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9章 “973”計劃,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十月廿二,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種事情,丁高恆也只能言盡於此。
至於這個“上面”到底有多上,那就只能靠常浩南自己猜測了。
總之,剛才的那一輪對話,顯然有幾分考驗和試探的意味在。
而從剛剛丁高恆的提醒來看,則常浩南覺得自己的表現應該還不差。
只不過就連他也沒想到,這件事的後續竟然會來得如此之快——
在常浩南消化了丁高恆剛才的那一波暗示之後,宋建竟然當場就銜接上了一個新的話題。
“小常同志,這次我來鎬京找你,其實還有第二件事。”
“還有事?”
常浩南覺得自己的心臟未必受得了。
“不要緊張,這次的事情沒有那麼複雜,基本上是你熟悉的純技術類問題。”
看著一臉大敵當前的常浩南,宋建笑呵呵地解釋道:
“就在最近這幾天,上級決定要以我們國家科委作為主管單位,進行一個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旨在解決國家戰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學問題,計劃是從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開始,主要面向前沿高科技領域的基礎科學研究。”
“至於規模和級別麼……不會小於863計劃,甚至應該也會有一個類似的官方簡稱,叫做973計劃。”
一番話說完,常浩南倒是沒有太明顯的反應,反倒是丁高恆被驚得瞪大了眼睛:
“你們要搞這麼大動靜?”
他之前倒是大概知道有這麼一個風聲,但只以為是個部委一級的中等規模計劃而已。
然而根據剛剛宋建所說,國家科委只是主管單位和主要實施部門,說明計劃的級別還要更高。
至於對標863計劃,就更是出乎預料了。
那可是絕對能進歷史書的國家大計。
宋建微微頷首:
“目前的預計,是要持續三到四個五年計劃,也就是到21世紀第二個十年,瞄準的不僅僅是國內前沿,甚至包括在世界科學發展前沿的主流方向上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影響的原創性成果,不瞞二位,上級領導對此的期望和關注都很大。”
“那具體的研究範圍呢?”丁高恆正色道。
“老丁,不要著急,這正是我接下來要說的。”
見到他這副反應的宋建笑著擺了擺手:
“目前總共劃定了農業、能源、資訊、資源環境、人口與健康、材料、綜合交叉與重要科學前沿總共8個重點部分,其中的綜合交叉部分,就包括工程技術科學綜合領域中的重點科學問題。”
“不過,就像小常剛剛說的,這麼大的事情肯定不能一拍腦袋就決策,肯定要經過充分的先期論證,因此我們科委從謹慎的角度出發,希望諮詢一些專業人員的意見,看看有哪些研究方向是可以被放在裡面的。”
“我這次這麼急著跟小常同志你見面,也是考慮到這一點,他最近完成的幾個專案,從流體力學到結構力學到控制學、熱力學乃至氣象學都有涉及,完全符合多學科交叉領域的特點。”
“所以……我就是被諮詢的‘專業人員’麼?”
常浩南表面上不動聲色,心裡還是相當高興的。
簡直是瞌睡來了送枕頭。
宋建口中的這個“重點基礎科學研究計劃”,自然就是他從年前就開始心心念唸的973計劃。
顧名思義,這個專案最初是在1997年3月被提出來的。
算算時間的話,正好就是現在沒錯。
宋建點頭:
“沒錯,在多學科交叉領域,國內也還是剛剛起步,並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而你的研究涉及面很廣,算是貼合最近的了。所以,作為這項機構主管部門的負責人,我希望你能給出一些具體的意見。”
“原來如此……”
常浩南心下了然,趕緊把目前已經基本走上正軌的精工計劃介紹了出來:
“其實,去年年末的時候,我和盛京的410廠就有感於目前國內基礎製造領域的薄弱,向科工委申請了一個專注於提高精密加工能力的專案,叫做精工計劃,應該也算是工程技術科學綜合領域的一部分。”
“還有這回事?”
這個話題果然勾起了宋建的興趣,他一邊坐直身子一邊用詢問的眼神看向旁邊的丁高恆。
顯然,他也並未從後者口中聽說過精工計劃的相關內容。
從因小見大的角度來看,個人關係相當不錯的宋建和丁高恆二人,竟然都不清楚對方所在部門下面的重點專案情況如何,這顯然是條框分隔帶來的諸多不利結果之一,也是後續需要最佳化的部分。
“確實有這麼回事,當時這個專案還是我專門要求加急審批的。”
丁高恆點了點頭,表示這件事情自己也知道,隨後又露出有些無奈的表情回答道:
“不過今天出來之前你一直神神秘秘的沒和我說過你們國家科委有什麼重點基礎科學研究計劃,我們科工委同時進行的專案和計劃成千上萬,怎麼能知道你想聽這個?”
