯丁老弱,衛中的正軍原本就沒有幾個。
和其他的衛所一樣,漢中衛在流寇入侵之前,原本實際只有半數的正兵。
其餘的兵額都被侵佔,這些空餉自然都是被指揮使、千戶、百戶等逐級瓜分掉了。
原本在籍差不多都是滿編,如今之所以只有三四千在籍,還是因為連番的大戰,一時間難以補上兵員。
再給譚應鳳這些人一點時間,漢中衛在書面上又會有五六千的正軍。
「除去這些正軍之外,衛內還有多少能用的人。」
陳望穩了穩心神,反正他也沒有真的將打仗的希望寄託在衛軍的手中。
自己麾下有差不多六千三百左右的正輔營兵,武備還算充足,完全稱得上是甲堅刃利。
這其中大部分人都跟著他和流寇爭鬥過多次,而那些從流寇飢兵序列之中新募的營兵們,也在興安的守城戰中得到了歷練,並非是沒有見過血,沒有上過陣的新兵。
興安一戰,高迎祥拿興安城練兵,陳望也在拿著闖軍練兵。
況且張獻忠、劉國能等人現在正在鄖襄一帶鏖戰,完全沒有一星半點想要往西進入漢中府的想法。
如果原本的程序不變,因為盧象升被北調的,鄖襄等地明軍的守備力量如今可謂是處於最為虛弱的時候。
面對著張獻忠、劉國能等部的勐攻,根本遮擋不住。
在接近年底的時候,張獻忠將會突破盧象升設下的包圍網,領兵順流一路往東而去,和革左五營的革裡眼賀一龍,還有左金王賀錦兩部會師,將烽火在淮揚地區點燃。
崇禎九年的下半年一直到崇禎十年的上半年,漢中府內基本沒有遭到什麼兵禍匪災。
「衛內……」
王元康神色難堪,目光閃爍,他向著左右各看了一眼,最後硬著頭皮說道。
「衛內堪用之人差不多有七八千人左右……」
這裡王元康用了一點心眼,王元康知道陳望口中的能用之人指的是什麼意思。
就是能夠作為人力的人,能夠屯田或是入軍的人,而不是老弱。
但是王元康卻是將不少的婦女都算了進去。
就算深究起來其實也說得過去,都說古代的中國是男耕女織的社會,很多人都誤會女性只需要織布洗衣做飯和處理家中的雜務。
但實際上很多的婦女都一樣需要下地勞作,相較於男子在體能上她們或許有些不足,但是她們的勞動量也並不小。
陳望看著王元康的眼神,心中對於王元康的小心思也猜得八九不離十。
他問出口後,便知道自己這個問題問的不太好。
在這個時代,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婦女還是男人,只要是普通的百姓大多都在貧困線上苦苦的掙扎。
他們哪裡能夠休息,又哪裡能夠放鬆,老人只要還能動也會需要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來補貼家用。
而小孩只要懂事了一點,有了些許的力氣,也要下地幫活,在家做事。
陳望翻閱著手中的文冊,這文冊之上的東西只能是做個參考,畢竟這是官面上的東西,實際上很多東西出入都極大。
一名正兵就代表著一戶人,按照一戶差不多有五人來算的話,一個滿編的千戶所人數大概在五千左右。
漢中衛下轄五個衛所,若是滿編,整個衛的人數應該有兩萬五千人左右。
但實際上漢中衛內哪裡有那麼多的人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衛所制不斷
的崩壞,軍戶逃散嚴重,漢中衛總人口基本上早就下了兩萬人。
而後連年的動盪和戰事,漢中衛軍接連遭遇敗績,損兵折將,很多百戶所被攻陷,很多衛內的軍戶被屠戮。
如今整個漢中衛的總人數已經是降到了一萬一千餘人,減員極為嚴重。
按照祖制,明朝軍戶一戶差不多分配的軍田能有五十畝左右。
同時撥給牛具種子等,以讓軍戶們們耕種養瞻,專心備戰。
