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纜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章正旦,大明世祖,飛天纜車,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嘿,張夫子,您怎麼也來了?」闌
「您怎麼也來了?」
在城下護城河處,上千名安南百姓,用肩挑手拉,不斷地搬運著護城河中的石塊,揮灑著汗水,在旱季中,可謂是辛苦的很。
不過這時候,許多人這才看到,其中竟然有一位童生,這就惹得眾人紛紛驚歎起來。
張夫子聞言,先是羞恥地用寬衣遮臉,最後實在耐不住,才道:「家被亂兵給禍害了,糧食不夠吃,為了養活家小,只能如此了。」
言罷,他伸出了雙手,露出了大量的血泡。
見此,眾人紛紛感嘆,忙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然後派人去求情,只讓他專門撿石頭,而無需挑石。
安南早在宋時的李朝時,就開始舉辦科舉,然後在明初的前黎朝,正式開始實施科舉考試。闌
完全照搬明朝,八股,秀才、舉人、進士,三甲進士等,讀書人的地位一向很高。
所以得知教書的張夫子,身為童生還要過來幹活,一時間紛紛幫忙。
為了惠民,秦軍宣佈撿拾挑動石塊,每人可得十斤糧,在城內貧困之人眼裡,幹一日活能讓家裡吃上三天,這是再好過的買賣。
城下的動靜,立馬引起了秦王的注意。
略微詢問一番,他明白了由來,扭頭吩咐道:「與那個童生二十斤糧,告訴他,我這是敬他教書育人,乃聖人子弟。」
說到這裡,他又想了想,露出了一絲笑容:「另外,你再去宣告,但凡家中被兵災所害,一律補償兩塊銀圓。」
「殿下——」一旁的朱靜忍不住出聲,但被制止。闌
「我明白你的意思。」秦王自通道:「沒有挪用軍餉,今年秦國兩府之地,賦稅五十萬石,我用一半送到了呂宋,齊國,得了十五萬塊銀圓。」
「如今還盈餘三萬塊,收了一波民心還是夠的。」
很快,將士就下了城,將訊息傳去:「殿下心生憐憫,爾為讀書人,應當教書育人才是,這二十斤糧食你拿去吧!」
「另外,秦王仁德,你們日後都是大秦的子民,此次兵災禍害不淺,所以但凡家中被搶,屋舍殘破的,只要透過檢驗,每家都能得兩塊銀圓。」
此言一出,立馬掀起了軒然大波。
在列的所有百姓都驚了,這可是一大筆錢。
要知道在安南,比大明還缺銀,所以銅、銀貴,而糧賤。闌
兩塊銀圓,足夠在市面上買上十來石糧食了,豈止是能修家,這更能使得家裡娶媳婦了。
街頭巷尾,也貼了告示,昭告了整個順化城。
此時,順化城還沒有未來越南國都的威風,也非承天府,其只有區區兩萬戶,十來萬百姓罷了。
如此,幾乎是一頓飯的功夫,就傳遍了整個城池。
「夫人,快將糧食煮了——」
回到家中,將珍貴的糧食放下,張夫子迫不及待道。
「好嘞。」其夫人應下:「我這就像隔壁藉口鍋來。」闌
到了午時,一家五口才吃上熱乎乎的米飯。
張夫子摸了摸肚子,這是他這段時間吃的最飽的一次。
還未感嘆,就見一群讀書人湧來,將他本就不大的家擠得滿滿當當。
「張前輩,聽說您見到秦王了?」
「秦王如何?」
眾人紛紛投之以關切之色。
張夫子一愣,隨即苦笑道:「只是秦王殿下憐我辛勞,故而賞了二十斤米來。」闌
說著,他昂首挺胸道:「言語都是聖人子弟,不當有如此。」
「這倒是,沒想到
秦王殿下遵生愛學之人——」
「這才是聖君啊!」????˙˙????
