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九十章 你們這是技術霸凌!,星火2003,九月醬,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YLS-1000的誕生讓陳念都吃了一驚,本來按照他的計劃,他還以為這玩意兒至少還得三個月才能面世的。
但沒想到,11所那邊速度那麼快。
——
不過想想也是,11所也是電子領域的老牌研究所了,從星火成立以來,各個研究所基本上都分到了大大小小的專案,就算不是核心,也能分一口湯吃。
但11所因為本身所處的領域相對專業化,壁壘也高,直到現在也沒什麼大的進展。
現在好不容易來了個YLS-1000的專案,他們還能不嗷嗷叫著往前衝?
所以,在計劃時間之內搞出成果來,也不算太稀奇的事情。
不過,根據他們的反饋內容,實際上陳念也知道,這臺YLS-1000還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完全形態。
它驗證的主要是熱管理、光束質量管理和穩定性管理方面的技術,至於高功率光纖泵浦源本身,是沒有太多的跨越式突破的。
而光學元件這方面,則更是乏善可陳。
包括增益介質和輸出鏡,都是直接向卡爾蔡司按標準採購的成品,以國內現在的技術,哪怕因為受光刻機專案影響,光學元件方面已經有相當大的進展,但要達到YLS-1000本身的要求,還是不夠的。
所以,這臺鐳射器的引數也並沒有“那麼好”。
也僅僅是最大功率達到8萬千瓦,超過當前最先進的商用大功率鐳射器一倍而已。
當然,YLS-1000本身是一臺技術驗證型鐳射器,它的作用並非是要去追求極致的引數,而是探索光纖鐳射器所涉及的一系列技術,最終走向鐳射技術的全面爆發。
所以,對這樣的結果,陳念也沒有什麼不滿意的了。
不過,比他更滿意的,是國內一系列對鐳射裝置有需求的廠商。
這個訊息擴散之後,整個華夏的機加工行業都直接炸鍋了。
而其中,反應最強烈的,就是各個汽車製造商。
要知道,汽車製造業對鐳射焊接技術的需求本身就是極為旺盛的,包括車架、車門、座椅等等各種零部件,都需要使用鐳射焊接技術。
但現在,由於國內裝置在焊接接頭、高功率發生器方面的差距,幾乎所有的大型廠商使用的都還是進口裝置,只有極少數裝置來自瀋陽工控。
這意味著什麼?
當一項技術所產生的裝置達到50%以上的市場佔有率時,這項技術所能產生的壟斷效果,就足以影響整個市場的定價。
這種情況下,“一根粉筆一條線”收一萬美元的故事,還真就不少見。
跟此前的通訊行業一樣,裝置本身的價值並不大,也不能拉動利潤快速增長,後續的備件、服務才是最大的利潤點。
你不要?
不籤服務合同,那裝置合同也別簽了。
最誇張的時候,一套Simatic系統的年度license價格甚至能達到與裝置價格齊平的水準。
沒有人想花這個冤枉錢,可這份冤枉錢不花,你連賺錢的機會都沒有了。
從1982年合肥的第一個鐳射焊接實驗室成立開始,整整一代人都在試圖彌補上這個領域的短板,但實際上,直到2020年左右,華夏在鐳射工業應用領域的技術,仍然與世界先進水平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
當然,這樣的歷史很快就會改變。
隨著YLS-1000的誕生,這項技術的發展也將迅速進入快車道。
要不了多久,華夏的各個廠商就能擺脫國外廠商的綁架,開始真正用上屬於自己的、便宜又好用的鐳射裝置了。
想到這裡,陳念長長舒了一口氣。
這是華夏與美方“休戰”之後進行的第一個非軍工領域的技術嘗試,它的成敗,將決定後續技術發展路線的走向。
而結果如何.就拭目以待吧。