但是現如今,衛軍是什麼情況,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明時,一百畝地便是一頃,也就是說一個百戶所需要耕種的土地差不多在五十頃左右。
一個千戶所要耕種的土地便是五百多頃。
漢中衛有五個千戶所,算下來,按照充足的來算,漢中衛應有兩千八百頃的地,足足二十八萬畝。
但是現如今漢中衛怎麼可能擁有那麼多的土地。
原先的漢中衛只設了三個千戶所,後面的兩個衛所還是增設,人數其實一直都沒有滿編,分的田地就更不用說了。
兩百年下來,再牢固的祖制也禁不住年歲摧殘。
如今漢中衛普通衛軍的田地所擁有的軍田長年下來,大多漢中衛內各級衛軍軍官們侵佔得差不多了。
他們名義上還是衛軍,但是私底下卻早已經是成為了各個軍官們的佃戶。
軍戶們的田租比普通民戶們要重了的多。
一年所種收成其中屬於軍戶的極少,十成能夠到手三四成都已經是上官開恩了。
衛所制的崩壞,明朝自身也很清楚。
他們不是沒有想過如何阻止衛所制的崩壞。
在中後期時,明庭為了改變各地官員軍將侵貪軍戶屯田的情況,按照官職大小給每位軍將一定的養廉田。
但是養廉田給下來,實際上卻是收效甚微,各地衛軍的軍官仍然不斷的剝削。
而除去軍官們的剝削之外,很多軍田還被富戶豪強所欺戰。
衛軍地位底下,因而很多衛所田地被侵佔,連求告都沒有門路。
原本漢中衛還有差不多一千八百多頃的田地,因為漢中府內的田地還算富庶,過的也不算很差。
但是自從瑞王被封了過來之後,漢中府內大半的田地都歸屬了瑞王。
藩王就藩,朝廷不僅僅會給與大量的錢財,還會從當地割下大量的田地,將其作為藩王的田產。
漢中衛不少的軍田都被劃到了瑞王的名下,如今整個漢中衛的名下,只剩下了一千三餘頃的田地。
陳望估算了一下,就算上隱匿的一些田地,應當也不過能有一千四百頃左右的田地。
這些田地之中,好的基本上應該都被侵佔了,剩下的應該大部分都中田和下田。
近年天災不斷,漢中府雖然沒有受到多少的災害。
但是田地減少,漢中府內又屢遭動盪,漢中衛的衛軍們不僅需要服兵役,還需要交納沉重的租額。
軍餉遲遲不發,就是戰死也沒有多少的撫卹,大部分的軍戶都已經是不能湖口。
「十五歲以上,四十五歲以下的男丁有多少。」
陳望合上了手中的文冊,重新開口問道。
王元康微微一怔,而後神色驟然晦暗了下來,在沉默了片刻之後,才悠悠道。
「除去正軍之外,差不多隻剩下兩千多人……」
漢中衛如今情況極差,大部分的男丁都戰死在了沙場之上,留下的多是老弱婦孺。
這數年以來,各地衛所時常家家戴孝戶戶披麻,每逢大戰,衛所之中哭喊聲更是連成一片。
身為軍戶,他們沒有權力拒絕朝廷的徵調……
他們能夠做的,只有接受這一切,然後拿起簡陋的武器走上戰場,等待著屬於自己的命運。
「情況我大致已經明瞭。」
陳望銳利的目光從堂中的眾人身上一掃而過,眾人皆是感覺有些心驚肉跳。
「對著公桉文冊很多東西都看不出來,我想要去各地的衛所走一趟,看一看具體的情況。」
原本找尋機會坐在遠處的譚應鳳更是如坐針氈,汗毛豎起。
陳望的眼神讓他感到極為不自在。
「幾位誰有時間,陪我走上一趟?」
陳望話音落下,譚應鳳、李士齊、楊明才三人皆是下意識的將目光放在了王元康的身上。
「王僉事往日裡面一直都負責著屯田、軍械還有驗軍等事務,既然陳大人想要下去視察,有王僉事陪同自然是最好不過。」
譚應鳳想都沒有想,直接便湊到了陳望的身側,低眉順眼的直接給王元康賣掉了。
王元康的嘴角忍不住抽動了一下,這狗攮的譚三愣,就沒有做過幾件好事。
每次遇到難辦的事情,都是他出來頂鍋。
