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設計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七章 香檳已經準備好了,終極學霸,首席設計師,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牛津會議中心。
儘管牛津市在英國屬於一個比較有底蘊的城市,牛津大學在世界上也十分的知名,不過倒是也沒有多少重要的會議選在這裡舉辦,會議的規模都不大。
所以牛津會議中心平時人也都很少。
但是今天的這裡,卻變得格外熱鬧起來。
停車場中停滿了各種各樣的車輛,此外,還時不時有計程車停在中心的門口,然後從車上下來一些看起來就很有學問,像是什麼教授的人,走進會議中心。
一些從這裡經過,不知緣由的遊客們,就會非常好奇,這裡是要舉辦什麼會議,居然吸引了這麼多人?
而這個時候,他們就會抬起頭,然後便能看到在會議中心上面,高高地掛著一張海報,上面的圖片是李牧面對黑板思考問題的照片。
圖片的底部就介紹著:李牧的哥德巴赫猜想證明報告會。
看到這張海報後,那些遊客們就會驚訝起來。
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
這些遊客們立馬就會想起最近在網路上盛傳的熱點新聞——難住數學界數百年的哥德巴赫猜想得到了證明。
這個新聞早就在英國傳開了。
哪怕這個國家人民的平均數學水平,就像英國菜一樣在全世界出了名的差勁,甚至於前首相卡梅隆都算不出8×9等於多少,但是在這裡,哥德巴赫猜想的名氣也十分的大。
所以經過這裡的遊客就會頓時驚呼起來,有的人立馬拿出手機拍照,有的人則開始向門口的工作人員詢問能否參加這場報告。
但顯然,這樣的遊客都只能得到一個否定的回應——因為這場報告的座位已經預約滿了。
這個會議中心並不大,最大的一個會廳也就只能容納一千多人而已,而憑藉哥德巴赫猜想的名氣,吸引個一千多人來什麼的,根本就不是事。
所以,除非是世界知名的數學家,能夠直接拿到這場報告的門票,其他那些預約速度稍微慢了一步的數學學者想來都來不了,就更不用說這些單純來湊熱鬧的遊客了。
於是乎,這些遊客只能遺憾地離開。
但儘管如此,他們還是為這場報告帶來了一定的熱度,使得訊息傳開,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場報告的開始。
……
“人真多啊。”
依然是坐著懷爾斯的車,來到了牛津會議中心的外面。
看著人頭攢動的景象,李牧不由感嘆了一聲。
懷爾斯將車開進了停車場,同時也感慨道:“比我當年的那場報告會人要多了很多啊。”
他當年的那場報告會,也就只有百來個人而已。
李牧一笑,“畢竟當年也不像現在這樣方便。”
“這倒也是。”懷爾斯頷首。
他當年證明費馬大定理的時候,不管是出行還是資訊交流,都不如現在這樣容易,所以當年人比較少也是可以理解的。
與此同時,後排的座位上,跟著一起來的還有另外兩名懷爾斯的學生。
其中的湯姆·蘭德也忍不住驚歎:“這麼多人!李,我很好奇你以前都是怎麼做到幾千人面前說話,邏輯還能保持十分清晰的,如果換做是我的話,心中肯定緊張得不行。”
李牧摸了摸鼻子,笑著說道:“唔……這個問題嘛,我好像沒有遇到過。”
腦海計算機能夠幫助他時時刻刻保持理性的思考,除此之外,也能夠讓他不會產生類似緊張、害怕之類的無用情緒。
所以,這個問題他還真沒有考慮過。
“好吧。”聽到這個回答,湯姆只能無奈地表示:“看來我還是做不到像你這樣的自信。”
懷爾斯便笑呵呵對自己的這個學生說道:“等你能夠證明出哥德巴赫猜想這樣的問題之後,伱就能有李牧這樣的自信了。”
“哥德巴赫猜想?”湯姆當場選擇開擺:“那您還是讓我延畢吧。”
“哦?你確定?”懷爾斯眉頭一挑,說道:“那我可就真的讓你延畢咯?”
湯姆連忙說道:“不不不,我是開玩笑的,開玩笑的!”
眾人都笑了起來,一時間車裡面充滿了快活的氣息。
很快,懷爾斯也停好了車,四個人一同下車,前往了會議中心的入口。
一路上走來,李牧又有些疑惑的發現,怎麼在會議中心的外面還站著不少人,甚至於這些人的身旁還放著一個小黑板。
忽然間他就聽到其中一個人喊道:“我在好幾年前就已經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李牧只是後來者而已!數學界不能迫害我們這種真正有才能的數學家!”
