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藥而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卷 只恨生在帝王家 第三十七章 成王之志,帝胄訣,不藥而癒,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楚帝國西北邊塞武門關,自古乃是兵家必爭之地,更兼大楚帝國日漸甚微,草原諸國時有侵擾,常年大小戰亂不斷,民眾身處水火、民生凋敝、窮苦不堪。若非此地扼守大楚帝國西北門戶,以大楚頹乏的國力,年輕的帝國皇帝楚禮淵早有放棄、重點經略後方關隘之意,只是一眾老臣極力堅持之下才作罷,但至此之後帝國對武門關也不再側重,疏於管理,故而此地愈發的混亂,失去了往日的榮光,而凌炙天正出生於此。
如果說,將晉王凌炙天的過往寫成一本自傳,那麼無疑是一部充滿激情的奮鬥史,也或許正是瞭解了他過往的這些經歷,言師才選中了他吧。
相較於武關要塞的大多數民眾而言,凌炙天的家境稍顯殷實,因此童年的他不需要向其他同齡人一樣為生計而發愁,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同時西北邊塞善武的民風也賦予了他武學造詣上的基礎和實力。凌炙天十二歲那年,因鐵門國的崛起,逐一吞併北方諸小國及草原部落以致大楚帝國北域邊境,似有興兵大楚帝國北域之意,楚禮淵為彰顯大楚帝國軍威,以作震懾,親率大軍視察北域,隨便也看了看數年前自己想要放棄的武關城,也就是這時,凌炙天第一次在街頭見到了眾人環視,視為神祗的楚禮淵,同時有感而發地對一旁的張輔勳說道:“大丈夫當如是而!”
然而好景不長,凌炙天十五歲那年西北及北部草原大旱,於此同時大楚帝國南部卻逢暴雨成災,在此大楚帝國日漸勢衰、自顧不暇的時候,北方鐵門國在鐵血手腕的固始掌控下日漸強盛,意欲南下的鐵門國糾結不少草原部落和邦國開始大力侵擾大楚帝國,雖然武關城的加急文書一份接一份的奏報送到帝都,然而此時此刻的楚禮淵早已是焦頭爛額,更兼早有棄置武關城不顧之意,因此下令守軍放棄武關城撤回關內,以險據守,以待時變。
凌炙天永遠忘不掉武關城城破之日,父親為保全一家人,將所有家財及積蓄一併獻出,然而敵軍將領不僅沒心存感念,還覬覦其母美色,其父相阻,卻死於亂刀之下,其母不堪其辱,自盡於其父身旁,藏於柴房草垛中的凌炙天強忍著心中的悲傷和憤怒,將對為首的屠將軍一行人的仇恨牢牢地記在了心中。
數日後,待偷偷將父母安葬完成身後事,偕張輔勳等幾個發下改名換姓忍辱投入屠將軍麾下,三年時間,因作戰勇猛,屢立戰功,凌炙天以十八歲的年紀被破格提為前軍偏將,三年來的忍辱負重,出生入死,終於換來了報仇雪恨的機會,深埋於心三年之久的復仇之心總算得以實現,慶功宴的那晚,待屠將軍等一眾將官酒醉人事不省的時候,凌炙天、張輔勳幾人取了屠將軍等人首級,星夜向相距千里之遙的武關城逃去。
翌日,當發現屠將軍等人被殺後,屠將軍部下分多路對凌炙天等人一路追殺,一望無際的草原和沙漠對常人而言是不可逾越的夢魘,但隨屠將軍輾轉其間的三年軍旅生涯,使凌炙天等人對其地形地貌瞭然於胸,其間兇險亦是深有領悟,然而愈是瞭解愈發覺得身心俱寒。行軍之時尚且糧草、水袋等補給物質一應俱全,而此番卻是被千里追殺,輕裝簡從,根本不會攜帶太多的物質,尤其是出生於此、嗜殺成性的野蠻軍隊,因此,凌炙天選擇了即便追兵也不敢貿然踏入的黑沙漠......誰也不知道在缺糧少水的黑沙漠,十幾日的時間,他們是怎樣走過來的,但唯有活下來的,一路跟著凌炙天千里逃亡的張輔勳五人,心裡烙下了永遠不願提及的經歷——追兵的屍體和血肉,才是他們真正活下來的倚仗。
再次站在武關城門外,凌炙天等人感慨良多,佇立良久,各有所思。城門外幾個衣衫襤褸、披頭散髮、神情詭異的人吸引了守城士兵的注意,待他們準備對凌炙天等人盤查時,凌炙天示意張輔勳等人取下身後的包袱丟給守城士兵道:“我們是來獻投名狀的!”
