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宮娘娘玉靈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24 西路明軍配合失利 也先主力逃出生天,景泰風雲:大明第一荒唐皇帝,西宮娘娘玉靈月,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朱家最噁心人的地方就在於,大明寶鈔,只發行,不回收。

就是皇帝可以拿著寶鈔去換老百姓生產的糧食、布匹、絲綢。但是等百姓想拿著寶鈔交稅時,皇帝告訴百姓:對不起,朕不收寶鈔。

那麼問題來了,皇帝自己都不收寶鈔,那你發行它幹什麼呢?

這就是真正的爺賣崽田心不疼,太祖、太宗那廢紙換實物,倒是爽了。結果後面寶鈔信用崩潰,到了明末,天啟和崇禎就更是倒黴倒到姥姥家了。

不想不知道,一深想朱祁鈺就發現了:大明前期這些皇帝,一個賽一個地給後人挖坑。

眼前好聖孫留下的這一大堆爛賬就不說了,正在大同打獵的朱祁鎮,也是作死高手中的作死高手。

土木堡挖的大坑就不說了,等朱祁鎮復辟之後,折騰完西蒙古的瓦剌,他又去折騰東蒙古的韃靼。

最後允許韃靼部從陝西改道入貢,然後這幫人就賴在陝西不走了,佔去了大明的河套,形成了大明中期最主要的邊患:河套之患。

朱祁鎮舉手之勞,就又挖下了人生中的第二大坑,成化苦哈哈地擦了二十多年,虛耗無數國力,也沒給朱祁鎮把這屁股擦乾淨。

朱祁鎮就是個志大才疏、胸無遠略的典型,而且記吃不記打,比崇禎大帝還要差那麼一點點。就連崇禎都還知道吃一塹長一智,要趕緊殺掉皇太極麾下最忠誠的那位大臣呢。

所以就算是完全從公心出發,朱祁鈺也不可能再把皇位還給這個禍害了。

至於給王振、也先立廟啥的,那倒都是小節了。可追究,也可不追究。

好在呢,陳循、王文等人可不在乎這個,只要皇帝承諾不差大家的錢,那就什麼問題都沒有。

朱祁鈺把大臣們打發走,也就早早地回房玩去了。

接下來的兩天,無事發生。朱祁鈺只是命令內廷將一百萬兩的內帑即刻劃撥給了戶部。

戶部行動也非常迅速,很快就把皇帝的賞錢發了下來。

不論是文武大臣,還是下面的普通將士,對皇帝倒是都稱頌不已。至少口頭上是這樣的。

朱祁鈺現在攜京師保衛戰大勝也先、力挽狂瀾之功,又有練綱等親信著力宣傳,如今威望大盛,明面上已經沒人敢反對皇帝了。

而現在已經成為京城百姓主心骨的皇帝,卻不驕不躁,不張不揚,來了個躲入小樓成一統。

皇帝極少露臉,也極少干預具體政務。大臣們反而更加積極主動,越幹越起勁,每天起早貪黑地忙活。

其實這些寒窗苦讀熬出來的大臣們,不怕苦,也不怕累,就只怕皇帝瞎指揮。如今攤上個無為而治的皇帝,大家都非常開心。

……

轉眼三天時間過去,到了十一月初八,已經劫掠到三天口糧的也先大軍,開始分頭行動,一路去攻擊倒馬關,一路去攻擊紫荊關。

但是也先率大軍來到紫荊關前,只是轉悠著觀察了一圈,就放棄了進攻。

只因紫荊關上,竟然突然冒出了兩萬明軍將士。也先想不通這都是從哪裡來的,但也先吃一塹長一智,不會再頭鐵地攻城了。

兩萬人守城,一萬五千人攻城,根本就沒有意義。

三天之內,不可能打得下來。三天之後,糧絕、追兵至,到時候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所以也先非常地現實,只是看了幾眼紫荊關的城牆,就撤了。

這讓守城的趙瑄、谷聰等人也是非常的無可奈何,皇帝已經下了死命令,絕對不可以出城。現在沒人敢違抗皇帝的詔命,更何況是皇帝嫡系的親衛呢,所以趙瑄等人就這樣眼睜爭地看著也先撤軍了。

也先晝夜急行軍,一天半之後,趕到了倒馬關下。

本就已經急攻倒馬關兩晝夜在瓦剌偏師,在也先率主力到來之後,士氣大振,攻勢更加猛烈。

而孫祥、韓青帶領的一萬守軍,很大一部分本來就心向太上皇,再加上倒馬關的防禦體系並不完備,最終在堅持了三晝夜之後,明軍大潰,城關被破。

孫祥、韓青戰死,明軍四散奔逃。

而瓦剌也同樣損兵折將,付出了傷亡兩千餘人的代價。

也先的大軍減員到了兩萬五千人。

所以也先也不敢在倒馬關久停,席捲了關上的糧草物資之後,便揮師西進,回到了自己的主場山西。

十一月十二日,也先大軍剛剛離開一天,石亨便率大軍趕到了倒馬關。

於是石亨、孫鏜、劉永誠、金英、興安、成敬、楊善開始聚在一起商討下一步的計劃。

首先是石亨頗為懊悔地說道:“郭嘉有云:兵貴神速。可惜我們竟自誤了,皇帝在紫荊關駐軍兩萬,為我們擋住了也先的主力。

若是我們能及時趕到,本來可以前後夾擊,一舉消滅也先的。偏偏我們的十萬大軍拖拖拉拉,行動遲緩。

這下好了,不僅錯過了天賜良機,還帶累著倒馬關孤立無援,最終失守,放也先成功返回了山西。

陛下之前的戰略規劃完全落空,咱們就等著被下旨申斥吧。”

聽完石亨這話,臉色最難看的是金英。作為內廷第一大太監,被皇帝派出來監軍,結果一上來就出師不利。這下等著被皇帝收拾吧。

但是一旁的興安並不這麼想,而是向眾人催促道:“陛下交給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去營救太上皇。

瓦剌大軍缺糧,不能持久,如今天氣又冷,他們肯定要趕回大同去休整。

所以我們加速行軍,帶著十萬大軍去大同城下,再和也先決戰也是可以的。”

孫鏜回道:“若真的可以這樣,我們為什麼要懊惱。過了倒馬關,前路有大片大片的山區,大軍一旦中伏,那立時就是又一場陽和口之戰。”

興安也不服氣地回道:“瓦剌大軍人困馬乏,糧草短缺,哪裡還有心思打伏擊戰。只要也先不傻,一定會先趕往大同休整。”

石亨、孫鏜想保守行事,金英、興安生怕也先迅速退回草原,急於前往大同。

雙方僵持不下,誰也說服不了誰。

而劉永誠與成敬則一言不發,不願參與爭吵。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隋朝的棋局

高月

始皇屍變,祖天師也得跪!

想富先修路

權謀文男主被我掰彎了

攬疏狂

請為這個世界再扣一次扳機

開飯山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