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纜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章錢糧之憂,大明世祖,飛天纜車,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爺,大喜——”
羊樂腳踏長靴,急不可耐地跑過來,見到皇帝在閱讀《三國演義》,他不由得改換了聲調。
“怎麼?”
朱誼汐神情一動。
“襄陽傳來訊息,二十六日,妙夫人誕下一子。”
羊樂當然知道皇帝心中的愛好,尤其是緊張妙仙姑娘,所以他迫不及待的就過來彙報。
“母子平安!”
“平安就好!”
朱誼汐深深地鬆了口氣,整個人渾身一陣,精神了許多。
妙仙畢竟不是一般人。
踱步而行,朱誼汐興奮了許久,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他竟然沒有嫡長子。
對於一個皇帝,王朝來說,嫡長子的重要性,遠超於一切。
萬曆時期的國本之爭,促進了明末黨爭的到來,更是空耗了國力。
朱棣之所以能發起靖難之役,除了朱元璋留下藩王誅拿奸臣的諭旨外,其本身的嫡子身份,也十分重要。
如今作為開國皇帝,嫡長子的穩定性,正是他所需要的。
喜悅漸漸退散,皇帝開口道:“既然生下了,那就讓她在襄陽暫且修養,其他人,尤其是皇后,讓她們儘快來南京吧!”
內閣旋即也跑了過來,除了恭賀皇帝子嗣豐收外,更重要的,則是述說夏糧的徵收情況。
“陛下!”閻崇信興高采烈道:“六月登基大典舉行後,各地的夏糧陸陸續續抵達。”
“其中,江西共有一百九十萬石,浙江兩百二十萬石,福建五十萬石,廣東六十萬石,廣西二十萬石,四川百萬……”
“南直隸近六百萬石。”
“加上湖廣的九十萬石,共有一千三百三十萬石。”
“嗯?”朱誼汐驚了,甚至懷疑自己耳朵出了問題:“偌大的南方,五六省相加,竟然只抵得上一個南直隸?”
“陛下,這只是地方徵收的總數,輸送南京卻是不多了。”
閻崇信忙道,他生怕皇帝誤會了什麼。
“輸送幾成?”
“約莫五成。”
“太低了。”
皇帝嘆了口氣。
對半分看著不錯,但對於地方衙門來說,可是寬鬆的很,要知道在宋朝,所有的糧食得送開封,按照來年的收支來下發。
就算是清朝,徵稅比也超過了六成。
當然,在湖廣,朱誼汐可是直接徵收到了七成,不給地方留太多存糧。
“告訴他們,到了秋稅,必須上繳七成。”
皇帝沉聲道,說的話擲地有聲。
“可是,陛下,藩王……”
“藩王宗室的宗祿,以後也不用地方衙門發下了。”
說到這個,朱誼汐就一肚子的氣。
他深刻的記得,自己十七年的宗祿,幾乎都被地方官貪去了,坐吃山空。
按照大明的習慣,親王郡王的宗祿不敢逾越,中小宗室也是受災大區。
“是!”閻崇信歡喜地應下。
之所以與地方對半分,藩王宗室們佔據主要因素,少了這一部分開支,許多地方能寬裕不少。
“五成,也就是六百多萬石糧食。”
皇帝輕聲算著:“管上半年,應該是足夠了。”
“陛下,鹽稅,商稅等,半年來也徵收了近五百萬兩,養活大軍,綽綽有餘。”
“不夠,不夠!”
皇帝搖頭,指出賦稅的不合理之處:“浙江、江西才兩百萬石左右,要知道這裡自古就是富庶之地,不亞於南直隸,怎會差距如此之大?”
“另外,嶺南,四川,怎麼如此之少?魚鱗冊是出了問題嗎?”
廣東靠海,珠江三角洲土地肥沃,而四川盆地更是鼎鼎有名,賦稅的低下,僅有浙江的一半,這甚至讓人懷疑人生。
如此巨大的差距,是不是意味著地方失控,土地兼併厲害,人地矛盾突出?
“陛下,您可知,山東之地,歷年來的賦稅,是僅次於南直隸的,僅僅少了一成。”
這時,趙舒忍不住開口道:“排第三的,仍舊不是浙江、江西,甚至是南方,而是飽受邊事之苦的山西,其賦稅是浙江的一倍。”
“第四是陝西,第五是河南……”
聞言,朱誼汐一愣。
與他想象之中的差距,實在太大。
萬萬沒有想到,真正供養大明的,竟然是北方各省,完全出乎預料。
而所謂的漕糧,其實也是朝廷用錢來購買湖廣的糧食,輸送入京,並非想象中的盡江南之民力。
“這是北方戰亂不休的原因所在啊!”
皇帝感嘆一聲,心中滋味莫名。
邊軍,藩王,貪官,三座大山,足以壓垮一切活著的希望。
張慎言緩緩道:“南方各地的錢糧梳理,刻不容緩。”
“欠稅,瞞稅,賦稅不公,破家的糧運,以及錢糧兩收的境況……”
皇帝呢喃著,不由得苦笑道:“難,難,難——”
“不過,再怎麼難,也要去做,不然貽害無窮啊!”
“陛下,可以先易後難!”
趙舒思慮著,抬頭道:“欠稅正在敲山震虎,瞞稅之事,在於重新整理吏治,唯獨糧長之制,理應改變。”
所謂的糧長,就是被迫義務勞動的地方鄉賢。
明初,朱元璋深恨地方胥吏亂徵稅,就按照徵糧的額度,千石左右,就設立一糧長,讓他們義務徵糧。
既節省了開支,又杜絕了腐敗,可謂是一舉兩得。
後來,不交稅的人多了,交稅的少了,但是稅額不變,還得親自運糧,糧長就成了破家的買賣。
而且,後來朝廷還把糧長職權給拆分了,有“催辦糧長”、“兌收糧長”和“長運糧長”,由一人包攬,變成數人乃至數十人分工。
權力小了,海賠錢,自然就沒人願意。
“可沒了糧長,賦稅又怎麼徵運?”
閻崇信小心地問道。
動則上千石,數十萬石,地方衙門肯定很難運送,之間的疏漏有很大。
“要不,再改為繳納銀錢?”
張慎言不由道。
一條鞭法就是以銀代糧,後來漸漸被廢黜,就是因為糧食太過於重要。
“怎麼說?”
皇帝開口問道。
“陛下,南直隸缺糧,但銀錢多,可以納銀,而四川湖廣等,則糧多銀少,則以納糧。”
“而且,這些產糧的大省,水運昌盛,運糧也方便。”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