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纜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九章紹武字典,大明世祖,飛天纜車,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國,國都河內。
伴隨著一場最後一場大雨洗禮,大半個秦國進入到旱季中。
二月至五月是春水稻、六月至十月是夏稻。
十月至一月是旱稻,產量和價值最低。
而在之前,由於秋收的順利進行,導致河內異常繁華。
這是數百年來,全國二十一府的糧稅,第一次如此齊整地入庫,對於秦國來說,是極其繁瑣而又歡喜的。
議政堂首相劉觀、次相毛復,群相阮成,三人各自安坐,目光流轉,卻沒有打出一言。
劉觀四十有五,同進士出身;毛復四十有三,也是同進士。
唯獨阮成,是本土人,年歲六十出頭,是後黎朝的進士,在民間一向德高望重。
為了徹底的消弭安南民間的抵抗情緒,故而秦國就邀請其入議政堂,成為群相。
效彷大明政治,秦國以議政堂為首,設首相、次相、群相,票擬奏疏,輔左秦王理政。
同時,設大都護府,統帥整個秦國的地方軍隊。
設羽翼禁軍,人數為三萬,鎮守交州府,保護國王和京城的安危。
全國二十一府,一百九十縣,其中交州府轄二十一縣,為其中之最。
八部尚書為判書,五寺為判寺。
“殿下駕到——”
忽然,宦官一聲尖叫,十九歲的秦王殿下,就施施然而來。
他面目微黑,雙目有神,繼承自大明皇帝的血統,讓他模樣英俊,超凡於人。
穿著四爪龍袍,肩、胸、背部都有團龍,黃色的龍袍顯得其威風凜凜。
“臣參見殿下——”
幾人忙拱手拜下,近六十度。
“平身吧!”
秦王隨手一擺,然後一屁股坐在了軟榻上。
看著三位國之幹臣,他這才笑道:
“秦國一統數月,各府、縣建制,我秦國南北三千里,民眾六百萬,南海盛國矣——”
“秋收已完,不知戶部有多少存糧?”
相較於明朝南北數千裡的遼闊面積,秦國只有其一省之地,南北狹長,而且依託整個交州,秦王直控紅河平原這個產糧地。
故而,短短月餘,就足以將全國糧食入庫了,而整個紅河平原,更是不到一個月就徵集入庫。
“殿下,二十一府共上繳六百七十萬石。”
劉觀輕聲道:“朝廷府庫充盈!”
秦王聞言,滿意地點點頭:“春糧入庫時,本王才剛剛入主河內,各地不曾安生,國庫才收四百萬石。”
“如今近七百萬石,諸卿辛苦了。”
“臣等不敢居功——”
幾人謙虛著。
劉觀復言道:“旱稻不如春、夏,其產只有一半,朝廷能收四百萬石左右,如此,整個紹武十八年,國庫能入糧一千五百萬石。”
說著,他激動道:“惜哉吾國糧賤,每石只值四銀毫,只有大明一半。”
“而商稅初建,依舊沿用舊人,故而只能收銀三十萬塊……”
“就算如此,秦國也能年入六百三十萬塊銀圓。”
“支出多少?”