李牧不由疑惑地問道:“這是什麼?”
懷爾斯表示見怪不怪:“哦,都是一些民間數學家,你應該懂得,哥德巴赫猜想在民間數學家中的地位。”
“就像每次國際數學家大會的時候,會場的外面也會圍著一大堆的民間數學家,他們會拿著他們的證明去找一些知名的數學家驗證,或者是宣傳他們已經完成證明了。”
“如果你否認了他們答案,指出了他們的錯誤,他們還會和你生氣。”
“咱們走快點,別被他們發現了。”
李牧:“……”
沒有說話,他只是立馬加快了腳步。
對於這種民科,他現在可謂是敬而遠之。
……
很快的進入到了會議中心裡面,來到了最大的會議廳中。
裡面,就更加地熱鬧了。
從全世界各地而來的數學學者們,都坐在他們的座位上,討論個不停,而他們每個學者的手上都拿著兩本裝訂好,厚厚的A4紙,自然就是李牧發表的那兩篇論文了。
任何進入現場的學者,都可以領取這兩本論文,以方便他們待會兒在報告之中進行筆記。
按照整個會廳1300多個座位,然後兩本論文加起來有150多頁,所以光是這些發出去的論文,就至少用了將近20萬張紙。
不過,對於這樣一場報告來說,這些都是值得的。
而隨著李牧進入會場,也立馬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作為整個數學界在今天的唯一主角,他也值得這樣的關注。
一時間,許多人也都向他打起了招呼。
李牧笑著回應著這些招呼。
只不過,在這些英語的招呼聲中,突然夾雜著一道中文的“李牧,你好!”,讓他感到格外的親切。
轉過頭一看,他便見到三名華國人向他走來,兩男一女的組合。
看了一眼他們的著裝,還有胸前的掛牌,李牧就問道:“你們是央視的人?”
這些人當即就點了點頭,笑著說道:“是的。”
其中為首的一箇中年男記者也向李牧伸出了手,鄭重道:“我是央視駐英國記者站站長尚培元,這兩位叫張濤和陳琳。”
“尚站長好,還有張記者,陳記者。”
李牧笑著和尚培元握了握手,說道。
“你客氣了。”尚培元笑著說道:“我們還得感謝你,幫助我們爭取到了這次現場記錄的機會。”
本來,李牧的這場報告會,BCC拿到了獨家轉播權,不過在李牧的爭取下,央視這邊也拿到了面對國內的轉播權以及記錄權。
可以說,這場報告只有這兩家媒體能夠在現場進行記錄和轉播,央視方面自然也很感謝李牧的幫忙。
李牧倒是擺了擺手,笑著說道:“你們也算是幫我宣傳,應該是我感謝你們才對。”
“哈哈,不管怎麼說,你也幫了我們大忙,我就先在這裡提前預祝你的報告會取得圓滿成功了。”尚培元說道。
旁邊的陳琳也點點頭,一臉地激動:“而且我們知道你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時的時候,也特別高興,老早就想來見一見你了,像是我,一直都羨慕你這樣數學特別好的人,這場報告會,我們可期待好久了。”
李牧笑道:“那就謝謝了!感謝你們的期待。”
“嗯。”尚培元點頭道:“那就不耽誤你了,加油!”
說出加油的同時,他也給李牧比了一個大拇指。
而旁邊的陳琳,以及另外一位張濤也都向李牧比了一個大拇指:“加油!”
沒有廢話,三位記者便回到了他們的位置上,也就是會場的最後一排。
李牧的心中微微感慨,正所謂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見到這三位國內來的記者,他心中也挺高興。
當然,接下來他也要好好的準備這場報告會了。
和懷爾斯以及兩位同門告別,前往了會場的後臺,開始進行最後的準備。
而懷爾斯也和兩名學生分開了,作為知名的數學家,他的座位一般都會被安排在前面,以方便他們能夠更好地聽清報告。
這些學生們段位不夠,所以就只能坐在後排了。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懷爾斯來到了第一排,找到了他的座位。
而十分巧合的是,他身旁坐的人就是法爾廷斯。
“喲,格爾德,好幾不見了,也來參加我學生的報告會了?”
