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筆丹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一章 希望我佛慈悲,不要因弟子妄言,而降下佛怒。,法海穿越唐三藏,紙筆丹青,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轉世為人,便是人。
這幾個字可不是說說而已。
人之壽命區區百年,相對比動輒閉關修行千年的修行者來說,實在是微不足道。
這就導致很多轉世的神仙,在轉世之前對轉世之後的境遇,並不看重。
但除了那些以化身轉世下界的,而以真身親入輪迴的,結局往往都是人格成為主導。
如果說三藏法師是因為“法海”的神魂,那麼另外一個例子便是楊天佑,即便是已經修成了大聖國師王菩薩這等果位,到最終也是大聖國師王菩薩主動與楊天佑的人格融合一體。
人之所以成為萬靈之長,不單單是因為女媧造就先天道體之形,其包羅永珍之可容性,才是關鍵。即便是異族血脈入侵,到最後所傳承顯化的,還是以人族為主體。
文殊菩薩的轉世之身來遲了一步,小乞兒看似因誤入貴族之地,慘遭殺害...但他自己很清楚,小乞兒是遭了無妄之災,而這災劫,都因自身而起。
此地天生窮苦,雖是在東勝神州,乃玄門教化之地...但道門多行縹緲事,修道者各個率性而為,雖多山門大宗,但世俗其實依舊還在人類的掌控之中。
只是相對於南贍部洲之大統,東洲多分邦,大小國度,皆受上仙宗門所轄庇護,以其為供奉下支。
一些小國若是落在一些不講道理的強橫宗門手中,那日子可當真不好過。
因為家境貧寒,文殊菩薩轉世之身,在降生後不久,便被他的母親送入了這一處早已破敗的佛門小宗,母親自此不知所蹤。
文殊菩薩日漸成人,雖封閉了記憶,但他大智天成,早見聰慧,且深得佛性,不論是何等經文,只要看過一遍,便過目不忘,甚至還能給出自身見解...甚得寺中老僧之愛,以為將是師門傳承且發揚光大者。
只是有一點讓老僧隱為擔憂...就是他生性張揚,有著十足的鋒芒。
東洲的佛門小宗,自然是要夾著尾巴做人的,老僧韜光隱晦,左右逢源,底伏做小,才能稍稍保留這一處落腳之地。
但隨著文殊菩薩之化身名聲鵲起,也越叫老僧不安。
多次勸告愛徒,讓他低調行事,可不料愛徒是個天性不肯服輸的...終於惹得禍事上門。
有大宗弟子前來論道,辯輸而走,不久之後便有劫修入山...老僧展現高深佛法,與歹人同入輪迴,臨坐化時,還告戒弟子:“莫與人妄爭,何必事事分辨輸贏?”
“我佛門弟子,所修廣德佛性,在於渡而不在爭,渡己也罷,渡人也好...力所能及而矣。”
這幾句話是老僧看似短暫的八十年的人生修行。
老僧坐化之後,文殊轉世在路過山神廟的時候,撿到了金蟬轉世...觀其佛性緣法深厚,遂將之帶回小寺。
誰知將他養大之後,他說:“我不當和尚,我要尋我爹和我娘,問問他們為什麼要拋棄我。”然後便成了城中流浪的一個小乞兒。
然而他的父母還沒有尋到,當日那個論道輸在文殊轉世手中的大宗弟子,便先遇見了小乞兒...因他知道小乞兒是文殊轉世養大的,只是露出了一個極度厭惡的眼神,那些受大宗庇護而對他畢恭畢敬的凡俗界狗腿子,便直接出手將小乞兒打死。
文殊轉世破防了。
而小乞兒的靈魂在脫離軀體的一瞬間,便已然恢復了記憶,可即便是如此,此刻烙印在他靈魂深處的,竟只是這他作為小乞兒的短暫一生。
這一瞬間,他有了幾分明悟,嘴角似有諷笑之意...因為他想到了自己轉世之前對崔判說的話,“家境越是貧寒越好”,在轉世之前,他或許會認為這一世一場人間遊戲,但此刻他深深明白的。
什麼是人間?
若不能親身經歷,又何談誇誇其口?
人間多少眾生只是活著,便已經用盡了全身解數,談何修行?
怪不得佛境那些佛祖菩薩,只言普渡,卻少有下場...如何渡?
