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網文太難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五章 教育和河堤,神話戰國之我是趙括,寫網文太難了,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十條,未來五年之內,趙國每個郡縣至少要有一座學院,一座藏書閣。河套地區全面普及基礎教育,每個鄉至少有一座初級學院,教授孩子識字和算術。”趙括說道。
河套地區是必須普及教育的,這是趙國對百姓的許諾,也是對百姓離開家鄉,前往千里之外開墾農田的補償。
至於其他地方,趙國最多也只能普及到縣。
一方面是為了和河套有差別,如果所有地區都普及,那麼對遷往河套地區的百姓非常不公平,所謂的補償也算不上補償。
畢竟大家都有的叫什麼補償?
另一方面也是現在的生產力水平不允許,同時老師數量嚴重不足。
這個年代識字計程車子終究是稀有人才,趙括下令各地官員都在學院掛名,沒事的時候去教一下,並請了各地識字的鄉老鄉紳,依然不夠。
不過等到五年之後,第一批學子畢業,其中的佼佼者可以送到各地學校歷練兩年,基礎教育就可以真正普及開了。
換源app】
當然,前提是糧食產量再次提高,否則還是很難真正普及。飯都吃不飽,談教育是很奢侈的。
“大王仁德。”眾人躬身行禮,心悅誠服的說道。
根本上來說,普及教育是動了貴族的根子,讓貴族無法像以前一樣高高在上壟斷知識,讓平民也有了和貴族同臺競技的機會。
雖然這樣的機會非常非常小。同等天賦,甚至略微高出的情況下,普通教育培養出來的孩子是不可能競爭過貴族教育下培養出來的孩子的。
但是二十年、五十年之後,總有那麼一兩個天縱奇才,能夠衝破重重枷鎖,和貴族站在同一個舞臺上競技。
從理性上說,他們不願意看到這樣的場景。但是從感性上說,他們又期望見到這樣的盛世。
這也是他們發自內心敬佩趙括的原因。
每個人都知道,普及教育是不可能的,甚至可能是沒有回報的,但是趙括依然在做。
趙括將每個人的反應都看在眼裡,除了極少數之外,大部分人都很坦然,並沒有因為未來平民可能會威脅到貴族而憤怒或是反對。
“這個時代的貴族終究還沒有徹底腐朽。”趙括感慨道,他從大家的眼中看到了驕傲,他們願意給泥腿子這個機會,他們也自信不會被泥腿子超越。
“學院老師除了每個月的俸祿之外,教滿三年賜一級爵位,教滿十年賜二級爵位,教滿十五年賜三級爵位。”趙括說道。
雖然有不少名士都表示不要俸祿,但是對大部分人來說,俸祿和爵位才是最實在的,他們畢竟也要養家湖口。
“第十一條,依法治國。新的法律正在編訂,預計明年下半年便能完成。包括農法、商法、工法、兒童法等等,編訂完成之後會在太原郡試行,如果兩年之內不出現明顯問題,將在全國範圍內推行。”趙括繼續說道。
趙括也不知道新的法律出來之後是人人叫好,還是像秦法一樣人人反對,所以決定先在太原試行,沒有問題之後再推廣至全國。
眾人沒有提出反對,從幾百年前鑄刑鼎開始,刑不上大夫的時代就過去了。
到現在那座刑鼎都在趙國宗廟中立著……
“第十二條,興修水利,疏通河道。加固河堤。”趙括說道。
春秋戰國時期北方的河流湖泊是非常多的,趙國境內也有大陸澤、雞澤、詆澤、陂澤、海澤、文湖、淳湖等等諸多大湖,河水、黑水河、漳水、汾水、滹沱水等諸多大河。
特別是黃河,幾千年來,既哺育著華夏文明,也多次摧毀華夏文明,堪稱華夏第一災,說氾濫就氾濫,兩岸百姓飽受其害,苦不堪言。
至於依著河水相鄰的趙齊魏三國也是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家瓦上霜。
因為趙魏地勢較高,齊國地勢較低,一旦河水氾濫,大部分水都是往齊國流,齊國受災比趙魏兩國嚴重很多。
於是齊國就在離河二十五里的地方修築了一條長堤壩,自此‘河水東抵齊堤,而西迄趙魏。’水都氾濫到趙國和魏國境內了。
趙國和魏國怎麼可能樂意,於是也在距離河水二十五里的地方修築了一條長堤壩,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中,三國不用再為河水氾濫發愁。
河水上漲之後,一般抵達堤岸就會退去,留下的河泥非常肥沃,不少百姓到上面開荒耕田,時間長沒有水害,就開始建造住房,聚整合村落。
大水來臨之後,村莊被淹沒,大家就在離城郭稍遠的地方重新修築堤壩,剛好能夠擋住洪水,於是乎,原本距離河水二十五里的堤壩開始一點點朝河水方向移動……
現在堤壩離河水近的只有一里多,遠的也不過數里……
然而河水流經黃土高原,攜帶大量泥沙,雖然戰國時期水土流失不嚴重,河水遠比後來清澈,但是黃河的含沙量也遠超其他河流,時間長了,河床越來越高,兩岸迴旋的餘地越來越小,總有一天等到某次發大水的時候,洪水會沖垮堤岸。
於是趙惠文王二十七年,河水決堤,大水氾濫,趙國死傷無數……
如果是以前,趙國加固自己這一方的堤壩就行了,不用去管齊國的死活,但是現在濟水以西都是趙國的,無論河水往哪決堤,淹的都是趙國……
“加固河水河堤的事情由公孫龍負責,至於其他各地區的河道,由各地郡守和縣令負責,這件事先不急,等各地穩定下來之後再開展。”趙括說道。
趙國即便沒有水利大師,簡單的加固河堤,疏通河道還是沒有問題的。不過變法之後一兩年時間,趙國需要從混亂走向穩定,加上每個人都有眾多事務要處理,很難抽調人手。
因此除了加固黃河河堤之外,其他地區趙括不做時間要求,只要五年之內能夠完成就行了。
至於黃河氾濫的事情,雖然有句話叫堵不如疏,但是趙括還真沒有疏通河水河道的打算……這就不是人乾的活,普通人下去一個浪就沒了……相對來說,還是修築堤壩更加容易。
而且只要夠寬夠高夠長,理論上來說,還是能夠擋住洪水的。
實在不行,淹魏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