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促商貿!大明興!
墨色江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五章 促商貿!大明興!,大明:哥,和尚沒前途,咱造反吧,墨色江南,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哥,其實我們還有辦法。”
朱瀚似乎已經有了對策,胸有成竹的對朱元璋說道:“債券!我們繼續發行債券!”
“還發債券?不行!”
朱元璋搖頭拒絕,“你之前不是告訴咱,如果一直髮行債券,會讓百姓對咱不信任,會讓大明陷入到信用危機中嗎?不行!咱不能讓老百姓戳咱的脊樑骨。”
朱元璋拒絕,在朱瀚的預料之中,他依舊不急不躁,對朱元璋說道:“哥,這債券的發行,不一定非得是我們……或者說不一定非得是朝堂。”
朱瀚看著朱元璋露出感興趣的樣子,這才徐徐說道:“朝堂是縱覽全域性,制定發展規劃,地方是負責根據各地環境的不同,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來完成朝堂的規劃,也就是說……可以發行債券的地方,不一定非得是朝堂,還可以發行地方債。”
“比如說應天,應天府為了搞活應天的經濟,可以自主發行一定數量的債券,讓百姓把錢交給應天府,他們再按照約定還給百姓錢……比如東印度公司,那是咱大明朝堂的公司,我將其稱之為大明的國企,由朝堂直接負責,地方上也可以成立公司,我將其稱之為地方國有企業……哥,如果每個城市,有兩到三個地方國有公司,他們就能花更少的錢,完成更多地活……”
“你想想哥,百姓們把錢投出去,就在自己家門口就有生意,他們能時刻盯著,他們怎麼可能不激動?”
朱瀚說的頭頭是道,但朱元璋卻並不覺得朱楷說的是什麼好生意,他對朱瀚說道:“七五,你可能不太瞭解,百姓們的想法,咱們當年……算了,那時候伱還小,有些事你不懂,百姓們沒有人願意主動把錢掏出來,你明白嗎?”
朱瀚點點頭:“明白,但總有願意吃螃蟹的人,只要有一個,就會有第二個,我將其稱之為頭羊效應。”
後世,為什麼股票市場有那麼多人玩?
有錢人追求的是刺激,沒錢又參與其中的人,想要在股市上追求一夜暴富,但賺錢的人終究只是頭羊,也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在後世,那些人有一個很難聽,又很讓人感到戲謔的稱呼:韭菜!
韭菜們不覺得自己是韭菜,所以前赴後繼……當然了,這是金融行業,但在製造業,這種效應叫頭羊效應。
誰先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誰就會得到更多。
而百姓看到‘頭羊’賺的盆滿缽滿,他們自然動心,也會在自己能力承受範圍之內去做一些生意。
朱瀚把他的想法告訴朱元璋,朱元璋聽得是若有所思,朱瀚繼續道:“而且地方企業做的都是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能不賺錢?”
“有第一個人做,就會有第二個人、第三個人,乃至更多的人都參與其中,等到全民都開始學著做生意,那時才會是我們征服世界的時候,到時候不用我們去引領百姓,百姓自己就會做!人口、土地、商業、向外擴張……都會存在。”
“等等,你先等等。”
朱元璋抱著腦袋,他被朱瀚說的話給嚇住了,全部的老百姓都去做生意,哪有這麼多生意做?
不過,聽起來好像很有意思的樣子。
朱元璋看著朱瀚:“七五,你說的這些,咱這輩子能看到嗎?”
“當然能看到!”
後世也是這麼做的,不少企業已經發展成為地方的支柱企業,所以朱瀚對此瞭解不少。
至於朱元璋的身體……朱瀚一點都不擔心,老朱作為歷史上少有的肝帝,都能夠活很多年,現在的情況可是比當年好多了,不聽話的武將都被趕出去到海外當禍害去了,也沒有讓朱元璋煩心的事情,他豈不得比以前活更久?