駐守武關城的褚將軍看著擺在地上的屠將軍等人首級,再次瞅了瞅狼狽不堪的凌炙天等人震驚不已道:“你們如何做到的?”凌炙天等人如實講述了幾人三年來的經歷,聞後褚將軍嘴裡唸叨了多遍“黑沙漠”後問道:“你們是如何走出黑沙漠的?”
“前面星辰大海,後面萬丈深淵,抱著盡力到無能為力的信念!”短短一句話道出了凌炙天一行六人的支撐,令的褚將軍信服不矣,十八歲的年紀能有如此作為,褚將軍自認自己是無法做到的。
接下來褚將軍對凌炙天六人的舉動如實上報了朝廷,楚禮淵及滿朝文武皆讚賞有加,聖旨之下,對六人的論功行賞,皆歸於褚將軍麾下任職。六人的經歷也成為了武關城街頭巷尾的談資,行走在武關城街頭,百姓欣賞、仰慕的神情盡收於心,對於凌炙天等人而言,似乎一切都是值得的!
至此之後,凌炙天娶了褚將軍女兒為妻,褚將軍更是對凌炙天不遺餘力地予以栽培,凌炙天的事蹟也逐步為周邊諸邦國及草原部落所熟知,聞之無不心存敬畏,也因為有凌炙天的鎮守,此後也不敢隨意犯界,十來年的時間,凌炙天儼然已是大楚帝國西北域第一人!
如果沒有此後的大楚燕魯之亂,或許凌炙天此生就守著西北域第一人的榮光了此一生!然而當燕魯之亂爆發起,與燕魯之地同樣的是西北域也開始暗流湧動,當太平了近二十年的武門關再次面臨來自草原聯軍的進攻時,帝國皇帝楚禮淵不再如從前棄關退守,而是給了凌炙天統領西北域所有軍隊禦敵的旨意,凌炙天也不辱使命,親率大軍勢如破竹,打的草原聯軍丟盔卸甲、狼狽而逃,自此凌炙天在整個西北域的威望達到了巔峰,無人企及。
對於當時的楚禮淵而言,草原聯軍目光短淺,各懷鬼胎,不過纖芥之疾,之所以令凌炙天痛擊,無非是不想兩線作戰,把重心放在平定燕魯之亂上。然而事情並未像楚禮淵設想的方向前進,傾舉國之力籌集的數十萬大軍並非像他想的那般勢如破竹,反倒是節節敗退,被迫御駕親征,以免叛亂的星星之火蔓延至整個帝國。在御駕親征之前,楚禮淵秘密召見了被譽為‘大楚戰神’的凌炙天,一番商討後,西北域由凌炙天妹夫褚國柱打著他的旗號鎮守,凌炙天帶著精銳馳援平叛大軍隨楚禮淵前往燕魯,以民風彪悍、作戰勇猛的西北域子弟沒給凌炙天丟臉,數月之間扭轉了平叛大軍的頹敗之勢,雙方進入相持階段。原本按照凌炙天的想法,他認為憑自己是可以平定燕魯之亂的,然而,進入相持階段後,自己的請戰之意卻是被楚禮淵一再駁回,君臣之別,所考慮的方向和角度自然不一樣,軍旅出身的凌炙天秉持的是“一將功成萬骨枯”的信條,然而身為一國之君,楚禮淵深知燕魯之地的百姓不是草原聯軍,說到底他們都是自己的臣民,如果任凌炙天的西北軍一路屠殺過去,即便收復了失地,卻失了人心,自此方有了義王的出場......
在凌炙天眼裡,原本燕魯之亂的第一功臣應該是自己,論功行賞也應該是自己的頭功,然而雖然最終還是被封為晉王,但是卻只能屈居於異姓王第二位,義王之後,自此,也埋下了凌炙天對義王的不服,以及對楚禮淵的不滿......
此時此刻,當言師再一次地直問自己——“晉王,你是否有僭居九五之意?”時,拋開思緒紛飛地種種回憶,凌炙天極為肯定地堅定道:“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