「爾等難道忘了,我大越天子,還在升龍府呢?/??-??-マ??」
忽然,有人義憤填膺地喊道。
一時間,眾人有些尷尬。
安南對外稱安南,但對內一直以大越自稱,如今雖然黎氏為傀儡,北方鄭氏掌權,但黎氏依舊名義上是主人。闌
即使如今的安南一分為二。
「大越怕是氣數盡了。」張夫子忍不住道:「大明天軍在,黎朝當亡,秦朝當立。」
「胡說,這不可能——」
「阮氏屢次三番擊退鄭氏兵,但卻在面對秦王時不堪一擊,秦王豈不佔據天命?」
幾人越爭越響,最後不歡而散。
繼散錢後,秦王又親自拜祭孔廟。然後宣讀王命,承認黎朝時期的科舉功名,並且廣徵士人入朝為官。
除此以外,他還宣佈,廢黜阮氏的徵稅法,施行十稅一的輕徭薄賦。闌
隨著一系列的安民舉措發下,秦王越發得感覺到如魚得水。
說一千道一萬,歸根結底還是士人們安了心。
因為他們還可以繼續做官,甚至可以在秦國更進一步,成為大官,這樣的誘惑可比以前阮氏偏居一隅的廣南國強多了。
至此,秦國在安南獲得了五府之地。
占城府、西貢府、富安府、廣南府、廣治五府,十餘縣,治下百姓正式超過百萬。
同時,由於黎朝多年的科舉政策,導致政令在秦國暢通無阻,大量計程車大夫投靠了秦國,統治基礎瞬間得到鞏固。
秦王也將自己的王宮,遷移至順化,並且宣佈將北方的升龍府,正式定為國都,改名為河內府。闌
這番話傳到了升龍,頓時激起了整個黎朝的不滿。
「明軍狡詐,令莫氏作亂,讓咱們動彈不得後,一鼓作氣拿下了阮氏。」
此時,北主,西定王鄭柞,則難掩心中怒意,忍不住噴薄而出。
滿朝文武百官一時間寒蟬若禁,就連龍椅上高坐的黎玄宗,也忍不住打起了寒顫。
在1592年,後黎朝大將鄭松擊破北方莫朝,後黎朝重返升龍。
當時鄭松權勢炙手可熱,自任「都元帥總國政尚父平安王」,掌握官吏任免、徵稅、抽丁、治民等權,地位世襲,人稱「鄭主」,黎皇只負責臨朝聽政及接見使節。
可以說,此時的鄭氏,已經完全架空了黎朝,與日本一樣,屬於二元政治體系。闌
當然了,鄭氏之所以沒有廢黜黎氏,主要是因為莫氏未滅,阮氏割據廣南,武氏國中國。
一旦廢了黎氏,手中就沒有了大義,很容易被群毆。
這時,內閣首輔則昂首道:「北國亡我之心不死,派遣其子秦王,如今又滅了阮氏,南據廣南,北有莫氏勾結,時乃我國大患。」
「如今之計,必須滅了秦王,不惜一切代價。」
「臣等妄言,大越寧與莫氏,也不捨明國。」
這番話,倒是讓冷場了。
鄭柞高坐,面無表情,而黎玄宗則是沉默不語,不時的偷看鄭柞,等待他的回覆。闌
實際上,鄭柞此時的怒氣,已經消散的差不多了。
作為一個統治者,天然的就對權力敏感,同時也是極有城府之人。
他當然明白,這群讀書人天然就把腳後跟站在黎朝身上。
因為黎朝,就是驅逐明軍建立的,天然的處於大義位置,一如明驅蒙元一樣。
但他鄭家,卻非這樣想。
如果能把阮氏二府放棄,換取鄭氏為王,他巴不得如此,這樣的話就能早日篡位,廢黜黎氏。
不過,如今阮氏被滅,這值得讓他大笑三天,但秦國立,卻讓人頭疼欲裂。闌
火器這玩意在安南並不稀奇,火繩槍嘛,無論是阮氏還是鄭氏,都有不少,但都明白火繩槍抵不過悍勇的長槍手。
明國的火槍卻非同一般?