聽到朱瀚這麼說,朱元璋有了興趣:“七五,你給咱詳細說說。”
“行。”
朱瀚並沒有說太多,只是用現實來舉例子:“比如,應天府需要織布坊,但他們沒有那麼多錢,可以找商人合作,按照投資比例進行股權劃分……或者說,地方上必須佔據絕對的控股權,錢可以沒有,但可以透過政策支援,比如應天府本地的織布坊,可以少收稅,外來的織布坊還是按照原計劃交稅……這麼一來差距就出來了……”
在向朱元璋說明地方經濟的發展提速方式後,朱瀚也對朱元璋說道:“這樣做會有一定的弊端,但就目前的情況看,想要直接做到完美是無法一蹴而就的,我們只能在後續再做補充,哥,這就是我的建議,鹽、鐵、糖這些生意必須是朝堂的公司掌控,接受朝堂的政令,其他生意安全可以交給地方,這樣做可以活躍地方經濟,促進他們的發展,另外一方面我們也可以藉此機會,找出最適合大明的人才,一舉兩得!”
“嗯,你這麼說……倒是有點意思。”
朱元璋撓撓頭,對朱瀚道:“人選的話,你覺得韋成波和孟端怎麼樣?這兩個人才是你發現的,咱現在把他們倆交給你。”
“這倆人一個激進,一個老道,尿不到一個壺裡。”
朱瀚不覺得把韋成波和孟端捏到一起是好事,韋成波處事激進,講法無禁止即自由,做事比較容易劍走偏鋒,孟端是老傢伙了,做事四平八穩,就算想找他問題都不好找,說難聽點,這老傢伙就是個老兵油子。
他們兩個在一起,吵架的時間得比他們兩個合作的時間多。
不過,朱瀚並沒有駁朱元璋的話,而是對他說道:“哥,我們可以讓他們兩個主政一方,韋成波去兩廣,孟端調任齊魯,齊魯是北方的出海口,有優良港口,兩廣地區在南方,外出的商船基本上都在那兒,雙方各有優勢,我們可以讓他們兩人都去試試,看看能做到什麼樣子。”
“嗯,這個辦法不錯。”
朱元璋一拍大腿,滿意的說道:“就這麼辦!”
地方發展的事解決了,剩下的就是遠征大軍的問題:“還有遠征大軍的事,我們已經派出大軍二十萬,現在基本上都是入不敷出,各地都在和當地人打仗,要麼就是懷柔的政策讓他們屈服於大明,但發展始終都是問題,這怎麼辦?”
“好辦!”
朱瀚笑了起來,笑的很陰險:“咱們國內,不是有很多貪官汙吏嗎?把他們派出去,大明不允許有這些蛀蟲的存在,但他們都是飽讀詩書,並且有做官經驗的人,帶領一群蠻子去發展地方也是不錯的,最起碼讓外面打仗的軍隊不至於餓肚子……同時許諾好處,讓他們帶領那些地方發展起來,《警示錄》是對他們做錯事的懲罰,我們也可以做一部《懺悔錄》,有把地區發展的不錯的官員,讓他們有改過自新的機會,這麼好的機會,我想很多人都想抓住,他們完成了目標,我們可以給他們回到老家養老的機會,如果不行,乾脆就讓他們在外面的蠻荒之地終老吧。”
“哈哈哈哈,七五啊七五,你這個主意,真陰損……不過咱喜歡。”
朱元璋開心的拍大腿,然後大手一揮:“好,咱就這麼幹!那群蛀蟲就得榨乾他們的所有油水!”
朱元璋手放在桌子上有規律的敲擊著,看到朱元璋這副姿態,朱瀚也知道他在思考,坐在一旁喝茶也沒有打擾他:“這個主意不錯,咱就這麼幹,哈哈……不出三年,外面就能發展起來。”
“三年?哥……時間有點長,最多一年,他們就要完成這些任務。”
朱瀚伸出一根手指,“咱們打下來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四季如春,一年四季都可以種糧食,如果一年的時間他們還不能滿足軍隊的需求,他們也就沒有回來的必要了。”
“行,就一年。”
朱元璋十分爽快的答應了朱瀚,他願意無條件的相信朱瀚。
說完國家大事,剩下的就是私事了,看著朱瀚,朱元璋說道:“那兩個異邦女子都懷孕了?”
朱瀚點點頭:“嗯。”
“唉,你說你……那異邦女人有啥好,咱老朱家以後怎麼容得下她們?”