王元康在心中破口大罵,但是罵歸罵,他知道自己多半是逃不過這些事情。
「卑職在衛中的公務處理了大半,只餘下少許可以暫時放在一旁。」
「大人想要了解衛內的事務,卑職可以陪同大人一同前往。」
王元康恭敬的低下了頭,雙手抱拳行了一禮。
反正都是要去,不如主動一點,還能多多少少的賣個好。
在天空之上盤旋的飛鳥都能被陳望看的清清楚楚,幾人之間眼神的交流自然也是沒有瞞過陳望一星半點。
早在來時,陳望也做過了一點功課,從關啟林和杜武剛,還有跟在周遇懋麾下的幾名千戶的口中得知了漢中衛內大概的詳情。
譚應鳳基本只管一些重要的、油水豐厚的事情,為人膽小,極少上陣。
但是官面之上辦事辦的極好,所以一直以來不僅沒事,反而還因為下屬掙來的戰功得了幾次封賞。
指揮僉事楊明才,因為主管備禦、出哨、入衛基本也是留守在後方。
指揮同知李士齊倒是上過幾次陣,雖然敗多贏少,但是起碼也有勇氣上陣。
王元康在幾人之中處於邊緣的位置,他負責的事務看起來重要,油水也很是豐厚。
但是這一切只是看起來。
這幾項東西如果放在太平時節,自然是油水豐厚的職位。
掌管屯田,意味著可以給自己名下劃分田產,可以操作的空間很多。
而驗軍,可以決定正軍的名額,自然可以收受錢財。
掌管軍械直做,又可以從中中飽私囊,剋扣銀錢。
但是現在的時節,卻並非是太平時節。
這個時節這些事情,現在全都是冤大頭需要的做的事情。
每次到了要上交糧食,交付軍械的時候,王元康必定少不了被狠狠的罵上一頓,驗軍的時候更是折磨。
朝廷徵調衛軍,要想法設法要湊到限定的人數,不然責罰下來,他一個小小的指揮僉事哪裡能夠頂得住鍋。
「既然王僉事沒有其他太多的事情,那就先走吧。」
陳望站起了身來,他要了解的事情已經大致瞭解的差不多。
心中對於譚應鳳等人也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有了應對的方案,當下也不再準備在衛內多待。
「恭送陳大人。」
潭應鳳最先起身,躬身彎腰,顯得極為恭敬。
而後李士奇、楊明才兩人也是站了起來,一起相送。
王元康慢了一點,最後一個站起。
「不必再送了,巡撫大人之命是讓我整頓屯田、營操、軍械等後援之事,你們幾人身上的責任暫時不變,至於我這邊,我會和王僉事分說。」
陳望被幾人送的一直到了官署的大門,擺了擺手。
「衛中軍士缺乏,軍戶逃亡死傷嚴重,此事我已有定計,我會上稟巡撫請求勾軍填充。」
聽到陳望所說的話,譚應鳳臉上終於露出了一點笑容。
雖說他感覺如果陳望來管這些事情,恐怕會影響他一部分的利益。
但是陳望是漢中鎮的鎮守副總兵,這些東西被陳望管後,到時候不需要他們來費盡心力的操練軍卒。
而且陳望還提到了軍械,衛中的軍械局就是燙手的山芋,每隔一定的時間就要上交不少的軍械去往西安府內。
「全聽大人吩咐。」
譚應鳳低眉順眼,躬身垂首,顯得恭敬無比。
陳望沒有在將精力放在潭應鳳的身上,只一步便跨上了親衛牽來的戰馬。
一眾親衛也俱是找到了各自的戰馬紛紛跨上,一時間整個衛指揮使官署之前一陣馬嘶人沸。
「王僉事,上馬吧。」
陳望居高臨下的看了一眼王元康,指著一旁親衛遷來的另一匹戰馬,對著王元康吩咐道。
王元康應了一聲,也翻上了戰馬,不過看他騎馬的模樣,就知道騎術不精,應該是沒有多少的經驗。
陳望的目光從站在官署之前的眾人身上一掠而過,而後抬起頭看了一眼身前蕭條清冷的漢中衛城。
數百年的歲月悄然而過,萬事萬物都在發生著變化,新的事物終究取代舊的事物,而現在正是革新進取之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