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曜明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一章八嶼煉島,北斗璇璣聚星元,衡華,日曜明輝,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玉聖閣,武正新施展法力,對眼前一盞明燈點去。

燈光亮起十道明霞,在周圍幻化十面光暈,映出常月子等十位弟子。

“那篇文章,你們都看了?有什麼感想?”

常月子坐在延龍一座迴風嶼上,等待其他人開口。

很快,有一位女修道:“我只看了開篇,關於造化之道的闡述很不錯。至於後面的,等我閱覽時,已經被遮蔽。從開篇看,筆者‘菩提’的立意境界並不差。”

“師妹沒有看到最後面,不然……呵呵……我直接去看最後面,簡直異想天開。他竟然要創造一道密籙,點化凡人成仙。三災劫數,他打算怎麼弄?怕不是符籙剛成,就被三災弄死了?”一位灰袍修士輕蔑說著。

常月子默默點頭。

再好的理論,也終究是理論,沒有實際意義,弄出來做什麼?

這時,平常與他關係親近的宇文春秋開口了:“後面的推測姑且不論,金籙、木籙從而引申的五行籙法體系,很有意思。如果煉出五行本命真籙,可以操控天地一切五行之道。媲美五行大遁,甚至更進一步。”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很快輪到常月子。

看到武正新的目光,常月子大大方方道:“羽仙真籙再精妙,也要有使用的人。按照金籙的方式,羽仙真籙同樣需要‘基礎材料’。而成仙符籙的‘材料’,至少要有一個具備仙資的凡人。

“此外,還需要一篇仙訣功法。

“足以成仙的大量天材地寶。

“最後,羽仙真籙要依著當事人進行調整,將仙訣化入符籙。

“羽仙真籙,只是把一位修士從凡人修煉到仙人的上千年歲月拋去,但其他條件一個都不能少。

“生靈到底不比死物,凡人心境跟不上仙人心態,只會發狂瘋癲。”

武正新:“還有呢?”

“如師兄們所言,修行七劫如何度過?”

武正新正要說話,突然伏衡華的文章白雲再度出現在道臺,標價一百雲丹。

這是段四景和道臺諸位劫仙商討後,重新給出的定價。

武正新神色一動:“你們把這篇文章全訂了,雲丹由宗門出。好好研讀,回頭要一一考較。待會兒,你們不要在評論區說話。”

說完,武長老關閉聯絡,又去跟其他長老交流。

常月子等人想到的東西,玉聖閣長老們自然也都想到了。

但在他們眼中,羽仙真籙顯然還有更多意義,但這些小輩一個都沒察覺。

武正新來到論道堂,十幾位長老正在討論。

“從文章理論和寫法,此人並非宗門修士。我想不到,除卻咱們玉聖閣外,還有哪個門派涉獵造化之道。”

天聖玉章,是當今仙道最貼近造化之理的仙書。

“最近,三大水域沒有修士鑄丹。”

換言之,不是被天玄道臺主動邀請,而是某位道臺長老推薦,給一位後輩作為提攜。

“既是後輩,又非宗門修士,那就查一查,想辦法拉入玉聖閣。我能看出來,他修行理念,與我們玉聖閣十分契合。”

說完,諸位長老看向武正新。

武正新翻白眼:“招生的活,老子不幹了!”

每當有人才,你們就要我想辦法拉進來。

十八位長老,數我最辛苦。你們還一個個要求眾多,挑剔不已。

老子罷工!

他不理其他人,神識遁入道臺,前往評論區。

幾日過去,三大水域的修士瘋狂研究羽仙真籙。當評論區可以留言,瞬間出現上百條評論。

金鰲(天樞子):“道友,你有沒有加入門派?如果有興趣,可以來我們門派,真傳弟子,我願意親自收徒。”

恆元真人:“小友可願來我家做客?”

金蜺子:“道友,我已經發過去私聊,咱們能不能私下談談?”