恐怕連觀音大士對此都沒有確切法門。
而在他的魂魄即將進入輪迴時,卻勐然發現將自己養大的小和尚,竟是文殊菩薩轉世...此刻竟因自己之死,隱隱有化魔之相。
金蟬想要說些什麼,但已經來不及了...可人間修行,哪有那麼多事事如意,對於文殊菩薩的轉世身會有怎樣的遭遇,他表示無能為力...反而對自己的下一世輪迴,充滿了期待。
同時也慶幸,被打死的小乞丐是自己。
......
人間的修行當然不容易。
適才法海一劍斬昏君,看似暢快淋漓,舒展胸臆,但一國之君被斬,所帶來的因果罪業...哪怕是有軒轅劍的加持,也是避無可避。
當然,法海也不會躲避。
此刻望著蒼穹,早一片晴空。
適才那電掣金蛇千丈,雷霆靈鼉萬疊的景象,早散一空。
遙遙向著雷府天尊一禮,開口道:“貧僧見過天尊。”
聞太師只說了一句:“後生可畏。”
便駕墨麒麟遠走,他已經收到玉帝傳訊,言說此間之事已了,天庭已經降下紫薇與左輔右弼整理比丘朝政。
蓬來。
楊戩已經離開了,他要去尋子輿先生,從他手中借幾個學生送到比丘國。
而南極仙翁對著身邊兒的白鶴童子說道:“去將那白鹿的屍身銜來吧,莫要再生波折。”
白鶴童子知道輕重,他也是經歷過封神大劫的人物,自然知道大劫之中即便是聖人門下也難逃災劫,白鹿之死乃是咎由自取,也實在沒有什麼可惜之處。
非要說...那在白鶴童子看來,便是有辱師門。
他們闡教正宗之下,縱然是仙人坐騎,也實不該行此左道之術,簡直死有餘辜。
若是可以,能讓他親手清理門戶才是最佳之策,可惜已經命喪齊天大聖之手。
白鶴童子不情不願的飛離蓬來,往比丘國去。
南極仙翁則直上南極神霄玉清府,斗膽求見師尊。
地府陰山。
金蟬再一次轉世之前,前來拜見了地藏王菩薩,從地藏王菩薩這裡得知了三藏法師怒斬昏君之事,不勝心嚮往之。
做和尚有什麼意思?
哪比仗劍三界,行俠仗義更痛快?
他終究是跟金蟬子同出一源,天生就是一副叛逆的性子。這樣的叛逆有很多,偏偏還都漸漸的往一起湊,叫一眾三界大能十分頭疼。
“轉世四年,你在人間也不過短短兩年見識,怎一副這般模樣?”地藏王菩薩屬於是明知故問了,三界之事少有他不知道,除非諦聽是真的不敢說。
“雖然只是兩年見識,但弟子明白了一個道理。”
“什麼道理?”
“凡間眾生的一個最基本的追求。”金蟬目光已經有了幾分深邃,“活著。”
“是啊。”地藏王菩薩點點頭,“何況有些人只是活著,便已經身心疲累。”
“所以。”金蟬開口說道:“若要渡世人,不妨先保證眾生能夠相對安全的活著...最起碼不要像弟子轉世的這個小乞兒一樣,死得莫名其妙,無處伸冤...亦或者,為什麼要讓似小乞兒這般的眾生,將於世間,經受苦難呢?”
地藏王菩薩深深看了金蟬一眼,隨口道:“佛說因果輪迴,今生苦難,是償還前世罪業。”
“這話實在是沒道理,弟子也不敢苟同。”金蟬說完這話,下意識縮了縮脖子,道:“希望我佛慈悲,不要因弟子妄言,而降下佛怒。”
地藏王菩薩笑了,“你若言之有理,我佛豈會責怪?”
金蟬當即打住了這個話題,他就是偶然冒出了這樣一個念頭,自己尚且沒有堅定心念,怎敢多言?
再多說幾句,恐怕少不了要在地藏王菩薩面前露怯。
金蟬也沒有在陰司多留,在此遁入六道輪迴,這一次他沒有走奈何橋,而是被地藏王菩薩封印了記憶,親手送入輪迴中。
而等金蟬子入了輪迴之後,地藏王便接著一個一個的超度亡靈。
而匯聚在此地的,大多都是些邪魂惡靈,生前不說惡貫滿盈,也是作惡多端之輩...
......
