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纜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章地方基層治理,大明世祖,飛天纜車,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早在北宋時,中央集權腳步就大大加快,西方的三權分立算什麼,北宋直接就是五權分立。

轉運司管財兼監察;提刑司負責司法刑獄;提舉常平司,負責常平茶、鹽公事掌常平倉及貸放、錢穀等事務;提舉學事司掌所屬州縣學校和教育行政。

經略安撫司掌路所屬州縣的軍事。

到了明朝,按察司、布政司、都指揮使司,分掌刑獄、民政、軍事。

學政掌教育及科舉事。

不過到了紹武朝,都指揮使司搖身一變,不再管轄軍戶,而是以總兵擔任,管理各府縣的巡防營。

而巡撫,也徹底成了常職,督掌一省大小事務,真正的成為了一省之長。

除此之外,除了在省一級進行四權分立外,縣府一級,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拆分權力。

如,通判一職由隨緣設而變為常設,掌管一縣刑獄司法,原本的司獄之吏,也歸其指揮,這是直接削弱了知縣的權力。

而對於原本正八品的教諭,則一舉抬為從七品,掌管一縣的生員、教化,權力未增,但地位大漲,僅次於知縣。

巡防營設營正,其人數三百至五百不等。

而實質上,新政鋪開,作為常務副知縣,縣丞的權力也在變更,對於民政方面的發言權也在逐步擴大。

顯然,他將會成為布政使那樣專署民政。

知縣的權責,也漸漸變為拿總,而非直接管理。

如此,在縣一級,就形成了知縣為首,縣丞、通判、教諭、營正四人為輔的縣衙中樞。

縣、府、省,三級行政分權相差不離。

也似乎是意識到了這種權力的變遷,鄭森對於知縣這個崗位有了更深的感悟。

監督和拿總,成了他的工作,而像是之前所聘請的錢穀師爺,刑獄師爺,也漸漸沒了用處。

也正是因為處於超然的地位,擺脫了繁瑣的民政,讓他更能有餘力面對那些士紳們。

因為士紳們狹制知縣的手段,只有兩樣,錢糧以及人脈。

錢糧如今由縣丞負責,他只負責監督。

而人脈,他就更不怕,同科且不說,就是手中的密匣,就足以應付一切。

“縣尊,這是內閣發下的聖旨……”

這時,驛丞氣喘吁吁而來,親手交上了朝廷的政令。

驛站,乃是大明建立的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聯絡“通訊”系統,而這個系統則是由三部分組成:驛傳(信使)、急遞(快遞)和遞運(大貨運輸)。

圍繞北京這個地方,這個龐大的網路系統下共有1936個驛站,驛道總長143700裡,總僱員超過了十萬。

其相當於大明的脈絡,將北京的政令傳達至全國,雖說崇禎皇帝自廢自殘了一把,但紹武皇帝再次拿起。

“聖旨?”鄭森一楞,旋即一觀,這才恍然:“終於來了。”

驛丞滿心好奇,但卻不敢多問。

擺在最上面的,則是關於執法部門的。

只見其寫道,要求各縣、府,增設巡警司,專司執法一事。

其主官為正八品,受到通判、知縣的雙重統轄,負責一縣的治安事宜。

人數五十至五百不等,由各縣酌情招納。

說白了,這是吃縣衙飯的,多大能耐招多少人,視財政情況而定。

這是執法權的獨立,也是對於巡防營的補充。

巡防營畢竟是軍隊,一些治安問題還得專人專治。

至於後面的一篇,鄭森閱覽了數遍,思量多時,才有了決定。

旋即,鄭森就召集縣丞、通判,六房書吏,商議起巡警司之事。

十來個人擠得滿滿當當,對於鄭森這個年輕得不像話的縣尊,倒是多為尊敬。

“黃冊之事,務必精確,對於各村寨決不能疏忽漏掉……”

“各地坡塘,溝渠,要多加修繕……”

聊了一些雜事,鄭森才翻出朝廷的諭旨。

“這巡警司,按照朝廷的章程,縣城須有,各里、鄉鎮也設所,管轄本縣治安之事,你們覺得應該增添多少人?”

“縣尊,本縣鄉鎮不多,只有寥寥數個,裡卻有五十餘個,如此假使縣城百人,各里兩人,共計兩百餘人足矣。”

縣丞一番思量,說出了一個數字,然後看著鄭知縣,等著他決定。

“縣城萬餘人,百人不夠,而各里設一人為好,如此稍減些人,縣倉也能輕鬆些……”

戶房書吏如今貴為正九品,且廢除了賤籍,可以說地位驟升,在衙門說話的聲音也是頗大。

鄭森默然以對。

實際上,一個縣城,光是白役就有三五百人,才堪堪治理,百餘人只能算是將就。

他何嘗不想招滿,但財政供養的人太多,將入不敷出。

嘆了口氣,鄭森又拿出了最後的公文,讓眾人過目。

只見這個公文一見之就讓人觸目驚心:論裡甲、坊廂之不足——

明初,以城內設坊,近城設廂。

鄉間則以110戶為一里,十戶為一甲。

十戶錢糧最多的為里長,輪流擔任,里長的職責是:“輪年應役,催辦錢糧,勾攝公事。”

簡單來說,就是督辦賦稅、徭役。

另外,設“德高望重”者為里老,勸善,以及排解訴訟,先經過里老的調節,如果不行再到衙門,如果不經過里老,只赴衙門,則稱之為越訴。

裡甲制是朝廷的根基,雖說崩壞了些,但卻根深蒂固。

但裡甲制有個最明顯的缺陷,那就是哪裡來剛好的一百一十戶人來湊成一個裡?

“城內各坊之下,將設字鋪,以千字文為序,每個街道應當有一鋪,負責治安、走水等事宜,各字鋪,應設一名巡警。”

鄭森目視眾人,解釋道:

“至於鄉間,則三至五里設一鄉,統管數百戶,每鄉則以‘管、教、衛’三人。”

“管為治事,設鄉長;教為教化,設鄉老;衛則是衛村保民,循禁賊盜,設鄉警。”

鄉長、鄉老、鄉警,是縣衙對於鄉間的統治延伸。

“從九品?”縣丞閱覽完,大吃一驚,皺著眉頭道:

“又是吃縣倉的,本縣哪來那麼多錢糧啊!”

“三老可以免徭役,年祿就定在十塊銀圓,十石糧,足夠了。”

鄭森隨口道。

7017k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轉生項羽之子,開局被困垓下

林中之木

川軍抗戰,我能聽到鬼子戰略部署

老實的王麻子

我那墮仙夫君後悔了

霧下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