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纜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七章例案,大明世祖,飛天纜車,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百三十萬戶,六百一十萬眾,地三千萬畝,其中七成都是水澆地,一年兩熟,三熟不在少數……”
即使窗外已經大雨傾盆,但殿中卻是安靜如常。
首相劉觀朗聲說著,面色輕鬆:“我秦國國勢日隆,據臣所知,廣西全省也不過如此,而且耕地不及我國三成。”
“且在今年夏收,我秦國獲糧三百八十萬石,換算成銀圓也有一百九十萬塊……”
秦國大半地方一年兩熟,小半地方一年三熟,所以夏秋兩稅模式就不適合了,需要因地制宜。
故而,秦國採取按畝徵稅模式。
將土地分為旱田和水田。
旱田每畝地,一年徵收兩次稅,分別在十月和五月,是雨季結束後和開始前。
每次徵收一斗糧,一年每畝地就是兩鬥。
而水田,則每畝一年也是兩次,每畝徵收兩鬥,不按收穫次數來徵收。
畢竟如果一年三收,朝廷要徵收三次稅,每季稻產量和質量不同,很難把控住,平白的增加難度。
換句話來說,官吏們要下三次鄉,擾民嚴重。
官員們有點顏色都能開染坊的主,豈能不撈外快?
秦國如今可依舊是納糧,而非繳錢。
這些糧食除了要發放百萬的俸祿外,大部分要發賣給兩廣,充盈國庫的銀錢。
“若是秋稅也是如此,那麼紹武二十年,我大秦僅是糧稅,就有近八百萬石——”
秦王朱存槺感覺有些難以置信,但又覺得合乎情理。
要知道在崇禎,天啟朝,一年的糧稅不過三千萬石,這是其的四分之一了。
秦國水田較多,而且一年兩熟,三熟,這等於是又一個蘇南地區,蘇南一年八百萬石就不誇張了。
不過商稅卻比不過大明瞭。
秦國的關稅,商稅加一起,一年不過兩百萬塊銀圓,而大明是其數十倍。
“那,劉卿,我大秦可為大明的哪一省?”
劉觀一愣,他捏了捏鬍鬚,道:“江蘇聽聞一年可納稅近千萬塊,這還不包括關稅,而臨近的廣西,不過兩百萬,貴州更不及百萬。”
“這般來看,我秦國可比安徽,再不濟也為湖北。”
秦國如果以銀圓來算,一年賦稅近六百萬,在大明也是個中省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秦王大笑:“我秦國若非狹長了些,蟲豸多了些,定然不比江蘇來的差。”
“可惜了!”
這番話,聽在眾臣耳中,卻是別有一番味道。
秦王這是要擴張。
“我大秦疆土,乃大王雄才大略,吞併占城,疆域乃安南以來最廣,但弊端也則顯露出來,我國南北狹長,猶如彎弓,弓弦易折,著實不利。”
群相阮成這時候突然拱手說道,感情豐富。
占城是安南一直想要吞併的,但受限於實力不足,一直很難得逞,故而之前的王朝一直守著紅河三角洲為根本。
如今把占城拿下,還順勢擴充到了湄公河三角洲,勢力達到最廣。
這就讓秦國面臨一個尷尬的境地:首尾難固。
亦或者說,南方容易形成割據勢力,當年的阮氏就是如此。
而且,隨著湄公河三角洲的持續開發,農業必然日益增長,在封建社會,農業為百業根本,繁華只是時間問題。
秦國以紅河三角洲為政治中心,為了避免地方枝大於幹,延緩開放是不可能的,那就只能壯大北方。
一般情況下,吞併附近的南掌王國(寮國),也就順理成章了。
如此秦國就從弓弦變成了錘子,中央實力足以壓制一切。
況且,秦王的野望也不能忽視了。
雖然名義上來說,這個秦國是秦王指揮領導拿下的,但主力卻是朱靜這傢伙,混了個伯爵。
所以,秦王才會迫不及待地證明自己。
劉觀心下一沉,連忙送出助攻:“南掌近年來,雖然國勢日盛,但卻如一頭長膘的肥豬,引人垂涎。”
“陛下不在其分封藩王,其地也不能浪費了,定然是要與我大秦。”
