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纜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九章北伐進行時(下),大明世祖,飛天纜車,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尤世威等人在山西勤懇地募集糧草,就是為了參與進入收復北京的勝利果實之中。

就算北京沒打,但沿路懾服蒙古部落,再收復宣府,順便南下北直隸,這些都是功勞啊!

再也沒有比光復領土來得功勞大了。

當然,北京也確實饞人,據他所知,如果不出意外,朝廷會為這場仗,開出八點的功勳。

這是繼南京之戰後,功勳點再次突破至八。

怎麼不讓人垂涎?

時間就在一點點的流逝。

及至八月初五,堪比烏龜賽跑的明,軍中抵達了天津衛。

天津衛的由來,不用贅述,明成祖朱棣渡河南下,謂之為天子津渡。

而此時天津衛,一分為三,有天津衛、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等到原歷史上順治九年才三衛合一。

當然,天津的特殊口音來歷,一則是當年遷都時,從南京來的淮海軍戶,二來則是清末李鴻章為北洋大臣,駐軍天津,其麾下的淮軍再入。

所以,一入天津,許多兵卒立馬就覺察到了熟悉的味道。

口音相似,就能解決人與人的隔閡。

如此,李繼祖也就放下心來。

他叫來李應仁,開口道:“天津作為要地,必須要有人鎮守。”

李應仁心頭一震,這是要排除我收復北京?

果然,李繼祖的話沒有出乎他的所料,直接道:“李總兵,據我所知,貴軍新立不到一年,更是有大半人等操練不過兩月。”

“恕我直言,如此兵馬,很難與那些蒙古人、滿清人作戰。”

聞言,李應仁握緊拳頭,臉色漲紅,猶豫再三,只能低頭。

他這般乾脆利落的認下,也是有原因的。

在打完滄州後,路上的一些縣城也就不足為慮,但依舊抵抗不停,誓死拼命。

這時,興濟縣猶不投降,李繼祖就不準備讓京營等精兵出馬,而是讓新來的皮島兵去打。

諸軍中,他最不放心的就是榆園軍和皮島軍,而在兗州數月,他對榆園軍已經深入瞭解,只有皮島軍例外。

所以這是一場考驗。

結果,上萬人的皮島軍,打區區一個千人駐守的縣城,竟然打得你來我往,僵持了一上午。

最後還是河南軍一個衝鋒了事。

這樣一場實戰,不僅暴露了皮島軍攻城能力不足的問題,更是顯露出其虛胖的特點。

即,萬人中,精銳不過數百人,但被其他的兵馬拖累反而顯露不出實力。

再加上李應仁不願犧牲精兵,多催促新兵上,導致戰事拖延。

說白了,指望一群七八成都剛聽到軍令的新兵打仗,那隻能說是活膩歪了。

榆園軍與之半斤八兩。

雖然其成軍日久,但一向是土匪習性,倚仗個人勇武,而沒有團體意識。

一旦碰到有組織的軍隊,立馬就潰敗,多虧了地利在,不然早就被剿滅了。

為了決戰,榆園軍和皮島軍,必須剔除行列。

“末將願意聽從統制軍令。”

“好!”

李繼祖拍了拍他的肩膀,高興道:“我意,讓你駐軍天津衛,守護好運河,另外再命你監控榆園軍。”

“放心,功勳上少不了你,最起碼也是末功。”

“榆園軍也不去?”

李應仁忽略了最後一句,驚喜道。

“大部分不去。”

李繼祖搖頭道:“任七、張七二人只帶最精銳的三千人隨同,而你則在天津衛監控剩餘的兵馬,莫要讓他們騷擾百姓。”

“末將遵令。”

李應仁嘆了口氣,無奈應下。

安撫好李應仁後,李繼祖攜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往北京而去。

而此時的北京城,仿若鬼域一般,大白天空空蕩蕩,毫無人煙。

崇禎末年以來,北京苦難的。

鼠疫、天花輪流橫行,死者上十萬,人口損失慘重。

等到李自成入京,很難約束所有的兵卒,一時間拷掠百官演變成了拷掠富豪,普通百姓也被殃及,雪上加霜。

等到滿清入官時,昔日百萬人口的大城,人口僅剩兩三成。

八旗家眷遷移而入,總算是積累了人氣,但這幾個月又被迫返回關外,再加上嗅到了兵災,百姓紛紛逃離京城。

走獸比人多,也不出奇了。

順治皇帝早就回到了盛京,攝政王多爾袞本來打算留下,結果被文臣們勸阻了。

“攝政王身上絕不能揹負一場敗仗——”

換句話來說,當權者親自指揮作戰,勝則罷了,一旦打了敗仗,立馬朝廷動盪。

在順治皇帝還年幼的份上,多爾袞是滿清退回遼東的基石,有無可取代的作用。

滿清八旗即使再厭惡他,也不得不捏著鼻子認下。

而御駕親征,一般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明成祖是例外,他有太子監國,自己隨便浪。

比如,朱誼汐打的淮安之戰,就是不打就得失去江南的生死之戰,不打不行,別人他不放心。

而到了北伐,即使意義非凡,但他卻放棄了,任由李繼祖指揮,他只做戰略指點,

從七月,一直等到了八月十五,中秋節都過來,才聽聞明軍從天津衛出發了。

阿濟格不以為意,繼續指揮著兵馬,靜靜等候著明軍的來臨。

到了八月二十日,十萬明軍終於抵達北京東郊附近,距離北京城不過十餘里。

從六月中旬,直到八月中旬,兩個月時間從山東兗州到達北京,也算是中規中矩。

阿濟爾也不耽誤,直接盡情地撒開蒙古騎兵。

“果然是蒙古人。”

李繼祖端起單筒望遠鏡,瞅著頭中央為光明頂,周邊一圈辮髮的髮式,他立馬就知道是蒙古人了。

旋即,他又看了一眼滿清八旗,扭頭對陳永福道:“本以為金錢鼠辮已經夠醜了,不曾想蒙古人青出於藍。”

相較於光頭留小辮,他也不會接受中央禿頂的髮辮。

“蓋因建奴之發,幾乎全剃,見面似廟中的和尚,而蒙古為殘缺之像?”

陳永福笑道。

“不!”

李繼祖搖搖頭,淡淡道:“及年邁時,金錢鼠辮尤可束之,而蒙古人這種卻裝飾不得。”

“哈哈哈!”

陳永福大笑:“試問誰老時不禿?”

“不過,還是咱們明人的髮式最好。”

7017k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轉生項羽之子,開局被困垓下

林中之木

川軍抗戰,我能聽到鬼子戰略部署

老實的王麻子

我那墮仙夫君後悔了

霧下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