懷爾斯笑呵呵地打了一聲招呼。
法爾廷斯瞥了他一眼,毫不給面子地說道:“你就不要把李牧是你學生這件事情,成天掛在嘴上了。”
“嘖,你還是一如既往啊。”懷爾斯倒是絲毫沒有在意,笑呵呵的說道:“我看你就是羨慕我的學生都很棒。”
“另外,聽說你認為最好的數學家,現在也終於變成四個人了,我就先替我的學生謝謝你的誇獎了。”
法爾廷斯面無表情地說道:“呵呵,你倒是不用代替李牧感謝我,反正你不在其中。”
懷爾斯聳聳肩膀,然後轉頭又看向了另外一邊坐著的人:“哇哦,德利涅,原來你也在啊,感謝你來參加我學生的報告會。”
德利涅倒是不像法爾廷斯那樣不給面子,只是沒好氣地說道:“我來這裡可不是為了聽你炫耀的,他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時候有你的幫助嗎?”
“這當然是有的。”懷爾斯說道:“那是在一個美好的早晨,我在圖書館偶遇到了李牧,而當時的他正陷入進了迷茫之中,然後我就給了他一點小小的引導……”
聽著懷爾斯的講述,旁邊的德利涅和法爾廷斯:……
md。
真是受不了這種傢伙。
於是兩個人很有默契地一同起身,對工作人員說道:“給我們換一個座位!”
“誒,別走嘛!我還沒有說完呢。”
懷爾斯趕快擺手:“好了好了,我不說了我不說了。”
德利涅和法爾廷斯這才作罷,當然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為沒有第一排的作為給他們換了。
接下來,雖然懷爾斯不炫耀了,但卻又拿起手中地兩本論文,時不時地指著上面的某個步驟,讚歎一聲:“這一步寫的可真不錯,有我當年證明費馬大定理時候的那種風範,不愧是我的學生。”
以至於德利涅和法爾廷斯兩個都已經六、七十多歲的老人,差點沒忍住一起揍這個傢伙一頓。
……
隨著時間的過去。
正式的報告即將開始,懷爾斯也終於停了下來,靜靜等待著李牧的上臺。
上午九點半。
墨頓學院的院長,馬丁·泰勒從後臺走了出來。
只不過讓在場不少人都疑惑的是,馬丁·泰勒上臺的時候,手中還拿著一瓶香檳。
當然,馬丁·泰勒沒有解釋拿著這瓶香檳上臺的緣由,只是將它放在了演講臺的旁邊,顯得各位的突兀。
面對著話筒,他說道:“大家好,我是馬丁·泰勒,很高興能成為哥德巴赫猜想證明的報告會主持人。”
“當然,我不是主角,大家儘可以把期待放在之後。”
場下一片笑聲,而後,馬丁·泰勒微笑著繼續說道:“1742年,身處聖彼得堡的哥德巴赫向居住在瑞士的尤拉寄去了一封信。”
“而從那之後,數學界對於素數的研究便就此展開了帷幕。”
“所有的偶數,能否都寫成兩個素數之和?”
“這個問題,將整個數學界難住了快三百年,直到今年,已經是第280年。”
“二百八十年的風風雨雨,它經歷了無數屬於時代的變遷,經歷了工業革命的變遷,經歷了科學思想變化的洗滌,也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槍林彈雨,經歷了從20世紀到21世紀,這個人類歷史上堪稱最巨大的轉變階段。”
“而我們的數學也從曾經的單一,發展到瞭如今分門別類多達近三十個分支的細化程度,變得越發繁榮了起來。”
“然而直到一個多月前,這個問題仍然十分的堅挺。”
“彷彿不論我們的數學發展到了怎樣的地步,都摘不下這顆皇冠上的明珠。”
“但也就是在一個多月前,這顆鑲嵌在數學皇冠上的明珠,突然鬆動了起來。”
“兩篇曠世絕倫的文章,似乎要將這個問題徹底拿下。”
“那麼,這兩篇文章真的做到了嗎?”
“也許現在我可以用量子力學的名詞來形容,這個答案正處於做到和沒做到的二象性中。”
“而最終,也需要在場的各位透過‘觀察’這場報告,來讓其坍縮了——”
“那麼,就讓我們請出這場報告真正的主角,李牧!來宣告這個問題的結果吧。”
掌聲猶如潮水般響起,而後,李牧也從後臺走了出來。
“年輕人,這場報告會就交給你了。”馬丁·泰勒笑吟吟地對李牧說道。
“香檳,我也給你準備好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