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須言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二章 新城規劃,家父秦始皇,何須言名,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天,咸陽南城門。
守軍已經把周邊清空,只留了東、西、北三個城門進出。
眾人登上南城牆,遠眺秦嶺山脈。
我指著面前的土地道:“這片土地東西長四十里,南北長二十里,其中灞河、皂河等八水穿越其中,利於水運、農耕。朕想在這裡建新城,眾卿以為如何?”
這個地方當然不是我拍腦門想出來的,秦朝的興樂宮、信宮、阿房宮,及漢以後的未央宮、大明宮都轉移到了渭水以南,現在西安市也在渭水以南,自然有它的優勢。
眾人紛紛點頭,李斯道:“陛下英明,皇帝有言:秦為天下之脊,南山為秦之脊背,此地背靠渭水,南倚南山,實在是建城的好地方。”
我笑道:“如此甚好。”
濟北郡守藺智淵拱手道:“陛下,咸陽宮位居關中平原之中,信宮等三宮已經在南,若是再往南發展,是否會影響咸陽氣運?”
濟北郡轄泰山,所以藺智淵比較看重五行風水。
“新城不再建城牆,新增的屋舍僅作為居住、商貿之所。既然沒有城牆,自然不會出現南重北輕的錯覺。而且天子廟將在明年完工,有天子廟在南方,自可鎮壓氣運。”玄學和科學並舉,剛好還能解釋為什麼不建城牆,總不能告訴他們大秦已經有熱武器了。
當時建天子廟時還真沒想過,冥冥之中竟然合了玄學,看來嬴政選這個地方建阿房宮不是沒有道理的。
藺智淵拱手贊同,張櫟有些擔心:“陛下,三宮有宮牆護衛,平日陛下也極少去,若是不建城牆,萬一有歹人作祟,如何防範?而且不利於宵禁。”
張櫟的會稽郡可謂叛賊重新整理地,除了白擲,哪次叛亂都跑不了會稽,他有這個擔心可以理解。
“雖然不建城牆,但會如同城內坊市一般分坊而治。南有上林苑,北有咸陽城,皆駐兵卒,大可不必擔心。況且三宮在南,先皇都未曾修建城牆,如今朕又何懼哉。至於是否宵禁,朕還沒決定,到時候再說。”
趙佗站了出來:“陛下,臣可否認為新城是類似紮寨似的佈局?”
我眼前一亮,趙佗這個比喻還真是貼切,稱讚道:“非常對,坊市可認為是各帳,組合起來還真跟駐軍紮寨一樣。”
趙佗建言道:“若是如此,臣以為可在新城四角,按箭塔布局建四座角樓,既可作瞭望之用,戰時也可充當堡壘。此外雖不建城牆,亦可開挖溝渠,勾連八水,以作運輸、防禦之用,且可隔開坊市和三宮。”
“妙啊!”我對趙佗刮目相看,這一點沒想到,看來叫他們一起來群策群力還真起了作用,而且我想到的更多:“不但如此,還可以在塔上蓄水,一旦近處起火,可作防火水塔之用!”
眾人好奇地看著趙佗,沒想到他心思如此細膩。
趙佗反倒有點不好意思了:“臣久在嶺南,也是受到他們的土寨啟發。”
接下來叔孫通建議修建學宮,當時郡縣都建了學宮,唯有咸陽只有一座百家學宮,原計劃將百家學宮作為咸陽的學宮,後來改成了圖書館,反而咸陽最需要學宮;革越建議讓兩家大秦行商在新城建立別坊,幫助新城快速發展……
我讓百衝一一記錄下來,設計新城的時候一起考慮進去。
結束後,我沒有讓各郡官員、將軍跟我一起回到四海殿,直接吩咐他們可以各自安排行程了,只要在明天之前離開咸陽就行。
一般小朝會結束後,按照規定只要不是晚上或有朝廷命令,他們必須立刻離開咸陽。一是擔心各地久無長官出問題,二是擔心他們在咸陽互相走動,到時候賄賂、合謀之類的事情就會層出不窮。
我則帶著李斯、馮劫、公輸進、百衝等人回到四海殿籌備新城。
聽取他們的意見是為了避免以今非古,畢竟秦朝的人文地理、社會環境等等都跟後世不同,建城這麼大的事自然要聽取一下“土著”的建議,最終還是要以我的先進想法為主。
幾人落座後,我率先看向李斯和馮劫。
“兩位丞相,用地既然已經確定下來了,朕準備招標。”
兩人一臉懵逼:“陛下,何為招標?”
我本想倚在榻上,看看人有點多,還是坐直了身體,最近總感覺很累。
“招標包括朝廷規劃用地性質、釋出招標公告、有意向建設者投標,朝廷評審,確定中標人幾個主要環節。之所以要招標,是為了賣地,而且賣個好價格。你們還記得朕對河西五郡的規劃嗎?”
李斯拱手道:“陛下使商人租地,然後自行建設商鋪,這樣朝廷既可以省下錢糧,又能避免建了屋舍無人入住。”
我點點頭:“新城也按照這種形式,除了中央方圓兩裡、三宮周邊及通往咸陽道路兩側的地方,其他地方任他們修建,但只能在朝廷提供的圖紙中選擇房舍樣式,這樣看起來才會整潔。至於中央和咸陽道路兩側,朕要親自設計。”
隨後開始分派任務:“李斯,你同百衝一起劃定新城的大體規劃,製圖呈給朕;馮劫,你負責招標的事,定好土地的價格之後,在咸陽廣佈新城之事,凡有意向獲得土地的人皆可來應標,讓巴氏和烏氏率先參與進來;公輸進,你一會留下,朕要思考一下提高效率的問題;百衝也留下,你把青磚單獨拿出來招標,朝廷出錢給那些商人,讓他們去燒製新城所需的青磚,至於紅磚嘛,朕再考慮考慮。”
幾人應下,各自退出四海殿。
我看著公輸進道:“你還記得孟瀚宇提出來的建城緩慢一事嗎?”
公輸進拱手道:“回陛下,記得。”
我揮揮手:“去找一卷竹簡,拆散拿過來。”現在朝廷的奏報之類,都已經使用紙,竹簡反倒少見了。
片刻,岐綰拿著一堆竹片呈遞給我。
我拿起兩片竹片,將其立成支架的模樣:“龍骨水車你們都知道了,其實也是滑輪的原理,不過是省去了繩子、將滑輪周邊加上扇葉帶動水流。朕要做的很簡單,就是把你們現在用的滑輪、承重架、繩索放大,不用人力驅動,改為牲畜拖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