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須言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章 解決肉食、改善衛生,家父秦始皇,何須言名,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面色凝重道:“是身體素質!朕在訓練新軍的時候就發現,很多人面黃肌瘦,明顯是營養不良。這不僅受制於他們吃的多少,還受制於吃得好不好、科不科學。現在黔首基本上都是一天兩頓飯,也都極為節儉,捨不得給孩子吃太好。”
“如果只是想讓黔首吃飽不造反,自然無需朝廷宣傳。可須知,少年強則國強,若是孩子們都在飢一頓、飽一頓的環境中成長,或者雖然有足夠的糧食,卻不知道合理安排膳食,長大後又怎麼能身體強健、思維敏捷?大秦又怎麼能依靠他們發展壯大?”
看眾人陷入沉思,我接著道:“所以黔首能不能吃飽,再到能不能吃好,不僅僅關係到黔首的生死存亡,更關係到大秦的未來、社稷的存亡!”
眾人恍然大悟,暗歎自己格局小了,盡皆拱手道:“陛下英明,臣等愚鈍!”
不再多言,眾人回了縣府,此地沒有行宮,只能暫時徵用了當地的縣府。
眾人落座後我一一做了安排:“李相,在推廣一日三餐的同時,還要教給黔首合理安排膳食,比如一頓飯不宜吃多、偶爾要葷素搭配等等,如此才能保證營養均衡。”
李斯略一思索,拱手道:“陛下,葷素搭配這一點恐怕難以實現,一者肉食較貴,黔首不一定捨得購買;二者現在肉類只有家禽、獸類或者野味,也沒有那麼多的數量,滿足不了黔首的需求。”
我微微皺眉,這是個問題。要論產肉最多的家禽,肯定是豬,現在嬴蘭的鐘鼎閣做豬肉做得比較好,食用方法不必憂慮。當初受制於糧產不高,所以不敢大規模鼓勵養豬,不過現在糧食條件基本可以滿足,江南水源分佈比較密集,可豬瘟是個大麻煩。
“這樣,你們回去商議一下,如何推廣養豕,是那種去勢的豕,用來吃的。主要考慮兩點,第一如何快速讓黔首得到足夠的幼崽,第二,都有哪些地方適宜養豕,要考慮糧食產出、氣候條件等等。”
眾人都吃過鐘鼎閣的紅燒肉、回鍋肉之類的豬肉菜品,對於豬肉能不能吃、好不好吃自然沒有疑問,連忙拱手道:“臣等遵命!”
“另外還有一件事。”我想起了兀夫等人的生活狀態,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大秦的平民,發現了一個大問題:“要改善黔首的衛生意識和條件!”
眾人一時有些懵逼,衛生是什麼玩意?
看眾人有些不解,我解釋道:“朕見那些黔首基本很少洗澡、洗頭,更不用說換衣服、刷牙了,那個味道……”
想起山上那群人身上的味道,我頓時又是一陣皺眉……
眾人這才恍然,對於他們來說,三日具沐、五日燂湯請浴已經是習慣,有皂角和澡豆可以清洗身體,刷牙則使用可以炸毛的柳枝或者其他樹枝輔以鹽水清洗,還有濃茶時常漱口,衛生條件尚可,可平民哪有這些條件。
餘禾有些尷尬道:“陛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陛下見到的還是條件尚可的,起碼有衣服穿,有的地方窮得一家就幾件衣服,誰出門誰穿,哪有講這所謂衛生的心思……”
我搖搖頭,不認同他的說法:“你要說沒衣服穿,朕可以理解,可不洗澡、不洗頭總不會因為沒水吧?北方或許缺水,這南方到處都是水,而且天氣很少冷得不能下河,這不注重清潔身體說不過去!說到底還是黔首沒這個意識!”
我看向百衝,吩咐道:“你命公輸進造幾樣東西。一是用木棍加鬃毛製成的牙刷,用來刷牙。製作很簡單,在木棍的一端固定約大拇指一半長的鬃毛,鬃毛可以用馬毛、羊毛和獾毛三種混合,其他毛也行,但要軟硬適中,不能傷肉的同時還能刷掉口中的汙垢,就像這樣。”
我連比劃帶說,找來一張紙在上面畫出大致的模樣:“第二是松脂和茯苓曬乾搗成粉末,再篩出細粉,這叫牙粉。配合牙刷使用,先把一小勺牙粉放在嘴裡,喝口水,漱一下,吐出來,然後再刷牙,可以清潔牙齒。”
“第三則是肥皂。先往草木灰中加入剛剛淹沒草木灰的水,然後過濾掉雜質,用大火熬煮。熬到一顆雞蛋可以浮在水面上,再將熬製好的豕油加進去,一直攪拌,攪拌到可以冷卻成型的狀態就可以了,倒入模具等待冷卻就是一塊肥皂。這玩意不但可以清潔身體,也可以用來洗衣服。”
百衝仔細聽了後有些驚訝,竟然可以加豬油進去?草木灰可以消除油漬他們是知道的,可用油洗衣服沒聽說過。隨即疑惑道:“陛下,用油洗澡、洗衣服,不會越洗越油嗎?”
我懶得解釋什麼化學反應,只是道:“朕無意間在一本古籍中看到的,不知道有沒有用,你且試一下。”
又補充道:“熬出的草木灰水和豕油的比例你們自己試一下,朕告訴你的不一定準。另外用於洗澡的肥皂可以加入一些提取出來的花汁,聞起來會比較香,可稱為香皂。不過成本太高,你們自己琢磨吧。反正也交給將作府去售賣,待時機成熟,可將配方公佈出去,讓商賈或者黔首自己製作。”
百衝拱手稱是。李斯聽的比較仔細,開口道:“如此養豕一事就迫在眉睫了,不僅可以製作那個牙刷,肥皂也要用到。”
我點點頭,笑道:“你們對豕的偏見比較大,可它渾身都是寶,肉可以食用、毛可以做刷、糞可以堆肥、油可以制皂或者炒菜,就連骨頭也可以熬湯,切莫小看了它。”
眾人深以為然,百衝忍不住又問出了那個讓我頭疼的問題:“陛下是在哪本古籍看到的?可否告知臣研讀一下?”
我輕撫額頭,也給出了標準答案:“時間太久,不記得了,或許已經不存於世……”
兩天後,車隊再次起程,往會稽郡而去。
我本想留下來看看修路修得怎麼樣了,奈何如今正是農忙,幾乎看不到在修路的人,路也尚未修成,去看的話太遠,只能等到會稽問問張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