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須言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八章 我即位秦二世皇帝,家父秦始皇,何須言名,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始皇帝三十七年七月。

李斯執筆的國喪制命像風一樣從辰時以極快的速度傳遍了咸陽宮,而後傳向咸陽城、內史郡、直至大秦的九州四十六郡,天下縞素。

安置好嬴政的靈柩,我在咸陽城內百官的見證下靈前即位,是為大秦二世皇帝:嬴扶蘇!

————

始皇帝三十七年八月。

太史與眾臣議定嬴政下葬之日、挑選新皇登基吉時,百官守靈27天。

————

始皇帝三十七年九月。

新皇舉行登基大典,祭祀天地宗廟,百官朝賀。我,嬴扶蘇,正式成為大秦二世皇帝!

————

始皇帝三十七年十月初一。

大朝會改元秦二世元年。

小朝會開始。

蘭兒幫我整理好衣冠,看著銅鏡中的自己,我神情有些恍惚。這三個月可謂是將扶蘇人生的大起大落全部經歷了一遍,身為996社畜的我竟然也體驗到了這種滄桑變幻。

我內心暗道:‘扶蘇啊扶蘇,避開了自殺的命運,不知你我將何去何從啊!’

起身向咸陽殿走去,蘭兒目送著我和刑中、中書謁者令岐綰走出四海殿。

到了咸陽殿,看著殿中袞袞諸公,不真實的感覺再次襲來,直到李斯、馮去疾、馮劫帶領百官齊齊行禮,口中高呼:“皇帝萬年,大秦萬年!”我才回過神來。

坐下後,我緩緩開口道:“免禮,坐。”

眾人齊聲開口:“謝皇帝。”

我看著眾人,開口道:“今日是朕即位以來第一次朝會,又恰逢每年的大朝會,朕會有很多事要與諸位商議。”

“其一,為表示對先皇之敬,即日起,所有人再稱‘皇帝’皆指先皇,對朕之稱呼使用‘陛下’二字。諸位以為如何?”

眾人齊聲道:“陛下仁孝!”

“其二,先皇下葬時間現在還沒定下來,諸位作何看法?”

眾人互相看了看,李斯見無人說話,便率先開口道:“陛下,臣以為現在驪山陵尚未修建完畢,可將皇帝下葬時間定於來年,視驪山陵修建進度再做決定。”

我沉吟了一下:“李相所說有些道理,其他人有何見解?”

李斯一愣,見我並沒有贊同他的話,心下有些嘀咕。

李斯所說合情合理,歷史上嬴政死後,胡亥即位後也是一直在修建驪山陵,直到秦末起義爆發尚且在建造中。

此後又有些人提出了建議,但大同小異,我點點頭沒有說話。

其餘人見我的態度,一時也不敢貿然開口,馮去疾仍然一副老神在在的表情,沒有說話。

我看眾人的表現,便開口道:“茲事體大,容後商議。”

“朕在以往與各色人等接觸時,發現幾個有才能的人,意欲將這些人納入朝堂。一者是左校令章邯,其人有些軍事才能,朕希望他在蒙恬將軍軍中歷練,官職由蒙恬將軍據情安排。”

嬴政死後蒙恬便趕回了咸陽,邊軍交由王離暫時執掌,聽聞我的話後,蒙恬起身道:“謹遵陛下之命。”

“左校令及先前朕代為執掌的將作少府,李斯,你選出合適的人後稟朕。”

李斯自然稱是。

“二者便是待詔博士叔孫通,朕有意讓其進入博士宮,任博士一職。”

此話一出,眾人又是神色各異,雖然早有預料我即位後會重用儒家,但沒想到會來的這麼快。

李斯很想站起身反對,但他知道,此時我剛剛登基,現在反對我不是好的時機。

但有人可是按耐不住。

九卿之一的郎中令何穗率先起身躬身道:“臣稟陛下,皇帝在世時,曾兩次與儒家之人進行過探討,但儒家之人非但不能理解皇帝的良苦用心,而且對我大秦的國情民情不甚瞭解,所提之策與我大秦歷來的刑律之法背道而馳。不僅如此,儒家還多次誹謗皇帝,皇帝不得已而將儒家之人從朝堂盡數驅逐。如今先皇剛剛駕崩,陛下便將儒家之人納入朝堂,臣恐天下之人對陛下稍有微辭。”

我看著何穗,此人也是法家一派,但與李斯的關係並不是很好。法家內部也極為複雜,分為很多流派,比如李斯,雖然他是法家一派,但其早年卻是師承荀子。

何穗所說確實是實情,嬴政一死我就推翻他的決策,再加之我身上儒家的屬性,可能會引發一些議論。不過他未必沒有私心在裡面,不論如何,讓儒家的人進入朝堂,對他們總歸不是一件好事。

但叔孫通我是必須要讓他進入朝堂的,不僅僅是後面儒家育民的事情,眼下便有一件大事,他會幫上忙的。

我緩緩開口道:“朕沒有違背先皇之意,只是覺得此人確實有些才能,況且他對我大秦的國策並沒有什麼反對的意見,否則先皇也不會讓其以待詔博士的身份留在咸陽。朕意先將叔孫通升任為博士,觀其後效,再行決定,何卿以為如何?”

話說到這份上,我已經給他留足了面子,即位之初,不宜與這些老臣發生衝突。

何穗張了張口,還想說些什麼,李斯卻站出來道:“陛下思慮周全,臣以為沒有問題。”

隨後給了何穗一個眼神,何穗拱手道:“陛下英明。”

何穗和李斯沒有堅持下去,然而我卻隱隱感到儒家和法家的爭鬥或許即將到來。

李斯曾在與淳于越的辯論中言辭激烈、邏輯嚴明,鼓動嬴政禁止私學、罷用儒生,可見他與儒家著實是水火不容。叔孫通的事不管是為了迎合我,還是為了預謀其他的事,起碼在明面上沒有頂撞我,我暫時也沒有過多的去想,讓儒家進入朝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短時間應該不會發生衝突。

隨後我又對太子宮中的一些人作了安排,孟合原本就是我的侍衛,便將其任為中郎,跟隨刑中;宮鹿子作為太子卿,同樣任為博士,雖然他也是儒家之人,不過作為太子府的大管家,平常與朝堂接觸也比較多,倒是無人反對,其餘人等則交由馮劫考察後安排官職。

李斯將皇后良和嬴政的其他妃嬪一一安置,向我做了稟報。其中牽扯到一些人陪葬,人數不多,加之在嬴政的後事上我不能再多做反對,否則一定會引得一些人拿忠孝說事,便沒有表示異議。

第一天朝會有驚無險地結束了,總算沒有與這些大臣發生大的衝突。

回到四海殿後,我又仔細考慮了關於大型工程和徭役的事情,秦朝滅亡大半原因要歸咎於嚴苛的法令和沉重的徭役,這件事必須要儘快解決,否則等到各地起義爆發,再想解決不是易事,想來明天的朝會不會平靜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拿著易經去穿越

宋魂

獸世:糙獸人莫挨嬌小姐!

裡lili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