“老臣以為,出兵南掌極其妥帖。”
次相毛復緊追其後:“南掌國勢日起,他年必然為我大秦之患,出兵越早越好,消邊患於萌芽之中。”
見到三相都懂自己,秦王一時間笑出聲來:“甚好,你我君臣所見略同。”
朱存槺心中頗有開心。
出兵南掌,除了錢糧充足,完成他的野心外,也有磨礪軍隊,收拾人心的作用。
尤其是收攬人心。
要知道,他可是從南邊的西貢打到北邊的,官場和軍隊中,十有七八都是明人,或者南邊出身。
一如紹武初年,朝廷文武百官基本上都是陝楚勳貴。
佔據人口和土地大半的北方卻只分享到了一兩成的權力,這是不合適的。
科舉太慢了。
而出征南掌,就可以讓許多北方人立功,讓其成為勳貴階級,一兩年功夫就能緩解矛盾,達成某種意義上的平衡。
這簡直是一石多鳥。
“寡君上書北京,陛下也同意了出兵之事,兩廣總督那邊定然無恙。”
秦王朗聲道:“待到旱季,就是我大秦出兵南掌之時。”
眾臣拜服。
這時候,所以人才發覺,這位秦王殿下不過二十二週歲罷了,實際上不過二十一,在民間不過是加冠不久罷了。
回到後宮,朱存槺興致不減。
秦王宮是在後黎朝和鄭氏王府的基礎上擴建的,佔地近五百畝,亭臺樓閣雖然有些逼仄,但經過工匠們休整,已然是附和規制,大氣宏偉。
要知道,紫禁城也不過一千一百畝罷了,他這個秦王宮有其一半大小。
居住的後宮,也有三百來畝,房間近三千間,宮女宦官千餘人。
秦王妃帶著世子前來。
三歲的世子,走路已經穩當了,只是一蹦一跳的,頗為可愛。
朱存槺在其半道上就抱住,憐惜的不行。
雖然這些年他妃嬪不少,子女也陸續有了三五個,但佔據心頭的依舊是世子。
秦王妃看著父子二人親暱,摸了摸自己漸起的肚子,渾身散發著母性的光。
瞥見王妃如此,秦王眉頭一蹙,忽然又有了想法。
父皇幾十個子女,但自己不說比擬了,但就一半,那也是一二十了。
庶子也就罷了,嫡子怎麼著也得安排一二。
等拿下南掌,把易掌握的精華地帶地設府,一些偏遠地區則安置兒子們,讓他們也當王。
如此也是屏藩我大秦了……
……
呂宋。
隨著雨季的到來,潮溼的氣候讓人不自覺的就懶散了許多,從而導致鄭森渾身提不起勁頭。
“爺,起床了。”
“知道了!”鄭森懶洋洋的。
作為接替金堡的後續總督,金堡在擔任總督期間,就已經完成的極其出色。
剛來呂宋,他以為是偏僻之地,殊不知呂宋的規模超乎想象。
十二萬戶,民五十三萬。
其中這些年陸續遷移來的漢民,以及早就定居的漢人,共計十餘萬。
西夷八萬。
土人三十五萬。
呂宋嚴格執行著教化之道,先把土著劃分為生番、熟番,然後不斷的教化,分化其頭領,再讓其變為編戶之民。
近十年的時間,效果顯著。
財政上,呂宋一年賦稅三百餘萬,這些年上繳比例不斷地提高,已然是五五分成。
一年截流下一百五十萬塊銀圓,這是多麼龐大的一筆數字。
佔據大頭的呂宋水師五千餘人,一年的耗費不過五十來萬,大小官吏,巡防營,合計俸祿三十萬塊,盈餘五六十萬。
鄭森來到呂宋,最頭疼的就是如何正確有效的花錢。
修路鋪橋,建社學,建義倉,鎮壓土著。
二十縣的地盤,能花多少錢?
而且,在所有人眼裡,他不過是蕭規曹隨罷了。
“大哥——”
洗漱的功夫,忽然其弟鄭川忽然前來,腳步匆忙。
鄭川是鄭森遺留在外祖父的胞弟,一直想要回國,但卻被幕府所阻,後來大明威逼幕府為屬國,其才得以脫身。
他也是從田川七左衛門改名為鄭川。
在鄭森來到呂宋赴任時,鄭川作為鄭家海貿的掌控人,隨其一同而來。
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的僕從,幕僚等等,盡縣其南安侯府的豪氣。
鄭家雖然交出了軍隊,但憑藉著海貿上的底蘊,一直佔據海貿的領頭羊位置,每年盈利上百萬銀圓。
鄭森來到呂宋任職,那麼鄭家的觸手自然也要南下。
“怎麼了?”
