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短篇小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留守要留心,一語短篇小說,一語短篇小說,書無憂),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2017年湖南省樊龍魚學校裡有367名學生,其中約八成是留守兒童。一個初二班老師要求學生們給接下來的考試定立目標,避免每天都過得無所事事。
學生們給每門課定下的目標分數大多隻有五六十分。老師警告說我如果下學期還是成績不好,那就跟爸媽出去打一兩個月的工。看外面的日子到底好不好過。
私底下,老師會討論說手機對學生的影響太大。還有學生在床底下藏著鋼管。另外有個叫唐鴻飛的初二學生,他情緒特別容易激動,以前上數學課也不知老師說了什麼,他忽然跑到外面的欄杆上站著了。像是要跳樓,老師都嚇壞了,好在後來有人把他從欄杆上拉了下來。
學校是寄宿制,週一到週五住校。檢查宿舍的老師說,學生們習慣很差,嘴裡吐痰,不洗腳就睡覺,不刷牙就吃飯。
有個12歲的六年級的貧困生石鳳鳴,因為太不講衛生,頭上長蝨子,其他人都不願跟他走近。而她自己也很自卑,不太跟同學往來。
石鳳鳴家在五塘村,家中只有70多歲的爺爺奶奶,屋裡到處亂糟糟的。奶奶說:“我們賣米麥糠,供子女讀書,還是連每週五塊的零花錢都給不起,錢不好掙。鳳鳴爸爸又不接錢回來,光靠兩個老人太辛苦了。”
鳳鳴爸爸已經八年沒回了。正因為鳳鳴四歲那年,爺爺奶奶去田裡幹活的時候,鳳鳴兩歲的弟弟在家門口的池塘裡溺亡了。事後,在外打工的父母離了婚。也都沒再回來。爸爸是在怪家裡的老人沒有照顧好孫子。如今家裡連爸爸在哪都不知道。奶奶說:“他就是個人渣。連家都不要了。”
石鳳鳴在日記中寫道,他非常羨慕那些有父母的人,他最好的朋友就是家裡養的那條小黑狗。學校裡有些學生為了五塊錢鬧矛盾,有些學生開始早戀,老師們在教學之餘還要處理各種其他狀況。
對於這些情況,老師們說:“成績好點的基本都擇校去了,城裡留下的都是不讀書的。吸菸、酗酒、上網,結果成績越來越差,老師教的也越來越吃力。然後老師們都不願意來農村學校了。”
初二的唐鴻飛現在14歲。在他三四歲時,爸媽離婚了,她由外公撫養長大。後來母親改嫁,又生了兩個弟弟妹妹。之後母親外出打工,弟弟妹妹仍由外公帶著。爸媽都不給家裡寄錢,三個孩子全靠爺爺一個人的工資來養活。
唐宏飛沒想過媽媽為什麼不寄錢,他也不敢想。沒事的時候,唐鴻飛就把媽媽上學時寫的日記拿出來看,對那次差點跳樓的事情,他不願多說,就是我猛然一下就到了那陽臺上面。
學校裡其他同學都成群結伴,只有石鳳鳴獨來獨往。她在日記中寫道:時間過得很快,一年也就一眨眼的功夫。我自憐、自卑、自棄過幾次。什麼原因呢?我不想說。也懶得說。反正也快忘了。管他呢?我想問一個朋友,看他能不能解決我的問題,可是,只要有一個人站在我的對面或者邊上,我的心就像一條河,立馬乾透了。什麼樣的問題都不翼而飛了。
因為當地有留守兒童遭遇性侵,為安全考慮,管宿舍的老師每天都會在熄燈以後再去宿舍後面看一看,恐怕那裡藏了壞人。查完離開,老師還會把女生宿舍的大鐵門鎖好。
冬天,石鳳鳴家的小黑狗沒了。石鳳鳴笑著說:“黑狗被分了。老師一半,大伯一半。”就是兩週前的事,現在石鳳明家養的是兩條小黃狗。
六年級的班級心願牆上石鳳鳴的心願是:考上大學,孝敬爺爺奶奶。但這完全是假的。石鳳明說:“他只想著讀到小學就完了。”
他在學校不愛講話,因為他覺得同學中沒幾個正經的。在家裡,他也有一半是偽裝。跟奶奶手拉手,其實是偶爾的玩樂,並不代表他跟奶奶很要好。
“我最喜歡的還是我自己。因為只有自己才是值得可靠的。”有時候我會自言自語。然後一些心裡話說給自己聽,不想說給別人聽。
2018年1月,學校放寒假了。老師無奈的說:他曾三番五次要求寄宿生家長們進入家長群。結果一學期結束,136個寄宿生中,只有不到15個家長進了群。可見家長們對子女是多麼的漠不關心。這也導致學校的教育因為缺乏家長配合而難有成效。
春節時,很多父母從打工地返鄉探親,唐鴻飛的媽媽也回來了,但石鳳鳴的父母依然沒有音訊。同學們都猜,石鳳鳴肯定很想父母。但他自己卻不這麼覺得,說實話,我真的不想這麼多年都沒見了,突然一下子回來不好,但是你想不想見他呢?就是有時候從心裡說實話,你們就是不相信啊,真的不行哦。我常常想,長大了成人以後,我自己想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在家裡算一個混混日子過的人就是混日子是嗎?為什麼不好好過?為什麼要混日子呢?能好好過,我還能幹嘛呀?
這是日本廣播協會出品的紀錄片。乾涸的涸,中國留守兒童的悲鳴,2018年3月播出。片中指出,中國約有902萬留守兒童,這個龐大的數字背後是大量分隔兩地的家庭。父母為了掙錢,離家去遠處的大城市打工,孩子放在老家跟著老人自生自滅。
過早的分離會帶來很多問題,缺乏管束的孩子沉眠手機和遊戲,沒有目標的人生從一開始就變成了無所事事的混日子。他們被留守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有些是父母迫於生計,有些是父母不負責任逃避。但不論哪種情況,他們的本質都是被拋棄。
在生存壓力面前無力反抗的孩子最容易被犧牲,最後的結果是好是壞,全靠孩子們自己。當城裡的孩子在父母的庇廕下放肆哭笑的時候,留守在鄉村的孩子則早已看清了無人可依的殘酷現實。他們中的部分人擁有與年齡不符的成熟,但在成熟的表象背後,卻是被失望和自卑掩飾包裹的內心。來自父母的拋棄,給了他們最大的傷害。然後,他們在被傷得最深的地方,接觸了最堅硬最冷漠的疤。對未來無所謂,對現在的境遇無所謂,能混一天是一天。
他們的腳步起始於鄉村,這個無法給他們更多助力的地方。終究還是埋葬了很大一部分人的人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