這是民發辦的工作,而不是自己需要去操心的問題。
現在,自己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快地推動第一壁研發工作,從而趕線上圈部分建設完畢之前,拿出相應的技術文件來。
手頭的源點還剩下1300點,第一壁的技術總共需要1100點,按照陳唸的估算,這個數字至少要降低到800點左右,才能保證後續偏濾器、能量匯出裝置的穩定產出。
那麼依據經驗來看,新的火絨小組可能要花費兩個月左右的時間來進行研究,產出足夠降低消耗、增加源點的成果。
這並不算容易。
畢竟,材料學領域與等離子體控制領域存在一個天然的差異,那就是前後成果之間的延續性相對較弱。
你不可能因為製造出了金屬氫,就能順理成章地製造出其他更多原理、結構完全不同的常溫超導材料,因為雖然在形態和性質上相似,但兩者的合成路徑,甚至有可能是毫無關聯的。
而具體到第一壁材料本身上,情況也基本相似。
目前,第一壁材料幾個最有潛力的方向包括碳奈米纖維、碳纖維複合材料、鈦合金、鐵素體不鏽鋼、鎢和硼化矽等等,這些材料所代表的都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壁材料的初級階段。
也就是說,如果僅僅是進行所謂的長時間高功率實驗,使用這些材料就已經足夠了。
但是,如果要實現聚變堆商業化,動輒屬數十年的使用壽命需求,以現在以秒為單位的點火時長根本就是不在一個數量級的。
所以到底哪一個方向,才是最有可能達到商用聚變堆第一壁使用要求的方向?
沒有人知道。
在2010年這個時間點,華夏所使用的第一壁材料為鈹、銅、鋼混合體,其中最裡層材料為鈹,主要用於防止第一壁與放射性氚的反應,提高導熱率。
同時,在下一次,採用已經成熟的熱等靜壓技術將鈹和銅合金進行焊接,保證熱傳導效率和抗高溫效能。
最後一層的不鏽鋼,則主要起到支撐和散熱的作用。
在這樣的設計下,這類原型件能達到4.7MW的表面熱負荷,相比起同期歐洲的普通熱負荷型壁板,效能提升超過80%。
但即便如此,這也不是第一壁的最終解決方案。
哪怕是按照陳念現有的知識,他也知道相比起純鈹,W-ZrC才是更合適的內襯材料。
畢竟,這玩意兒的高硬度、低膨脹係數效能,是純鈹材料遠遠達不到的
陳唸的眉頭緊緊皺起,他一個一個地梳理著自己腦海中已知的那些方向,但最終卻無奈地發現,這些方向每一個看上去都很靠譜,但每一個的前景,卻都還隱藏在黑暗之中。
如果不是有系統加持,人類到底還需要多久,才能找到真正的正確答案?
至少,十年之內是不可能的。
而自己要做的,就是把這“十年”、乃至“數十年”的時間,壓縮到兩個月之內完成.
另一邊,就在陳念開始著手準備啟動第一壁材料的探索的同時,EAST專案組指揮部的辦公室裡,李建剛正在與一個特殊的客人,進行著一場特殊的溝通。
“.所以按照伱們的計劃,我們真的已經失去了後續重新獲取更多份額的機會了嗎?”
“你知道,這對我們來說是不公平的。”
“我們擁有著最強的技術底蘊,最多的科研人員,能夠給EAST專案帶來的利益遠遠超過其他國家。”
“但現在,你們卻因為一些莫須有的理由,毫無邏輯地對我們實施技術制裁,這簡直有些不可理喻。”
“當然,我並不是在攻擊你們-——事實上,從某種程度上講,我能理解你們的過激反應。”
“畢竟,在過去的數年時間裡,我們雙方的對抗確實比較激烈。”
“可我還是那句話,技術是沒有國界的,尤其是像核聚變這樣能改變整個人類命運的技術,更不應該被所謂的政治因素所綁架。”
“所以,我還是要向你提出我們的訴求。”
“我們希望能講我們國家在EAST專案中的任務份額重新提高到20%——這個要求,似乎也沒有那麼過分吧?”
