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纜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六章通兌天下,大明世祖,飛天纜車,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要不怎麼說,官商勾結。

在中國,沒有官場支援,很難做大做強。

晉商雖然自詡最聰明的經商,其次做官,但實際上在官場上投入並不是,因為有錢就意味著資源。

而在紹武朝,文武百官接近一半都是陝西人,皇帝也是陝西人,這還怎麼對抗?

所以,這幾年是陝商最舒服的時間,可是,徽商卻直搗北京。

陝商會館。

“恥辱!”莊子嚴憤怒不已,他抬起頭,對著眾人道:“這群徽商,江南那麼快的地方都喂不飽他們,今日竟然也敢來搶咱們的東西。”

“如今海運暢通,兩地來往頗多,徽商是饞了這部分兌換利益了。”

有人開口道。

“不然,我感覺徽商怕是發現了什麼。”

“恩?”莊衣嚴臉色大變,憤怒立馬轉變成了凝重:“怎麼可能?這件事怎麼可能會被發現?”

……

而在另一邊,徽商們卻齊聚一堂,樂呵呵地討論著北京城錢莊生意。

做金融,永遠是最賺錢的,無論是放貸還是兌換,飛票,都是一筆龐大的利潤。

自從海運昌盛後,天津港迅速成為北方最繁忙的地區,人口不斷地增長,短短數年間就超過了二十萬。

絲綢,瓷器,漆器,陶瓷等等江南物產都在天津歇腳,造就了繁盛的天津。

但即使如此,所有人依舊將中心放在了北京城,這座政治大城。

經濟永遠為政治服務。

“自陝商南下湖廣以來,把持了四川的鹽、茶、布,湖廣的鐵、米、茶、礦,甚至南下兩廣,與西夷做生意。”

“其更是在南京時,行票鹽法之際,大肆謀奪鹽利……”

“如今隨著國都北還,陝商日益的壯大,偌大的北方,幾乎完全被其佔據,晉商在山西苟延殘喘,似乎要被融合入其中。”

“其勢磅礴,各省皆有會館,成群結隊,各地商賈爭相與其合作,被迫出讓利益。”

“據估計,陝商之中身價百萬的,不下數十人,實乃天下第一大幫。”

為首一人,身著一件長袍,溫文爾雅,彷彿翩翩公子一般讓人心生好感。

他就是此次力主入京的徽商,汪潮,年僅三十來歲,就在徽商的名噪一時,在蕪湖米市中,具有極大的話語權。

這一番話說出來,震撼所有人。

尤其是身家百萬,更是讓人莫名的羨慕。

要知道在徽商中,只有鹽商才能達到身家百萬,而且也是寥寥數個,這是多麼強大的家財啊!

“你的意思?”

某個老者投來了疑惑的目光。

“爭,盡力地去爭。”

汪潮咬著牙,握緊拳頭:“如今陝商實力龐大,就算是朝廷也怕會有忌諱,正好咱們徽商順應朝廷——”

說著,他望向了眾人,露出笑意:“況且,此次有件極為重大的事情……”

此時,玉泉山莊中,秋霜漸起,寒意逼人。

朱誼汐也耐不住,找了一處溫泉,愜意的躺著,舒緩自己的神經。

“陛下——”

不久,愜意地走出溫泉,朱誼汐就見到了等候良久的賀一同,以及唐永安二人。

早在漢中時,這兩位商人就大力支援了他,隨後跟隨著大軍的步伐一步步地壯大。

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兩者都是鉅富之家,在陝商中影響極大。

實際上,無論是陝商還是晉商,都不過是極其鬆散的商會,抱團取暖罷了。

畢竟都是有錢人,互相之間的競爭常有,調解的很難。

“坐吧!”

見到二人,皇帝輕笑道:“從漢中到北京,時隔多年,一晃眼都快過去了。”

兩人自然然低頭陪笑,湊趣了幾句。

“當年在湖廣時物資匱乏,物價奇高,不得已組建了行會,納入管理之中,今日看,倒是要到了解除的時候了。”

唐、賀二人渾身一震,只能低頭認下。

當年在湖廣,朱誼汐考慮到物盡其用,以及儘可能的控制物資,組建了一系列的行會,如糧商會、布商會、鐵商會等。

這樣將大部分的商賈納入管理,無論是提供物資,還是控制價格,都是很不錯的手段。

而往往,都是陝商擔任行會領導職務,所以才會飛速的擴張,席捲大半個中國。

如今來看,行會已經不行了。

且不說魚龍混雜,但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壟斷。

話語權永遠掌控在幾個大商賈身上,也就造成了強者愈強。

這般,陝商肆無忌憚地在全國圈地跑馬,甚至可以在江南地區和徽商扳手腕,伸手進淮鹽。

其儼然成為了龐然大物。

所以解散行會,勢在必行。

皇帝也絕對不允許一家獨大的商幫。

唐、賀二人顯然明白皇帝的心思,只能俯首認同。

“你們贊同就好。”

皇帝笑了:“某一向不會獨斷專行,但既然你們倆人也無意見,那便是好了。”

話雖如此,但朱誼汐卻一向是打個巴掌喂顆棗,對於忠心多年的陝商也是有所回報的。

“朕有意,建立戶部錢莊,你們也可以稱作大明錢莊。”

“其主要職責,就是週轉各地賦稅,及時地運轉至京城,而考慮到天下府縣極多,我有意讓些許錢莊承辦。”

聞言,兩人大喜過望。

實際上一條鞭法施行後,由於運力的不足,以及各地偏遠,許多貧縣就會把白銀匯入某個信任的錢莊,然後再到省城拿出,匯入藩庫。

地方政府方便快捷,省了運費,而對於錢莊來說,這就是一筆流淌的活銀。

即使只是躺個十天半個月,也是一筆龐大的利潤。

到了滿清時期,這種極個別現象,就普及開來,造就了錢莊的繁盛期。

而這種快速流轉的方式,對於朝廷來說也是利大於弊。

因為賦稅從地方押解至京城,通常是以月來記,朝廷缺錢急得跳腳,而龐大的運輸壓力往往讓許多百姓家破人亡。

而且,像是雲南、貴州,以及如今殘破的北方各省,都需要中央把南方的賦稅再分配下去,朝廷還得運送至各省,太麻煩了。

朱誼汐自然想要銀行或者錢莊的好處,但想要普及至每個縣府,這就不太現實。

如此,還不如讓商賈們去承辦了,省點運費,還能讓其感恩戴德。

至於吞併賦稅,或許流失,朝廷不怕,抄家就完了。

7017k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轉生項羽之子,開局被困垓下

林中之木

川軍抗戰,我能聽到鬼子戰略部署

老實的王麻子

我那墮仙夫君後悔了

霧下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