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eva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百四十一章 憤怒,卷飛全家後我躺平了,Loeva,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別說海家兄妹了,鎮國公周老元帥和他的兒子們,以及老軍師、謝文載等人剛剛看完黃知府送來的王老六供詞時,也不由得心頭一涼。
他們雖然已經知道杜伯欽是叛徒,跟孫家人早有勾結了,卻萬萬沒想到,他的目標不僅僅是一個周家,連西北邊軍其他的將領,他都不打算放過,還直接打上了各家兒郎的主意!
誰家的孩子不珍貴?就算是子嗣繁茂的人家,每個孩子也是從小精心養大的,冷不防一場賽馬就折了,誰家不痛徹心扉?哪怕沒有丟了性命,而是傷了、殘了,也照樣能叫人心疼死!對導致了這一切發生的人,誰心裡會不怨恨呢?哪怕整件事看起來只是“意外”,死傷者的家屬也難免會遷怒一起參加賽馬的別家孩子,並怨恨到他們家人身上。
若真讓杜伯欽陰謀得逞,別說周家與其他將領們有可能會反目了,就是整個西北邊軍,都有可能會亂成一團。眼下這種一團和氣一致對外的好氣氛就會蕩然無存。到時候,還說什麼抵禦外敵?只怕光是維持目前邊疆的安穩局面,都要更加艱難。
鎮國公父子頓時就怒了。他們從前還曾經欣賞過杜伯欽這個姻親,如今只覺得自己瞎了眼,竟然沒發現這不但是一隻白眼狼,而且還是條毒蛇?!
周家幾時虧待過他?明知道他才幹並不十分頂尖,也看在他妻子與岳家的份上,助他升到了一衛指揮使的位置上,因怕他處理不來軍務,又派了得力的人手去長安前衛輔助,直到他能獨當一面為止。周家沒有讓他繼續往上升,是因為以他的資歷與軍功,做到衛指揮使就已經有些勉強了,再往上就太出格了,憑他的才能也應付不過來,誰知他竟然覺得周家阻礙了他的前程?!他以為他憑自己的真本事,真能再往上升嗎?還是覺得孫閣老是衝他的才華,才會拉攏他的?!
兵部高官又是什麼了不起的職位?沒有兵權,再大的威風也是虛的。自打西北邊軍找到了掙錢換軍糧軍資的方法後,就不需要再看兵部的臉色了。難道周家不聽兵部調令,兵部尚書就敢動周家手中的兵權了嗎?!
這種官職,周家人若有興趣,還怕當不上嗎?只是他們一直謹守邊軍本分,不曾進京罷了。沒想到杜伯欽策劃出這許多陰謀詭計,打算一口氣暗算西北邊軍各家將門,為的就是這麼一個官職,簡直就是笑話!
他還不如直接向鎮國公開口,說自己想去兵部任職,在朝中為西北邊軍做個內應呢!
若他真的開了這個口,鎮國公肯定會助他實現夢想,根本不需要他去殺誰或害誰,也不需要他送出獨生兒子做人質!
瞧瞧孫家人打的如意算盤,只需要派出幾個死士,再許諾一個兵部高官的職位,剩下什麼都不用操心,杜伯欽就能全包了。計劃失敗,孫家只是損失幾個死士而已,要揹負責任的只會是杜伯欽;可要是計劃成功,孫家就能嚴重打擊政敵周家,還能讓西北邊軍損失慘重,若空出幾個缺來,正好方便孫家派出自己人去搶佔。先前他們派孫永祿花了十年功夫都沒辦到的事,一個杜伯欽就辦到了,簡直就是血賺!
至於這種陰狠的做法會給大楚的邊軍與百姓造成什麼不良影響?只怕孫閣老和他的家人根本不會考慮吧?
鎮國公真心覺得,自己先前對杜伯欽的態度過於和氣了。就衝他對長安城中各家將門所抱持的惡意,鎮國公府都不能就這麼輕易放過他,讓他繼續安穩待在長安前衛指揮使的位置上,等到朝廷下令撤了他的職為止。
萬一孫閣老在朝中設法阻擾撤職之事,讓他得以留任怎麼辦?
萬一孫閣老直接把人調去兵部任高官怎麼辦?
雖然西北邊軍如今用不著看兵部的臉色了,可這麼一條毒蛇若是安然無恙地脫身高升,誰能咽得下這口氣?!
黃知府親自前往鎮國公府送供狀,臉色也不是很好看。他其實算是皇帝頗為看重的官員,簡在帝心。若無意外,他在長安六年任滿後,就要回京直入大理寺了。熬夠年資以後,也有可能入閣拜相。他自認為在地方上任職父母官多年,沒少見識人心險惡,卻不得不承認今日才算是開了眼。
象杜伯欽這樣佔盡了好處,功成名就,還要心懷歹意,每天與同僚們相處得親親熱熱的,稱兄道弟幾十年,暗地裡卻在盤算著要殺人家兄弟子侄的惡人,實在是世間少有。
只可惜,這麼一個惡人居然跟皇帝的心腹重臣有聯絡,還與對方合謀定下了害人的計劃,若是訊息傳揚開去,還不知道會引發多大的震盪呢!
黃知府哪怕是再不待見杜伯欽,為了大局,也只能硬著頭皮,低聲向鎮國公請求,讓他不要把這件事宣揚開來,免得西北各位將軍誤以為孫家人是得到了皇帝默許才策劃出這種喪心病狂的陰謀。
過去皇帝對孫家人的偏寵偏信,以及對西北邊軍的苛刻,給西北軍民留下的印象過於深刻了。別說是周家人,就是黃知府身邊的心腹,聽了王老六的供詞後,也不免要懷疑一下,孫家此舉真的不是皇帝的意思嗎?
偏偏孫家人與杜伯欽都十分篤定,事成之後,後者想要的官職一定能到手,前者也一定能把自己人安插到西北邊軍來。若說他們背後沒有皇帝授意,誰信呢?西北軍民不知道朝廷高官、內閣首輔能有多大的權柄,他們只知道,朝廷是皇帝說了算的。
然而黃知府確信皇帝做不出這種陰險狠毒之事,必定又是孫閣老仗著聖寵自作主張。他過後肯定要給皇帝寫密摺,狠狠告孫閣老與杜伯欽一狀的。但在那之前,他得先確保鎮國公府不會誤會了聖上才行。
鎮國公府當然不會誤會。若是皇帝要動整個西北邊軍,陶嶽那邊不可能沒有收到任何風聲。哪怕是為了摯友謝文載的安全,陶嶽得信後都定然要知會周家一聲的。甚至連孫家人,鎮國公都懷疑他們可能只是起了要傷害周家傑出子弟的念頭,真正想到要把長安各家將門子弟都牽扯起來的,只會是杜伯欽。
只有他,生在長安,長在長安,深知各家將門私底下都有些什麼恩怨情仇,能最大程度地挑撥各家的關係。否則,若是兩家關係極好的將門遇到子弟“意外”墜馬,再傷心難過,也不會輕易反目成仇,那杜伯欽的挑撥豈不是就落空了?
鎮國公心裡清楚這一點,面對黃知府,說的也是實話。他知道這一切不是皇帝的授意,因此孫家對周家與整個西北邊軍的惡意,就更令人無法容忍了。
這不是周家一家一姓之事。西北邊軍一向對大楚忠心耿耿。孫家為了私利,不惜坑害西北邊軍的眾多將領及其家眷,即使他家的人將來能僥倖執掌西北邊軍,就真的能對皇帝忠心臣服嗎?
只怕到時候,同樣的陰謀,就要用在京城各家宗室權貴頭上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