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天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三章 技術上的分歧,軍工科技,止天戈,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然了,這還只是關於無人機高速飛行和穿越障礙方面的技術難題。
想要這款無人機能夠快速發現目標,並識別目標攻擊目標,這也是一個擺在他們面前急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那麼就先得弄清楚他們這款‘戰場清掃者’高速小型攻擊無人機叢集打擊系統到底是用來針對那些目標的。
首先最主要的目標肯定是針對那些敵方在非封閉環境中計程車兵了,這是這款打擊武器最主要的攻擊物件。
其次則就是一些彈藥堆,迫擊炮陣地,或者一些重要敵方軍事節點。
另外在吳浩的設計中,這款攻擊無人機也會對於一些輕型車輛有一定的攻擊作用。當然了,單架無人機裝藥量有限肯定不行。
但如果對在無人機裝藥量上進行特殊設計,使得它能夠向前定向爆炸的話。多架無人機組成一個攻擊小隊,短時間內對於目標的一個點進行連續攻擊,那麼定向爆破所產生的高壓金屬射流也會對於車輛較薄的車體造成擊穿效果。
這個原理有點像一些串聯裝藥的破甲彈或者是串聯裝藥的鑽地彈。在面對超高強度裝甲或者超厚混凝土掩體的時候,破甲彈和鑽地彈就是利用這種連環爆破的放鬆遞進,直到穿透防護裝甲抵達目標內部。
如果將偵查發現識別這個任務交給人的話,那肯定沒問題。即便不是受到專業訓練的普通人也能分別出那些是人,那些是車輛。而受過專業訓練的戰士更不用說了,他發現識別的更快,也更加準確。
當然了,人也有侷限性,因為人很難識別那些躲藏偽裝隱蔽起來的車輛,人員。
所以這時候就要藉助裝置的力量了,可如何讓裝置或者說系統自己判斷目標身份並進行選擇性攻擊呢,這也是他們要解決的問題。
首先是對於人員的識別,目前對於人員的識別主要是來自於紅外探測,雷達探測,音訊探測,以及影片圖形探測這幾種技術。
這些技術最早並不是都運用於軍事,還有很多其實是用於人道救援。只不過隨後被互相吸收改進,然後服務與這兩個看似矛盾的領域。
沒錯,就是矛盾。運用到軍事領域,這些技術就是為了發現敵方,然後消滅敵方。
而運用搜救領域,則就能夠搜尋發現那些被掩埋的受困人員,從而拯救他們的生命。
所以終歸到底,技術其實沒有錯,錯的是它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它的人罷了。
回過頭來,說白了,這些技術就是利用人的身體生理體徵對人員目標進行偵查識別。
比如紅外探測,就是利用任何物體只要溫度在絕對零度以上都會產生紅外輻射的原理對人員進行探測識別。
儘管這世界上有紅外輻射特徵的物體很多,但是人體的紅外輻射特性與周圍環境的紅外輻射特性不同。紅外生命探測儀就是利用它們之間的差別,以成像的方式把要搜尋的目標與背景分開。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熱成像儀,在軍事上進行了廣泛的運用,原理和技術其實並不複雜。
而雷達探測呢,則是利用電磁波的反射原理製成,透過檢測人體生命活動所引起的各種微動,從這些微動中得到呼吸、心跳的有關資訊,從而辨識有無生命。
相比於紅外探測,雷達主動探測的方式使其不易受到溫度、溼度、噪音、現場地形等因素的影響,電磁訊號連續發射機制更增加了其區域性偵測的功能。因此,這項技術也是極大的填補了紅外探測的不足。
而音訊探測呢,其實並不常用在軍事領域,它主要是透過監聽細微的聲音來偵測人的心跳聲,呼吸,細微動作來判斷地下有沒有生命跡象。
只是在環境比較嘈雜的戰場上,這項技術基本上用不上,所以不做過多考慮。
影片圖形探測,其實也是對於影片影像中的圖形進行判斷。從而鑑別出那些是人,那些是物體,那些是車輛等等。另外對於車輛和迫擊炮陣地,彈藥堆的識別主要也是能運用這項技術。
所以在偵測識別技術上面,其實沒多大的障礙。只不過想要把前面那些技術都集中到一個體積有限,載荷有限,功率有限的小型無人機上面,並讓它們綜合起來執行,這就是一個大難題了。
別的不說,就說市面上這些裝置的個頭和重量,都夠他們頭疼的了。
三層實驗室中的小會議室,吳浩正和楊帆和幾個技術人員一起抽著煙,眉頭緊皺的思索的問題。
菸灰缸中已經快堆滿的菸頭,以及小會議室中瀰漫的煙霧,都預示著這場會議已經開了好長一段時間。
“我還是那個意見,以雷達探測為主,鐳射測距為輔。這樣我們的探測反應時間要迅速很多,有利於我們快速發現障礙物,並及時進行處理修整方向,躲過障礙物。”楊帆將菸頭壓在菸灰缸中,衝著眾人堅定道。
楊帆的話說完,眾人都點了點頭。唯獨作為中一個帶著眼鏡二十八九的年輕人卻搖頭道:“我還是保留意見,影象識別絕對是一項非常有潛力的技術。如果我們能夠運用的話,不但可以解決障礙物和路線的發現識別,還能在目標的發現識別上起到作用。這樣一來的話,可就為我們節省了不少空間和載荷。”
這個人叫龐易飛,華大博士,在動態感知和資訊處理技術方面有著很高的見地。是林建良專門從某研究機構中挖過來的,可以說是費了好一番力氣。
這個人加入進來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在一些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因此,吳浩對於他十分欣賞,並讓他參與到核心系統的研發工作中來。
這次,在無人機的動態感知技術方面,龐易飛和楊帆這兩個平時交情不錯的朋友卻發生了分歧,而且誰都不讓步。
“雷達探測也可以。”楊帆針鋒相對道。
龐易飛搖頭道:“只是可以,而影象識別技術可以做到更好。”
“你……”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