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纜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一章爵位動人心,大明世祖,飛天纜車,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史進寶的魯莽,賈演雖然不屑,但卻樂意交往。
無他,在戰場上只有這樣的人才值得信賴。
“也就這陣子了!”
賈演搖頭,回過神來:“科爾沁膽寒,恐怕是要歸降了。”
史進寶一驚,好似丟了幾百萬塊銀圓:“他孃的,那這次咱們爵位怎麼辦,能升不?”
“別看今天咱殺了那麼多,可是首功卻難拿。”
賈演輕笑道:“你還首功,蒙古人攏共才一萬人,逃走了至少一半,你能斬首兩千?”
史進寶一愣,搖了搖頭,臉上滿是不甘:“這可不行啊,得繼續打。”
“是啊,得繼續打。”賈演嘆了口氣。
“聽說你有個兒子?”史進寶突然開口道。
“兩個兒子,兩個,大兒子賈代化,十四歲了,喜歡舞刀弄槍,本來想讓他考個秀才的,誰料先生說,別在縣試汙了縣尊的眼,礙了本縣後進的功名……”
“哈哈哈!”史進寶仰頭大笑:“我有個小女正好十三,明年及笄,要不聯姻如何?”
“聯姻?”賈演看著史進寶這一臉絡腮鬍,心中滴咕起來,這女兒相貌怕是很難為人。
不過他又想,史進寶這斯喜歡打仗,很容易爬到更高,伯爵,甚至侯爵有望。
再不濟他還有兩個兒子,軍中拼殺的厲害,二十來歲就到營正了,也是前途遠大,掙個爵位不難。
犧牲個養子,不虧。
“好啊!”賈演一口應下:“正好有個人來管管他,收收他的性子。”
“一言為定。”史進寶也樂了。
賈代化即使是養子,在老子的支援下也能繼承爵位。
女兒嬌慣了也不好啊!
“賈兄,功勳點可是個好玩意兒,你可得努力呀,為兒孫積功。”
這時候,史進寶帶人未來老丈人的角色,為女兒做起了打算。
“你跟著我後面,再不濟也能混個次功。”
“好!”賈演大喜,有個肉盾扛刀,這真是太好了:“親家,咱們年底就訂婚。”
軍中對於功勳,一直以功勳點來算。
這是從湖廣幕府時期制定下來的規矩,沿用至今,從而形成了特殊的軍功體系。
一場戰事,會參謀司會先對戰事的難易程度進行估量,從而劃定基礎功勳。
隨後戰畢,對每一協(三千人)功勞進行評比,分為首功、次功、末功,理論上來說首功只能有一部。
在基礎功勳上,首功加兩點,次功則只是加一點,末功只能拿基礎功勳。
普通的將士可以用功勳點換土地,一點兩畝地,也可以換取錢財,一點一塊錢圓。
這不僅包括了戰兵,軍法官們也是享受同等待遇,甚至後勤、伙伕等,也減半享之。
強調的是集體利益。
而之所以土地那麼便宜,這是在幕府時期,財政困難,優先用龐大的荒地來分配軍功,減少錢糧支出。
而將領們則因為三等功勳的不同,從而評比爵位。
最低等的男爵晉升,基本上在營正之中產生,因為其計算的是集體功勞。
如,男爵,就必須指揮所在單位斬首六成以上,死傷小於三成,才算是獲得。
只會五百人的營正,必須在正面戰場至少殺掉三百人,自身損失小於一百五十人,才算是有資格獲爵。
也就是說,最少是一比二的殺傷比。
而這只是對戰正規軍的要求,如果是土匪,亂民,那標準甚至會達到一比三,一比五。
而子爵的評比,則多在遊擊將軍之中,亦或者說,他們是戰場上的基本作戰單位。
晉爵的標準,除了變為攻城戰要斬首三千以上,野戰斬首二千之外,還加上了必須條件——首功。
只有首功加標準,才能真正的升爵。
如果說首功不止一人,那就比資歷,再比斬首數。
就像今日,史進寶即使拿下首功,也因為斬首數不夠,必然想要再戰。
而那些底層軍官們,也想獲得爵位,再次進行戰爭。
就連騎兵參將尤世祿,也想繼續再戰。
作為義國公尤世威的弟弟,尤世祿其實也一直憋屈。
由於明軍之中,騎兵甚少,再加上機會的緣故,他的爵位一直停在伯爵不動,眼睜睜地看著那些後起之秀躍居頭上。
“世國兄,咱們還能打嗎?”
尤世祿看向一旁的副參將,同樣也是伯爵身份的王世國。
其也是榆林邊軍出身,在大散關投靠皇帝,資歷也是極深。
“兒郎們只動了下皮毛,區區右翼不值一提。”
王世國搖搖頭,認真的說道:“世祿,趁著咱們還年輕,得多立一些功勳了。”
“咱們年紀不小了——”
尤世祿一愣,看著王世國的鬢角斑白,忽然恍然,自己也快五十歲了。
他們兄弟三人從萬曆年間入軍,天啟年間爬升,到了崇禎年才算是真正的崛起。
帶領他們從軍的兄長尤世功,已經在沉陽陣亡三十年。
“是啊,年紀不小了,是該給子孫留點東西了……”尤世祿呢喃道。
從子爵升伯爵雖然難,但伯爵升侯爵,則是更難。
因為子爵多是遊擊將軍,帶領的不過是一協兵馬,而伯爵們卻帶著一部大軍。
例如此時的尤世祿,他領著一萬騎兵襲擊科爾沁右翼,必須斬首六成,即六千名蒙古騎兵。
自身的損失,必須低於三成。
這個條件是如此的苛刻,以至於哪怕獲得大勝,損失滿足了,但首級卻不夠。
殺良冒功?
且不說軍中龐大的軍法官就是最大的阻礙。
就說無處不在的錦衣衛、東廠,就讓將領們膽寒,一旦被發現,足以抹去他們所有的爵位。
幾乎不用糾結,騎兵就地整合,直接殺向科爾沁右翼。
以土謝圖汗為首的蒙古貴族們,立馬投降獻上了降表。
尤世祿只能遺憾地繞過,去往科爾沁左翼。
科爾沁左翼相較於右翼,與滿清的聯姻是最多的,所以關係更為密切。
光是部眾,就超過了三萬帳,可以隨時組織起兩萬大軍。
面對明軍的突襲,他們顯然已經有所準備。
其裝備相較更為精良,皮甲,棉甲,到處都是,甚至還能看到火銃。
雖然只是普通的火繩槍,但仍舊給予明軍一定的威脅。
只是可惜,蒙古人已經太落後了,得捱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