秦王嘴角上揚,他強行抑制住心中的喜悅。
六百萬塊,在大明也只有江蘇、浙江寥寥數省能達到,比許多大省強太多。
“官吏總數約莫三千人,朝廷一千,地方兩千,按往年俸祿,其支出可達四百萬石。”
“地方守備營,縣兩百、府五百,有近五萬人,其支用一百萬石。”
“羽翼禁軍,三萬人,年支用兩百萬石……”
秦國的軍隊,中央和地方的待遇完全不同。
地方守備營,普通士兵年祿十石,包吃住衣食。
這些守備營,是俘虜的兵卒和秦軍軍官混合而成,待遇只能說一般。
但這在秦國,已經算不錯了,能夠養活家小。
而禁軍,則又分為駐防禁軍和侍衛禁軍。
駐防禁軍年祿二十石,逢年過節還有賞賜。
更別提,其中還有三千火槍兵,一千騎兵,乃是鎮壓不服的精兵。
而侍衛禁軍,只有五千人,保護王宮,駐守河內城。
其俸祿,更是達到了三十石。
對於那些幫他打天下的京營老卒,秦王親之信之。
爵位大放送。
郡侯五人、郡伯二十七人,郡子五十二人,郡男七十八人。
隊正以上的軍官,基本上都獲得了爵位。
其佔據爵位,與其他三萬秦軍數量等同。
換言之,是其六倍。
受傷的將領,去往各府、縣擔任守備官,可謂是周到至極。
普通的兵卒,人均獎地兩百畝,一躍而上人均成地主。
官吏和軍隊,一年吃掉七百萬石,幾乎是一半的財政。
剩餘的八百萬石,看上去很多但換算成白銀卻只有三百萬塊。
“八百萬石。”
秦王眯著眼睛,揉了揉太陽穴:“這些糧食,本王要拿二十萬石朝貢(換十萬塊)。
再送八十萬石去京城售賣,換取一些銀圓來。
剩下的,一則用於擴建河內城;二則用於修繕國道。”
“第三,則是籌建水師。”
“最後能剩個百八十萬,已經算不錯了。”
這三件事中,最緊要的莫過於擴建河內城。
狹窄城堡似的河內,在鄭氏秉政時,是以軍事為目的,周長不過十五里。
頂多只能容納十來萬人。
這對統一安南的秦國來說,是不夠的。
故而,秦王和議政堂商議,將河內向外延伸兩裡至三里,擴建外城,河內城變為內城。
其城,東西長六里,南北寬七里,合計二十六里。
足以容納五十來萬人口。
對於秦國來說,已然是大城。
一同擴建的,還有王宮、內城。
這般,議政堂一合計,總耗費近千萬石,徭役五十萬人次。
自然而然,就分為三年而修。
面對秦王的感嘆,次相毛復則笑道:“如今朝廷正在組建商稅司、海關司,到時候賦稅將會邁向新臺階。”
“按照大明的效果來看,倒是不錯。”
秦王輕笑道。
海關可是他的內帑,他不要求多,一年淨入百萬塊銀圓就不錯了。
“殿下!”
這時候,這沒有存在感的群相阮成,則拱手道:“如今朝廷之銀圓,皆仰仗於大明,但銀圓貴重,民間怕是用不上了。”
“百姓們一般以物易物,甚少用到銀圓。”
“銅錢呢?”秦王一愣,隨即拍腦袋:“該死,我忘了咱們這不產銅來著。”
實際上,安南是有銅礦的,但其本來就產量少,多年來的採伐已然枯竭。
如今民間都是以物易物,布匹和糧食為主。
就見秦國,發俸祿不也是糧食?
“紙錢?”秦王試探了一句。
三位宰相義正言辭地拒絕。
這玩意兒不止普通百姓沒有好感,就連他們這些當官的也害怕,生怕到時候發俸祿下來擦屁股。
“我國哪種礦產豐富?”
秦王無奈道。
“煤、鐵、鉛。”
劉觀無奈道。
這三樣東西,可謂是極賤了。
在大明廣東,一斤生鐵只要十五錢,鉛則更便宜,一斤兩三文罷了。
“那就鑄鐵錢。”
秦王思量再三,決定還是使用鐵來鑄錢,用鉛的話,容易碎成八瓣,一兩年就不能用了。
鐵的話雖然生鏽,但好歹也能用不是?
“宋時倒是鑄過鐵錢,由於其笨重,故而一銅兌十鐵。”
劉觀博覽群書,順嘴說道:“如今我秦國雖然缺銅,只能用鐵錢了。”
“一斤鐵能造多少鐵錢?”
秦王忽然問道。
“宋時一貫(宋時一貫七百七)鐵錢約重七斤,故而一斤鐵能鑄百十個鐵錢。”
】
“一斤鐵十五文,就值一百一十鐵錢。”
“堪為八鐵值一銅。”
秦王一琢磨,好傢伙,真是夠便宜的。
秦國的鐵產量大,故而更便宜,十鐵一銅。
“不行。”
秦王抬頭,沉聲道:“朝廷鑄鐵錢,樣式要精美,定製五鐵一銅。”
“殿下,怕是民間瞅著有機可乘,大量彷制惡錢……”
阮成連忙道,臉上滿是憂慮。
“管不了那麼多了。”秦王隨意道:“如今民間乏錢,不用鐵錢又能如何?”
“秦國溼熱,糧食儲存不了多久的,鐵錢在所難免了。”
“罷了。”
秦王忽然搖了搖頭,無奈道:“本王去求父皇,舍下些許的工匠,弄個衝壓水鍛一類的精細活,到時候彷制的就少了。”
這時,他心中倒是有些煩躁。
獨享一國雖然威風,但狗屁倒灶的事一大堆,真是煩啊!