朱元璋也很頭疼,老朱家世世代代的族譜裡,也沒有像朱瀚這般的人啊,以後把朱瀚寫進族譜,總不能把那兩個異邦女子也寫進去吧?怎麼都覺得膈應。
朱瀚卻不滿了:“哥,你這是說的什麼話,咱這叫為國爭光,咱不僅能把他們的國家打垮,也能把他們的女人征服,咱是為大明爭光好吧?大哥……要不我回頭給你找兩個,讓你帶到宮裡去試試?別有一番滋味啊。”
“咳咳……”
朱元璋被朱瀚說的臉通紅,狠狠地瞪了一眼朱瀚,責怪他口無遮攔,但隨即卻有些不好意思:“咱、咱宮裡有。”
“呦?可以啊哥!”
朱瀚哈哈笑著,對朱元璋說道:“那咱哥倆一起為國爭光!”
朱元璋的臉皮沒有朱瀚厚,他聽到朱瀚的話有些不好意思:“去去去,這算哪門子的為國爭光?還有個事差點忘了,藍玉這小子被咱敲打了一頓,這小子取得點成績就翹尾巴,當初你把他送出去真是對的,如果把他放在國內,他不知道得捅多大的簍子呢。”
朱瀚點點頭:“藍玉那小子……他就不能回來,性子急,又小心眼,被人一激將他就上頭,這小子……得找個人好好看著他才行。”
“這話說的不差,但能看住他的,也只有你了。”
朱元璋頓了一下,然後對朱瀚說道:“你以後不是想去殷州嗎?讓他跟著你過去吧,跟著你他還能收起尾巴。”
“行。”
朱瀚點頭答應,隨後對朱元璋道:“沒事了吧?沒事回去吃飯成嗎?想嫂子做的飯了。”
“早就等著你呢。”
朱元璋拉著朱瀚向外走,“你嫂子知道那倆異邦女子懷孕後,可是抱怨你了好久,說你這麼大人了還毛毛躁躁,當時她差點就去找你了,嘿嘿……到時候少不了聽你嫂子嘮叨。”
“長嫂如母,我聽著就是。”
朱瀚笑著回應,然後和朱元璋朝著馬秀英住的坤寧宮走。
吃飯的時候,聽著馬秀英的嘮叨,還有旁邊朱元璋幫忙打掩護然後一起被嘮叨……朱瀚感到無比溫馨。
只是……馬秀英的身體,一定要照顧好。
朱瀚可是記得,馬秀英去世的很早。
藍玉從應天府離開的時候,朱瀚還沒有回來,這讓藍玉感到非常的遺憾。
本來想著,自己見到朱瀚後請罪,向他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且保證以後絕不再犯……藍玉就是這麼一個人,他是小心眼,別人對他有絲毫不尊敬,他就會想方設法的報復回去,可如果你對他有恩,他就會時刻記著,並且十倍奉還。
況且,朱瀚對藍玉不光是有恩,而且還有提攜之情。
當初他帶兵出去,其實有很多比他資歷更深的武將更有資格帶兵出征,可朱瀚卻力排眾議,選擇了藍玉,聽說還有很多武將對朱瀚有了些許的不滿。
正是朱瀚的力排眾議,才讓藍玉有了帶兵打仗的機會,所以藍玉也一直記著朱瀚的恩情。
現在呢?
活還沒幹好,就做錯了事,換句話說……藍玉現在是戴罪之身,他非但沒有用實際行動回報朱瀚對他的信任,反而惹了一大堆的麻煩,這讓心高氣傲的藍玉哪裡人得了,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向朱瀚道歉,可是卻沒有等到朱瀚回來,他只能把這份情藏在心中,等著與王保保的戰鬥過後,打了勝仗再和朱瀚說。
來到東印度,是因為這裡是最前線了。
其實,從陸上進攻東羅馬是更好的選擇,但朱元璋並沒有這麼做,原因很簡單,朱元璋要練兵,尤其是水師。
在陸上,大明軍隊可以橫掃一切,可水師的戰力並不是很強,而且從陸軍轉成水軍,將士們在作戰方式和作戰技法上,都還有一定的差別。
朱瀚告訴過朱元璋,未來的戰爭,雖然最終都要在陸地上解決,但海上的戰爭才是最重要的,大明需要一支無敵於天下的海軍,去爭奪未來的世界。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