“……”
一番條理清晰的解釋讓宋建只好悻悻收回了有些怪罪的目光,重新看向常浩南:
“那麼,小常同志,不知道你準備怎麼把這個精工計劃和我們國家科委正在籌備的973計劃聯絡到一起?”
如果面前坐著的是個其他人,那宋建甚至根本不會問這個問題。
因為答案無非是把原本的研究內容重新修改一下,同時加入兩邊。
並沒有什麼規定是禁止這麼做的,只要最後能分別交出足夠多的成果,哪怕同一個人在相同研究領域內再多加入幾個專案也無所謂。
但是從宋建對常浩南有限的瞭解之中,能看出後者是一個思路相當靈活的人,否則也不會把原本只是個普通合作的對歐談判搞成現在這個樣子。
所以他相當期待對方的回答。
而常浩南也並沒有讓他失望。
“精工計劃本身,是一個主要著眼於應用技術層面的東西,目前形成的兩個主要成果,一個是我和盛京第一機床廠韓有德同志主要負責完成的軟性磨料拋光機,另一個是後來由另一家計劃參與單位華聯重科搞出來的新型銑刨合一合金刀頭,嚴格來說,從性質上不能算作基礎科學研究,不太適合直接加入973計劃。”
“不過,同一領域內的科學與技術本來就是一體兩面,精工計劃可以作為一個提煉科學問題的渠道,也可以作為一個輸出技術成果的視窗,比如我們在研究新型機床的過程中,發現國產機床的精度之所以不如進口裝置,除了老生常談的材料問題,或者準確來說,材料加工工藝問題以外,更大的問題反而在設計方面。”
“設計領域?”
宋建和丁高恆對視了一眼。
兩個人都是搞導彈出身,並非這方面的專業人士,因此一起擺出了準備洗耳恭聽的架勢。
“設計當然是一個很寬的範圍,我國在其中一部分領域,比如飛機的氣動設計層面上並不算落後,甚至能跟歐美髮達國家平起平坐,但是在結構設計領域,尤其是重型或者高精度裝備的結構設計領域,還存在很明顯的差距。”
當談起技術問題的時候,常浩南又逐漸進入了狀態:
“還是拿我們之前研究過的機床來舉例,發現最明顯的兩個問題就是床身和主軸在工作過程中的振動和應力超標,導致產品精度和機床壽命均遠不如設計預期。”
“但經過拆卸檢查之後,發現這兩個部分的製造精度並沒有超過設計允許公差,甚至後來又找國外公司訂購了更高精度標準的同型號零部件,結果仍然沒有起色,最終經過我們對於機床工作狀態下受力情況的模擬還原,發現是機床結構件的總體設計就存在問題。”
“現在國外一流的機床設計公司都已經開始採用數值計算手段開展靜力學和動力學分析,以及使用多體拓撲方法對高精度機床進行結構設計和最佳化,但國內的相關理論研究都還處在起步,甚至是空白的階段,而這,就可以作為973計劃的重點研究方向了,我們可以將其總結為‘重大裝備與重大工程中的基礎科學問題’,不知道……宋主任覺得如何?”
常浩南一大段話說完,就注意到宋建給他當場表演了一個瞳孔劇震。
實際上,前面那些跟機床有關的內容確實是他自己這段時間總結歸納的,但後面對於研究方向的總結卻直接抄了前世973計劃第二階段的命名……
但是不要緊,殊途同歸嘛。
這次還是丁高恆率先反應了過來:
“小常啊,雖然我對你剛剛提到的這個領域瞭解不多,但這個採用數值計算手段開展靜力學和動力學分析,還有使用多體拓撲方法進行結構最佳化,是不是……你比較擅長的部分啊?”
常浩南露出一個微笑,同時有些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
“不才確實在這個方面小有涉獵,也取得過一些研究成果,比如對殲8C機翼結構和渦噴14高壓壓氣機結構的設計改進……”
宋建的瞳孔震得更加劇烈了。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