幾人商議了一上午,最後還是覺得,為了避免民間私造,一銅八鐵為準進行兌換。
這樣一來,鐵礦為朝廷所開採,加上高爐鍊鐵、控制煤炭,以及精美的鍛造,絕對能壓縮民間獲利空間。
有技術的沒鐵礦,有鐵礦的沒煤礦,全部能齊備,除非是內部造反。
午時,宦官伺候著用膳,忽然就來人稟告,說是上國天使駕到。
“父皇有何事?”
秦王一思量,著實不清楚,只好帶著文武百官,在宮殿外迎接。
這還是秦藩為親藩之故,如果像朝鮮那樣,君臣得出城三十里跪迎。
天使是個文臣,攜帶著一圈人,二三十個,模樣和善:
“殿下,陛下讓我將王妃、世子送過來了……”
聞聽這話,秦王一怔,旋即露出喜色。
他在秦國納了幾個妃嬪,倒是差點忘了在京城的兒子和正妻。
其身後的文武大臣們也同樣歡欣鼓舞。
皇帝將王妃和世子送過來,其中的信賴不言而喻。
果然,一女子抱著快兩歲的男孩,從馬車上緩緩而出,溫柔的露出笑容。
“臣等叩見王妃娘娘、世子邸下——”
一眾文武趕忙跪下。
“平身!”王妃端莊地抬起手,很有母儀天下的味道。
王妃世子不提,秦王就從來不擔心這個,哪有爺爺害孫子的?
天使直言原因:“朝廷將在河內,設欽使館,上承北京之言,下探秦國之事……”
“欽使?”秦王臉色難看,他可不希望有一個太上皇。
“具體幹嘛?”
見其語氣變冷,天使忙道:“親藩欽使,屬國大使,平日裡只是在使館,並不干涉秦國政事。”
“就是傳達北京聖旨罷了。”
“殿下也要去北京設使館,派遣使臣長駐。”
秦王這才鬆了口氣。
……
要說設使館,最為熱情的當屬朝鮮。
離得近,跨海一兩天的功夫。
晝聞使館事,夜至北京城。
只是讓禮部哭笑不得的事,朝鮮對於己國大使而不滿,要求設欽使:
“我國雖份屬郡王,但卻享親王待遇,何不得欽使?”
禮部無奈道:“欽使皆去向親藩,陛下親子就國,故而特殊了些……”
由此,朝鮮才肯罷休。
待其使團入北京時,正好是九月中旬,萬物漸漸蕭瑟,留下入冬前的最後的一抹綠色。
這時候,從玉泉山避暑的皇帝和朝廷,也回到了離開數月的北京城。
由此,京城才算是重新熱鬧起來。
而對於使館區,則劃拉到了大興縣朝陽門附近,劃出來了一片區。
禮部直言:“內城地緊人多,你們就別亂跑了,免得找不著人,使館相鄰著吧,佔地一畝見方即可。”
藩國們只能在劃定區域,租賃或者買個二進院,不能亂跑。
這般安排,才算是讓禮部歇了口氣。
皇帝剛從玉泉山回來,也不得安生。
原來,那拼音一成,幾經編撰後,就名之《紹武注音法》,刊行天下。
一時間,輿論沸騰。
衛道士怒火中燒,言語夷語篡華語,不該刊發。
有的則大喜,按照其法門進行啟蒙,進度飛快。
褒貶不一。
見此,朱誼汐倒是被這群人罵惱了,他直接道:“老子豈止要拼音,還得普天以聞。”
在國子監找來一群博士,讓他們編撰啟蒙書。
即,三字經、千字文、孝經等儒童啟蒙書,都要注拼音,再推行天下。
同時,皇帝還讓他們編撰《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古文觀止》。
詩、詞、散文,都跑不了。
這些都要注音。
說白了,這群啟蒙書本,讓儒童從小就熟悉拼音。
到就這裡,皇帝尤不肯罷休,他再次召集朝野儒生,編撰一副字典《紹武字典》。
按照拼音字母為序,偏旁部首、筆畫檢字等,對漢字進行排序。
紹武字典的作用,對於讀書人,尤其是窮苦讀書人來說,十分重要。
由於沒有名師指導,所以字典就能夠幫其規範避諱、檢索錯字、規範讀音。
紹武字典比康熙字典,多了規範避諱之事,在科舉上不知道能拯救多少人。
同時,由於拼音的存在,字典也能夠迅速地普及官話,做到眾口為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