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纜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八章人口滋生,大明世祖,飛天纜車,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很顯然,黑龍江港口雖然每年只通航六七個月,但是貿易旺盛,需求量激增。

自然而然就府庫充盈,養軍綽綽有餘。

所以王世國對於朝廷的要求只有一個:

移民實邊。

「陛下,奴爾干城是洪武舊城,如今雖然淪為廢墟,但卻價值極高,威震嶺北諸部。」

在東北的那一片草原上,在成吉思汗時期是封給了那些庶弟們,雖然是犄角旮旯,但架不住土地遼闊。

套用元朝的舊稱嶺北,最適合不過。

「吉林都無多少人,你們黑龍江還是慢慢來吧!」

皇帝嘆了口氣。

人類都是喜溫動物,對於寒冷的黑龍江地區,幾乎沒幾個喜歡的,後世東北空蕩蕩就是明證。

不過有一點好,在交通不便利的情況下,只要把人勾上,就很難再逃跑了。

在滿清時期,人口膨脹後,才有闖關東的情況發生。

不過,朱誼汐的心中,最好的情況就是吉林外溢。

也就是說,先把吉林將軍府遷徙的差不多了,人口增長之後,自然而然就會外溢到黑龍江地區。

這也得到了朝廷上下的認可。

畢竟黑龍江比吉林更冷,以吉林為過渡,再合適不過。

所以,王世國一臉怨念的離去後,辛文成則是滿臉的歡喜:

「陛下,這兩年由於兵團開墾之故,大量的兵卒歸家,接來了自己的家眷老小,吉林人口大增。」

「去年增了五千戶,今年預計能增長一萬戶,長兩三年後,吉林的人口將會很快超過三十萬。」

「三十萬——」

皇帝呢喃著。

就像是黑龍江等吉林溢位,而吉林行都司則依靠著遼東的溢位,但遷徙的步伐加快後,人口增長也就迅速了。

除了開墾兵團以外,官員過度賦稅傾斜,勳田置換等各種政策,也陸續展開,才讓吉林的人口持續增長。

不過,將士們最多接受土地置換到遼東,目前還無法接受吉林,太遠了。

「吉林行都司目前建有吉林、長春、寧古塔三城,其中吉林縣兵卒、百姓,超過了十萬,是最為繁盛之地。」

辛文成昂首,頗有幾分自得:「如今吉林種得最多的,莫過於玉米和小麥了,由於土地遼闊,能夠自給自足,甚至還有餘力支援黑龍江。」

說著他拍著胸脯,驕傲道:「只要每年給我五千戶,不出三五年,吉林必然能從行都司,變更為行省。」

皇帝默默地算著。

如果到了四十萬人,倒是真的能設布政司,至於行省,沒百萬人,根本就撐不住。

「科爾沁部如何?」

皇帝忽然問道。

吉林行都司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為了監督科爾沁草原,即,由科爾沁、郭爾羅斯、扎賚特、杜爾伯特等等部落組成的哲里木十旗。

