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帝國墳場
七年之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二章 帝國墳場,戰爭宮廷和膝枕,奧地利的天命,七年之期,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美泉宮,弗蘭茨書房。
“好了,先把這件事放一放。英國人那邊有什麼新動作嗎?”
“如您所料,紅衫軍在喀布林的花費幾乎趕上天文數字了。而且阿富汗人根本不講信用,無論英國人繳納多少次保護費,都會遭到當地部落的劫掠。”
阿佳妮對於弗蘭茨的判斷還是很佩服的,畢竟不列顛可謂是號稱落後文明的收割機,幾乎沒有一個國家能在他們手上討到好處。
這套”拉一派,打一派”和“開門,自由貿易,送文明!”的手段不知道滅亡了多少國家與民族又或是敲開了多少市場的大門,可以說是屢試不爽。
而這一次英國人扶植的埃米爾,不但無法控制阿富汗境內的局勢,就連自己的安全也要依賴於外人的保障。
隨著英阿戰爭的進行,曾與威震歐陸的拿破崙掰手腕的紅杉軍此時已完全沒有了戰爭初期的氣勢。
起初英國人勢如破竹成功奪取了喀布林,甚至逮捕了多斯特·默罕默德(阿富汗國王),並將其軟禁到印度,而己方几乎沒有傷亡。
由於勝利來得太過輕鬆,大部分英國軍官和士兵們都很快陶醉於享受與尋歡作樂中。他們甚至在城中安排起板球和賽馬還有打獵等娛樂活動。
一天夜晚,東印度公司的軍官們像往常一樣攜著妻子一起參加熱鬧不已的晚會,一邊享受著馬德拉白葡萄酒的美味,一邊聚精會神地觀看包括仲夏夜之夢在內的話劇表演。
然而此時,世界的另一端。
中亞,一個古老王國的首都。
一位穿著白色上衣和黑色短褲的軍官在深夜從床上爬起走到了書房,然後對著牆上的巨型地圖發呆。
是的,他們已經佔領所有主要城市,而打下這座都城只犧牲了200人。回想起曾經的過往令現在身陷這座前皇宮之中的自己感到如墜冰窟。
誰能想到征服後的局勢急轉直下,光是佔領後的三個月裡至少就付出了2000人的傷亡,以至於不久前被迫向劫匪支付了“買路錢”才得以讓補給線重新恢復。
這聽起來實在很諷刺,哪有勝利者受失敗者脅迫而作出巨大讓步的。
一隻三百人的運輸隊在沿伯爾山口行進時被輕易伏擊,其中150峰輜重全部損失,護送計程車兵們一個沒落下都被處決了。
而現在大英帝國居然要與他們的仇敵做生意。可即便如此,那些收了保護費的土著部落也是拿錢不辦事,運輸隊伍的完全依然無法得到保障。每天都有人向上帝報道,說不定很快就會輪到自己。
思來想去軍官頭疼不已,索性便將地圖和戰報都丟入了火盆,開啟酒瓶,叫醒床上已經睡著的舞姬繼續醉生夢死。
“跟老子繼續快活啊!”
