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非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二章:奴賊增兵了?,織明,蝸牛非牛,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果然第二天清晨,薊遼總督洪承疇就迫不及待的派出一個個旗牌官策馬奔出總督署,召請各官各將前往議事。
崇禎十四年六月十二日,辰時正點,寧遠城薊遼總督署的大堂內眾官將濟濟一堂。
各官各將分別在兩邊落座,洪承疇身為薊遼總督,名義上來援諸軍與遼東各鎮兵馬,都要受他的節制,在遼東屬他最尊,現正襟危坐於上首的大椅中,左右是一眾幕僚肅立侍候。
左側下首,第一位坐著兵部監軍張若麒。
隨後,依序坐著遼東巡撫邱民仰,兵備道張鬥、按察副使姚恭、監察道王之楨,又有通判袁國棟、糧道朱廷榭,指揮同知張為民、嚴繼賢,監紀同知鄭感民、袁國棟等諸官。
右側下首,則以領鎮朔將軍印的宣鎮總兵楊國柱坐第一位,神機營前營總兵陳九皋坐第二位。
其後依序是大同總兵王樸、薊鎮總兵白廣恩、山海關總兵馬科、東協總兵曹變蛟、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密雲總兵唐通等來援各總兵,以及遼東總兵劉肇基、寧遠總兵吳三桂、遼東協守總兵孟道等遼鎮諸總兵。
而張誠因其援剿總兵官只是去年前往豫省剿賊時的加銜,其實際軍職仍然還是宣鎮副總兵,但因其所帶援軍為諸將帥之最,因此排在了遼東協守總兵孟道之後。
他後面坐著的是中協分練總兵左光先、山西總兵李輔明,他們兩人都因事被奪職留用,以圖功自救,因此排在張誠的後面。
今日能入總督行轅議事的武將至少是總兵級別,只有副將祖大樂身份特殊,他是遼東老將,熟知遼東情勢,又是祖大壽的堂弟,所以排在了最後就坐。
他看著隔了兩個座位的宣鎮副總兵張誠,心中暗思:自己家族發力培養的吳三桂,將來主要競爭對手怕就是這個人。
…………
洪承疇看著諸官諸將一一就位落座,特別是各位武官將佐聚在一起,舉止間不免過份粗曠了一些,他輕輕咳了兩聲,待眾官將都向他這邊望來。
這才笑著撫須說道:“遼東戰局,牽動聖上及朝野諸公心思,今王師雲集於此,我大明將士,在寧遠城下超過十六萬眾,單論兵馬之多,已遠勝於圍錦之奴賊。
尤其宣鎮副總兵張誠的車營,不惟戰車堅固,所攜大小銃炮極多,更有神機營的神威大將軍炮前來助陣,大火箭、神火飛鴉等利器也是頗多。
此戰定要大挫虜人氣勢,使之不敢再小覷我大明神威!”
他話音才落,大堂內“轟”的一下就炸開了鍋,眾人七嘴八舌的紛紛議論起來,特別是遼東各鎮總兵,對於神機營這些神威大將軍炮如此利器怎能不喜?
那些神機營的神威大將軍炮雖有炮車,可也是沉重非常,拖行緩慢,幸好陳九皋早早便命炮營提前開拔,這才與大軍同時抵達寧遠。
這些大炮雖說行動遲緩,佈置不易,但寧遠上下卻都將其視若珍寶一般,眾人議論之間時不時的拿眼神瞥著陳九皋,只見他昂著頭在與楊國柱輕聲議論,神色間頗為自得。
而且張誠的車營雖沒有裝備紅夷大炮這類大殺器,但那一百二十乘戰車已叫諸將震驚,何況還有三百乘輜車,也同樣堅固厚實,且還都裝有一門小佛朗機炮。
只張誠的車營就有大小火炮六七百之多,更何況他的三個步營還各有十乘偏廂戰車,以及其他未裝配在戰車、輜車上的虎蹲炮、臼炮、飛礞炮等等,加在一起差不多有近千門火炮。
這還不算他營中雲州銃、三眼銃的配備,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張誠所部的火器配備,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大明諸軍之冠。
他雖座位不像陳九皋那般靠前,卻也是受到眾人矚目的人物,張誠也如洪承疇一般,正襟危坐在自己的椅子上,並未參與到議論之中。
畢竟自己身邊的孟道與左光先等人不熟,而與吳三桂雖相約今日有事相談,卻也不能在此時大庭廣眾之下有所交流。
…………
“我師如今兵眾將勇,更有神機營犀利的火炮助陣……”
洪承疇見眾人都甚為歡喜,他便繼續誇讚了一番,以鼓舞軍心士氣,可突然話鋒一轉道:“但是……”
他嘆了口氣,又接著說道:“自逆奴屯駐義州,更兵圍錦州祖大帥始,本督率眾數往救援,與逆奴幾番鏖戰,雖賴聖上洪福齊天,再加官兵戮力捍禦之功,方斬獲擊斃逆奴頗多。
然逆奴圍錦軍勢仍大,錦州之圍,久久不能得以解除。
現松山、杏山各堡更是急報頻頻傳回,逆奴大軍正擁眾急攻,架推紅夷炮車,猛轟狠打,松、杏諸堡,目下已是岌岌可危!”
張誠直到這時才恍然大悟,原來昨日總督洪承疇的憂慮之因,便是源自於此吧。
兵備道張鬥也是不無擔憂的開口說道:“東奴此時忽然猛攻急打我方松、杏諸堡,顯是要逼迫我師儘快出軍相救,其心叵測,督臣不可不防啊!”
按察副使姚恭也道:“虜賊忽然急攻不止,錦州情勢危急,已是不容再有拖延,需儘快派兵前往救援,以解錦州之危。”
監察道王之楨卻不同意他的意見,說道:“正是奴賊攻打松、杏諸堡愈急,我等更需小心計議,免得賊奴另有所圖,我等貿然出兵救援松、杏諸堡,反墜入奴之奸計。”
指揮同知嚴繼賢也說道:“據新近塘報傳來的訊息,松錦各處奴軍越聚越多,莫不是奴賊增兵了不成?”
眾人聞言都是心中一凜,若是如此,那以後的仗可就更加不好打啦。
張誠更是雙目一寒,其實對於這一戰,他只記得明朝這邊在歷史上是出動了八位總兵,約十三萬人馬,再加寧遠、松山、杏山、錦州各城堡的守軍,也就十七八萬官軍。
如今,已經比原本的歷史上多出他與陳九皋的前營將士兩萬五千餘眾,只在寧遠集結的官軍就已有十六萬五千之眾,若是統算在一起明軍投入松錦前線達到了差不多二十萬的兵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