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網文太難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兩百四十五章 一起名垂千古,神話戰國之我是趙括,寫網文太難了,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首領,難道我們就一直聽從那些趙人的話嗎?」回去的路上,一位年輕胡人不甘地說道。
「啪!」鐵格一巴掌打在年輕人的臉上,將其打翻在地,周圍所有人難以置信地看著鐵格。
「只要趙國在,我林胡永遠是趙國的一條狗,如果你膽敢有其他心思,我便將你逐出部落。」鐵格憤怒地說道。
「我林胡控弦之士十萬,未必沒有戰勝趙國的機會。」年輕人不服氣的說道。
「西面的月氏前不久被秦國滅了。」鐵格緩緩吐出來一個訊息。
「什麼!」所有人驚呼。
月氏的實力比林胡全盛時期還要強大,竟然說滅就滅了。
「月氏在秦國面前,連半年都沒有堅持到。但是秦國,卻敗在了趙國手中。你現在還覺得我們能擊敗趙國嗎?」
和其他胡人不同,鐵格非常注重收集訊息,他還在部落中建了一座城池,供附近的商人到此交易。
商人的訊息是最靈通的,鐵格能夠從商人口中得到天下各地的訊息,這才是他一直能夠穩坐北疆的原因。
鐵格不是趙國的死忠,他深知林胡弱小,只有投靠強者才能生存,之前長平之戰的時候,他不是沒有想過聯合匈奴對抗趙國,但是趙國實力仍存,即便是留在北疆的數萬人,想滅林胡也非常容易,所以他一直沒有輕舉妄等,靜靜等待趙國戰敗的訊息傳來。
然而,最後出乎他的預料,趙國竟然贏了。
他立刻切斷所有和匈奴聯絡,然後為趙國送了數千頭牛羊,犒勞北疆的將士。
這次趙國統計戶籍更是讓所有林胡部落必須服從趙國的命令。
不過令他意外的是,樓煩和代胡等部落竟然也沒有人敢跳出來反抗!
真是一群見風使舵的小人!
「能,只要所有部落齊心協力,再聯合匈奴和東胡,我們一定能擊敗趙國。即便是最後敗了,我們林胡也可以退到西套去,總比給趙國當狗好吧。」年輕人握緊拳頭,咬牙說道。
「好小子,有志氣。」鐵格走到年輕人面前,欣慰地拍了拍年輕人的肩膀。
年輕人得到誇獎,昂首挺胸。
「現在室內只有三名趙將,你去將他們殺了,我林胡今天便起兵反趙。」鐵格沉聲說道。
「好!今天我便殺了三個趙狗。」年輕人提著武器,咬牙朝著後面走去,剛走兩步,突然停了下來,渾身顫抖,怎麼也邁不開腳步。
「屬下……願意給趙人當狗。」年輕人猛地轉身,雙目血紅,不甘地說道。
鐵格嘆了一口氣,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能活下去,一種是強者,另一種是臣服強者的人。
如果年輕人真的敢反抗,鐵格必然會阻止他,然後分給他一部分族人,讓其西行,為林胡尋找一條新的道路。
但是現在,年輕人想要反抗,卻又不敢犧牲。願意臣服,卻又不甘心。
這樣的人,早晚有一天會為部落帶來災禍。
「你再好好考慮考慮。」鐵格不動聲色的對身旁侍衛使了個顏色。
……
「大王,入學的胡人已經送至邯鄲學院了,一百五十人,一個不少,是直接分到各個學院還是……」虞信捧著一本花名冊從外面走了進來。
「胡人的辦事效率還是挺快的。」趙括笑著說道,從下達命令到現在,滿打滿算,也才一個月時間,胡人就把入學的人員全部送來了,這效率比趙國的辦事效率都快。
「趙飛騎就在北疆,就算再給胡人幾個膽子,他們也不敢反抗。」龐煖笑著說道。
依靠趙武靈王的餘威,趙國收服胡人的難度比秦國收服義
渠和巴蜀難度小太多了。
秦國對巴蜀還有優惠政策,可以減免賦稅,即便如此,巴蜀還經常反叛,趙國對胡人沒有任何優惠,只有一條,要麼聽話,要麼死!
不過趙國對聽話的胡人要比秦國寬鬆很多。
「這些胡人不識趙字,大部分不懂趙語,需要從頭交起,就沒有必要分開了,全部交給儒家吧。」趙括想了一下說道。
諸子百家中,若是論哪一家教化的能力最強,那麼非儒家莫屬。
最好能夠將這些胡人全部教成翩翩君子,讓禮樂的光輝普照天下,而且儒家最看重的就是教化之功,尤其是教化異族,這是孔子當年都沒有挑戰過的事情。
「大王放心吧。」孔穿自信地說道。「若是能夠教化所有胡人,就算是先祖也不能及也!」
「對了,從今以後禁止稱呼他們為胡人,改以地名稱呼,明白了嗎?」趙括說道,他要從根子上消除胡人這個稱謂。
從今以後,趙國境內,只有趙人!
「諾。」眾人瞬間便明白趙括的意圖。
「對了,這是農家和天倉氏兄弟的諫言,你們看一下。」趙括指著桌子上一封信件說道。
虞信拿起書信,開啟一看,神色有些動容,「冬天無事,將全國各地所有種地種得好的農民召集起來,探討如何種地!」
農家和天倉氏為了提升產量,從種子和耕種技術兩方面入手。
但是耕種這方面,一人計短,兩人計長。不同土質,不同地區適合耕種的方法也不一樣,很快研究就遇到了瓶頸。
為了尋求突破,農家和天倉氏決定上書趙括,召集趙國各地農民,共同研究。
「稟大王,臣覺得此事可行。」虞信拱手說道。
現在已經是冬天,全國各地已經不需要耕種,召集一些農民不會有任何影響,反倒是農家的溫室中,還能繼續種地。
趙括搖了搖頭,說道:「寡人的意思是,直接向天下開放,召集天下精通種地的農民共聚邯鄲,研究種地的同時,編纂《農書》,就如同當初醫家一樣,並且對所有能夠提出建設性意見的農民,給予獎勵。」
中國自古以來皆重視農業,但是卻從來沒有重視過負責種地的農民,糧食畝產從幾十斤,到幾百斤,再到後來的上千斤,中間不知出現過多少偉大的人物,然而最後連個名字都沒有留下來,反而那些整天閒著沒事幹,只留下幾篇酸詩的名垂千古。
「除此之外,既然醫家和農家可以,寡人覺得其他行業也都可以。」
虞信等人對視一眼,沒有反對,這種事以前從來沒有人做過,搞不好會成為眾矢之的,不過現在的趙國有這個底氣。
趙王括元年十一月,趙國向天下宣佈,召集各行各業的精英編纂行業典籍,不管你是農民、樂師、畫師、棋師、占星、相師,還是木工、紡工、鐵匠、石匠、漆匠、造船匠等等,只要你來,趙國就為你出書!
凡是參與者,皆可留名,與書籍一起名垂千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