「如今,還得從長計議。」
鄭柞抬頭,雙目中滿是凝重,沉聲道:「咱們比鄰明國廣西省,若是南北夾擊,升龍可就難保了。」
「先派人去問詢下,虛以委蛇一番。」
「至少要等到咱們兵精糧足之時,才好南征。」
眾人紛紛表示贊同,這場會議才算是結束。闌
待回到自己的王宮,鄭柞就見到了幾個西夷人。
「明人的火槍,真的是自來火?」
他沉聲問道。
來人則輕笑道:「尊敬的國王陛下,秦軍中有許多北京的京營,他們使用的正是燧發槍,也就是自來火。」
「其中還有許多火炮,這是安南遠遠不及的。」
「那你們能帶來什麼?」鄭柞沉思片刻,抬目望之,目光中滿是探尋。
「燧發槍,大量的燧發槍。」闌
荷蘭迫不及待道:「只要你有黃金和白銀,哪怕是銅錢,我都能給你帶來大量的燧發槍。」
「火炮呢?」鄭柞頗為激動道。
「也可以,只要你有錢。」荷蘭人笑道:「請您放心,我們跟大明是仇人,跟你們是朋友。」
鄭柞這才點點頭,陷入了思考。
早就數十年前,西夷就來到了安南,雖然瞧不起安南地貧民窮,但到底是還是有盛產糧食這個優點,故而還是有人西方人來做買賣的。
但傳教士卻是來了不想走了,即使鄭氏不斷地約束其人,但西夷就像是狗皮膏藥,怎麼也甩不掉。
也真是因為如此,鄭氏才能迅速聯絡上和荷蘭人。闌
「我需要五千杆燧發槍,十門火炮——」鄭柞下定了決心。
此時,鄭氏虎踞升龍,以紅河三角洲為中心,擁有大量的人口和肥沃土地,實力乃安南第一。
同時因為阮、莫、武三家仍在,其施行府兵制、租庸制,承襲自唐朝,可以迅速的徵集隊伍,三番五次的南征北戰。
其可以說是軍國一體。
正是因為其獨特的體制,才能讓鄭氏屹立兩百餘年。
安南大亂之際,北京卻是歌舞昇平。
正旦日大朝,可謂是中外雲集,好不熱鬧。闌
太子也在成婚後,再次亮相,顯得格外的精神。
當然,由於安南攻略問題,倒是讓屬國心有慼慼。
對此,禮部解釋道:「安南之國,本是莫氏為國,如今黎氏為傀儡,權臣當道,禮崩越壞,民不安生,秦王仁德,不忍安南百姓淪喪,故而孤身一人去助黎主……」
這番話,來往的屬國們半個字都不信。
但是架不住朝鮮不斷地點頭稱是,其甚至恬不知恥道:「黎朝福薄,天命不久,正該由秦王國之,才算是安南百姓之福。」
沒辦法,接壤的朝鮮都不怕,其餘的國家只能無奈接受。
畢竟在表面上,廣西的軍隊一直安然無事,並未直接跨越國界出兵,人家直接把鍋甩到秦王,他們自然也沒法子。闌
形勢比人強。
然後在這其中,哈薩克汗國卻獨樹一幟,直接逼問道:「我等怎麼聽說貴國安西兵馬,越過國境,直接出兵浩罕地區……」
「那是為何追葉爾羌亡國之人,阿布都拉汗,故而出兵。」
禮部的人不慌不忙道:「而且,這是布哈拉汗國之事,貴國不加了解就大放厥詞,著實胡鬧。」
「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大明是屬國呢——」
「這……」「不敢,不敢——」
哈薩克汗國使臣無耐,只能被迫認錯。闌
這場正旦大朝,一如既往的和諧熱鬧。
朱誼汐高坐其上,數十屬國使臣衣著打扮不一,現在格外的熱鬧,他看的也很有感覺。
萬國來朝,古之君王的喜好。
他又想起了自己的那群兒子。
如果在有生之年,能夠見到兒子們就藩,到時候屬國得翻一倍,那就好玩了。
想著還美滋滋呢!
一直忙活到了夜裡,這場拖拉的正旦大朝才結束,萬家燈火,好不熱鬧。闌
夜裡,皇帝累得不行,也沒了性趣,故而隨便找個大胸的宮女,抱著就睡著了。
翌日,擦了擦白嫩的口水,皇帝開始了又一天腐敗生活。
不過,這時候遼王倒是頗有幾分興致地跑來覲見。
「怎麼?」
皇帝慵懶道。
在整個正月,他感覺自己都有些懶了。
或許是人到中年的原因吧!闌
「父皇,兒臣聽說錦國公拿下了浩罕?」
遼王俊臉上滿是笑容:「兒子能像大哥那樣,去就藩嗎?」
「畢竟光靠錦國公打下遼國,倒是不得勁,還得親自參與不是。」
「你想去?」朱誼汐頗感意外,這個兒子剛從康國回來,竟然還不覺得累。
「就想見見世面。」遼王奉承道:「父皇從軍隊起來,兒子到時候坐享其成,怕是免不了被看輕咯。」
「再者說,在六部鍛鍊,還不如親自去遼國走一走,您到時候再委派幾個大臣輔佐,遼王必定安生……」
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