鄭森不慌不忙道:“天又沒塌下來,急什麼?”
“大哥,今天可是呂宋鄉試的日子!”
鄭川平緩了腳步,語氣卻依舊急切。
在金堡和鄭森的聯袂上書下,朝廷允許呂宋舉辦鄉試,而不用去參加順天府的鄉試,爭取那稀有的名額。
金堡自然是回饋治理十年的呂宋,而鄭森則想的是政績。
紹武十九年的會試,就連察哈爾都有了一人,呂宋依舊掛零,這是何其難堪。
所以為了多進士,就得舉人。
舉人要想多,就不能去競爭順天府的名額,得有自己的名額。
人數一多,中進士的機率也就高了。
當然,說到底,鄭森的人脈可比金堡強多了,所以此事才成。
一般的鄉試在八月,但呂宋那時候是雨季,大雨滂沱下不合適,所以就安置在六月,這個雨季剛開始的階段。
雨不大,而且還涼快。
“我知道。”
鄭森隨口道:“雖然是第一屆鄉試,但到底是主考官安排,我湊什麼熱鬧?反倒是容易犯忌諱。”
鄉試的主考官由朝廷安排,地方官頂多當同考官。
“可,這鄉試可是您出頭的。”
鄭川不解道。
“你呀,切記,凡事佔了功,就莫要多提,顯眼不說,過猶不及,容易給人心裡產生狹功圖報的想法。”
鄭森隨口教訓著胞弟,然後慢悠悠的用起了早茶。
一碗米粥,一碟鹹菜,以及四個大肉包。
兄弟倆又說起了生意。
鄭川對此倒是頭頭是道:“荷蘭人在日本倒是親善的很,但在這海外,則是咄咄逼人。”
“不過咱們鄭家的招牌響亮,倒是做起了買賣,無論是朝鮮,或者日本的貨,他們都收,最要緊的生絲也能弄來。”
“這要是弄的好,一年能走二三十挑船。”
“那便好。”鄭森面不改色。
從小他就見多了錢,雖然不至於何不食肉糜,但對於錢已經不怎麼在乎了。
南安侯,呂宋總督,這兩個東西,才是他最為在意的。
這一任要是做的好,八部尚書就可為之了。
聊了些許,待食罷,鎮海知縣和通判求見。
鎮海縣,就是如今的呂宋總督府治。
呂宋總督府不設府,總督直管二十縣,倒是遊刃有餘。
“讓他倆人進來。”
鄭森無奈道。
二人恭敬而來,問了個好後,就說明了來意。
原來這是關乎遺產的一場官司。
主要是其家庭格外的複雜。
一個叫阿方索的西班牙人,在呂宋生活了幾十年,歷經西班牙和大明統治,已經是純粹的土著了。
在大明統治呂宋時,施行的大明律,故而允許納妾。
阿方索立馬來了興致,一連納了五六個妾,有西班牙人,也有土著,漢女,畢竟他有錢,又不違法。
十來年下來,倒是有了七八個子女,加上原來的,超過了二十數。
前不久病死了,可巧沒留下遺囑,或者遺囑消失了,爭家產就成了主題。
其正妻早死,所以西班牙小妾要求長子繼承製,即長子繼承一切家產,其餘的子女三瓜兩棗就打發了。
這立馬就引起了矛盾。
土民小妾則要求按照土民規矩,以幼子繼承全部家產。
漢人小妾則要求以按照大明律,施行均分原則,人人有數。
按照常識來說,應該是大明律為準,但在呂宋這個複雜地域則不同。
在呂宋,刑法執行與大陸一樣,而在民事上,採用的是糅合習慣法模式。
即,西班牙人可以遵守長子繼承製,不違法;同時,均分財富也不違法。
因俗而治,尊重習慣,合法納稅。
這個阿方索則是呂宋第一例如此複雜的家產繼承,更關鍵是沒有留下遺囑,這就讓人頭疼了。
按照哪一方都行,但哪一方都不行。
鎮海知縣和通判,只能招總督來解決。
因為這是個經典的例案。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