說話的人名叫威廉布朗,他本身是EAST專案中的一名國際合作學者,負責的是第一壁材料開發相關的工作。
在過去的幾個月時間裡,他始終兢兢業業地做著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完全保持住了一個學者應該具有的“純潔性”,而這也正是他能夠代表美方見到李建剛、並且還能提出美方訴求的唯一原因。
聽到他的話,李建剛搖了搖頭,回答道:
“重新調整份額是不可能的。”
“威廉先生,你應該也知道,EAST專案與ITER專案從本質上就是不同的。”
“ITER專案是一個真正的‘技術合作’專案,在這個專案裡,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否正確,也不知道自己的團隊能不能獲得成果。”
“但EAST專案呢?很顯然,我們已經完成了大部分的理論突破,與其說合作的目的是‘獲取知識’,不如說是我們需要大量人才來‘執行’我們所持有的知識,將它具體應用到專案中去。”
“說的更直白一點,參與這個專案的絕大多數學者與普通的工人其實沒有太大區別,都是接受技術援助的劣勢方。”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是有權利選擇是或者否的。”
“我承認,在最開始的時候,華夏確實對你方的技術積累存在很大興趣,也向你們開放了EAST專案的申請入口。”
“但是,你們的人表現實在太差了。”
“技術進展緩慢,穩定性弱,甚至有一些學者壓根就不相信EAST能順利誕生,來這裡的唯一理由,就是要給自己的履歷添上光鮮亮麗的一筆。”
“我想要問問,這樣的人、這樣的隊伍,我們真的有必要給它提供更大的份額嗎?”
“換位思考一下,哪怕是你們,也不可能做這樣的冤大頭吧?”
對面的威廉布朗默默地點了點頭。
他承認李建剛說的是對的,但問題是,他並不認為己方就一定是錯的。
是的,我們在前期確實表現出了一定的退縮和搖擺,可那又怎麼樣呢?
在這樣的豪賭面前,誰敢保證自己會從始至終地跟到底?
偶爾的質疑,也是很合理的吧?
事關美國未來聚變技術的發展、甚至事關整個國家的命運,他顯然不能就此放棄,於是,在短暫的思索之後,他繼續開口說道:
“李先生,正如我之前所說的,我們能理解你們的顧慮,也能理解你們的心情。”
“但我還是要說,以這樣的方式做出這樣的決定,是極為不理智的。”
“甚至我可以說得更極端一些,這完全是被民粹主義綁架後的結果。”
“無論是對我們、還是對你們,都不會有任何的意義。”
“既然這樣,為啥還要一意孤行呢?”
李建剛緩緩搖了搖頭,回答道:
“這不是一意孤行,這是我們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結果。”
“沒有任何改變決定的可能嗎?”
威廉問道。
“沒有。”
“哪怕我們拿出更多的交換條件,哪怕我們做出更大的讓步,也不可能?”
“不可能。”
聽到這裡,威廉深吸了一口氣。
“所以,這才是你們的真實目的。”
“從一開始,你們就沒有打算讓我們參與到這個專案中去。”
“你們為所有人開啟了未來的大門,卻要把我們擋在門外?”
“恕我直言,你們這是純粹的技術霸凌!”
“如果你們真的不打算改變決定,那我想,也許我們不得不重新回到另一張談判桌上去了.”
這句話透露著濃重的威脅意味,但李建剛卻忍不住笑了起來。
他實在是沒辦法理解對面這個男人的腦回路。
技術霸凌?
你也配說出這樣的話來嗎?
如果說我們是技術霸凌,那你們又是什麼呢?
不過,這一番話,李建剛沒有當著威廉的面說出口。
他只是直視著對方的眼睛,然後一字一頓地說道:
“是的,這就是技術霸凌。”
“但是,你們能拿我們怎麼辦?”
“要去海上再對峙一場嗎?”
“我不知道今天你來到這裡時,你身後的人給了你什麼樣的承諾。”
“但現在,我可以給你一個承諾-——或者說是忠告。”
“那就是,按照我們的規則,來玩這場遊戲。”
“你們也不想我們剛剛試射成功的巨浪-3,瞄準華盛頓的方向吧?”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