維也納,美泉宮,弗蘭茨書房
“幹得非常漂亮。接下來我們需要做的是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對,就是宣傳戰。記住這次一定要突出阿富汗人主動襲擊英國運輸隊並且殘忍殺害人質這件事。”
對於弗蘭茨的指令,阿佳妮並不十分理解,因為前者不止一次強調過阿富汗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它地處中亞十字路口,是一塊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要地。
“您這樣做豈不是在為英國人做宣傳?議會上下兩院的那些老爺們一定會向白廳施壓,豈不更沒有從阿富汗撤軍的理由了嗎?到時候他們緩過神來以阿富汗為跳板,向東可以進犯清國,向西可以經略波斯,向北可以直接威脅俄羅斯腹地”
弗蘭茨的確明白阿佳妮的擔心,不過歷史上試圖吞併這個山地之國的征服者們就沒一個好下場的,哪怕是蒙古帝國也沒從中撈到半點好處。
阿富汗是個名副其實的帝國墳場,從亞歷山大帝國開始,波斯帝國、大唐、蒙古、大英、蘇、美國等每一個世界霸主到最後都奈何不了它。
主因當然不是這個民族堅韌不拔又或是地勢地形險峻,其實核心只有一個字-那就是窮。其境內土地貧瘠承載力過低,導致入侵者往往需要自帶補給供應軍隊。
此外最重要的一點是這塊地區極度缺乏價值的商品,也就是說根本沒有任何值得掠奪的物品。綜上所述,打下這裡之後的佔領維持成本過高。
雖說一直被視為戰略要地,但是阿富汗境內的地形外貌與氣候條件極其複雜;多山、多沙漠,交通非常不便等種種缺陷導致核心統治力弱化,所以很難形成中央集權的傳統。基礎設施建設幾近空白,讓侵略者組織的武力掃蕩難以有效地進行。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我倒是真心希望英國人永遠陷入阿富汗這個沼澤地,這樣我們就可以騰出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對付他們的走狗。”
前不久,”巴爾幹呂布“米洛什·奧佈雷諾維奇在英國人明暗兩面的幫助下,基本平定了塞爾維亞的亂局,現在已經儼然成了奧地利東疆最大的麻煩。
“弗蘭茨大公,我無法理解您為何如此忌憚塞爾維亞人?經過內戰消耗他們已經元氣大傷,而且在貝爾格萊德地區帝國部署了足足八萬人的兵力。
而對面的那些傢伙只有不到兩萬名士兵,他們幾乎沒有大炮,甚至寒酸到了幾名士兵共用一條槍的地步。”
“阿佳妮小姐,或許你聽過這個寓言,當蚊子咬人的時候,只會讓他的胳膊起了個包;而了結蚊子的性命只是一巴掌的事,但有人會因為這樣就不主動打擊它嗎?
更何況這種害蟲可能還是致命病菌的攜帶者,誰也不希望在自己家後花園散步時被它叮上一口,你說是吧?”
阿佳妮對弗蘭茨過於生動地比喻一向都不太感冒。瓦拉幾亞、摩爾達維亞、撒丁、教皇國和奧斯曼都是圍繞在身邊的蚊子,那他為什麼沒有向它們主動出擊呢?
想歸想,作為一名合格下屬的她還是將這個疑問隱藏在心裡。“好吧,希望您打蚊子的時候,千萬不要弄髒了手。泰晤士報的主編們,應該會很喜歡這個新聞,畢竟這不會違揹他們的良心。”
“那他們的良心又值多少英鎊呢?”最近難得放鬆的弗蘭茨調侃道。
“或許在50到100之間吧。如果是托馬斯.巴恩斯先生的話會更多,大約值200英鎊。”阿佳妮忍不住笑出聲來。
托馬斯.巴恩斯是《泰晤士報》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主編,與約翰.德萊恩並稱為該報兩大主編。
巴恩斯在任期間,《泰晤士報》成功躋身英國最重要的主流媒體之一。他特別重視社論,認為其具有領導和反映輿論的雙重功能。
不僅如此他也十分擅長引導社論,所以《泰晤士報》獲得了巨大的權威性,甚至達到了影響官員升遷和政黨換屆選舉的境界。
也正因為如此,很多個人和團體時常向該報刊的編輯們行賄,以求一個樹立更好形象的契機以及更坦蕩的仕途。
當時新聞工作者的地位不高,薪水低下,面對滾滾而來的誘惑,自然不可能把持住本心,於是乎受賄寫文也成了《泰晤士報》的傳統之一。
他們甚至可以為了錢,不顧事實並罔顧本國利益,例如在甲午戰爭中著名的“高升號事件”。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