一大堆邀請做客、拜師的評論間,也有人在穿插討論真籙的可行性。

“我寫出來兩筆,但感覺到劫數,不敢繼續。”

“兩筆?不對,你肯定錯了。羽仙真籙應該一氣貫通,只需一筆。”

“不對不對。羽仙真籙需要把仙訣完美化用,一筆根本寫不出來。能用一筆寫出,怕不是已經成仙?”

武正新看到各種評論,其中不乏天央、金方兩大水域的高人。

“師弟,快去跟他私聊。”

其他幾位玉聖閣長老催促後,也加入討論。

武正新無可奈何,對伏衡華髮了一道私聊,邀請對方加入玉聖閣。

但此刻,伏衡華根本沒有關注天玄道臺。

文章被隱去後,伏衡華便把這件事拋之腦後,開始忙活另一件對伏家有重大意義的事。

祝禮行親自帶人將伏衡華索要的二十萬炎谷山石運送到東域。

“元道,你確定送到這裡,而不是蟠龍島?”

“這裡就夠了。”

望著眼前滾滾濃煙,伏衡華捂著袖子:“要建立炎谷,還是赤磷嶼更合適。”

赤磷嶼,伏家持有的十八嶼之一。下等三品靈脈,蘊含火靈之氣,盛產火石與硫礦。

伏衡華命人將二十萬山石卸下,招人往事先挖好的山谷搬運。

伏星旗展開旗幡,數百道兵衝過去,扛著一筐筐山石運過去。

“子恆兄長還不走?”

“看看你想怎麼做。”

祝禮行看到白榆堂的一群人,心裡犯嘀咕:這傻小子怎麼想的?竟然把東西送到白榆堂管控下的赤磷嶼?他們兩堂,不是關係不睦嗎?

這小子到底是在家呆久了,不懂人情世故。我雖然不是伏家人,但我作為金丹修士,幫他撐腰。想來白榆堂也不敢太過火。

伏衡華等伏星旗帶人將山石填好,又請伏天倉帶領符師、陣師,進入山谷燒錄聚靈、養火等陣法。還在一部分石頭上,燒錄伏衡華專門準備的密咒火籙。

祝禮行看伏家人忙碌:“你打算人為建造一處炎谷,我能理解。往炎谷設定陣法,我也能理解。只是……你這樣可以培養燧石?”

“兄長繼續看。”

伏天倉帶人在炎谷東側設立一處陣法,承接太陽精華為火。

伏星旗在右側建立一處火池,匯聚地肺之火。

“你不會打算人為採集太陽之火,再打入地肺毒火內,形成人造燧石。然後埋入炎谷慢慢溫養吧?”

伏衡華笑而不語,他取出一塊恆火石,投入赤磷嶼靈脈,以靈脈之力溝通炎谷,催生滔天火勢。

轟隆——

火焰覆蓋山谷,雖不如火門島上的千年炎谷,但眼前這座佈滿火焰的山谷,的的確確也是一座炎谷。

三陽寶焰衝入地肺火池,凝成一枚枚火種埋入炎谷。

僅幾次火**湧,便有上千枚火種埋下。

“雖然絕大多數火種都會在時間中熄滅,但每天來一次,積蓄的燧石數量依舊可觀。”

祝禮行將伏衡華的手法記下,見白榆堂眾人沒有欺負伏衡華,很快便告辭了。

伏星旗:“讓他看到我們建造炎谷的手段,會不會不太好?”

“祝家有真正的炎谷,看到也不礙事。反正他又不知道我們真正目的。”

伏衡華持有三塊恆火石,經過反覆研究後,他已經想出一個人為製造恆火石的辦法。

伏家傳承自扶風仙宮的九風返天陣,可以反射一切攻擊,也能流轉時光。

伏衡華估測,如果伏家所有修士全力出手,可以用“九風返天陣”流轉百年光陰。讓剛剛孕育的燧石火種,變成百年燧石。

只要燧石經歷十次“九風返天陣”的洗禮,就可以孕育恆火石。

當然,這對石頭材質有要求,同樣需要機率。

所以伏衡華才要製作大量燧石,以量變尋求質變。

“嘯魚,給仙姑打訊號,我們把赤磷嶼挪過去。”