比丘國。
新王的繼承人已經選定,是國主親弟弟的遺腹子。
因為新王年紀尚幼,因為有兩位賢老輔左,除了這兩位賢老之外,還有三位儒家弟子入朝協助一同理政。
而法海已經領著幾個徒弟離開了比丘國。
“師父。”八戒有些不解的問道:“您怎麼就那麼痛快的答應他們了的條件,不再插手比丘國之事?就不怕主少國疑,那娘母兩個在王宮大內受了欺負麼?”
大聖聽了笑言了一句:“人家是新王,受群臣朝拜,萬民敬仰,誰敢撒野?”
“快拉到吧。”八戒連連擺手,“連玉皇大帝的寶座你都敢惦記,他一個凡俗小兒,即便是新王登基...難道就沒有愣頭青?亦或是心懷叵測之輩?”
“呔!”大聖一腳踹了過去,八戒早有防備,別看他身寬體胖,但身形卻異常靈活,只是用力一吸,便把肚子收起來,叫大聖踢了個空。
但大聖卻順手揪住了他的耳朵。
只好告饒。
見大師兄不鬆手,八戒又接著說道:“大師兄,我看你對這件事情並不意外,難道是早就看出了什麼?”
“那小國主還是紫薇帝君化身轉世,兩位賢老是紫微宮的左輔右弼...顯然比丘國這一攤子事兒是天庭接手了,有這三位,再加上二郎真君請來的幾位儒門弟子...自然也就不用師父操心了。”
“嘖。”八戒咂咂嘴,“若當真是紫薇帝君化轉世,區區一個比丘國...當真能容得下這尊大神?”
跟著師父走了一路,師徒有閒談,難免會涉及前朝君臣...他自然也知道了紫薇大帝前幾次化身下界,都在人間坐下了怎樣的功業。
如今聽得紫薇帝君化身下界,自然難免暢想。
小白龍更是說道:“我聽父王說起過,大唐天子李世明也是紫薇大帝的化身轉世,這人間若有兩位紫薇星,師父...”
“那也得等他收拾了西洲這些大小國境再說。”大聖笑道:“西洲畢竟號稱佛境,凡人信眾才是靈山根基,若叫他們全都歸於紫薇麾下...佛祖怎麼可能答應這樣的事情。”
便是佛祖答應,守著靈山的接引佛也不會答應。
也就是人君不能長生,否則整個人間那就要亂了套了。
“倒也不是因為其他原因,主要是他們一來,比丘國就暫時穩住了,哪怕是日子再難些,百姓終究都能活下去。”法海看著幾個弟子說道:“百姓的需求雖然不高,但若僅僅是隻能保證百姓活著...那麼這個君主縱然不是昏君,那也一定是個無能之輩。”
“所以。”法海笑了笑,“你們不妨想想前史留名的英明之主,他們麾下的百姓都是什麼模樣?”
眾弟子各有所思,各有所得。
法海心中也有些想法,但他只是一個凡僧,這些想法...或許也就只能在心中想想了。
又或者,等取經回國之後,能夠跟皇兄探討一番。
只是走了這一路,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想清楚,什麼是百姓,什麼民。
想著想著,即便是法海也在不經意間露出許些苦笑,他一個出家的和尚,不說吃齋唸佛,哪怕是降妖除魔呢?
卻開始琢磨起這些事情來...
若叫我佛知道了,不知會不會說三藏法師不務正業。
將這些人間俗事暫且壓在心底,皇帝不急,自己這個和尚即便是著急,又有什麼用呢?
......
軒轅大帝的聲音,是傳遍了三界。尤其這是針對諸多人君帝王的話,大唐天子李世民不可能沒聽到。
此時此刻。
大唐天子正在凌煙閣中,站在第四幅影象前,“軒轅大帝賜人皇之劍,言說手持此劍可斬昏君,這下總不用擔心離世之後,朕會因為懈怠而失法度了吧?”
大唐天子沉默片刻之後,忽然又道:“想必君若尚在人間,這一柄可斬人君的人皇軒轅劍,恐非君不能執掌。”
“也不知朕那御弟玄奘此刻是否去了靈山,他當年說三五年便可回來,到如今都十二個春秋了,唉——”大唐天子輕嘆了一聲。
大唐天子在凌煙閣中呆了整整一天,第二日上朝時,先說了一些日常小事,散朝之後,三省六部的大員匯聚一堂,又商量了一些大事,而後大唐天子簡單提了幾句“軒轅劍”的事情,最後開口道:“共勉之。”
“臣等遵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