他們都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撒爾的後裔,血統純正。

一如喀爾喀蒙古,衛拉特蒙古諸部,他們也稱之為科爾沁諸部。

之前在經過一番打鬥之後,科爾沁左右兩翼可謂是元氣大傷,已然徹底的轉換門庭,選擇了中立搖擺。

即,同時向滿清、大明朝貢,換取太平時光。

「科爾沁諸部倒是安生,不敢有絲毫的逾矩。」辛文成低頭道:「不過,諸部許多牧民,都去踴躍的參軍,混口飯吃。」

這些人天然就是滿清的兵員,但朝廷卻無法阻止,這就是有些令人難受了。

由此可見,經過近半個世紀的拉攏,科爾沁諸部對滿清還是存

留感情的。

「科爾沁諸部,還得繼續威壓,但莫要過度,引得他們的反感。」

朱誼汐沉聲道:「繼續開通互市,對於絲綢,茶葉,瓷器等,儘量供給,鐵器,火藥,則一如既往的禁止。」

「陛下,臣以為,可以效仿綏遠和察哈爾部,冊立一些活坲,廣建一些寺廟,蒙古人就喜歡佛祖。」

辛文臣認真道:「以僧侶為媒介,通商為利引,不出幾年,科爾沁必然順從,到時候就又得擴建吉林行都司了。」

即,將吉林行都司,擴充到大興安嶺附近,到時候科爾沁就會成為附庸。

「你想直搗黃龍?」

皇帝多麼精明的一個人,立馬明白了他的心事。

因為從距離上來看,跨過科爾沁草原的距離,去往奉京府,比從漠北草原跨越起碼要縮小一半的路程。

再加上一路上各個部落的補給,大軍直搗黃龍的目標很容易完成。

「末將不敢——」辛文成一愣,忙低頭認錯。

他的肩膀不可抑制的顫抖起來。

顯而易見,這樣的小心思被皇帝戳破了。

「想法是好的,但是時機未到。」

朱誼汐搖搖頭,第一次露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

「順治雖然年輕,但到底是當了十幾年的賊首,威望顯著,咱們一時半會兒是拿不下他們的。」

「所以咱們要尋覓個機會,一舉偷襲,將國土擴充到貝加爾湖,即嶺北行省。」

嶺北等處行中書省,簡稱嶺北行省,是元代十大實土行中書省之首,是元朝最北方的行省。

其治和寧(見和林),北至北海之地,西南至也兒的石河(額爾齊斯河古稱),西接欽察汗國和察合臺汗國;東南至哈剌溫山(今大興安嶺),以勒拿河東接遼陽行省。

凡屬元朝的林木中百姓和諸王地等均歸統轄。

其之廣袤,著實讓人驚詫。

朱誼汐的野心也不多,差不多把嶺北行省恢復就在完事了。

當然,並不是純粹的郡縣制,而是管理諸部,屯田的行政機構,範圍也縮小到漠北和貝加爾湖附近。

這野心大嗎?一點都不大。

畢竟大明繼承的是元朝的法統,恢復舊地,那就叫收復舊土。

插一句話,當年乾隆收復新疆,其名由來是故土新歸之意。

所以,乾隆對於準噶爾汗國,一直採用的是討逆的詞彙,也就是說這是內戰。

滅亡了準噶爾之後,整個滿清朝廷就迫不及待地翻舊紙堆,宣告法理:繼承權來自於漢唐。

這是第一次自古以來。

別說,還真好用。

對於被統治的百姓來說,只要有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就是讓他們半委屈的接受下來,過安生的日子。

畢竟誰也不喜歡戰爭。

所以,朱誼汐一但收復漠北,貝加爾地區,自然就會宣稱繼承自元土。

辛文成大驚失色,然後就是驚喜交加:「陛下,嶺北之地,太過於遼闊了吧?」

「遼闊嗎?不至於吧!」

皇帝輕笑道:「吉林,黑龍江,加在一起,怕是超過了漠北,只是爾等不自知罷了。」

「元時的嶺北行省,太祖、成祖年間的奴兒干都司,都是這樣的野望,我不說超越太祖,繼承其遺志也屬正常。」

辛文成暗自嘆氣。

雖然他是武將,但對於皇帝的野心實在是太多低估了。

他本以為徹底消滅滿清餘孽就功成退兵,不曾想皇帝想要的更多。

一些草原,凍土,百

姓都沒多少,幾乎可以說是鳥不拉屎的地方,根本就沒有什麼好統治的。

「不過,你既然想要去奉京府,那麼對於科爾沁諸部可得賞罰並用。」

「過幾天,我就派遣一些喇嘛過去,算是配合你吧!」

要求得到了滿足,辛文成喜不自勝,他繼續道:「陛下,吉林兵馬不足,是否要擴一些?」

吉林行都司雖然有三十萬人,但邊軍卻只有萬人,可以說是力有所逮,若不是軍戶比較多,稅收別提多難收了。

「再與你五千人。」

皇帝點點頭,讚賞道:「不過,必須是招募自京畿百姓,與山東人中和一下也比較好。」

隨後,一應的賞賜自然是不會少。

第三位則是察哈爾總督,孫長舟。

作為老丈人,錦衣衛出身,孫長舟的資歷自然不需提,從漕運總督,在宣大總督,以及如今的察哈爾總督,孫長舟之經驗可謂是極為豐富。

剛一回來,他立馬說道:「陛下,由於戰事消弭,察哈爾諸部人丁滋生的厲害,僅僅數年間,都快翻上一番了,快要想些辦法才行啊!」

政治敏感的孫長舟,從長遠的目光來看,立馬就看到察哈爾的危機,亦或者說是整個漠南草原的危機:

和平。

長久的和平,秩序,導致漠南地區的牧民使勁地生子,人口不斷的堆積,從而導致牧場逐漸不足。

這要是在以前,草原上幾乎無日不戰,大部落吃小部落,小部落互相兼併,從而讓戰爭成為主旋律。

所以,人口不斷地被消耗掉。

實在不行,就兵向中原,死傷就更多了。

而如今呢?處羅可汗規劃了各部落的草場,不準隨著遷徙,同時還建立了青貯手段,導致牧民牲畜不斷增多。

牲畜等於是糧食,糧食多了,再加上太平時光,生兒育女自然就有動力。

而現實時,在中原,人口增多可以去向山借地,實在不行就下海去南洋,但草原上只是看上去一望無垠,實際上卻都行有主。

數年的和平,無戰爭情況下,牧場的容納人口將會不斷上升,待到積攢到一定地步後,戰爭自然而然就會爆發。

草原的秩序,必然會轟然倒塌。

而有什麼比反抗明朝統治更有效的旗幟?

孫長舟沉聲道:「據臣所知,不出百年,草原上的人口必然會到達極限,到時候朝廷,若是手段不厲害,其怕是如六鎮之亂……」

朱誼汐沉默了。

他想仰天長嘯,果然,學習滿清的招數,還得要學全,這是一環套一環。

減丁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而他預想中的讓蒙古人為兵將,阻止俄羅斯東擴,反而成了鏡花水月。

因為到時候人口壓力,利益,必然會讓蒙古人轉向俄羅斯,一切的設想,都會脫離現實。

「你覺得有什麼法子能控制嗎?」

皇帝帶著些許的盼望道。

「為今之計,只有招兵。」

孫長舟果斷道:「招募其民為兵,刀劍無眼,必然折損,自然而然就會達到戰爭的目的。」

「不過,目前戰事雖多,但長此以往,必然是不管用的。」

他輕撫額頭,苦笑連連:「老臣思慮多時,為今之計,最好的的辦法,只有儒家的四書五經教化了。」

「將一群狼,教成羊,這是個長久的工程,需要持之以恆,好肥極多。」

讓習慣於舞刀弄槍,騎馬射箭的蒙古人讀書,這成本高的嚇人,時間見效也是極慢的。

對此,朱誼汐微微點頭。

讀書,尤其是儒家文化,從小到大,足以讓一個人成為忠君愛國之人,實在不濟,也能變成呆頭鵝,廢了本事。

但這不是他想要的。

皇帝思量再三,說出來了一個方法:「讓餘丁去為喇嘛如何?」

「過猶不及,怕是蒙古諸部孱弱不堪了——」

孫長舟蹙眉道。

實際上,減丁政策,施行的是在金人,他們定期去草原廝殺,想要消除威脅,一勞永逸,反而逼出了成吉思汗。

滿清並無明確法律規定減丁,但卻用制度來讓其減丁。

例如,禁錮戶籍,牧場,導致天災成形後,牧民只能等死;俄羅斯佔據西伯利亞,大量的牧民難以南下,從而導致蒙古成為死水。

當然,最主要的則是奴隸制壓迫,導致不事生產的喇嘛們成了唯一的通途,一如中原百姓,為活下去閹割一刀去皇宮。

當喇嘛,是活路,但卻導致生育率降低。

朱誼汐回想起滿清的法子,最後琢磨一下,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北上。

沒錯,就是打破俄羅斯人對西伯利亞的壟斷,從而讓滋生的人口北上,進行人口洩洪。

當然,那是治本的方法,如今治標,只能採取有效的法子。

「一子繼承家業,一子為兵,一子為喇嘛。」

皇帝輕聲道:「中和一下,各自顧及。」

孫長舟眨了眨眼,拱手道:「陛下英明。」

當然,這個為兵,其實也是可待商榷的。

只有少數是入京營,大部分人自然是成為建設兵團,去吉林、黑龍江進行開墾荒地活動。

既能充實邊疆人口,還能解決蒙古人口問題,朱誼汐覺得自己是天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轉生項羽之子,開局被困垓下

林中之木

川軍抗戰,我能聽到鬼子戰略部署

老實的王麻子

我那墮仙夫君後悔了

霧下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