赤磷嶼在天風島南部。

瑾仙娥施展搬山之法,將赤磷嶼挪移到東北方向,與白鐵嶼相連。

除卻白鐵嶼外,這裡還有其他六座島嶼。

金焰嶼上,茫茫星光化作華蓋,正一點點張開,將白鐵嶼和赤磷嶼一併籠罩。

伏天倉面帶笑意:“八嶼合併,我們第一步成功了。”

這是伏衡華“四瑞洲”計劃的一小步。

因擔心大長老和須句堂眾長老不同意“四瑞洲”計劃,伏天倉與伏衡華商量後,用了一個迂迴委婉的方案。

修整重建伏家的鑄造產業。

伏衡華將水月銀的密咒金籙貢獻出來,希望可以在伏家建設一個製作水月銀的工坊。

地點設立在白鐵嶼。

而因為大規模生產水月銀,需要燧石提取寶焰。

因此,伏衡華又建議弄出一個炎谷,伏家自己生產燧石。

而兩個島嶼距離太遠也不好,便需要將二嶼挪移到一起。

伏天倉趁機建議,索性就把赤磷嶼充當伏家火種孕養地。將一切需要火種的工坊統統挪到這邊。

煉丹、鑄劍、冶金、制器……

伏家把各種工藝作坊統統搬入“八嶼島鏈”,以金焰嶼為核心,其他七嶼排布北斗七星局,由白榆堂進行統一管理。

北斗嶼群目前被整合在天風島的東北方向,處於蟠龍、天風之間。

……

天蛇島,程青坐在大蛇頭頂,望著天風島那邊的變故。

他身下大蛇悶悶道:“伏家以白榆堂的金焰嶼為核心,將幾個迴風嶼拉在一起。這條島鏈恰好連上蟠龍與天風。也把程家與鮑家隔開,日後若發生什麼事,程家與鮑家可就孤立了。”

程青:“我兩家關係不睦。伏家這一舉動,不正好隔絕我們兩家打架?”

話雖如此說,但程青的蛇瞳泛著異樣光芒,思考伏家此舉用意。

但想到最後,他也沒能想明白,伏家此舉的用意。

伏家做事向來堂堂正正,如果真要對程家下手,絕對不會陰著來。如今建設島鏈,肯定不是針對他們,也不屑針對他們。

“伏家實力強一些,是好事。如果凌家餘孽真的存在,說不得要靠伏家來保護程家。”

三年前,四門島滅門之事,程家記憶猶新。

經過調查,並非四家之人所為。

思來想去,程青只能往韋家敵人想。

可能是心虛,也可能是冥冥之中的靈覺,他第一時間想到當年的凌家。

如果凌家有人活下來,程家與鮑家首當其衝。

鮑家修士看到北斗島鏈成型,也有幾分憂慮。

他們家的靈島靠近東海,距離風門島最遠。

平時往風門島走,都是從天風島和蟠龍島之間的水路走。如今北斗島鏈成型,恰好阻攔他們前往風門島。

而從東域南側繞道,則要面對程家那群毒蛇。

“還是要從原道走,這是最近的路線,也是最安全的。至於這條奇怪的島鏈……只要他們不攔路收費,那就不礙事。”

如今東海修士頻頻觸犯沿岸,鮑家深受其苦,不得不倚重四家聯盟。哪怕這件事的確影響他們,也只能裝作不知道。

鮑留書望著島鏈,忽然道:“去問問伏家,他們家有合適的姑娘嗎?”

------題外話------

伏家出場人數太多,方便大家記憶。

說一下取名的梗。

白榆堂這邊,都跟星辰有關。

北斗,北斗七星。

天倉,白虎七宿之一。

鶴一,鶴一星。

七襄,織女星。

還有玄戈、星旗,都與星辰有關。

7017k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逐道長青

奕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